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頁
帝二代狂飆日常[基建] 作者:濯濯韶華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小七,你最小,不如你先說。」景元帝如康王所料開了口。
眾人的目光瞬間在霍瑾瑜身上定格,剛才小弟的一舉一動,他們可都沒有錯過。
霍瑾瑜側頭,從柱子後麵歪出半身,佯裝不解:「父皇,那裏找點高興的事情不就好了。」
她是小孩,她不懂。
景元帝見狀,眉峰挑了挑,忽然抬手扶額,一臉悲痛道:「小七,前段時間韃子使者給朕送來了你四姐為朕親手製作的冬衣,那孩子……那孩子過得不好,她向朕求救。」
說到後麵,聲音帶著幾絲顫抖,讓霍瑾瑜分不清,對方是做戲多一點,還是心痛多一點。
毅王握緊了拳頭,康王和長公主麵色不忍,宣王嘆了嘆氣,昭王則是一臉悲痛和愧疚,看著似乎連眼眶都濕了。
霍瑾瑜鼓了鼓腮幫,小臉皺成一團,「嗯……父皇,您能將四姐召迴來嗎?」
景元帝嘆氣:「孟古不放人。」
霍瑾瑜想了想,「那……能將四姐救迴來嗎?」
「韃靼王庭在草原腹地,又有數萬騎兵保護,等閑人靠近不了。」景元帝神色微黯,這也是他忌憚韃靼的地方,數萬騎兵的行動力太過可怕,現下景朝初立,國庫空虛,想要組建一支騎兵談何容易。
霍瑾瑜:……
她說一個,景元帝駁斥一個。
霍瑾瑜小眉頭緊鎖,小手捏著下巴,若有所思道:「既然父皇不行,什麽都幹不了,那就隻能鼓勵四姐振作,要麽當和離,要麽當寡婦,咱們從旁輔助。」
小孩話音一落,殿內變得針落可聞。
康王、宣王他們瞠目咋舌地看著他。
長公主掩麵,神情有些哭笑不得。
旁邊的洪公公看著景元帝額角跳動的青筋,臉色一陣白,一陣青的模樣,心中暗自給霍瑾瑜豎起了大拇指。
還是七殿下有種,這話可將陛下埋汰到不行。
「小七,你這話說的倒是有趣。」景元帝聲音微沉,頗有咬牙切齒的味道。
「兒臣這叫有理有據!」霍瑾瑜立馬反駁道,仰頭道:「父皇,兒臣已經給您出了三個主意,下麵就沒有兒臣的事了,你該問其他人了。」
景元帝瞥了她一眼,哼哼道:「朕當然知道,你年紀小,朕就想著讓你拋磚引玉。」
沒想到自家小兒子手中的「磚頭」直往他臉上砸,一點也不客氣。
霍瑾瑜聞言,躲到了柱子後麵,以行動表達了自己的抗議。
小兒子這一番鬧騰,讓景元帝心情輕鬆了一些,他望向站在最前麵的毅王,「霍鎮,你是大哥,雲秀的事情,你怎麽看?」
他話音剛落,就瞅見霍瑾瑜的腦袋從柱子後麵探出來,烏溜溜的大眼睛滿是控訴,滿眼寫著「父皇,你不厚道!」
景元帝:……
毅王思索片刻:「父皇,兒子以為無論如何,四妹乃是孟古的妻子,兩國結親遞交了國書,不如派遣使者去韃靼王庭看望四妹。」
景元帝搖頭:「孟古不會允許。」
他們之前也往草原送了不少賞賜,就是想讓韃靼善待四公主,押送賞賜的人到了草原,東西就被韃子接手,壓根不讓他們再靠近一步。
宣王慢吞吞道:「兒臣以為,現下是先打聽清楚四姐的消息,那些韃靼使者自從來到應天後,整日飲酒嬉鬧,不如派幾個機靈的人,多灌些酒,打探一下消息。」
