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頁
帝二代狂飆日常[基建] 作者:濯濯韶華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徐於菟不解地看著霍瑾瑜。
雖然他不知道「二百五」是什麽,但是看陛下這樣子,肯定不是好話。
他堅定道:「臣沒有收,不是二百五。」
「哦。」霍瑾瑜微微側頭忍笑,想著徐於菟畢竟是她信任的手下,還是不能讓其繼續犯傻,「不用這般糾正,二百五這詞就和『東西』一樣,不管『是東西』和『不是東西』都不好說。」
「……多謝陛下解惑。」徐於菟嘴角抽抽,他終於知道是什麽意思了,陛下這解釋十分生動。
「看看吧。」霍瑾瑜漫不經心地將舉報信遞給他。
徐於菟接過信件,瞳孔微顫,拆開瀏覽了一番,而後直接跪了下來,「陛下,臣可以向您保證,臣在廣州並沒有收取一分一毫的賄賂。」
昳艷的麵龐神情堅定,大手青筋畢露,徐於菟眸中閃過一絲厲色,等迴去後,他要查查,是誰送了這信。
「好了,我既然將信給你,就沒有將這信當真。」霍瑾瑜右手在他麵前攤開。
徐於菟將信奉上,「微臣知曉自己的身份,不會讓陛下因為微臣蒙羞的。」
陛下也不是吝嗇的君主,他相信隻要自己有困難,陛下多半不會推辭。
「其實吧,還是這上麵賄銀數量讓朕發笑,若是五百兩、五千兩,朕可能會懷疑,五十兩?」霍瑾瑜將信扔到禦案上,「起來吧,徐愛卿,你猜猜,此信送上來,到底對你是善意還是惡意?」
廣州距離京城有些遠,要查證這些消息最少也要是十天半個月。
徐於菟起身,秀眉攏起,「微臣不知曉。」
霍瑾瑜笑了笑:「既然不知道,那就不想了,對了,你再休息一天,後日就迴顧問處吧,謝少虞一走,顧問處那邊這些日子工作似乎有些多。」
徐於菟連忙道:「微臣遵旨。」
……
徐於菟恭敬地離開幹清宮,出了宮門後,上了馬車後,原先如玉的臉色驟然變黑,大手不斷撫摸著腰側的玉墜,腦中閃過此行下廣州遇到的人和事,想要知道到底是誰做的這事。
可是想破腦袋,徐於菟都想不通對方為何。
半月後,舉報信很快就查清是誰舉報的,徐於菟當初在廣州救下了一名唐姓男童,隻有三歲,此人是當地唐大戶的老來子,唐翁之前有一名獨女,為了家業不落到外人手中,為女兒招了贅婿,此人是個窮秀才,雖然讀書不太行,但是長的好,唐小姐就看上他了,誰知道女兒成親三年,與女婿並無所出,反而他有了一個兒子。
老來子有了,唐翁欣喜不已,一直視若珍寶,而女兒、女婿那邊的情況就有些尷尬,閩南地區比較重男輕女,現下有了兒子,未來唐氏的產業多半是給兒子的,這事不止外人看的清楚、唐氏的下人們更認得清,唐老爺的上門女婿日子就不好過了。
唐女婿本來就覺得當上門女婿委屈,還想著等到唐老爺百年後,接手唐家,將來哄著妻子給孩子改姓,再不濟三代還宗,誰知道唐老爺臨了,老樹開花,有了兒子,這讓他如何肯願意。
尤其隨著孩子生龍活虎的長大,輕視他的人越發多,所以在孩子三歲生辰這天,聯合外人將孩子拐了出去,而且還貪心打算綁架撕票再賺一筆綁金。
