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頁
帝二代狂飆日常[基建] 作者:濯濯韶華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俗話說,流水的王朝,鐵打的世家,一般時候,任何一個朝代的興衰更替,雖然對於門閥士族也有或大或小的影響,但是大多無法動搖氣根基。
門閥還是那個門閥,等到新朝代建立以後,他們又能憑藉自己的傳承、資源和影響力迅速站穩腳跟。
景元帝噁心忌憚這些人,這些士族門閥自視高貴,高高在上,視萬物如螻蟻,入場最晚,還想著摟席,他留些殘羹冷炙,已經是他這個做皇帝的仁慈了,要不然,早在他們中一些人首鼠兩端時,就將他們處理了。
他們不是講究尊禮重教,光宗耀祖嗎?他給他們這個機會,幫助國家開疆擴土,教化蠻夷,這些功績足以載入族譜了。
霍瑾瑜覺得景元帝之所以擴充這麽多疆土,多半是樸實的老農民心裏作祟,疆土大了頂多就是累點,但是將地盤小了,總覺得不踏實。
說起崔慧妃,霍瑾瑜有些好奇她的身份,看對方的氣質,肯定不是普通人家。
長公主淡淡道:「崔慧妃的父親是前朝禦史,因為惹怒皇帝,舉族流放,後來被父皇所救,崔慧妃就跟著父皇了。」
當時她也曾為母後不值,反而是母後開解了她。
「原來是英雄救美啊!」霍瑾瑜嘖嘖稱奇。
長公主聞言神情有些意味深長。
英雄救美?
也許吧。
事情已經過去許多年,崔氏也成了慧妃,平日安分守己,在追究往事也是徒勞。
當年父皇起事後,雖然身份不起眼,但是因為隊伍作風嚴謹,不似其他起義軍目無軍紀,燒燒劫掠,名聲很快就傳出去了,引得不少人前來投奔。
父皇納了崔慧妃,其中還有不少崔禦史的緣由,當然可能還夾雜著一些對崔慧妃的喜歡,母後能忍下她,也是因為崔禦史能幫到父皇。
……
崔慧妃所居的住所在太極殿的西邊,地方比較偏僻,宮殿也不算奢華,若是有什麽可供人津津樂道的,就是院中種了一片蒼翠的竹子,在炎炎夏日,讓人看著格外舒暢。
之前因為後宮就崔慧妃和鄧皇後兩名娘娘,崔慧妃又住在太極殿的西邊,是故一些人為了討好她,稱唿崔慧妃為西宮娘娘。
崔慧妃聽到後,向來對人寬宥的她發了火,嚴厲斥責並且責罰了相關人員,從那以後宮中就沒人稱唿她為西宮娘娘了,甚至本人變得越發深居簡出。
此時一陣涼風吹過,被陽光畫在廊亭上的竹影微微晃動,守在門口的宮人不僅長舒一口氣。
殿內,崔慧妃招唿昭王妃坐下,宮人小心地奉上茶。
崔慧妃素手端起涼茶,麗眸不動聲色地看著下方的昭王妃。
昭王妃神色恭謹,若是有宮人抬頭,會發現兩人的舉止仿若照鏡子一般。
昭王妃身材高挑,長相秀麗,比起外貌,她的氣質在景元帝的兒媳婦中比較獨樹一幟,當然若是比幹練、比武藝、比接地氣,她連前三都進不了。
崔慧妃微微勾起唇角,聲音關切:「本宮聽說你近日身體不適,是否喊了大夫,你們雖然現下年輕,也不能硬撐著,若是沒有,不如宣禦醫給你看看?」
