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頁
帝二代狂飆日常[基建] 作者:濯濯韶華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父皇,哄小孩子要遭雷劈的。」霍瑾瑜也顧不得什麽,歪頭控訴道。
好傢夥,原來景元帝打的是這算盤。
「父皇,您若是這樣幹,以後別想我為您辦事了……欸……我想起來了,第一個願望,您不能幹涉我的婚事,不能催婚。」霍瑾瑜認真道。
心想她這個願望真是值了。
不過以後估計景元帝不會那麽大方許諾願望了。
景元帝:……
小兒子太聰明,也讓人愁。
一旁的宣王則是嘆為觀止,心裏頭羨慕的緊,他承認自己看走了眼,前腳嘲笑自家小弟幼稚,後腳自己就成了笑話。
鄧皇後在一旁忍笑,小七這話算是將陛下將住了,不知道陛下後不後悔剛才給小七提了醒。
「咳!」景元帝很快反應過來,舉起右手,陰惻惻道:「既然這樣,朕就先揍你一頓。」
霍瑾瑜此時心情愉快,「父皇,您盡管動手,我知曉,小孩子總要挨打的,不打不長教訓。」
「……」景元帝被噎住,這是搶了他的話。
最後這頓打沒有落到霍瑾瑜身上,景元帝從書架上隨手挑了一本書,讓她抄寫一遍。
霍瑾瑜捧著書,看了看足足一寸的厚度,眼睛瞪的大大的,小臉蔫了吧唧的。
景元帝見狀,心情愉悅。
他要告訴小兒子,身為帝王、身為父親,他即使不動手,也有許多手段收拾他。
至於宣王,同樣沒逃得了,景元帝直接給了他一冊書,讓他好好抄,若是抄的不用心,就要再打一頓。
等到出了太極殿,宣王和霍瑾瑜兩個難兄難弟對視。
霍瑾瑜仰頭望天,一臉後悔,「果然看熱鬧要注意距離。」
「噗!」宣王忍俊不禁,大手摸了摸小弟的腦袋,「小七說的有理。」
……
應天此時不僅聚集著全國六成的達官顯貴,還有不少番邦使節在應天待著,尤其兩個東夷使團還賴在四夷館。
東夷使團也不是故意賴著的,奈何景元帝一直沒有接見他們,他們因為惹了韃靼使者,萬壽節也沒有趕上朝賀。
他們不是不想走,是因為韃靼使者也沒有,他們擔心離開應天後,被韃靼使節截殺,所以東夷的兩個使團就賴在四夷館,平時也不敢出去,同時打聽韃靼使者什麽時候迴去。
韃靼使者這次來,除了為景元帝賀壽,代送四公主的冬衣,就是想向朝廷交易一批茶葉和鹽。
韃靼處於草原,鹽和茶葉都是非常重要的物資,之前天下不怎麽穩定,邊陲管的還不那麽嚴,韃靼和瓦刺還能弄到不少鹽和茶葉,可是後來景元帝有意加強管製,加上有毅王等人親自坐鎮,韃靼想要弄到大批量的鹽和茶磚就難了。
景元帝對於韃靼使者的請求也不驚訝,交易倒是可以,但是數量還有方式需要大家商討商議一下。
同時,景元帝下令翰林院修魏史,現下景朝已經統一天下,《魏史》的修訂宣告了魏朝已經徹底滅亡,給那些暗地裏仍然妄圖復國的前朝餘孽打擊。
除了這件事,還有一件大事,就是燕都的建設。
之前打仗時,燕都被打成一片廢墟。
好消息是,不用擔心會毀壞什麽建築,都是一片廢墟,可以放心大膽地建設。
壞消息是,這要需要許多錢,而現在朝野都很窮,粗略估計,以現在的進度,大概需要十幾年,這還是順利的情況下。
景元帝:……
難道他要在應天待大半輩子。
聽到這消息的霍瑾瑜:……
好傢夥,沒錢果然不行。
因為缺錢的事情,一些大臣就想順勢建議景元帝幹脆放棄遷都燕都,大力建設應天,這樣還能省下不少錢,多多建設民生。
可是景元帝他不想放棄了,他能想像到,若是在應天呆久了,恐怕南北發展會徹底失衡,十年內遷不了,再往後就難遷了。
霍瑾瑜也沒辦法。
就算她腦中有許多理論教材知識,但是現下沒人、沒錢,尤其她還是一個孩子,先不提讓別人相信她的理論,要讓理論轉換成是實踐,要經過許多實驗,許多東西,她就知道一個皮毛和基礎答案,世界又不是教科書,寫了答案就給你滿分,它中間可能發生許多風險。
……
十一月初,北風開始起勢,景元帝覺得連老天爺也在為他憂愁,風吹的人冷颼颼的。
霍瑾瑜麵無表情道:「父皇,咱們進殿就不冷了。」
今日不知道景元帝發的什麽風,抱著她坐在奉天殿高高的台階上,正好直麵冷風的摧殘。
景元帝抬頭望著灰濛濛的天,憂傷道:「小七,國庫沒錢啊!」
霍瑾瑜老實道:「我也沒錢。」
景元帝將小孩抱進懷裏,下巴正好支在她頭頂,「給父皇想想辦法吧。」
霍瑾瑜:……
她能有什麽辦法。
「能有什麽辦法,夫子說了開源節流。」霍瑾瑜晃了晃腦袋,示意他不用枕著自己。
景元帝挪開了一下,再次嘆了一口氣,「沒處開源,流也幹了,怎麽截。」
現在朝廷就是一窮二白。
景元帝又道:「朝中有人建議加賦。」
