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頁
帝二代狂飆日常[基建] 作者:濯濯韶華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各家雖然成為勛貴沒有多久,不過孩子較之普通孩童還是早熟不少,知道後果,平時他們也沒有多少機會去大街逛,所以對於此事泄露的概率,隻要沒有有心人故意傳播告密,韃靼那邊應該不會知道。
而且現下城中百姓的目光在韃靼使者被東夷人打劫輕薄的消息上。
阿不賴氣的差點吐血。
什麽叫他被輕薄了,他明明就隻是遭劫,應天果然刁民多。
還不如罵他是負心漢呢。
在有心人的傳播配合下,韃靼使者即使貼了告示,數次澄清,說他們沒有被東夷人輕薄,但是謠言還是照樣傳播,因為當天在月牙坊附近街道的人可不少,更有不少乞丐,那東夷字可是白紙黑字看的清清楚楚。
乞丐雖然窮,但是他們的消息渠道可多,加上百姓愛看熱鬧,幾文錢就能讓一名乞丐繪聲繪色地給你將當時的場景描繪一般,到了後麵,都能排成戲了,若是演的好了,打賞更是不少。
傳到後麵,受影響的不止韃靼的正副使者,韃靼使團的好多人都陷入這種緋聞中。氣的韃靼人堵了東夷人好幾次,將人揍得都不敢出門。
東夷那邊的人整天哭訴,說不是他們,可是旁人不信,韃靼人每次生氣,都拿他們出氣,景朝人也裝作看不見。
就這樣,時間距離景元帝的壽辰也越來越進,城中越發熱鬧,入城的藩屬國也多了不少,什麽呂宋、蘇祿、爪哇、暹羅、馬六甲、琉球……
大家一起吃韃靼和東夷的瓜,哦,前段時間,東夷將高麗也咬進來了,說是高麗人幹的,高麗人叫屈,痛罵東夷,並且告到了鴻臚寺,想讓景朝為他們做主。
鴻臚寺的官員則是裝聾作啞,唿籲三方克製,表示韃靼使者遭受襲擊一事正在調查,會盡快出結果。
至於盡快是多塊,少則一兩年,多則四五年,反正有東夷和高麗頂著。
……
對於周邊這麽多藩屬國前來朝貢祝賀,朝野覺得是個好事,證明景朝的威名已經傳到周邊,在周圍小國的眼裏,已經是前魏政權的合法繼承者。
不過這些前來朝賀的外邦使者,總是紛爭矛盾不斷,一些人簡直是粗鄙,若不是有國書,都不敢相信是使者,有些使者是歡迎的,有些則是不怎麽喜歡,比如東夷那邊來了兩撥人,一個聽說是室町幕府派來的人,一個說是鎌倉幕府派來的人。
這兩撥人進了京後,先招待他們的不是四夷館,而是鴻臚寺先上門和他們算帳。
前些年,景元帝立國後,曾經陸續派遣使者前往周圍鄰國,欲將其納冊封朝貢體係。
一些鄰國響應的雖然沒有那麽積極,但是對待使者還是以禮相待,偏偏東夷那邊,不僅對景元帝的詔書不屑一顧,而且還斬殺了三名景朝使節,簡直傲慢至極,所以景朝的官員不怎麽理他們。
誰曾想,今年景元帝壽辰之際,東夷人主動派遣使者過來了,對於如何處置他們,朝野意見不一。
有人覺得以眼還眼以牙還牙,將東夷使團全部收拾了,震懾鄰國。
也有人覺得作為天朝上國,要有容人之量,東夷人既然有心歸順,不如以禮相待,這樣可以讓東夷約束沿海泛濫的倭寇。
也有人建議,一事歸一事,先將之前的事算清楚,再說現在的。
後來大家意見統一,鴻臚寺就上門和東夷人「談談」了。
鴻臚寺的人經過套話,知曉東夷人為什麽來了兩個代表不同勢力的使團。
