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頁
帝二代狂飆日常[基建] 作者:濯濯韶華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遂州的百姓對宣王他們是戀戀不捨,可是對於遂州的官紳士族階級,可是歡天喜地,就等著打算等到宣王他們走遠了,放鞭炮慶祝。
在確定宣王不會弄個「迴馬槍」後,遂州一些有門路的人開始給京城的一些人寫信告狀。
狀告宣王貪圖享樂,威逼地方民眾,擾亂地方秩序……
進而,霍瑾瑜那邊也收到了不少官員對宣王處理地方田地兼併侵占一事的彈劾、不滿,不少摺子控訴宣王沉迷享樂、收受賄賂、驕奢淫逸、威逼地方富紳、擁兵自重、怕是有不臣之心……
霍瑾瑜當做沒看到,讓顧問處將這類摺子暫時壓下。
半月後,位於錦城的慶王在摺子裏哭天喊地,說宣王硬闖王府,搶走了王府不少的地契和銀錢,簡直是強盜,實在是無法無天。
霍瑾瑜視線移到手邊的另外一份摺子,上麵清楚標註了,慶王夥同當地的駐軍侵占了二十三頃田地,威逼兩千多名屯田軍成為佃農……
慶王也有臉哭!
不過宣王的手段看起來還是有分寸的,沒有動用武力。
慶王表示,他那是怕丟臉,沒敢在摺子裏說,宣王當時的陣仗,他還以為要拆他的王府了。
霍瑾瑜同樣當做看不見。
一些事,她當做看不見,就是給大家麵子,若是計較起來,慶王損失的就不是現今這些了。
但是他與地方駐軍勾結,這就是大忌。
若不是顧忌兩王的影響,加上就算她不怎麽調查,也知道此次調查田地侵占兼併的事情,肯定有不少藩王、宗室牽扯在內,要追究,也是等事情解決後,一起追究,現在先不要給他們太大「壓力」。
等到快到年底的時候,彈劾宣王的摺子已經堆疊成山,用三口箱子都裝不下。
即使知道她不處理,群臣還是孜孜不倦地彈劾。
當然也有一些人為他說話,可是奈何宣王的身份帶著敏感性,加上他自從得到這個任務後,民間聲望越發高,一些人擔憂確實也能理解。
讓許多朝臣不解的是,陛下是否對宣王殿下太縱容了。
此次派遣宣王下去處理民間田地兼併侵占事宜,陛下不僅派了兩名顧問處學士跟隨,其中一名還是顧問處首席,還給了宣王便宜行事的權利,還派了羽林軍護衛……
而且民間那邊的風向要讓一些人迷惑。
和朝堂這段時間不間斷的彈劾不一樣,民間百姓反響一直很好。
自從宣王出發,百姓都是支持的態度,表示前些年宣王殿下孤身去草原拯救四公主,現在又為民請命,為百姓奪迴侵占的田地、為百姓伸冤,尤其宣王殿下他的腿還有殘疾,真是大好人、青天大王爺!
每次聽到宣王受到刺殺,或是受到一些藩王的刁難和彈劾,消息都會很快傳到民間,引起百姓極大的憤懣,對不配合的地方鄉紳官員藩王,那是口誅筆伐,編成兒歌傳唱。
說書先生看到風向,將這些事情匯總編成故事,來吸引百姓。
年底這段時間,京城最流行的是《宣王三降夜叉,為名請命誅邪神》,在許多茶館都很受歡迎,這個故事比起以往的故事,更加精彩狗血,現下還沒有寫完,聽出最後一冊要年後才能出來。
路邊茶攤,一身青袍的說書先生高聲道:「俗話說,夜黑風高夜,殺人放火時,大家都知道,鬼在夜間的實力要比那白日強數十倍……」
百姓們兩手插兜,神情專注地看著說書先生,連手邊的瓜子、花生都不碰了。
一刻鍾後,這一齣戲講完,滿臉皺紋的說書先生敲了一下驚堂木,「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迴分解!」
茶攤的眾人發出失望聲,不過還是鼓掌叫好,打賞的打賞,鼓掌的鼓掌。
說書先生看著桌上堆積的銅板、尤其看到其中夾雜著碎銀,臉上的笑意更大了,不住地說謝謝。
茶攤老闆遞上一杯熱茶給他暖胃。
冬日裏,寒風吹的緊,他這個茶攤也是因為位置好,在背風口角落裏,所以才能吸引這麽多人。
眾人聽完,有些意猶未盡。
「不知道宣王殿下什麽時候迴來?」
「天下那麽大,恐怕明年都迴不來。」
「欸,你們聽說沒有,宣王又病了,聽說這次病的挺重的,陛下又派了禦醫去了。」
對於生病他們也能理解,畢竟宣王年紀也大了,而且舟車勞頓,水土不服,隻求宣王身邊的人能照顧好他吧。
「唉,老天爺保佑宣王殿下啊!」
「嘖……你們啊,你們真信宣王病了。」說話的男人一臉不屑地看著茶攤的人。
「為什麽不信,我聽說因為各地彈劾的摺子太多了,宣王殿下被氣病了。」
男人不以為然道:「從宣王離開,到現在,大家都為他說好話,你們知不知道,這些話,對於一個藩王來說,可是催命的毒藥,宣王能不病嗎?」
一個有些稚氣的少年不服道:「按照大哥你這說法,為了宣王好,難道還要我們罵他?」
男人一拍桌子,「那是當然,你們聽過什麽叫『自汙』嗎?你們等著吧,如果宣王沒那麽蠢,過段時間,大家都會聽到宣王變壞的消息了。」
「呸!說什麽胡話呢,是你自己想聽到這消息吧,陛下可是宣王殿下的親弟弟,他有多信任宣王殿下,朝中誰不知道。」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在確定宣王不會弄個「迴馬槍」後,遂州一些有門路的人開始給京城的一些人寫信告狀。
狀告宣王貪圖享樂,威逼地方民眾,擾亂地方秩序……
進而,霍瑾瑜那邊也收到了不少官員對宣王處理地方田地兼併侵占一事的彈劾、不滿,不少摺子控訴宣王沉迷享樂、收受賄賂、驕奢淫逸、威逼地方富紳、擁兵自重、怕是有不臣之心……
霍瑾瑜當做沒看到,讓顧問處將這類摺子暫時壓下。
半月後,位於錦城的慶王在摺子裏哭天喊地,說宣王硬闖王府,搶走了王府不少的地契和銀錢,簡直是強盜,實在是無法無天。
霍瑾瑜視線移到手邊的另外一份摺子,上麵清楚標註了,慶王夥同當地的駐軍侵占了二十三頃田地,威逼兩千多名屯田軍成為佃農……
慶王也有臉哭!
