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頁
帝二代狂飆日常[基建] 作者:濯濯韶華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下官這些也是向大人學的,大人做的那些,下官才佩服,下官這些隻是做了自己該做的。」謝少虞打斷李達的話。
李達則是爽朗一笑,「哦哈哈,當初陛下派你下來時,我還擔心怎麽照顧謝公的玉疙瘩,誰知道你這個玉疙瘩比其他人都能幹活。」
謝少虞聽到「玉疙瘩」這詞,有些尷尬地看著他。
對於這位大人,他是打心眼裏欽佩和尊敬,也不好反駁他,畢竟李大人是真心實意誇獎他。
霍瑾瑜由著他們說話,等到兩人說完了,她壓低聲音輕咳一聲。
李達、謝少虞連忙對他拱手告罪。
霍瑾瑜看著他們的動作,淡淡道:「李達、謝少虞,幾日前,朕收到一份奏摺,彈劾你們謀害豫州姚縣、福縣兩縣,造成縣內水深最淺初都有兩丈深,兩縣成為澤國,不見寸屋片瓦,還有……振膽營十五將士的性命,你們是否給朕解釋一下。」
聽到這話,李達、謝少虞麵色驟變,頓時起身,俯身叩首請罪。
李達嘴唇闔動,唇須不斷顫抖,「陛下,此事……微臣無法辯駁。」
謝少虞墨眸微閉,腦海裏又想起了,那日挖河堤時,岸邊福縣、姚縣百姓期盼的眼神即使隔著遮天的大雨,可還是深深地刻在他的心裏。
可是他們知曉,此次兩淮決口太大,河床的水位漲的太高,隻能將一部分河水引到部分縣城,經過大家的商討,福縣、姚縣就在他們的選擇內。
福縣、姚縣的百姓等著他們救,可是為了其他二十多個縣,隻能犧牲這兩個縣城,才能保住其他縣城。
這事隻能他們做主,等到奏摺傳到京城,讓陛下做主,時間早就晚了。
但是若是開誠布公地給百姓說,百姓也不懂,恐怕會引起民變。
他們不想失去民心,也要完成賑災堵決的任務。
最好的辦法就是死幾個人,讓百姓知道,他們已經拚盡全力了,挖決口是沒辦法的事。
謝少虞清晰記得,振膽營千戶那日低沉沙啞的聲音。
「……兄弟們,你們的名字咱們兄弟都記下了,你們的父母以後就是我們的父母。」
然後那些士兵明知道跳下去就沒命,還是一往無前地跳下去了。
僅僅因為被人記住名字就滿足了。
人死了,百姓被感動,心甘情願地讓挖決口。
謝少虞不知道如何評價,隻覺得可悲,不管是對他、還是對百姓。
同僚安慰他,讓他不必介懷,畢竟沒有比這在兩全的法子了。
……
既能完成陛下的任務,又不失民心,僅僅是死幾個人罷了。
若是決口堵不住,造成洪水泛濫,死的可就不止幾個,可能是成千上萬。
若是百姓有怨言,起了民變,死傷的士兵也不止十五名了……
……
謝少虞:……
可是……那些人卻是當著他的麵跳下去的。
後來李達大人告訴他,「天下有許多事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有許多迫不得已需要選擇!」
他知道,他也懂,但是懂是一迴事,接受又是一迴事,自己能不能做到……
……
霍瑾瑜麵無表情地聽完事情經過,負手背對著他們。
謝少虞、李達同樣不語,垂首盯著地麵。
殿內一時變得針落可聞。
眼見正殿大廳中間的銅香爐檀香燃盡,隻剩下點點火燼,看守香爐的內侍也不敢動作。
「好了,朕已經知曉,你們迴去休息吧,過兩日,朕再嘉獎你們。」霍瑾瑜深唿吸,轉身含笑看著兩人。
謝少虞、李達恭敬道:「多謝陛下!微臣告退!」
等謝少虞、李達走到內殿拐角時,看到霍瑾瑜仍然站在那裏,似乎仰頭看著頭頂牌匾。
等到二人離開,韓植端著茶,送到她身邊,關切道:「陛下,您還在生謝學士、李大人的氣?」
霍瑾瑜抿了抿唇,接過茶,低頭吹了吹,嚐了一口,不知怎麽的,這茶是熱的,她喝的卻比涼掉的苦茶還澀,「他們做的很好,最大程度降低水災的損失,還安撫了民眾。」
「那……」韓植還想繼續問,餘光掃到檀菱不贊成的目光,頓時閉上了嘴,眼珠子轉了轉,開口道:「陛下,剛才奴才給玻璃缸的紅薯澆水時,居然看到它結果了,您不知道,它故意藏到角落裏,仿佛害怕被咱們吃了是的。那拇指粗細,奴才還看不上呢。」
「結果了?」霍瑾瑜有些詫異,她三天前還看過,似乎沒看到。
「您當時看的是南麵,結果的在北麵藏著呢。」韓植笑道。
霍瑾瑜見狀,知道韓植故意哄她開心,不想潑冷水,走到偏殿,看了看放在角落的玻璃缸,此時正午的陽光正好透過窗戶射到玻璃缸中,結果的那麵已經被韓植挪轉過來了。
霍瑾瑜就看到一根兩指粗,三寸長的根莖擠在玻璃的一側,嘴角勾起笑容,「結果了,就好了,就好了。」
檀菱道:「陛下,我看外麵的大缸裏的紅薯肯定比這裏的大。」
外麵大缸的紅薯葉子更大、更綠,明顯比屋內的薯藤長得好。
霍瑾瑜點點頭,以這個速度,九月份應該就成熟了。
看了生機勃勃的紅薯藤後,霍瑾瑜的心情好了不少。
