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頁
重生九零之小鎮做題家 作者:四方小步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見家裏兩個領導都統一了意見,楊勝利在這方麵自然是沒有什麽意見的。
這個時候的屋子格局就有點開始往廳大臥室小的方向使勁了,但還沒像後來有的商品房,臥室放張床就感覺滿了似的。
客廳和衛生間鋪瓷磚,臥室裏麵鋪地板,衣櫃、床和櫥櫃這些木匠活準備一起包給相熟的劉木匠。
細節方麵都是家裏一把手說了算,楊語桐爺倆沒任何意見,但劉木匠這塊還是得提醒老媽一下。
上輩子老房子迴遷後,床櫃之類的木匠活也都交給了劉木匠,好好一個床給在中間四四方方開了個櫃門。
等黃小玉從娘家迴來一看好懸沒把鼻子給氣歪了,誰家床的櫃門能這麽開,拿東西還得把被啥的都挪走唄。
「這還是人能幹出來的活了。」黃小玉打那以後看著這床一迴就在家罵小劉一迴。
楊語桐準備把要做的床、櫃子啥的都畫個簡圖,不能再讓劉木匠發揮自己的創造力了,真心傷不起啊。
黃小玉的計劃是過年要在新房子裏麵過的,按她老家的規矩,新房子過年是不能空著的。
期中考試前這半個來月過的特別快,楊語桐怕貪多嚼不爛,把之前看過的書查缺補漏,做練習題鞏固。
十月的第三個周末大姨家的表哥王進結婚,嫂子是相親認識的,女方家的奶奶身體不好,想要看到孫女早點結婚。
兩人認識三個多月,兩家就決定要結婚了,結婚這天才是楊語桐第二次見到過大嫂。
第一次見到大嫂還是大嫂和大哥相親的時候,必須得說楊語桐是個特別招風的體質,有啥事都能趕上現場。
後來楊語桐在省城工作,不能經常迴東海了,大舅媽生病住院,自己兒子都沒來呢,她迴老家辦身份證時趕上了給送進手術室了。
大嫂生孩子,大嫂的親哥親媽沒來呢,楊語桐迴老家看父母,趕上了正好等生完了從產房往外推人手不夠。
楊語桐從外地迴家給爺爺過生日,趕上大姨夫和大表哥出了車禍,家裏人沒趕過來前,楊語桐給填表簽字時手都哆嗦了。
更別提各種相親、聚會、其他各種事,那真是穆桂英掛帥,場場不落。
這次婚禮楊語桐任務挺重的,她是男方迎親團隊中的一員,楊母給她買了新衣服和新鞋。
前天她下狠心,用晚飯時間找了個20元/次的tony老師,好好修剪了一下兩個來月沒剪的頭髮。
這時候剪頭行價都是10元,貴一些的是15,整個東海市也找不出幾個20元一迴的,這還是陳書婷領她去的。
周五放學就直接去了大姨家,周六幫著大姨家收拾屋子,幫忙幹活她怎麽也頂半個大人。
這天晚上就開始請村裏人吃流水席了,這時候在農村辦紅白事情,都是把酒席包給專門做這個的一夥人,他們提供的是一條服務。
主人家就不用管了,他們帶著所需要的一切就上門了,而且都有那麽一兩手的絕活。
大姨家雇的這夥師傅做的最好吃的是紅燒雞肘,他讓不吃雞肘雞爪的楊語桐掛念了二十多年。
第18章
這次迎親楊語桐還有個囧了好多年的事,取親那天早上四點大家就起床了,她發現半年沒來的大姨媽報到了。
楊語桐初二來了大姨媽後,頭兩年特別的不規律,也沒有什麽準備。
早上六點就要出發了,五點鍾黃小玉領著她找遍了村裏僅有的三個小賣部,終於在最後一家敲開了門,買到了姨媽巾。
這迴她可早早就買了一包備下了,以備不時之需,要不都不用等到第二天,全村人都得知道了。
周日的天氣特別好,一早迎親特別順利,楊語桐這個年紀就是個湊數的,因為據說有妹妹去比較好。
接迴新娘子還有好多流程,掛鍾、端盆等等,可惜這種能得紅包的活就沒有她的份了,一水全是大姨夫家的親戚。
中午開席楊母陪新娘子的娘家親戚去了,楊父幫忙張羅事,楊語桐給跑腿迴來晚了,爺倆沒坐著姥姥家親戚這桌。
就和大姨夫家的親戚坐在一桌,這桌上有一個和楊語桐差不多大的男孩,是大姨夫堂弟家的孩子。
「你家這孩子也是在二高上學啊,我家這也是。」大姨夫的堂弟上來就沒少喝。
「恩,我閨女也上的二高。」楊勝利也陪著桌上的親戚一起喝酒。
「在班裏學習怎麽樣,聽我二哥說和我兒子一樣都是一年級的。」大姨夫在家排行第二。
「還行,算是中上吧。」楊家三口人在家統一了口徑,如果有人問學習成績都說是中上等,畢竟隻是開學的第一次摸底考試。
「我家這孩子別看個頭不高就學習行,前一段的摸底考試在班裏排第五,年級排了三十多名。」看桌上這閨女都要比自己兒子高了。
「那挺好,將來怎麽也能上個二本。」楊勝利順著對方嘮上了。
「我兒子明年分文理準備學理科了,學會數理化走遍全天下。」這觀念真是深入人心吶。
「女孩子將來學文科行,學理科往後容易跟不上。」看來這位王叔叔不虧是和大姨夫是一家人。
「楊語桐,給你姥姥盛碗飯。」隔了一桌的二舅媽看見楊語桐離盛米飯的鍋最近,喊的像女高音一樣。