康王見狀,主動請纓,「父皇,不如兒臣去和那群人聊聊。」
他名聲不好,加上生母身份的原因,比起毅王、昭王他們,想必韃靼那邊對他要感興趣許多。
長公主說道:「現下國家初定,不宜擅動兵事,但是我等也不會懼怕,去年西北草原發生了百年難遇的雪災,韃靼遭受的損失不少,死了不少牧民和牛羊,今年冬日,肯定會提前做準備,韃靼此次過來,估計有事相求,估摸是想求糧食,咱們趁此機會為四妹妹多爭取一些,若是可以,我想與四妹妹在邊陲見上一麵。」
她是女子,想必韃靼那邊應該沒有那般忌憚。
說到這裏,長公主心中嘆息,說來好也不好,湊巧也不湊巧。
他們景朝初立,為了打天下,百姓貧苦,朝野上下都窮的叮噹響,和韃靼對上,絕對吃力不討好。
誰知韃靼那邊,去年發生了百年未有的大雪災,牛羊牲畜凍死了無數,凍死的人也不知道多少,一下子遏製住了韃靼的氣勢。
若是他們景朝現今國力強盛,趁此時,說不定能斷掉韃靼的半條臂膀,讓景朝十年內無憂。
可惜……時也命也!
昭王見大家都發表了意見,也站了出來,「兒臣願意隨二姐一同去,母妃這些年十分想念四姐,我是她親弟,若是見到我,想必四姐會欣慰吧。」
霍瑾瑜微微點頭,大家還是比較靠譜的。
景元帝聽完後,麵露欣慰,「你們說的都不錯。不過……」
眾人聽到景元帝停頓,心中一跳,神色陡然一緊。
景元帝見大家的注意力都集中起來,才緩緩道:「不過朕覺得還是要敲打一下韃靼使者,明知道自己討人嫌,還敢在朕壽辰前麵出現,不收拾他們,朕這個壽辰實在過不好,你們說,怎麽辦?」
霍瑾瑜表情冷漠:……
她想爆吼一聲:父皇,別鬧!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眾人的目光瞬間在霍瑾瑜身上定格,剛才小弟的一舉一動,他們可都沒有錯過。
霍瑾瑜側頭,從柱子後麵歪出半身,佯裝不解:「父皇,那裏找點高興的事情不就好了。」
她是小孩,她不懂。
景元帝見狀,眉峰挑了挑,忽然抬手扶額,一臉悲痛道:「小七,前段時間韃子使者給朕送來了你四姐為朕親手製作的冬衣,那孩子……那孩子過得不好,她向朕求救。」
說到後麵,聲音帶著幾絲顫抖,讓霍瑾瑜分不清,對方是做戲多一點,還是心痛多一點。
毅王握緊了拳頭,康王和長公主麵色不忍,宣王嘆了嘆氣,昭王則是一臉悲痛和愧疚,看著似乎連眼眶都濕了。
霍瑾瑜鼓了鼓腮幫,小臉皺成一團,「嗯……父皇,您能將四姐召迴來嗎?」
景元帝嘆氣:「孟古不放人。」
霍瑾瑜想了想,「那……能將四姐救迴來嗎?」
「韃靼王庭在草原腹地,又有數萬騎兵保護,等閑人靠近不了。」景元帝神色微黯,這也是他忌憚韃靼的地方,數萬騎兵的行動力太過可怕,現下景朝初立,國庫空虛,想要組建一支騎兵談何容易。
霍瑾瑜:……
她說一個,景元帝駁斥一個。
霍瑾瑜小眉頭緊鎖,小手捏著下巴,若有所思道:「既然父皇不行,什麽都幹不了,那就隻能鼓勵四姐振作,要麽當和離,要麽當寡婦,咱們從旁輔助。」
小孩話音一落,殿內變得針落可聞。
康王、宣王他們瞠目咋舌地看著他。
長公主掩麵,神情有些哭笑不得。
