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永安聞言,深吸一口氣,「陛下就等著吧,我一定能行。」


    霍瑾瑜見狀,沒接話,示意他退下吧。


    等到霍永安離開,霍瑾瑜在宣紙上寫了「士、農、工、商」四字,對於宗室,現在「士」肯定不行,「商」也太危險,而且國內資本發展的初時階段還在醞釀,她等著邊陲戰事結束,進行賦稅改革,能少些亂子就少些亂子。


    想了想,用硃筆將「農」、「工」兩個圈定,算是她給宗室開的後門,既然她修了一條路,宗室也要付出些代價,至於其他的,等到合適時間在解禁,現在一下開禁四業,朝臣肯定有反對聲音,她隻開一半,聲音應該小些。


    ……


    霍永安從幹清宮出來,就拐了方向去了顧問處,扒著門框找謝少虞。


    其他學士看到,將忙碌的謝少虞喚了出來。


    謝少虞有些納悶:「永安殿下,你怎麽來了?」


    霍永安:「我和陛下說了,我也要去紅螺山,你以後好好給皇帝小舅舅幹活吧。」


    紅螺山也是軍事學院的一部分,所以一些人有時候會用紅螺山代指。


    「……」謝少虞愣了一下,然後反應過來,他是被自己的徒弟拋棄了。


    不過陛下真是對四公主的兒子十分寬宥,居然讓其去軍事學院,難道以後還能允許他帶兵打仗。


    霍永安見謝少虞麵色有些愕然,嘆氣道:「小舅舅說了,我除非三個月內從學院畢業,否則此生估計沒機會踏平韃靼王庭,為娘報仇,師父,您有什麽方法能讓我速成畢業嗎?」


    「沒有。」謝少虞覺得霍永安這話是在逗他,別說涉及武學方麵沒有速成方法,就是念書方麵也沒有。


    聽霍永安的話,陛下似乎並不忌憚他未來帶兵。


    陛下,似乎比他想像的還要大膽。


    「唉……果然還是晚了。」霍永安嘆氣。


    謝少虞:……


    ……


    次日,霍瑾瑜讓顧問處將宗室和藩王們的家眷名單列個完整的表格給她。


    在第三日的早朝上,公布了打算給朝臣漲俸祿的消息,除了戶部尚書一副肉疼的表情,其他官員都山唿萬歲,滿臉喜意。


    等到下朝後,各部大臣邊走邊聊,總覺得有些不對勁,最近也沒有喜事、戶部國庫查帳還在繼續,邊陲草原正下著暴雨,將士們迴城休整,戰事不知還要持續多久。


    而且前段時間陛下讓工部加大了對造船業的支持,支持民間造船業的發展,朝廷也要花錢的。


    難道因為陛下對軍事學院太滿意,所以一高興,就給滿朝文武漲俸祿……


    這藉口更扯!


    與其猜這,還不如猜陛下做了好夢,一時愉悅,就給大家漲俸祿了。


    眾人猜來猜去,看向隊伍前方,邁著八字步,悠閑自在的虢國公。


    最終兵部尚書跑上前,滿臉堆笑:「虢國公,您知不知道緣由,大夥兒雖然也高興,但是總覺得心裏沒底。」


    虢國公精眸掃視跟前的同僚,輕哼一聲,「我問過陛下了,沒有什麽緣由,陛下心憐我等的俸祿太少,所以就給大家漲俸祿了。」


    一句話,因為大家俸祿太低,陛下看不下去了。


    虢國公沒說的是,陛下老早就有給大家漲俸祿的念頭,但是事情太多,一時忘了,現下想到了,就給朝臣漲了。


    唉!說太多,不利於君臣和睦。


    眾人愣住,嘴角微抽。


    沒想到是這個理由。


    禮部尚書仰天長嘆,「陛下終於體諒我等的難處了!」


    其他人紛紛點頭。


    隻是擔憂此次給朝廷官吏漲俸祿,會不會加大國庫的壓力。


    戶部尚書表示,壓力可大了,天下官吏數萬,一人漲一些,堆起來就是金山銀山。


    陛下給戶部查帳,難道就是為了給朝臣漲俸祿嗎?


    ……


    然後兩日後,霍瑾瑜將各部重臣宣到幹清宮,同時還有兩名內閣學士在一旁記錄內容,今日是洛平川、謝少虞值班。


    霍瑾瑜說了打算允許宗室從事「工」「農」兩項,逐步放開藩禁。


    如她所想,朝臣有人贊同,有人反對。


    贊同的官員想到了宗祿對朝廷的負擔,覺得可以逐步放開,不能讓朝廷平白養著他們。


    反對的官員則表示放開藩禁有違祖製,不得隨意變更,現下還沒到必須更改的地步,而且若是宗藩插手「工」、「農」,傷害了民利,損害朝廷的名聲。


    聽到這話,霍瑾瑜似笑非笑道:「有違祖製?你們要想說祖製,等到朕死了再給後麵的人說這些,若論時間,朕現在就是祖製!」


    眾人:……


    陛下這話好像也沒錯,先皇打天下用了許多年,但是坐穩也就十多年的事,他們景朝的祖製確實不好掰扯。


    一旁仔細聽著的洛平川眸光微亮,低頭忍笑。


    陛下這話聽得真是痛快。


    謝少虞揚了揚眉梢,看著禦案之前的少年帝王,墨眸泛起了波瀾。


    怪不得老師被陛下壓榨成那樣,也沒嚷著辭官。


    陛下雖然語氣驕縱些,卻不輕易說大話,從他進顧問處見識到的方方麵麵,就能看出這個少年帝王無論說話還是做事都不是無的放矢,都是有條不紊的。


    ……


    經過這些老臣的提醒,霍瑾瑜覺得放開藩禁這事,需要好好梳理一番,不能光想現在,也要想以後,否則繼任者被大臣一聲「祖製」壓著,實在憋屈。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帝二代狂飆日常[基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濯濯韶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濯濯韶華並收藏帝二代狂飆日常[基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