誰知道孩子後來被徐於菟給救了,當時唐女婿並沒有被查到,因為記恨在心,打聽到徐於菟出身較低,家裏就一個當兵的義父和妹妹,又是天子近臣,想著景元帝時期,皇帝就厭惡貪贓枉法,就向地方都察院投了檢舉信。
地方都察院也稍微查了查事情,對於徐於菟這事不好定義,加上「五十兩」也不多,若是陛下不在意,此事對徐於菟不算是壞事……然後信就送到了霍瑾瑜的禦案上。
至於唐女婿現在,也被抓入了府衙大牢,目前在審問他的同夥。
唐女婿的事情傳開後,當地人不少人說起他都吐口水,甚至一些人還懷疑唐女婿這事,唐小姐也有參與。
畢竟如果孩子出事了,唐家的家產可就是唐小姐了。
聽說因為這事,唐氏父女之間也有了隔閡。
消息傳到霍瑾瑜這裏時,唐小姐已經與唐女婿在官府的見證下和離了,聽說現下唐老爺花重金請了城裏的媒婆要給唐小姐說親,不是招上門女婿的那種。
霍瑾瑜看完情報後,搖頭嘆息,隻能說世事無常。
霍瑾瑜也將這事告訴了徐於菟,讓他安心。
徐於菟拱手道:「讓陛下為臣的事情擔憂,是微臣的錯。」
至於唐家的事情,事情已經結束,唐女婿這種人不值得他給眼色。
……
七月底,天氣轉涼,秋天悄默默到來。
對於此次前往冀州歷練的軍事學院學子來說,他們的心情從一開始出發時的忐忑,到後麵的疲勞,再到現在的鎮定,看似外表光鮮,內心已經千瘡百孔了。
大家依稀記得出發那天,陛下給他們這群人一人賞了一件赤紅的披風,颯爽的紅披風加上高大的馬兒,確實有氣勢,一路上路邊的百姓都艷羨地看著他們,讓他們頗為自得,隻不過大家的屁股都是肉做的,隻是兩天,大家大腿、屁股就受不住了。
然而此行除了謝少虞所帶的官吏有馬車坐,他們這群人的代步工具除了馬兒就是他們自己的兩條腿。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雖然他不知道「二百五」是什麽,但是看陛下這樣子,肯定不是好話。
他堅定道:「臣沒有收,不是二百五。」
「哦。」霍瑾瑜微微側頭忍笑,想著徐於菟畢竟是她信任的手下,還是不能讓其繼續犯傻,「不用這般糾正,二百五這詞就和『東西』一樣,不管『是東西』和『不是東西』都不好說。」
「……多謝陛下解惑。」徐於菟嘴角抽抽,他終於知道是什麽意思了,陛下這解釋十分生動。
「看看吧。」霍瑾瑜漫不經心地將舉報信遞給他。
徐於菟接過信件,瞳孔微顫,拆開瀏覽了一番,而後直接跪了下來,「陛下,臣可以向您保證,臣在廣州並沒有收取一分一毫的賄賂。」
昳艷的麵龐神情堅定,大手青筋畢露,徐於菟眸中閃過一絲厲色,等迴去後,他要查查,是誰送了這信。
「好了,我既然將信給你,就沒有將這信當真。」霍瑾瑜右手在他麵前攤開。
徐於菟將信奉上,「微臣知曉自己的身份,不會讓陛下因為微臣蒙羞的。」
陛下也不是吝嗇的君主,他相信隻要自己有困難,陛下多半不會推辭。
「其實吧,還是這上麵賄銀數量讓朕發笑,若是五百兩、五千兩,朕可能會懷疑,五十兩?」霍瑾瑜將信扔到禦案上,「起來吧,徐愛卿,你猜猜,此信送上來,到底對你是善意還是惡意?」
廣州距離京城有些遠,要查證這些消息最少也要是十天半個月。
徐於菟起身,秀眉攏起,「微臣不知曉。」
霍瑾瑜笑了笑:「既然不知道,那就不想了,對了,你再休息一天,後日就迴顧問處吧,謝少虞一走,顧問處那邊這些日子工作似乎有些多。」