昭王妃聞言,下顎微抬,麵上多了一絲紅暈,帶著兩分不好意思道:「讓母妃擔憂了,是兒媳的不是,王爺聽聞妾身不舒服,當即就喊了大夫,發現……妾身有了三個月的身孕。」
「……當真?」崔慧妃眼睛微微睜大,嘴角的笑愈發深了,高興道:「這可是喜事。」
昭王妃也點了點頭。
接下來崔慧妃叮囑了許多孕婦孕期的注意事項,昭王妃仔細聽著,同時心裏帶著幾絲喜意,覺得和崔慧妃的距離又拉進了不少。
身為即墨蘇氏的嫡女,區區一個王妃的位置,他們蘇氏沒有過多看重,但是若是這個位置涉及到帝位,含有蘇氏的血脈有可能是未來皇帝,就是另外一種態度了。
原先嫁給霍鉉前,聽說崔慧妃溫婉賢淑,性情淡薄,原以為是個好相處的婆婆。可是嫁人了後,發現崔慧妃雖然不刁難她,但是待她有些疏離。
宮中現下就兩位娘娘,崔慧妃陪伴陛下許久,原以為此次會得個貴妃,誰知卻什麽都沒有。
她也和王爺提了一嘴,王爺就進宮了一趟,聽說崔慧妃將王爺罵了一頓。
她也因為這事心中不安,所以今日進了宮,想用懷孕這事讓母子兩個和解。
崔慧妃將昭王妃送出門,目送對方離開,等到人過了拐角,苦笑道:「陛下這是將霍鉉放在火上烤啊!」
身邊的宮女寬慰道:「娘娘放寬心,說不定陛下是對王爺有大期待。」
崔慧妃搖頭嘆息:「我不指望這些,隻求霍鉉不要像他三哥,戰死沙場。對了,給恭王妃他們準備的東西可要備齊了,不要漏掉什麽。」
她雖然生育了兩子一女,可是女兒早逝,大兒子霍銘戰死沙場,留下寡母。
可她又有什麽可埋怨的呢!
鄧皇後的大兒子在戰場上失去了左手小臂,成了世人眼中的殘疾,二兒子同樣戰死沙場,打天下哪有不死人的,皇帝的兒子都折了一半,普通百姓家的更不用說了。
宮女點頭:「奴婢知曉。」
……
晚些時候,鄧皇後歸來,兩人坐在側殿,霍瑾瑜則是午睡,小孩子睡的四仰八叉,小臉蛋紅紅的。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門閥還是那個門閥,等到新朝代建立以後,他們又能憑藉自己的傳承、資源和影響力迅速站穩腳跟。
景元帝噁心忌憚這些人,這些士族門閥自視高貴,高高在上,視萬物如螻蟻,入場最晚,還想著摟席,他留些殘羹冷炙,已經是他這個做皇帝的仁慈了,要不然,早在他們中一些人首鼠兩端時,就將他們處理了。
他們不是講究尊禮重教,光宗耀祖嗎?他給他們這個機會,幫助國家開疆擴土,教化蠻夷,這些功績足以載入族譜了。
霍瑾瑜覺得景元帝之所以擴充這麽多疆土,多半是樸實的老農民心裏作祟,疆土大了頂多就是累點,但是將地盤小了,總覺得不踏實。
說起崔慧妃,霍瑾瑜有些好奇她的身份,看對方的氣質,肯定不是普通人家。
長公主淡淡道:「崔慧妃的父親是前朝禦史,因為惹怒皇帝,舉族流放,後來被父皇所救,崔慧妃就跟著父皇了。」
當時她也曾為母後不值,反而是母後開解了她。
「原來是英雄救美啊!」霍瑾瑜嘖嘖稱奇。
長公主聞言神情有些意味深長。
英雄救美?
