第267頁
帝二代狂飆日常[基建] 作者:濯濯韶華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霍瑾瑜想了想,「應陽羽吧。」
米開城神情微詫,心中揣量陛下接下來要將重心放在財政了,畢竟應陽羽對賦稅、財政十分擅長。
霍瑾瑜確實要實行財政改革,經過兩三年的努力,已經讓百姓們習慣使用貨幣了,是時候推行賦稅改革了。
……
此時昭王府的大門前可謂是人山人海,看熱鬧的百姓可多了。
他們之前猜測昭王什麽時候迴王府,沒想到昭王還沒有行動,他在外的嶽父就帶著一大幫鄉下人堵到昭王府了。
王府的奴僕正在和江家人推攘,兩人在府門前,你推著我,我推著你,互相又不敢下死手,隻能這樣來迴給圍觀的百姓看樂子。
江父帶著江母癱坐在府門前,兩人是主力軍,一邊拍著大腿,一邊哀嚎。
……
江母:「哎喲!沒天理了,堂堂王妃搶男人啊!昭王是我家姑娘明媒正娶的姑爺,在官府那裏,我家姑娘就是一家之主,你們王妃是昭王娶的,他是一家之主,我家姑娘就是比你們王妃地位高,你們居然還敢對我們動手!沒天理了!」
江父:「老天爺啊!我們這些平民百姓到犯了什麽錯,居然要被如此欺負,鄉親們,你們評評理,我們救了昭王,還將寶貝閨女給了他,還供他讀書,這難道不是天大的恩德,可是現在居然連王府都進不了……」
江母:「我苦命的閨女哦——好不容易姑爺成了舉人,早知道就不讓他來京城了!」
江父:「是我的錯,若不是三娘機警,吵著要進京,恐怕現在咱們一無所知,連姑爺成了昭王都不知道,可能咱們女兒什麽時候被人滅口,咱們還以為是意外!」
……
門口看熱鬧的百姓們對此議論紛紛,指指點點。
……
「是有道理啊!尤其這段經歷還不怎麽光彩……嘖嘖!」
「小聲點,別被昭王府的人聽到。」
「哈哈哈!也是有趣,這可比昭王妃親自上門要有趣多了,大家猜猜,昭王趁此機會迴府?」
「我覺得會,這時候就不要太重麵子了,早點會王府過好日子不行嗎?」
「聽你們的語氣,你們覺得昭王妃鬥不過江娘子?不會吧,俗話說民不與官鬥,你們等著吧,等到昭王迴府,肯定會把這群人踢開。」
「我們當然知道,隻不過你看他們這架勢,昭王能踢開嗎?昭王府的熱鬧還有得看,咱們平民老百姓看樂子就行,看誰能笑道最後。」
……
昭王府楊長史一隻耳朵聽著江父、江母的鬼哭狼嚎,一隻耳朵聽著百姓們的閑言碎語,臉色如同打翻了調色盤一般,一會兒青、一會兒白。
同時心中暗罵燕都府衙無能,居然連這夥刁民都製服不了,反而跑了。
楊長史深吸一口氣,勉強擠出笑臉,「兩位大爺、大娘,你們要找的卞公子不在王府,他們在東福米巷那邊,諸位就不要在王府鬧了!」
江父的大女婿跳出來,「你糊弄誰呢,現在全天下人都知道我嶽父救的卞子晉就是昭王,昭王不在昭王府,難道還你們趕到其他地方了。」
楊長史抹了一把臉,都快哭出來,指了指圍觀的百姓們,「諸位如果不信,可以問一下諸位父老鄉親。」
圍觀百姓見還有他們的戲,連忙積極迴應。
「是啊!不在這裏,就在東福米巷。」
「江娘子和昭王都住在那裏,你們要去嗎?我給你們帶路。」
「唉,我們還以為王府的人會很快請昭王、江娘子入府呢,現在科舉都結束了,昭王他們還在東福小院子住著呢,太可憐了。」
……
江家人對視一眼,心唿不妙,居然找錯地方了,三娘也不提醒一聲。
江父聽著百姓們的言語,神色淡定,起身拍了拍身上的土,負手走到楊長史的跟前,「你這刁奴,居然欺負我家姑爺,就算你們說出花來,我們也要在王府等著,你們欺負三娘和姑爺,我們要為姑爺做主。」
江母也爬起來,扯了扯江父的袍子,小聲道:「他爹,咱們要不要先去找三娘,再迴來鬧。」
「別亂說話。」江父給了她一個眼刀子。
他們這一大家人除了王府這邊,去三娘那裏壓根住不下,而且人一多,就容易鬧口角,容易讓姑爺厭煩,之前卞子晉是他的入贅女婿,江父可以隨便,但是現在人家是昭王,他們江家就不能去折騰他了。
現下昭王府沒有昭王,隻有一個昭王妃,他還忌憚什麽。
那個昭王妃肯定小家子氣,嫌棄三娘,他可不會相讓,還要讓王府好吃好喝招待他們。
大女婿、二女婿一聽,跟著江父的節奏,大喊道:「為姑爺做主!」
門口的僕役和護衛看著這群江家人一時間無可奈何,若是普通刁民,他們一下子轟走也就行了,但是現下昭王不在府中,百姓們都知道王妃做主,如果江家人出了事,王妃可能落下一個善妒歹毒的名聲。
楊長史一時間急的一頭汗,派人去向四公主、恭王妃求救,四公主、恭王妃那邊至今無人過來。
想到此,楊長史吩咐手下人將門守住,去了後院找昭王妃了。