霍瑾瑜仰頭,黑白分明的眸子直愣愣地瞅著他,「父皇,你都沒錢了,你覺得百姓還能擠出錢嗎?」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好傢夥,原來景元帝打的是這算盤。
「父皇,您若是這樣幹,以後別想我為您辦事了……欸……我想起來了,第一個願望,您不能幹涉我的婚事,不能催婚。」霍瑾瑜認真道。
心想她這個願望真是值了。
不過以後估計景元帝不會那麽大方許諾願望了。
景元帝:……
小兒子太聰明,也讓人愁。
一旁的宣王則是嘆為觀止,心裏頭羨慕的緊,他承認自己看走了眼,前腳嘲笑自家小弟幼稚,後腳自己就成了笑話。
鄧皇後在一旁忍笑,小七這話算是將陛下將住了,不知道陛下後不後悔剛才給小七提了醒。
「咳!」景元帝很快反應過來,舉起右手,陰惻惻道:「既然這樣,朕就先揍你一頓。」
霍瑾瑜此時心情愉快,「父皇,您盡管動手,我知曉,小孩子總要挨打的,不打不長教訓。」
「……」景元帝被噎住,這是搶了他的話。
最後這頓打沒有落到霍瑾瑜身上,景元帝從書架上隨手挑了一本書,讓她抄寫一遍。
霍瑾瑜捧著書,看了看足足一寸的厚度,眼睛瞪的大大的,小臉蔫了吧唧的。
景元帝見狀,心情愉悅。
他要告訴小兒子,身為帝王、身為父親,他即使不動手,也有許多手段收拾他。
至於宣王,同樣沒逃得了,景元帝直接給了他一冊書,讓他好好抄,若是抄的不用心,就要再打一頓。
等到出了太極殿,宣王和霍瑾瑜兩個難兄難弟對視。
霍瑾瑜仰頭望天,一臉後悔,「果然看熱鬧要注意距離。」
「噗!」宣王忍俊不禁,大手摸了摸小弟的腦袋,「小七說的有理。」
……
應天此時不僅聚集著全國六成的達官顯貴,還有不少番邦使節在應天待著,尤其兩個東夷使團還賴在四夷館。
東夷使團也不是故意賴著的,奈何景元帝一直沒有接見他們,他們因為惹了韃靼使者,萬壽節也沒有趕上朝賀。
他們不是不想走,是因為韃靼使者也沒有,他們擔心離開應天後,被韃靼使節截殺,所以東夷的兩個使團就賴在四夷館,平時也不敢出去,同時打聽韃靼使者什麽時候迴去。
韃靼使者這次來,除了為景元帝賀壽,代送四公主的冬衣,就是想向朝廷交易一批茶葉和鹽。
韃靼處於草原,鹽和茶葉都是非常重要的物資,之前天下不怎麽穩定,邊陲管的還不那麽嚴,韃靼和瓦刺還能弄到不少鹽和茶葉,可是後來景元帝有意加強管製,加上有毅王等人親自坐鎮,韃靼想要弄到大批量的鹽和茶磚就難了。
景元帝對於韃靼使者的請求也不驚訝,交易倒是可以,但是數量還有方式需要大家商討商議一下。
同時,景元帝下令翰林院修魏史,現下景朝已經統一天下,《魏史》的修訂宣告了魏朝已經徹底滅亡,給那些暗地裏仍然妄圖復國的前朝餘孽打擊。
除了這件事,還有一件大事,就是燕都的建設。
之前打仗時,燕都被打成一片廢墟。
好消息是,不用擔心會毀壞什麽建築,都是一片廢墟,可以放心大膽地建設。
壞消息是,這要需要許多錢,而現在朝野都很窮,粗略估計,以現在的進度,大概需要十幾年,這還是順利的情況下。
景元帝:……
難道他要在應天待大半輩子。
聽到這消息的霍瑾瑜:……
好傢夥,沒錢果然不行。
因為缺錢的事情,一些大臣就想順勢建議景元帝幹脆放棄遷都燕都,大力建設應天,這樣還能省下不少錢,多多建設民生。
可是景元帝他不想放棄了,他能想像到,若是在應天呆久了,恐怕南北發展會徹底失衡,十年內遷不了,再往後就難遷了。
霍瑾瑜也沒辦法。
就算她腦中有許多理論教材知識,但是現下沒人、沒錢,尤其她還是一個孩子,先不提讓別人相信她的理論,要讓理論轉換成是實踐,要經過許多實驗,許多東西,她就知道一個皮毛和基礎答案,世界又不是教科書,寫了答案就給你滿分,它中間可能發生許多風險。
……
十一月初,北風開始起勢,景元帝覺得連老天爺也在為他憂愁,風吹的人冷颼颼的。
霍瑾瑜麵無表情道:「父皇,咱們進殿就不冷了。」
今日不知道景元帝發的什麽風,抱著她坐在奉天殿高高的台階上,正好直麵冷風的摧殘。
景元帝抬頭望著灰濛濛的天,憂傷道:「小七,國庫沒錢啊!」
霍瑾瑜老實道:「我也沒錢。」
景元帝將小孩抱進懷裏,下巴正好支在她頭頂,「給父皇想想辦法吧。」
霍瑾瑜:……
她能有什麽辦法。
「能有什麽辦法,夫子說了開源節流。」霍瑾瑜晃了晃腦袋,示意他不用枕著自己。
景元帝挪開了一下,再次嘆了一口氣,「沒處開源,流也幹了,怎麽截。」
現在朝廷就是一窮二白。
景元帝又道:「朝中有人建議加賦。」
霍瑾瑜仰頭,黑白分明的眸子直愣愣地瞅著他,「父皇,你都沒錢了,你覺得百姓還能擠出錢嗎?」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