旁邊的洪公公看著景元帝額角跳動的青筋,臉色一陣白,一陣青的模樣,心中暗自給霍瑾瑜豎起了大拇指。
還是七殿下有種,這話可將陛下埋汰到不行。
「小七,你這話說的倒是有趣。」景元帝聲音微沉,頗有咬牙切齒的味道。
「兒臣這叫有理有據!」霍瑾瑜立馬反駁道,仰頭道:「父皇,兒臣已經給您出了三個主意,下麵就沒有兒臣的事了,你該問其他人了。」
景元帝瞥了她一眼,哼哼道:「朕當然知道,你年紀小,朕就想著讓你拋磚引玉。」
沒想到自家小兒子手中的「磚頭」直往他臉上砸,一點也不客氣。
霍瑾瑜聞言,躲到了柱子後麵,以行動表達了自己的抗議。
小兒子這一番鬧騰,讓景元帝心情輕鬆了一些,他望向站在最前麵的毅王,「霍鎮,你是大哥,雲秀的事情,你怎麽看?」
他話音剛落,就瞅見霍瑾瑜的腦袋從柱子後麵探出來,烏溜溜的大眼睛滿是控訴,滿眼寫著「父皇,你不厚道!」
景元帝:……
毅王思索片刻:「父皇,兒子以為無論如何,四妹乃是孟古的妻子,兩國結親遞交了國書,不如派遣使者去韃靼王庭看望四妹。」
景元帝搖頭:「孟古不會允許。」
他們之前也往草原送了不少賞賜,就是想讓韃靼善待四公主,押送賞賜的人到了草原,東西就被韃子接手,壓根不讓他們再靠近一步。
宣王慢吞吞道:「兒臣以為,現下是先打聽清楚四姐的消息,那些韃靼使者自從來到應天後,整日飲酒嬉鬧,不如派幾個機靈的人,多灌些酒,打探一下消息。」
康王見狀,主動請纓,「父皇,不如兒臣去和那群人聊聊。」
他名聲不好,加上生母身份的原因,比起毅王、昭王他們,想必韃靼那邊對他要感興趣許多。
長公主說道:「現下國家初定,不宜擅動兵事,但是我等也不會懼怕,去年西北草原發生了百年難遇的雪災,韃靼遭受的損失不少,死了不少牧民和牛羊,今年冬日,肯定會提前做準備,韃靼此次過來,估計有事相求,估摸是想求糧食,咱們趁此機會為四妹妹多爭取一些,若是可以,我想與四妹妹在邊陲見上一麵。」
她是女子,想必韃靼那邊應該沒有那般忌憚。
說到這裏,長公主心中嘆息,說來好也不好,湊巧也不湊巧。
他們景朝初立,為了打天下,百姓貧苦,朝野上下都窮的叮噹響,和韃靼對上,絕對吃力不討好。
誰知韃靼那邊,去年發生了百年未有的大雪災,牛羊牲畜凍死了無數,凍死的人也不知道多少,一下子遏製住了韃靼的氣勢。
若是他們景朝現今國力強盛,趁此時,說不定能斷掉韃靼的半條臂膀,讓景朝十年內無憂。
可惜……時也命也!
昭王見大家都發表了意見,也站了出來,「兒臣願意隨二姐一同去,母妃這些年十分想念四姐,我是她親弟,若是見到我,想必四姐會欣慰吧。」
霍瑾瑜微微點頭,大家還是比較靠譜的。
景元帝聽完後,麵露欣慰,「你們說的都不錯。不過……」
眾人聽到景元帝停頓,心中一跳,神色陡然一緊。
景元帝見大家的注意力都集中起來,才緩緩道:「不過朕覺得還是要敲打一下韃靼使者,明知道自己討人嫌,還敢在朕壽辰前麵出現,不收拾他們,朕這個壽辰實在過不好,你們說,怎麽辦?」
霍瑾瑜表情冷漠:……
她想爆吼一聲:父皇,別鬧!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