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頁
帝二代狂飆日常[基建] 作者:濯濯韶華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她就是再有錢,也架不住幾萬、十幾萬往水裏拋。
工部尚書點頭,將陛下的要求記在心裏,心中揣測陛下這麽著急發展造船業,難道之後要開展海戰。
工部尚書對於這想法,也不怎麽在意,畢竟俯瞰周邊,都是番邦屬國,壓根沒有開展海戰的條件。
除了這些,霍瑾瑜還讓人發布了一個懸賞,讓那些出海的人尋找海外作物,若是能找到,必有重賞,隻求能盡早找到她需求的作物。
官員們對此事又是頌揚不斷。
霍瑾瑜現在對於這些話,已經能左耳進、右耳出。
這些好聽的話聽多了,容易讓人飄,他們與其誇誇,不如多幹點活,她會更高興。
……
除了這些,她去年劃定的軍事學院,已經差不多建好了,在郊區的占地麵積頗大,包含了一座山,第一軍事學院旁邊就是火器營,還有一所火器研究所。
學院弄好了,接下來就是頭疼生源的問題。
對於這個第一軍事學院,京中許多人也在犯嘀咕。
身為皇帝,霍瑾瑜的任何舉動都有人揣摩,第一軍事學院劃地建校的時候,許多人就聽到風聲,加上事情發生時,正好是忠勇侯的兒子鬧事的時間,所以大家猜測這學院是不是陛下收拾京中那些紈絝子弟的地方。
從去年出事,現下忠勇侯的兒子賈拓還不能迴府,據說陛下說了,忠勇侯什麽時候迴來,他什麽時候結束懲罰,不過因為表現良好,現下賈拓已經不用守大門,可以巡街維持秩序了。
雖然景朝並不「重文輕武」,但是許多人都清楚,隨著國家太平,需要帶兵打仗的地方就越少,武將發展就越沒有前途,再說對於京城許多勛貴家裏的子侄來說,有他們父輩在,本身吃喝不愁,壓根不需要受苦賣命。
也有文官覺得這種軍事學院不靠譜,歷史上多少有名的謀士、軍師比如諸葛亮、裴度、李廣這些人也沒有上過軍校,更沒有專門研究軍事,不也是會打仗。
打仗和讀書一樣,都是需要天賦的東西,沒有天賦,讀了軍校就是紙上談兵,哪有天生的將才好。
霍瑾瑜聽到這種言論,簡直是無語凝噎,以前沒有軍校,當然沒人上軍校。
她也不打算來個自願入學,她都是皇帝了,還不能有點小任性嗎?
霍瑾瑜大手一揮,凡是武勛家的男子年滿十二歲的全部入學,忠勇侯的兒子賈拓也結束了守大門,也要去第一軍事學院報到,還有之前因為對賈拓落井下石而擾民的孫樹和周語堂也要進去。
刑部侍郎之子孫樹:……
大理寺卿之子周語堂:……
陛下,他們不是武勛啊,他們就是想上進,也是要去國子監,去什麽軍事學院。
都怪賈拓!