對於姚縣、福縣的事情,她又不能說謝少虞、李達他們幹的不好,他們確實以最小代價解決了,穩定了局勢。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李達則是爽朗一笑,「哦哈哈,當初陛下派你下來時,我還擔心怎麽照顧謝公的玉疙瘩,誰知道你這個玉疙瘩比其他人都能幹活。」
謝少虞聽到「玉疙瘩」這詞,有些尷尬地看著他。
對於這位大人,他是打心眼裏欽佩和尊敬,也不好反駁他,畢竟李大人是真心實意誇獎他。
霍瑾瑜由著他們說話,等到兩人說完了,她壓低聲音輕咳一聲。
李達、謝少虞連忙對他拱手告罪。
霍瑾瑜看著他們的動作,淡淡道:「李達、謝少虞,幾日前,朕收到一份奏摺,彈劾你們謀害豫州姚縣、福縣兩縣,造成縣內水深最淺初都有兩丈深,兩縣成為澤國,不見寸屋片瓦,還有……振膽營十五將士的性命,你們是否給朕解釋一下。」
聽到這話,李達、謝少虞麵色驟變,頓時起身,俯身叩首請罪。
李達嘴唇闔動,唇須不斷顫抖,「陛下,此事……微臣無法辯駁。」
謝少虞墨眸微閉,腦海裏又想起了,那日挖河堤時,岸邊福縣、姚縣百姓期盼的眼神即使隔著遮天的大雨,可還是深深地刻在他的心裏。
可是他們知曉,此次兩淮決口太大,河床的水位漲的太高,隻能將一部分河水引到部分縣城,經過大家的商討,福縣、姚縣就在他們的選擇內。
福縣、姚縣的百姓等著他們救,可是為了其他二十多個縣,隻能犧牲這兩個縣城,才能保住其他縣城。
這事隻能他們做主,等到奏摺傳到京城,讓陛下做主,時間早就晚了。
但是若是開誠布公地給百姓說,百姓也不懂,恐怕會引起民變。
他們不想失去民心,也要完成賑災堵決的任務。
最好的辦法就是死幾個人,讓百姓知道,他們已經拚盡全力了,挖決口是沒辦法的事。
謝少虞清晰記得,振膽營千戶那日低沉沙啞的聲音。
「……兄弟們,你們的名字咱們兄弟都記下了,你們的父母以後就是我們的父母。」
然後那些士兵明知道跳下去就沒命,還是一往無前地跳下去了。
僅僅因為被人記住名字就滿足了。
人死了,百姓被感動,心甘情願地讓挖決口。
謝少虞不知道如何評價,隻覺得可悲,不管是對他、還是對百姓。
同僚安慰他,讓他不必介懷,畢竟沒有比這在兩全的法子了。
……
既能完成陛下的任務,又不失民心,僅僅是死幾個人罷了。
若是決口堵不住,造成洪水泛濫,死的可就不止幾個,可能是成千上萬。
若是百姓有怨言,起了民變,死傷的士兵也不止十五名了……
……
謝少虞:……
可是……那些人卻是當著他的麵跳下去的。
後來李達大人告訴他,「天下有許多事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有許多迫不得已需要選擇!」
他知道,他也懂,但是懂是一迴事,接受又是一迴事,自己能不能做到……
……
霍瑾瑜麵無表情地聽完事情經過,負手背對著他們。
謝少虞、李達同樣不語,垂首盯著地麵。
殿內一時變得針落可聞。
眼見正殿大廳中間的銅香爐檀香燃盡,隻剩下點點火燼,看守香爐的內侍也不敢動作。
「好了,朕已經知曉,你們迴去休息吧,過兩日,朕再嘉獎你們。」霍瑾瑜深唿吸,轉身含笑看著兩人。
謝少虞、李達恭敬道:「多謝陛下!微臣告退!」
等謝少虞、李達走到內殿拐角時,看到霍瑾瑜仍然站在那裏,似乎仰頭看著頭頂牌匾。
等到二人離開,韓植端著茶,送到她身邊,關切道:「陛下,您還在生謝學士、李大人的氣?」
霍瑾瑜抿了抿唇,接過茶,低頭吹了吹,嚐了一口,不知怎麽的,這茶是熱的,她喝的卻比涼掉的苦茶還澀,「他們做的很好,最大程度降低水災的損失,還安撫了民眾。」
「那……」韓植還想繼續問,餘光掃到檀菱不贊成的目光,頓時閉上了嘴,眼珠子轉了轉,開口道:「陛下,剛才奴才給玻璃缸的紅薯澆水時,居然看到它結果了,您不知道,它故意藏到角落裏,仿佛害怕被咱們吃了是的。那拇指粗細,奴才還看不上呢。」
「結果了?」霍瑾瑜有些詫異,她三天前還看過,似乎沒看到。
「您當時看的是南麵,結果的在北麵藏著呢。」韓植笑道。
霍瑾瑜見狀,知道韓植故意哄她開心,不想潑冷水,走到偏殿,看了看放在角落的玻璃缸,此時正午的陽光正好透過窗戶射到玻璃缸中,結果的那麵已經被韓植挪轉過來了。
霍瑾瑜就看到一根兩指粗,三寸長的根莖擠在玻璃的一側,嘴角勾起笑容,「結果了,就好了,就好了。」
檀菱道:「陛下,我看外麵的大缸裏的紅薯肯定比這裏的大。」
外麵大缸的紅薯葉子更大、更綠,明顯比屋內的薯藤長得好。
霍瑾瑜點點頭,以這個速度,九月份應該就成熟了。
看了生機勃勃的紅薯藤後,霍瑾瑜的心情好了不少。
對於姚縣、福縣的事情,她又不能說謝少虞、李達他們幹的不好,他們確實以最小代價解決了,穩定了局勢。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