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事傳到燕都,朝野震驚,唏噓不已。


    大家看霍瑾瑜的眼神一下子變得灼熱不已。


    霍瑾瑜:……


    別亂想,她可不行。


    母後臨終前告訴她了,她的身份是父皇默認的,就算景元帝再怎麽開明,也不會將皇位傳給她。


    再說還有毅王、宣王他們,即使手腳不好了,又不是腦子有問題,讓他們登上帝位,也挺好的。


    昭王出事後,之前支持他的人也有些不死心的,就有官員上奏,提議景元帝幹脆培養皇太孫,著重舉例說明了昭王三歲的兒子有多聰明,多孝順。


    當時景元帝看到後,頓時冷嗤一聲,就是再聰明,能有他家小七聰明,他家小七可是小小年紀數次為父、為國分憂。


    不過對方這心思可將大家的思緒打開了。


    是啊,陛下的兒子選擇少,但是陛下的孫子可多啊!然後朝野就又熱鬧了。


    霍瑾瑜:……


    雖然覺得自己不可能當皇帝,但是她一個大活人被一些人故意忽視,還是有些牙癢癢。


    景元帝一開始也有心找一個順眼的孫子培養著,誰知道老天爺不給他時間,很快他也病倒了,眼看著沒有多少日子。


    這下選擇儲君要換一種想法了。


    景元帝想的清,他手低下跟著他一起打江山的人也不是糊塗人,就怕景元帝病糊塗了,真弄個皇太孫,稍微一合計,大家一起跑到幹清宮哭訴。


    ……英明神武的主公陛下啊!可不能設立皇太孫,太孫都還小,而且讓那群叔叔輩的藩王們如何信服……


    ……陛下大哥啊!皇後嫂子留下的七殿下年齡正合適,學問也要,又是嫡子,這不是現成的人選嗎……


    ……陛下啊!虢國公一向對您,對景忠心耿耿,一直以來勤勤懇懇,不比那群玩心眼的世家好嗎?……


    ……


    景元帝半眯著雙眸,看著麵前鬼哭狼嚎的老部下,布滿皺紋的嘴角忽而勾起一個奇怪的笑,「你們可要記得今日這話,日後可不要哭。」


    哭嚎的眾人愣住,互相看了看。


    陛下這話是什麽意思。


    ……


    霍瑾瑜不知道這些,年底的時候,景元帝又給她換了一個夫子。


    霍瑾瑜不滿道:「兒臣過完年就要十四了,怎麽還要學啊。」


    「學無止境,這位夫子旁人想請,還請不來呢,來教你,也算是你的福氣,給朕好好學。」景元帝虎著臉道。


    「你是皇帝,想要人,不就是一句話的事。」霍瑾瑜小聲誹謗道。


    「說的朕好似土匪一般,這位曾夫子可是當世大儒,桃李滿天下,想要當他弟子人從這裏能一直排到塞外,對方看中了你,想要教你,是你的福氣。」景元帝唇角微勾。


    他這話可沒有說錯,其實曾慎早幾年就想教導小七,不過他沒有允許,對方之所以有此心思,是因為不知道從何處知曉了景元七年那場科舉南北榜具體經過,對小七欣賞不已。


    霍瑾瑜嘆氣:「又不是你學,你當然說得輕鬆。」


    見少年蔫了吧唧,滿身的孩子氣,景元帝經不住大手摸了摸她的頭,「朕是為你好。」


    霍瑾瑜:……


    ……


    景元十一年二月初,景元帝沉屙難起,已經無法起身,初九,他命人將六部尚書、九卿正官、還有五個國公都宣進宮。


    幹清宮中光線昏暗,檀香和藥味匯合在一起,在眾人的鼻端久久未能散去。


    景元帝靠坐在榻上,看著堂下的眾人,嘆了一口氣,「朕預感時日無多,此時宣爾等進宮,想來你們應該也有心理準備。」


    眾人:「臣等無能!」


    景元帝擺擺手,「今日讓你們進宮,是想和你們說說,朕的第七子霍瑾瑜他的一些事情,也讓你們對他有個了解,朕曾經許諾過小七三個願望,至今為止,三個願望都實現了,朕這個爹做的也算是不錯。」


    眾人疑惑,說這些幹什麽。


    景元帝沒理他們,自顧自道:「朕給小七第一個願望時,他才五歲,就將他當小孩子哄,誰知道他看到朕逼宣王成婚,就用這個願望換了婚事自主,後來他為朕排憂解難,懲罰了韃靼使臣,得到了第二個願望,第二個願望就是讓人去東夷島採礦,也是因為有這個願望抵著,讓朕有覺藉口做這件事,小七的第三個願望,則是在景元七年用完的,眾卿可以猜猜是因為什麽事?」


    眾人抬頭望了望景元帝,互相對視揣摩。


    虢國公跪在床邊,麵色不變,看神情,不打算迴話,不過以虢國公和陛下的關係,應該是知情者。


    禮部尚書聽到景元七年這個時間,眉心一跳。


    景元七年的科舉考試差點出了大亂子,就連他這個禮部尚書都差點牽連到,還好後來陛下控製了脾氣,事後推出了南北分開取士設榜,算是皆大歡喜。


    「陛下,難道是科舉南北榜的事情?這是七殿下的主意。」禮部尚書驚詫道。


    景元帝吃力地掀了掀眉,「也不算是他一個人的主意,隻是當初朕打算好好處置科舉案的相關人員,小七則是用他第三個願望為他們求情,朕不想做個失諾的君主,就同意重新開考錄取,設立南北榜。」


    景元帝說的漫不經心,可是底下的六部尚書卻聽得膽戰心驚,尤其禮部尚書,那段時間,陛下有多憤怒,他們都是肉眼可見的,甚至一些人連遺書都寫好了,後來處置結果出來,大家也有些詫異,以為陛下改性或者因為鄧皇後的勸導,沒想到是七殿下的緣由。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帝二代狂飆日常[基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濯濯韶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濯濯韶華並收藏帝二代狂飆日常[基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