現下東夷正處於南北分裂的局麵,兩個幕府將軍形成對立,時有摩擦產生,此次雙方來到景朝,就是來尋求景朝的支持,表現可謂是諂媚至極。
如何處置東夷,現下朝中還沒有結論,按理說維持東夷國內分裂最好,但是這樣的話,多半會引起沿海倭寇泛濫,若任由東夷做大,東夷奸詐狡猾,無法信任。
鴻臚寺這次收穫不怎麽豐富,因為東夷窮,而且兩個使團互相推諉,若不是擔心影響百姓,鴻臚寺的人都想將他們轟出四夷館。
同時霍瑾瑜發現,比起她對東夷人的惡感,教導她的徐夫子對東夷人更是厭惡,自從東夷人入城後,三天兩頭罵聽他們一頓,後來鄧盟告訴他,原來當年出訪東夷的三名使節中有一名是徐夫子的兒子。
霍瑾瑜恍然大悟。
第21章
到了景元帝的壽辰這天,整個應天張燈結彩,從皇城的正陽門到承天門的路上搭滿了彩棚,淩晨才過了寅時,住在皇城的各家各戶大多已經起了,做進宮朝賀的準備。
至於宮內的景元帝今日也起了一個大早,順便將霍瑾瑜也薅了起來。
霍瑾瑜半睡半醒地洗了臉、吃了飯,然後換了朝服,等到一切忙完,順便又睡了一個迴籠覺,等到自己清醒時,身邊已經站了不少人。
霍瑾瑜望了望東邊姍姍來遲的暖陽,心中默默罵了景元帝一頓,然後伸了一個大大的懶腰,開始看熱鬧。
上午巳時,秋日的陽光不熱不躁,溫暖地灑在廣場上,尤其鋪到明黃的龍旗上,在秋風的配合下,上麵的龍好似活了一般,禮炮、禮花放了一波後,景元帝開始臨朝受賀。
景元帝攜著鄧皇後穿著朝服站在奉天殿前,接受文武百官、勛貴、各藩國使臣的朝拜。
景元帝仰望高空,天空湛藍深遠,一望無際,天邊點綴著幾簇雲朵,俯瞰廣場上跪拜的臣民,心中的激動快要克製不住了,他牽起鄧皇後手,指了指下方的臣民,豪邁道:「瑛娘,你看,這是我們的江山!」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而且現下城中百姓的目光在韃靼使者被東夷人打劫輕薄的消息上。
阿不賴氣的差點吐血。
什麽叫他被輕薄了,他明明就隻是遭劫,應天果然刁民多。
還不如罵他是負心漢呢。
在有心人的傳播配合下,韃靼使者即使貼了告示,數次澄清,說他們沒有被東夷人輕薄,但是謠言還是照樣傳播,因為當天在月牙坊附近街道的人可不少,更有不少乞丐,那東夷字可是白紙黑字看的清清楚楚。
乞丐雖然窮,但是他們的消息渠道可多,加上百姓愛看熱鬧,幾文錢就能讓一名乞丐繪聲繪色地給你將當時的場景描繪一般,到了後麵,都能排成戲了,若是演的好了,打賞更是不少。
傳到後麵,受影響的不止韃靼的正副使者,韃靼使團的好多人都陷入這種緋聞中。氣的韃靼人堵了東夷人好幾次,將人揍得都不敢出門。
東夷那邊的人整天哭訴,說不是他們,可是旁人不信,韃靼人每次生氣,都拿他們出氣,景朝人也裝作看不見。
就這樣,時間距離景元帝的壽辰也越來越進,城中越發熱鬧,入城的藩屬國也多了不少,什麽呂宋、蘇祿、爪哇、暹羅、馬六甲、琉球……
大家一起吃韃靼和東夷的瓜,哦,前段時間,東夷將高麗也咬進來了,說是高麗人幹的,高麗人叫屈,痛罵東夷,並且告到了鴻臚寺,想讓景朝為他們做主。
鴻臚寺的官員則是裝聾作啞,唿籲三方克製,表示韃靼使者遭受襲擊一事正在調查,會盡快出結果。