徐於菟連忙道:「微臣遵旨。」
……
徐於菟恭敬地離開幹清宮,出了宮門後,上了馬車後,原先如玉的臉色驟然變黑,大手不斷撫摸著腰側的玉墜,腦中閃過此行下廣州遇到的人和事,想要知道到底是誰做的這事。
可是想破腦袋,徐於菟都想不通對方為何。
半月後,舉報信很快就查清是誰舉報的,徐於菟當初在廣州救下了一名唐姓男童,隻有三歲,此人是當地唐大戶的老來子,唐翁之前有一名獨女,為了家業不落到外人手中,為女兒招了贅婿,此人是個窮秀才,雖然讀書不太行,但是長的好,唐小姐就看上他了,誰知道女兒成親三年,與女婿並無所出,反而他有了一個兒子。
老來子有了,唐翁欣喜不已,一直視若珍寶,而女兒、女婿那邊的情況就有些尷尬,閩南地區比較重男輕女,現下有了兒子,未來唐氏的產業多半是給兒子的,這事不止外人看的清楚、唐氏的下人們更認得清,唐老爺的上門女婿日子就不好過了。
唐女婿本來就覺得當上門女婿委屈,還想著等到唐老爺百年後,接手唐家,將來哄著妻子給孩子改姓,再不濟三代還宗,誰知道唐老爺臨了,老樹開花,有了兒子,這讓他如何肯願意。
尤其隨著孩子生龍活虎的長大,輕視他的人越發多,所以在孩子三歲生辰這天,聯合外人將孩子拐了出去,而且還貪心打算綁架撕票再賺一筆綁金。
誰知道孩子後來被徐於菟給救了,當時唐女婿並沒有被查到,因為記恨在心,打聽到徐於菟出身較低,家裏就一個當兵的義父和妹妹,又是天子近臣,想著景元帝時期,皇帝就厭惡貪贓枉法,就向地方都察院投了檢舉信。
地方都察院也稍微查了查事情,對於徐於菟這事不好定義,加上「五十兩」也不多,若是陛下不在意,此事對徐於菟不算是壞事……然後信就送到了霍瑾瑜的禦案上。
至於唐女婿現在,也被抓入了府衙大牢,目前在審問他的同夥。
唐女婿的事情傳開後,當地人不少人說起他都吐口水,甚至一些人還懷疑唐女婿這事,唐小姐也有參與。
畢竟如果孩子出事了,唐家的家產可就是唐小姐了。
聽說因為這事,唐氏父女之間也有了隔閡。
消息傳到霍瑾瑜這裏時,唐小姐已經與唐女婿在官府的見證下和離了,聽說現下唐老爺花重金請了城裏的媒婆要給唐小姐說親,不是招上門女婿的那種。
霍瑾瑜看完情報後,搖頭嘆息,隻能說世事無常。
霍瑾瑜也將這事告訴了徐於菟,讓他安心。
徐於菟拱手道:「讓陛下為臣的事情擔憂,是微臣的錯。」
至於唐家的事情,事情已經結束,唐女婿這種人不值得他給眼色。
……
七月底,天氣轉涼,秋天悄默默到來。
對於此次前往冀州歷練的軍事學院學子來說,他們的心情從一開始出發時的忐忑,到後麵的疲勞,再到現在的鎮定,看似外表光鮮,內心已經千瘡百孔了。
大家依稀記得出發那天,陛下給他們這群人一人賞了一件赤紅的披風,颯爽的紅披風加上高大的馬兒,確實有氣勢,一路上路邊的百姓都艷羨地看著他們,讓他們頗為自得,隻不過大家的屁股都是肉做的,隻是兩天,大家大腿、屁股就受不住了。
然而此行除了謝少虞所帶的官吏有馬車坐,他們這群人的代步工具除了馬兒就是他們自己的兩條腿。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