「哎,這就來啦。」趕緊站起來給盛了飯端了過去。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這個時候的屋子格局就有點開始往廳大臥室小的方向使勁了,但還沒像後來有的商品房,臥室放張床就感覺滿了似的。
客廳和衛生間鋪瓷磚,臥室裏麵鋪地板,衣櫃、床和櫥櫃這些木匠活準備一起包給相熟的劉木匠。
細節方麵都是家裏一把手說了算,楊語桐爺倆沒任何意見,但劉木匠這塊還是得提醒老媽一下。
上輩子老房子迴遷後,床櫃之類的木匠活也都交給了劉木匠,好好一個床給在中間四四方方開了個櫃門。
等黃小玉從娘家迴來一看好懸沒把鼻子給氣歪了,誰家床的櫃門能這麽開,拿東西還得把被啥的都挪走唄。
「這還是人能幹出來的活了。」黃小玉打那以後看著這床一迴就在家罵小劉一迴。
楊語桐準備把要做的床、櫃子啥的都畫個簡圖,不能再讓劉木匠發揮自己的創造力了,真心傷不起啊。
黃小玉的計劃是過年要在新房子裏麵過的,按她老家的規矩,新房子過年是不能空著的。
期中考試前這半個來月過的特別快,楊語桐怕貪多嚼不爛,把之前看過的書查缺補漏,做練習題鞏固。
十月的第三個周末大姨家的表哥王進結婚,嫂子是相親認識的,女方家的奶奶身體不好,想要看到孫女早點結婚。
兩人認識三個多月,兩家就決定要結婚了,結婚這天才是楊語桐第二次見到過大嫂。
第一次見到大嫂還是大嫂和大哥相親的時候,必須得說楊語桐是個特別招風的體質,有啥事都能趕上現場。
後來楊語桐在省城工作,不能經常迴東海了,大舅媽生病住院,自己兒子都沒來呢,她迴老家辦身份證時趕上了給送進手術室了。
大嫂生孩子,大嫂的親哥親媽沒來呢,楊語桐迴老家看父母,趕上了正好等生完了從產房往外推人手不夠。
楊語桐從外地迴家給爺爺過生日,趕上大姨夫和大表哥出了車禍,家裏人沒趕過來前,楊語桐給填表簽字時手都哆嗦了。
更別提各種相親、聚會、其他各種事,那真是穆桂英掛帥,場場不落。
這次婚禮楊語桐任務挺重的,她是男方迎親團隊中的一員,楊母給她買了新衣服和新鞋。
前天她下狠心,用晚飯時間找了個20元/次的tony老師,好好修剪了一下兩個來月沒剪的頭髮。
這時候剪頭行價都是10元,貴一些的是15,整個東海市也找不出幾個20元一迴的,這還是陳書婷領她去的。
周五放學就直接去了大姨家,周六幫著大姨家收拾屋子,幫忙幹活她怎麽也頂半個大人。
這天晚上就開始請村裏人吃流水席了,這時候在農村辦紅白事情,都是把酒席包給專門做這個的一夥人,他們提供的是一條服務。
主人家就不用管了,他們帶著所需要的一切就上門了,而且都有那麽一兩手的絕活。
大姨家雇的這夥師傅做的最好吃的是紅燒雞肘,他讓不吃雞肘雞爪的楊語桐掛念了二十多年。
第18章
這次迎親楊語桐還有個囧了好多年的事,取親那天早上四點大家就起床了,她發現半年沒來的大姨媽報到了。
楊語桐初二來了大姨媽後,頭兩年特別的不規律,也沒有什麽準備。
早上六點就要出發了,五點鍾黃小玉領著她找遍了村裏僅有的三個小賣部,終於在最後一家敲開了門,買到了姨媽巾。
這迴她可早早就買了一包備下了,以備不時之需,要不都不用等到第二天,全村人都得知道了。
周日的天氣特別好,一早迎親特別順利,楊語桐這個年紀就是個湊數的,因為據說有妹妹去比較好。
接迴新娘子還有好多流程,掛鍾、端盆等等,可惜這種能得紅包的活就沒有她的份了,一水全是大姨夫家的親戚。
中午開席楊母陪新娘子的娘家親戚去了,楊父幫忙張羅事,楊語桐給跑腿迴來晚了,爺倆沒坐著姥姥家親戚這桌。
就和大姨夫家的親戚坐在一桌,這桌上有一個和楊語桐差不多大的男孩,是大姨夫堂弟家的孩子。
「你家這孩子也是在二高上學啊,我家這也是。」大姨夫的堂弟上來就沒少喝。
「恩,我閨女也上的二高。」楊勝利也陪著桌上的親戚一起喝酒。
「在班裏學習怎麽樣,聽我二哥說和我兒子一樣都是一年級的。」大姨夫在家排行第二。
「還行,算是中上吧。」楊家三口人在家統一了口徑,如果有人問學習成績都說是中上等,畢竟隻是開學的第一次摸底考試。
「我家這孩子別看個頭不高就學習行,前一段的摸底考試在班裏排第五,年級排了三十多名。」看桌上這閨女都要比自己兒子高了。
「那挺好,將來怎麽也能上個二本。」楊勝利順著對方嘮上了。
「我兒子明年分文理準備學理科了,學會數理化走遍全天下。」這觀念真是深入人心吶。
「女孩子將來學文科行,學理科往後容易跟不上。」看來這位王叔叔不虧是和大姨夫是一家人。
「楊語桐,給你姥姥盛碗飯。」隔了一桌的二舅媽看見楊語桐離盛米飯的鍋最近,喊的像女高音一樣。
「哎,這就來啦。」趕緊站起來給盛了飯端了過去。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