至於盡快是多塊,少則一兩年,多則四五年,反正有東夷和高麗頂著。
……
對於周邊這麽多藩屬國前來朝貢祝賀,朝野覺得是個好事,證明景朝的威名已經傳到周邊,在周圍小國的眼裏,已經是前魏政權的合法繼承者。
不過這些前來朝賀的外邦使者,總是紛爭矛盾不斷,一些人簡直是粗鄙,若不是有國書,都不敢相信是使者,有些使者是歡迎的,有些則是不怎麽喜歡,比如東夷那邊來了兩撥人,一個聽說是室町幕府派來的人,一個說是鎌倉幕府派來的人。
這兩撥人進了京後,先招待他們的不是四夷館,而是鴻臚寺先上門和他們算帳。
前些年,景元帝立國後,曾經陸續派遣使者前往周圍鄰國,欲將其納冊封朝貢體係。
一些鄰國響應的雖然沒有那麽積極,但是對待使者還是以禮相待,偏偏東夷那邊,不僅對景元帝的詔書不屑一顧,而且還斬殺了三名景朝使節,簡直傲慢至極,所以景朝的官員不怎麽理他們。
誰曾想,今年景元帝壽辰之際,東夷人主動派遣使者過來了,對於如何處置他們,朝野意見不一。
有人覺得以眼還眼以牙還牙,將東夷使團全部收拾了,震懾鄰國。
也有人覺得作為天朝上國,要有容人之量,東夷人既然有心歸順,不如以禮相待,這樣可以讓東夷約束沿海泛濫的倭寇。
也有人建議,一事歸一事,先將之前的事算清楚,再說現在的。
後來大家意見統一,鴻臚寺就上門和東夷人「談談」了。
鴻臚寺的人經過套話,知曉東夷人為什麽來了兩個代表不同勢力的使團。
現下東夷正處於南北分裂的局麵,兩個幕府將軍形成對立,時有摩擦產生,此次雙方來到景朝,就是來尋求景朝的支持,表現可謂是諂媚至極。
如何處置東夷,現下朝中還沒有結論,按理說維持東夷國內分裂最好,但是這樣的話,多半會引起沿海倭寇泛濫,若任由東夷做大,東夷奸詐狡猾,無法信任。
鴻臚寺這次收穫不怎麽豐富,因為東夷窮,而且兩個使團互相推諉,若不是擔心影響百姓,鴻臚寺的人都想將他們轟出四夷館。
同時霍瑾瑜發現,比起她對東夷人的惡感,教導她的徐夫子對東夷人更是厭惡,自從東夷人入城後,三天兩頭罵聽他們一頓,後來鄧盟告訴他,原來當年出訪東夷的三名使節中有一名是徐夫子的兒子。
霍瑾瑜恍然大悟。
第21章
到了景元帝的壽辰這天,整個應天張燈結彩,從皇城的正陽門到承天門的路上搭滿了彩棚,淩晨才過了寅時,住在皇城的各家各戶大多已經起了,做進宮朝賀的準備。
至於宮內的景元帝今日也起了一個大早,順便將霍瑾瑜也薅了起來。
霍瑾瑜半睡半醒地洗了臉、吃了飯,然後換了朝服,等到一切忙完,順便又睡了一個迴籠覺,等到自己清醒時,身邊已經站了不少人。
霍瑾瑜望了望東邊姍姍來遲的暖陽,心中默默罵了景元帝一頓,然後伸了一個大大的懶腰,開始看熱鬧。
上午巳時,秋日的陽光不熱不躁,溫暖地灑在廣場上,尤其鋪到明黃的龍旗上,在秋風的配合下,上麵的龍好似活了一般,禮炮、禮花放了一波後,景元帝開始臨朝受賀。
景元帝攜著鄧皇後穿著朝服站在奉天殿前,接受文武百官、勛貴、各藩國使臣的朝拜。
景元帝仰望高空,天空湛藍深遠,一望無際,天邊點綴著幾簇雲朵,俯瞰廣場上跪拜的臣民,心中的激動快要克製不住了,他牽起鄧皇後手,指了指下方的臣民,豪邁道:「瑛娘,你看,這是我們的江山!」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