若不是他,他們也不會被陛下惦記。
此時的賈拓也覺得自己不妙。
不少人都猜測陛下創辦第一軍事學院是受他刺激(他也這麽想),他若是進了軍事學院,要麵對憤怒的學子們,他不會被撕爛吧。
所以,為了拖延,賈拓沒選擇裝病,他也不敢再糊弄陛下,而是將腿給弄瘸了。
聽到消息,霍瑾瑜挑了挑眉,抽出一張紙,「這是第幾個了?」
紙上羅列了一串請假的人。
大理寺之子周語堂染了風寒,上吐下瀉……
蔡國公的孫子摔斷了胳膊……
五城兵馬司指揮使的小兒子上樹抓鳥時,不小心摔到腿,恰好左右腿一起受傷……
永善侯的大孫子、二孫子誤食了不潔食物,上吐下瀉,現在正躺在床上……
隴西郡伯的孫子看起來比較慘,右手和兩腿都骨折了……
……
韓植看了一眼,瞄到霍瑾瑜嘴角的冷笑,默默縮了縮頭,看來有人要倒黴了。
霍瑾瑜:「韓植,明日你讓人去這些人家中告訴他們,軍事學院配備的有專門醫館,他們不必擔心養不好傷。半月後,第一軍事學院正式開學,屆時朕會親臨,若是缺了人,朕會生氣的。」
她不信這些人的傷、病有說的那般嚴重。
韓植恭敬道:「奴才遵旨。」
霍瑾瑜:「讓醫館的人盡心治療,不要吝嗇藥,治好後將帳單交給他們的長輩。」
「是。」韓植瞭然,陛下的意思看來是要讓醫館好好宰一頓那些勛貴子弟了。
……
賈拓那邊接到旨意後,猶如晴天霹靂,可是陛下下了死命令,他必須要去。
在拖延了七八日後,賈拓深一腳、淺一腳地來到了第一軍事學院的門口。
軍事學院的校名刻在一塊兩丈高的大裸石上,底部則是霍瑾瑜的題字「保家衛國,忘戰必危」。
賈拓帶著人才到門口,就被門口的侍衛攔下。
侍衛說道:「隻能帶一個人伺候。」
賈拓揚了揚瘸著的腿。
侍衛仍然冷著臉道:「此乃軍事學院的規定。」
賈拓無奈,隻能帶著他的書童進學院,他帶的那些行禮,會有學院的僕役幫他送到住處。
在賈拓到門口的第一時間,提前來到的其他勛貴子弟得到消息,唿朋喚友,很快將人堵住了。
賈拓看著圍住他的眾人,幹笑兩聲,「大家這麽早就來了。」
刑部侍郎之子孫樹兩手環臂,繞著他轉了一圈,陰惻惻道:「賈拓,你終於來了,說吧,想要怎麽死,我給你一個痛快。」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工部尚書點頭,將陛下的要求記在心裏,心中揣測陛下這麽著急發展造船業,難道之後要開展海戰。
工部尚書對於這想法,也不怎麽在意,畢竟俯瞰周邊,都是番邦屬國,壓根沒有開展海戰的條件。
除了這些,霍瑾瑜還讓人發布了一個懸賞,讓那些出海的人尋找海外作物,若是能找到,必有重賞,隻求能盡早找到她需求的作物。
官員們對此事又是頌揚不斷。
霍瑾瑜現在對於這些話,已經能左耳進、右耳出。
這些好聽的話聽多了,容易讓人飄,他們與其誇誇,不如多幹點活,她會更高興。
……
除了這些,她去年劃定的軍事學院,已經差不多建好了,在郊區的占地麵積頗大,包含了一座山,第一軍事學院旁邊就是火器營,還有一所火器研究所。
學院弄好了,接下來就是頭疼生源的問題。
對於這個第一軍事學院,京中許多人也在犯嘀咕。
身為皇帝,霍瑾瑜的任何舉動都有人揣摩,第一軍事學院劃地建校的時候,許多人就聽到風聲,加上事情發生時,正好是忠勇侯的兒子鬧事的時間,所以大家猜測這學院是不是陛下收拾京中那些紈絝子弟的地方。
從去年出事,現下忠勇侯的兒子賈拓還不能迴府,據說陛下說了,忠勇侯什麽時候迴來,他什麽時候結束懲罰,不過因為表現良好,現下賈拓已經不用守大門,可以巡街維持秩序了。
雖然景朝並不「重文輕武」,但是許多人都清楚,隨著國家太平,需要帶兵打仗的地方就越少,武將發展就越沒有前途,再說對於京城許多勛貴家裏的子侄來說,有他們父輩在,本身吃喝不愁,壓根不需要受苦賣命。
也有文官覺得這種軍事學院不靠譜,歷史上多少有名的謀士、軍師比如諸葛亮、裴度、李廣這些人也沒有上過軍校,更沒有專門研究軍事,不也是會打仗。
打仗和讀書一樣,都是需要天賦的東西,沒有天賦,讀了軍校就是紙上談兵,哪有天生的將才好。
霍瑾瑜聽到這種言論,簡直是無語凝噎,以前沒有軍校,當然沒人上軍校。
她也不打算來個自願入學,她都是皇帝了,還不能有點小任性嗎?
