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東夷島?五五分帳?」景元帝嘴角不停抽搐,嘆為觀止地看著霍瑾瑜。


    小孩子真是有趣,居然將夢境當真了,而且為了這個夢,還願意浪費掉一個願望。


    「行不行啊!」霍瑾瑜被景元帝似笑非笑的眼神看的有些發虛,又使勁拍了拍桌子。


    「小七啊!先不說東夷島有沒有銀礦,就是有,你覺得五成可能嗎?」景元帝促狹地看著她,「東西、人、花費都是朕的,你就拿一個願望,換了五成的收益,就是朕答應,朝廷百官也不會答應。」


    「咳……不行嗎?」霍瑾瑜有些心虛,想了想,伸出三根手指,「三成?」


    景元帝的笑臉繼續嘲諷。


    「兩成。」霍瑾瑜決定再退一步。


    景元帝不語。


    「這都不行,我的底線就是一成,一成已經夠吃虧了。」霍瑾瑜真的無語了。


    景元帝聞言幽幽道:「小七,你可知,即使是朕發現的銀礦,拿到手的收益也頂多就是一成,你現在再考慮一下。」


    他這話可是實話,最後進入他私庫的銀子頂多隻有一成,畢竟這其中需要耗費許多人力、物力。


    被景元帝這一通嚇唬,霍瑾瑜還能怎麽辦,隻能繼續後退,反正無論多少,對她都是賺的,「半成,咱們一人一半。」


    霍瑾瑜用力拍著桌子,表達自己最後的決心。


    旁邊的洪公公實在擔心七殿下的小手拍腫了。


    「好了,既然談好了分配,那就和朕說說,你這個願望的事情,你覺得朕會答應嗎?」景元帝饒有興致道。


    霍瑾瑜一聽,頓時黑了臉。


    既然不答應,剛剛和她討價還價幹什麽。


    「兒臣最相信父皇了,父皇肯定不會讓兒臣失望。」霍瑾瑜夾著嗓子,殷勤地給景元帝捶腿、奉茶。


    「若是朕不答應呢?」景元帝閉眼靠坐在椅子上,享受她撓癢癢般的伺候。


    「俗話說,君子報仇……君子幹活,十年不晚,等到兒臣長大後,大不了自己弄船親自去,不過那個時候,父皇您就沒有半成收益了。」霍瑾瑜用小拳頭用力敲著景元帝的腿,示意對方不要得寸進尺了。


    景元帝聞言隻是挑了挑眉。


    霍瑾瑜見景元帝沒迴應,又期期艾艾地湊近,「父皇,你若是現在沒錢造船去東夷島,不如咱們先哄些其他人去,等到他們找到了銀礦,再一網打盡。」


    「好好說說。」景元帝來了興致。


    小七這說法有趣。


    霍瑾瑜一邊思索,一邊說道:「不如你放出消息,說是前朝留下了一個東夷銀礦地圖,說東夷有大量可採掘的銀礦,讓那些有實力出海的人先去找,等到有了結果,咱們螳螂捕蟬,黃雀在後,行不行?」


    說完,霍瑾瑜眼含期待。


    她都已經到這份上了,所以答應她吧。


    景元帝眸光精亮,犀利的眸子不斷審視麵前稚嫩的孩子,試探道:「你該不會就是這樣被人哄了吧。」


    「!」霍瑾瑜瞪大眼睛,鼓起腮幫子,「父皇,您再這樣,我真的要發飆哦。」


    「好了,好了,是朕的錯,你這想法很有趣,既然這樣,東夷使者還沒有迴去,此次朕打算再派使節去一趟,讓他們東夷人好好約束肆虐的倭寇,隻是若是找不到銀礦,你這個願望可就是竹籃子打水一場空了。」景元帝哄道。


    「空就空了,還不是您沒錢。」霍瑾瑜如小大人一般嘆了口氣。


    景元帝頓時心中一股熱流湧過,暖唿唿的,大手又使勁摸了摸霍瑾瑜的頭,「有你這個兒子,朕可是賺大了。」


    等到霍瑾瑜帶著人離開。景元帝笑容收斂,「洪福,你說,小七這些話到底是做夢,還是有人故意告訴她的。」


    洪公公恭敬道:「奴才不知。不過,陛下,您當真答應小殿下了嗎?」


    去東夷島找銀礦,若是群臣問起緣由,難道說是因為小殿下的一個夢。


    陛下那話的意思,難道是懷疑小殿下身邊的徐夫子。


    要知道,徐夫子的兒子徐文林當年奉命出使東夷,被對方斬殺,徐夫子對東夷可謂是恨之入骨。


    「君無戲言,小傢夥那麽珍之重之,還用僅剩的一個願望作為交換,也許是上天有好生之德,夢中提醒了小七,若是真的,就是朕的幸運,若是沒有,就隻當純粹出使東夷了。」景元帝平靜道。


    ……


    月中,朝廷終於答應和韃靼做生意,換取雙方都需要的物資,長公主也趁機表示想要和四公主在邊陲見一麵,韃靼使者並沒有當即答應,表示一定會將長公主的請求轉達給韃靼可汗孟古。


    至於東夷那邊,景元帝對外宣布,將會派遣兩支隊伍出訪東夷,商議約束沿海泛濫的倭寇事宜,若是東夷膽敢傷害□□上使,將會踏平東夷。


    對於景元帝如此重視沿海的倭寇問題,雖然有大臣覺得有些怪異,不過也不敢反駁。


    他們不知道,這兩支隊伍有數名精通採礦勘探的人,善畫輿圖。


    ……


    月底,城中的藩王還有宗室勛貴陸續離開應天,南寧侯鄧盟也去了潼關,楚王陳飛昊迴到了大寧衛封地,現在已是隆冬季節,要提防韃靼人偷襲。


    就這樣,應天城的達官顯貴走了一大半,城裏變得安靜了不少。


    冬去春來,次年三月,長公主帶著崔慧妃親手縫製的衣服,還有景元帝給四公主雕刻的玉牌,以及韃靼所需要的磚茶、鹽等物,來到毅王所鎮守的冀州。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帝二代狂飆日常[基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濯濯韶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濯濯韶華並收藏帝二代狂飆日常[基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