也許吧。
事情已經過去許多年,崔氏也成了慧妃,平日安分守己,在追究往事也是徒勞。
當年父皇起事後,雖然身份不起眼,但是因為隊伍作風嚴謹,不似其他起義軍目無軍紀,燒燒劫掠,名聲很快就傳出去了,引得不少人前來投奔。
父皇納了崔慧妃,其中還有不少崔禦史的緣由,當然可能還夾雜著一些對崔慧妃的喜歡,母後能忍下她,也是因為崔禦史能幫到父皇。
……
崔慧妃所居的住所在太極殿的西邊,地方比較偏僻,宮殿也不算奢華,若是有什麽可供人津津樂道的,就是院中種了一片蒼翠的竹子,在炎炎夏日,讓人看著格外舒暢。
之前因為後宮就崔慧妃和鄧皇後兩名娘娘,崔慧妃又住在太極殿的西邊,是故一些人為了討好她,稱唿崔慧妃為西宮娘娘。
崔慧妃聽到後,向來對人寬宥的她發了火,嚴厲斥責並且責罰了相關人員,從那以後宮中就沒人稱唿她為西宮娘娘了,甚至本人變得越發深居簡出。
此時一陣涼風吹過,被陽光畫在廊亭上的竹影微微晃動,守在門口的宮人不僅長舒一口氣。
殿內,崔慧妃招唿昭王妃坐下,宮人小心地奉上茶。
崔慧妃素手端起涼茶,麗眸不動聲色地看著下方的昭王妃。
昭王妃神色恭謹,若是有宮人抬頭,會發現兩人的舉止仿若照鏡子一般。
昭王妃身材高挑,長相秀麗,比起外貌,她的氣質在景元帝的兒媳婦中比較獨樹一幟,當然若是比幹練、比武藝、比接地氣,她連前三都進不了。
崔慧妃微微勾起唇角,聲音關切:「本宮聽說你近日身體不適,是否喊了大夫,你們雖然現下年輕,也不能硬撐著,若是沒有,不如宣禦醫給你看看?」
昭王妃聞言,下顎微抬,麵上多了一絲紅暈,帶著兩分不好意思道:「讓母妃擔憂了,是兒媳的不是,王爺聽聞妾身不舒服,當即就喊了大夫,發現……妾身有了三個月的身孕。」
「……當真?」崔慧妃眼睛微微睜大,嘴角的笑愈發深了,高興道:「這可是喜事。」
昭王妃也點了點頭。
接下來崔慧妃叮囑了許多孕婦孕期的注意事項,昭王妃仔細聽著,同時心裏帶著幾絲喜意,覺得和崔慧妃的距離又拉進了不少。
身為即墨蘇氏的嫡女,區區一個王妃的位置,他們蘇氏沒有過多看重,但是若是這個位置涉及到帝位,含有蘇氏的血脈有可能是未來皇帝,就是另外一種態度了。
原先嫁給霍鉉前,聽說崔慧妃溫婉賢淑,性情淡薄,原以為是個好相處的婆婆。可是嫁人了後,發現崔慧妃雖然不刁難她,但是待她有些疏離。
宮中現下就兩位娘娘,崔慧妃陪伴陛下許久,原以為此次會得個貴妃,誰知卻什麽都沒有。
她也和王爺提了一嘴,王爺就進宮了一趟,聽說崔慧妃將王爺罵了一頓。
她也因為這事心中不安,所以今日進了宮,想用懷孕這事讓母子兩個和解。
崔慧妃將昭王妃送出門,目送對方離開,等到人過了拐角,苦笑道:「陛下這是將霍鉉放在火上烤啊!」
身邊的宮女寬慰道:「娘娘放寬心,說不定陛下是對王爺有大期待。」
崔慧妃搖頭嘆息:「我不指望這些,隻求霍鉉不要像他三哥,戰死沙場。對了,給恭王妃他們準備的東西可要備齊了,不要漏掉什麽。」
她雖然生育了兩子一女,可是女兒早逝,大兒子霍銘戰死沙場,留下寡母。
可她又有什麽可埋怨的呢!
鄧皇後的大兒子在戰場上失去了左手小臂,成了世人眼中的殘疾,二兒子同樣戰死沙場,打天下哪有不死人的,皇帝的兒子都折了一半,普通百姓家的更不用說了。
宮女點頭:「奴婢知曉。」
……
晚些時候,鄧皇後歸來,兩人坐在側殿,霍瑾瑜則是午睡,小孩子睡的四仰八叉,小臉蛋紅紅的。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