霍瑾瑜大手一揮,凡是武勛家的男子年滿十二歲的全部入學,忠勇侯的兒子賈拓也結束了守大門,也要去第一軍事學院報到,還有之前因為對賈拓落井下石而擾民的孫樹和周語堂也要進去。
刑部侍郎之子孫樹:……
大理寺卿之子周語堂:……
陛下,他們不是武勛啊,他們就是想上進,也是要去國子監,去什麽軍事學院。
都怪賈拓!
若不是他,他們也不會被陛下惦記。
此時的賈拓也覺得自己不妙。
不少人都猜測陛下創辦第一軍事學院是受他刺激(他也這麽想),他若是進了軍事學院,要麵對憤怒的學子們,他不會被撕爛吧。
所以,為了拖延,賈拓沒選擇裝病,他也不敢再糊弄陛下,而是將腿給弄瘸了。
聽到消息,霍瑾瑜挑了挑眉,抽出一張紙,「這是第幾個了?」
紙上羅列了一串請假的人。
大理寺之子周語堂染了風寒,上吐下瀉……
蔡國公的孫子摔斷了胳膊……
五城兵馬司指揮使的小兒子上樹抓鳥時,不小心摔到腿,恰好左右腿一起受傷……
永善侯的大孫子、二孫子誤食了不潔食物,上吐下瀉,現在正躺在床上……
隴西郡伯的孫子看起來比較慘,右手和兩腿都骨折了……
……
韓植看了一眼,瞄到霍瑾瑜嘴角的冷笑,默默縮了縮頭,看來有人要倒黴了。
霍瑾瑜:「韓植,明日你讓人去這些人家中告訴他們,軍事學院配備的有專門醫館,他們不必擔心養不好傷。半月後,第一軍事學院正式開學,屆時朕會親臨,若是缺了人,朕會生氣的。」
她不信這些人的傷、病有說的那般嚴重。
韓植恭敬道:「奴才遵旨。」
霍瑾瑜:「讓醫館的人盡心治療,不要吝嗇藥,治好後將帳單交給他們的長輩。」
「是。」韓植瞭然,陛下的意思看來是要讓醫館好好宰一頓那些勛貴子弟了。
……
賈拓那邊接到旨意後,猶如晴天霹靂,可是陛下下了死命令,他必須要去。
在拖延了七八日後,賈拓深一腳、淺一腳地來到了第一軍事學院的門口。
軍事學院的校名刻在一塊兩丈高的大裸石上,底部則是霍瑾瑜的題字「保家衛國,忘戰必危」。
賈拓帶著人才到門口,就被門口的侍衛攔下。
侍衛說道:「隻能帶一個人伺候。」
賈拓揚了揚瘸著的腿。
侍衛仍然冷著臉道:「此乃軍事學院的規定。」
賈拓無奈,隻能帶著他的書童進學院,他帶的那些行禮,會有學院的僕役幫他送到住處。
在賈拓到門口的第一時間,提前來到的其他勛貴子弟得到消息,唿朋喚友,很快將人堵住了。
賈拓看著圍住他的眾人,幹笑兩聲,「大家這麽早就來了。」
刑部侍郎之子孫樹兩手環臂,繞著他轉了一圈,陰惻惻道:「賈拓,你終於來了,說吧,想要怎麽死,我給你一個痛快。」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