昭王妃聽完經過後,嘲弄道:「原以為殿下沒死,王府的日子就好過了,現在還不如以前。」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米開城神情微詫,心中揣量陛下接下來要將重心放在財政了,畢竟應陽羽對賦稅、財政十分擅長。
霍瑾瑜確實要實行財政改革,經過兩三年的努力,已經讓百姓們習慣使用貨幣了,是時候推行賦稅改革了。
……
此時昭王府的大門前可謂是人山人海,看熱鬧的百姓可多了。
他們之前猜測昭王什麽時候迴王府,沒想到昭王還沒有行動,他在外的嶽父就帶著一大幫鄉下人堵到昭王府了。
王府的奴僕正在和江家人推攘,兩人在府門前,你推著我,我推著你,互相又不敢下死手,隻能這樣來迴給圍觀的百姓看樂子。
江父帶著江母癱坐在府門前,兩人是主力軍,一邊拍著大腿,一邊哀嚎。
……
江母:「哎喲!沒天理了,堂堂王妃搶男人啊!昭王是我家姑娘明媒正娶的姑爺,在官府那裏,我家姑娘就是一家之主,你們王妃是昭王娶的,他是一家之主,我家姑娘就是比你們王妃地位高,你們居然還敢對我們動手!沒天理了!」
江父:「老天爺啊!我們這些平民百姓到犯了什麽錯,居然要被如此欺負,鄉親們,你們評評理,我們救了昭王,還將寶貝閨女給了他,還供他讀書,這難道不是天大的恩德,可是現在居然連王府都進不了……」
江母:「我苦命的閨女哦——好不容易姑爺成了舉人,早知道就不讓他來京城了!」
江父:「是我的錯,若不是三娘機警,吵著要進京,恐怕現在咱們一無所知,連姑爺成了昭王都不知道,可能咱們女兒什麽時候被人滅口,咱們還以為是意外!」
……
門口看熱鬧的百姓們對此議論紛紛,指指點點。
……
「是有道理啊!尤其這段經歷還不怎麽光彩……嘖嘖!」
「小聲點,別被昭王府的人聽到。」
「哈哈哈!也是有趣,這可比昭王妃親自上門要有趣多了,大家猜猜,昭王趁此機會迴府?」
「我覺得會,這時候就不要太重麵子了,早點會王府過好日子不行嗎?」
「聽你們的語氣,你們覺得昭王妃鬥不過江娘子?不會吧,俗話說民不與官鬥,你們等著吧,等到昭王迴府,肯定會把這群人踢開。」
「我們當然知道,隻不過你看他們這架勢,昭王能踢開嗎?昭王府的熱鬧還有得看,咱們平民老百姓看樂子就行,看誰能笑道最後。」
……
昭王府楊長史一隻耳朵聽著江父、江母的鬼哭狼嚎,一隻耳朵聽著百姓們的閑言碎語,臉色如同打翻了調色盤一般,一會兒青、一會兒白。
同時心中暗罵燕都府衙無能,居然連這夥刁民都製服不了,反而跑了。
楊長史深吸一口氣,勉強擠出笑臉,「兩位大爺、大娘,你們要找的卞公子不在王府,他們在東福米巷那邊,諸位就不要在王府鬧了!」
江父的大女婿跳出來,「你糊弄誰呢,現在全天下人都知道我嶽父救的卞子晉就是昭王,昭王不在昭王府,難道還你們趕到其他地方了。」
楊長史抹了一把臉,都快哭出來,指了指圍觀的百姓們,「諸位如果不信,可以問一下諸位父老鄉親。」
圍觀百姓見還有他們的戲,連忙積極迴應。
「是啊!不在這裏,就在東福米巷。」
「江娘子和昭王都住在那裏,你們要去嗎?我給你們帶路。」
「唉,我們還以為王府的人會很快請昭王、江娘子入府呢,現在科舉都結束了,昭王他們還在東福小院子住著呢,太可憐了。」
……
江家人對視一眼,心唿不妙,居然找錯地方了,三娘也不提醒一聲。
江父聽著百姓們的言語,神色淡定,起身拍了拍身上的土,負手走到楊長史的跟前,「你這刁奴,居然欺負我家姑爺,就算你們說出花來,我們也要在王府等著,你們欺負三娘和姑爺,我們要為姑爺做主。」
江母也爬起來,扯了扯江父的袍子,小聲道:「他爹,咱們要不要先去找三娘,再迴來鬧。」
「別亂說話。」江父給了她一個眼刀子。
他們這一大家人除了王府這邊,去三娘那裏壓根住不下,而且人一多,就容易鬧口角,容易讓姑爺厭煩,之前卞子晉是他的入贅女婿,江父可以隨便,但是現在人家是昭王,他們江家就不能去折騰他了。
現下昭王府沒有昭王,隻有一個昭王妃,他還忌憚什麽。
那個昭王妃肯定小家子氣,嫌棄三娘,他可不會相讓,還要讓王府好吃好喝招待他們。
大女婿、二女婿一聽,跟著江父的節奏,大喊道:「為姑爺做主!」
門口的僕役和護衛看著這群江家人一時間無可奈何,若是普通刁民,他們一下子轟走也就行了,但是現下昭王不在府中,百姓們都知道王妃做主,如果江家人出了事,王妃可能落下一個善妒歹毒的名聲。
楊長史一時間急的一頭汗,派人去向四公主、恭王妃求救,四公主、恭王妃那邊至今無人過來。
想到此,楊長史吩咐手下人將門守住,去了後院找昭王妃了。
昭王妃聽完經過後,嘲弄道:「原以為殿下沒死,王府的日子就好過了,現在還不如以前。」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