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頁
帝二代狂飆日常[基建] 作者:濯濯韶華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霍瑾瑜沒先等到荀五的消息,戶部尚書耿書墨的次子就去府衙投案自首了,自爆他當戶部員外郎時,借耿書墨的名義,狐假虎威,肆意斂財,而後宋致戶部查帳,他擔心事情暴露,就在耿書墨的日常食物中摻了硃砂,後來事情敗露,他被耿書墨訓斥,因為不忿動了手,讓耿書墨怒急攻心,直接中風了……
此案一出,朝野駭然。
尚書次子不僅貪腐、而且還謀害親父,簡直是不忠不孝,一定要處以極刑。
耿書墨的次子也在當日被關入了府衙大牢。
沒等霍瑾瑜將人提出來親自審問,隻是兩天,次子就在牢中吊頸自殺了,據說獄卒發現時,人早就斷氣了。
而戶部尚書耿書墨聽到消息,據說直接吐血昏迷了。
霍瑾瑜被這事情發展快氣笑了,當她是死人嗎?
怕事情敗露,不應該對宋致動手嗎?
怎麽害了自己親爹?
據說那位次子對耿書墨十分孝順,在京中素有美名,戶部尚書也常常以此為傲。
這樣的人前腳自首,後腳就在牢獄中自殺,是擔心別人查不出貓膩吧。
聽到帝王的諷刺,宋致覺得自己脖子冷颼颼的,為了表達自己的憤怒,他還是出聲了,「陛下,臣還在這裏呢。」
原來陛下清楚當初他去戶部查帳時的風險啊!
「宋師兄不必擔心,你在戶部時,你的出行還有吃喝,朕都讓人嚴密防守,不會讓宋師兄受傷的,再說你若是受傷了,二姐肯定不會放過朕。」霍瑾瑜尷尬地輕咳一聲。
「有陛下這話,微臣就放心了。」嘴上這樣說著,宋致仍然目含懷疑。
霍瑾瑜:……
幕後兇手以為耿書墨中風了,此次戶部查帳就能平穩了?
她當即命令大理寺嚴查戶部尚書中毒案以及其次子的事情。
至於戶部,她想了想,讓監察使夏丁茂暫時兼任戶部尚書。
對方出身貧寒,做事一絲不苟,態度也端正,要不也不會擔任監察使。
……
七月中旬,塞外地區暴雨連綿,傳到京城時,已經下了七八天了,欽天監經過詳細搜索資料和計算,向霍瑾瑜上奏,他們推測此次草原的雨勢可能會持續月餘。
霍瑾瑜擔心軍隊陷入草原,命令邊陲的將士暫時撤迴衛所整頓,休整工事,等到休養好了,天氣放晴,繼續打。
她之所以聽欽天監的話,是因為現下因為大雨,前線戰事陷入膠著,如果真的雨勢不減,將士們到時候想撤都撤不下來,正好欽天監這話,也讓她下定了決心。
朝中也有大臣覺得,現在已經將韃靼打趴下了,不如就此撤軍,否則幾十萬大軍在邊陲休整,就算什麽都不幹,每天也要耗費天價錢糧。
霍瑾瑜則是反對,縱觀歷史,草原遊牧民族若是不能徹底製服,造成的後果就是「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後續又是要啟動幾十萬大軍進行圍剿,還不如一次性解決,如果這次撤了,造成韃靼死灰復燃,下一次她就打算禦駕出征,就是天皇老子來了,也擋不住她。
文武官員一聽陛下還有這心思,也顧不得說撤軍的事了。
……
「陛下可使不得!」
「對啊!您乃天子,俗話說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禦駕親征的想法也是萬萬不能有。」
「對啊!滿朝那麽多將士,哪能讓您親自出手。」
「陛下,您若是要禦駕親征,就踩著微臣的屍體去。」
「陛下,北邊拿韃靼蠻子若是聽到你來了,怕是要起歹意。」
「陛下,你可不能衝動。」
……
一開始霍瑾瑜隻是嚇唬這些臣子的,她對自己還是有自知之明的,古代隨便亂跑。隨便來個水土不服,說不定都能將她打倒,可是被這群大臣吵著吵著,霍瑾瑜忽然想起,邊陲打了快兩年的仗,她這個做皇帝的,還沒有去邊陲慰問將士,這樣的話,不利於她積攢聲望。
要不要去一下呢?
霍瑾瑜皺眉,現下將士們都在衛所休整,她也有時間,若是天氣好些,要不就選個日子去一下?
不過她現下不能說,剛剛才放出「禦駕親征」的豪言,此時若是改口說去慰問將士,這群官員也不信。
想到此,霍瑾瑜眉間微微舒展,看向殿中的眾官員,微微一笑,「眾卿不要著急,朕不過是開玩笑,現下咱們還是多多關心邊陲的將士吧,爭取不給他們拖後腿。」
眾臣麵上應下,心中還是有些忐忑,畢竟陛下年輕。
這年輕人最喜歡意氣用事了。
百官下朝後,也不急著出宮,先圍住了虢國公。
誰讓他是陛下的親外公呢!