不過宣王的手段看起來還是有分寸的,沒有動用武力。
慶王表示,他那是怕丟臉,沒敢在摺子裏說,宣王當時的陣仗,他還以為要拆他的王府了。
霍瑾瑜同樣當做看不見。
一些事,她當做看不見,就是給大家麵子,若是計較起來,慶王損失的就不是現今這些了。
但是他與地方駐軍勾結,這就是大忌。
若不是顧忌兩王的影響,加上就算她不怎麽調查,也知道此次調查田地侵占兼併的事情,肯定有不少藩王、宗室牽扯在內,要追究,也是等事情解決後,一起追究,現在先不要給他們太大「壓力」。
等到快到年底的時候,彈劾宣王的摺子已經堆疊成山,用三口箱子都裝不下。
即使知道她不處理,群臣還是孜孜不倦地彈劾。
當然也有一些人為他說話,可是奈何宣王的身份帶著敏感性,加上他自從得到這個任務後,民間聲望越發高,一些人擔憂確實也能理解。
讓許多朝臣不解的是,陛下是否對宣王殿下太縱容了。
此次派遣宣王下去處理民間田地兼併侵占事宜,陛下不僅派了兩名顧問處學士跟隨,其中一名還是顧問處首席,還給了宣王便宜行事的權利,還派了羽林軍護衛……
而且民間那邊的風向要讓一些人迷惑。
和朝堂這段時間不間斷的彈劾不一樣,民間百姓反響一直很好。
自從宣王出發,百姓都是支持的態度,表示前些年宣王殿下孤身去草原拯救四公主,現在又為民請命,為百姓奪迴侵占的田地、為百姓伸冤,尤其宣王殿下他的腿還有殘疾,真是大好人、青天大王爺!
每次聽到宣王受到刺殺,或是受到一些藩王的刁難和彈劾,消息都會很快傳到民間,引起百姓極大的憤懣,對不配合的地方鄉紳官員藩王,那是口誅筆伐,編成兒歌傳唱。
說書先生看到風向,將這些事情匯總編成故事,來吸引百姓。
年底這段時間,京城最流行的是《宣王三降夜叉,為名請命誅邪神》,在許多茶館都很受歡迎,這個故事比起以往的故事,更加精彩狗血,現下還沒有寫完,聽出最後一冊要年後才能出來。
路邊茶攤,一身青袍的說書先生高聲道:「俗話說,夜黑風高夜,殺人放火時,大家都知道,鬼在夜間的實力要比那白日強數十倍……」
百姓們兩手插兜,神情專注地看著說書先生,連手邊的瓜子、花生都不碰了。
一刻鍾後,這一齣戲講完,滿臉皺紋的說書先生敲了一下驚堂木,「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迴分解!」
茶攤的眾人發出失望聲,不過還是鼓掌叫好,打賞的打賞,鼓掌的鼓掌。
說書先生看著桌上堆積的銅板、尤其看到其中夾雜著碎銀,臉上的笑意更大了,不住地說謝謝。
茶攤老闆遞上一杯熱茶給他暖胃。
冬日裏,寒風吹的緊,他這個茶攤也是因為位置好,在背風口角落裏,所以才能吸引這麽多人。
眾人聽完,有些意猶未盡。
「不知道宣王殿下什麽時候迴來?」
「天下那麽大,恐怕明年都迴不來。」
「欸,你們聽說沒有,宣王又病了,聽說這次病的挺重的,陛下又派了禦醫去了。」
對於生病他們也能理解,畢竟宣王年紀也大了,而且舟車勞頓,水土不服,隻求宣王身邊的人能照顧好他吧。
「唉,老天爺保佑宣王殿下啊!」
「嘖……你們啊,你們真信宣王病了。」說話的男人一臉不屑地看著茶攤的人。
「為什麽不信,我聽說因為各地彈劾的摺子太多了,宣王殿下被氣病了。」
男人不以為然道:「從宣王離開,到現在,大家都為他說好話,你們知不知道,這些話,對於一個藩王來說,可是催命的毒藥,宣王能不病嗎?」
一個有些稚氣的少年不服道:「按照大哥你這說法,為了宣王好,難道還要我們罵他?」
男人一拍桌子,「那是當然,你們聽過什麽叫『自汙』嗎?你們等著吧,如果宣王沒那麽蠢,過段時間,大家都會聽到宣王變壞的消息了。」
「呸!說什麽胡話呢,是你自己想聽到這消息吧,陛下可是宣王殿下的親弟弟,他有多信任宣王殿下,朝中誰不知道。」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