……
「虢國公,你要看著點陛下,禦駕親征這種念頭可不能有。」
「對啊!邊陲那麽危險的地方,陛下怎麽能去呢。」
「虢國公,你是陛下的親外公,陛下肯定能聽進去。」
……
虢國公淡定地捋著鬍鬚,「你們急什麽,陛下的性格老夫還是了解的,他不會衝動行事,再者陛下說的是,若是韃靼下次再起復,隻要這次將他們按死了,陛下有了開疆闢土之功,你我也能輕鬆。」
眾人:……
虢國公說的簡單,他們就算是不通兵事,也知道戰場變幻莫測,就比如這次,眼看戰事正穩,老天爺不配合,接連下了大雨,戰場局勢就變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此案一出,朝野駭然。
尚書次子不僅貪腐、而且還謀害親父,簡直是不忠不孝,一定要處以極刑。
耿書墨的次子也在當日被關入了府衙大牢。
沒等霍瑾瑜將人提出來親自審問,隻是兩天,次子就在牢中吊頸自殺了,據說獄卒發現時,人早就斷氣了。
而戶部尚書耿書墨聽到消息,據說直接吐血昏迷了。
霍瑾瑜被這事情發展快氣笑了,當她是死人嗎?
怕事情敗露,不應該對宋致動手嗎?
怎麽害了自己親爹?
據說那位次子對耿書墨十分孝順,在京中素有美名,戶部尚書也常常以此為傲。
這樣的人前腳自首,後腳就在牢獄中自殺,是擔心別人查不出貓膩吧。
聽到帝王的諷刺,宋致覺得自己脖子冷颼颼的,為了表達自己的憤怒,他還是出聲了,「陛下,臣還在這裏呢。」
原來陛下清楚當初他去戶部查帳時的風險啊!
「宋師兄不必擔心,你在戶部時,你的出行還有吃喝,朕都讓人嚴密防守,不會讓宋師兄受傷的,再說你若是受傷了,二姐肯定不會放過朕。」霍瑾瑜尷尬地輕咳一聲。
「有陛下這話,微臣就放心了。」嘴上這樣說著,宋致仍然目含懷疑。
霍瑾瑜:……
幕後兇手以為耿書墨中風了,此次戶部查帳就能平穩了?
她當即命令大理寺嚴查戶部尚書中毒案以及其次子的事情。
至於戶部,她想了想,讓監察使夏丁茂暫時兼任戶部尚書。
對方出身貧寒,做事一絲不苟,態度也端正,要不也不會擔任監察使。
……
七月中旬,塞外地區暴雨連綿,傳到京城時,已經下了七八天了,欽天監經過詳細搜索資料和計算,向霍瑾瑜上奏,他們推測此次草原的雨勢可能會持續月餘。
霍瑾瑜擔心軍隊陷入草原,命令邊陲的將士暫時撤迴衛所整頓,休整工事,等到休養好了,天氣放晴,繼續打。
她之所以聽欽天監的話,是因為現下因為大雨,前線戰事陷入膠著,如果真的雨勢不減,將士們到時候想撤都撤不下來,正好欽天監這話,也讓她下定了決心。
朝中也有大臣覺得,現在已經將韃靼打趴下了,不如就此撤軍,否則幾十萬大軍在邊陲休整,就算什麽都不幹,每天也要耗費天價錢糧。
霍瑾瑜則是反對,縱觀歷史,草原遊牧民族若是不能徹底製服,造成的後果就是「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後續又是要啟動幾十萬大軍進行圍剿,還不如一次性解決,如果這次撤了,造成韃靼死灰復燃,下一次她就打算禦駕出征,就是天皇老子來了,也擋不住她。
文武官員一聽陛下還有這心思,也顧不得說撤軍的事了。
……
「陛下可使不得!」
「對啊!您乃天子,俗話說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禦駕親征的想法也是萬萬不能有。」
「對啊!滿朝那麽多將士,哪能讓您親自出手。」
「陛下,您若是要禦駕親征,就踩著微臣的屍體去。」
「陛下,北邊拿韃靼蠻子若是聽到你來了,怕是要起歹意。」
「陛下,你可不能衝動。」
……
一開始霍瑾瑜隻是嚇唬這些臣子的,她對自己還是有自知之明的,古代隨便亂跑。隨便來個水土不服,說不定都能將她打倒,可是被這群大臣吵著吵著,霍瑾瑜忽然想起,邊陲打了快兩年的仗,她這個做皇帝的,還沒有去邊陲慰問將士,這樣的話,不利於她積攢聲望。
要不要去一下呢?
霍瑾瑜皺眉,現下將士們都在衛所休整,她也有時間,若是天氣好些,要不就選個日子去一下?
不過她現下不能說,剛剛才放出「禦駕親征」的豪言,此時若是改口說去慰問將士,這群官員也不信。
想到此,霍瑾瑜眉間微微舒展,看向殿中的眾官員,微微一笑,「眾卿不要著急,朕不過是開玩笑,現下咱們還是多多關心邊陲的將士吧,爭取不給他們拖後腿。」
眾臣麵上應下,心中還是有些忐忑,畢竟陛下年輕。
這年輕人最喜歡意氣用事了。
百官下朝後,也不急著出宮,先圍住了虢國公。
誰讓他是陛下的親外公呢!
……
「虢國公,你要看著點陛下,禦駕親征這種念頭可不能有。」
「對啊!邊陲那麽危險的地方,陛下怎麽能去呢。」
「虢國公,你是陛下的親外公,陛下肯定能聽進去。」
……
虢國公淡定地捋著鬍鬚,「你們急什麽,陛下的性格老夫還是了解的,他不會衝動行事,再者陛下說的是,若是韃靼下次再起復,隻要這次將他們按死了,陛下有了開疆闢土之功,你我也能輕鬆。」
眾人:……
虢國公說的簡單,他們就算是不通兵事,也知道戰場變幻莫測,就比如這次,眼看戰事正穩,老天爺不配合,接連下了大雨,戰場局勢就變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