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返鄉!返鄉!返鄉!
1960:南鑼鼓巷街霸 作者:泣血染長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1977年,
一切都向好的進行,通往各個村子的土路換成了石子路,考慮到伊水的氣候,即使是石子路也能用好多年,沙其鳴也算是完成了又一樁心事。
場裏的員工越來越多,數字來到了五千,這兩年伊水已經不再向上麵要知青指標了,但現在形勢反過來了,全國四五千萬待業青年,不是你不想要就能不要的,城市拚命地往下麵塞人。
一開年,鹿原林場及幾個附屬林場總員工人數就來到了五千兩百人,房子還是要繼續建,為了方便員工們工作,林場專門開通了通往工作地點的班車。
人參的種植很成功,距離75年第一批種植的人參已經過去兩年半了,達到了人參收獲的年份。
而銷售不是問題。
早在鬆茸成功創匯的時候,之後人參就被列入了清單行列,可以說,隻要種出來就不愁賣。
當然,價格方麵肯定是不如上了年份的野山參的,小日子也不是傻子,這些年也試圖壓過價格,想壟斷大陸剛發展起來的山貨市場,不過被林場這邊頂迴去。
日元是外匯,美元是外匯,韓元也是外匯,賣誰都是買,東北的山貨在東南亞已經有了一定名聲,現在是賣方市場,自然不能被卡脖子。
到了年底,鹿原林場木材收益首次突破100萬,而林下經濟創造了230萬的貿易額,驚豔了不少人。
很多人都再次注意到了這個會下金蛋的雞,林場如今不但自產自銷,還動員伊水其他地區,通過市裏的支持,將其他地區的作物收過來,統一出售。
當然鹿原林場人工培育的作物也在其中占有很大比例,這才是真正的可持續發展,能夠提振地方經濟發展的地方。
到了年底,1974年計劃的新建十棟樓,足夠2000人居住的計劃也已經完成,但放在1977年的現在來看,這個三年計劃還是保守。
沙其鳴準備在次年再建造五棟容納1000人居住的房子,以滿足不斷增長的林場員工。
但陳澤卻製止了他,因為陳澤知道,知青下鄉這場時代運動就要結束了,馬上將要迎來改革開放。
後續不會有知青再下鄉,甚至會有大批知青陸續返鄉,別看現在房子供不應求,但如果繼續建造房子,後麵可能都會成為無人居住的鬼樓,造成極大的浪費。
不如把錢投在漁業上麵。
沒錯,年底,各種喜訊傳來,但漁業養殖方麵依舊沒有絲毫進展,林場為此聘請專家,購買各種魚苗,改造水源.....前前後後花了不下35萬,幾乎都打了水漂。
張會計都快罵娘了,說有這錢還不如給他養豬......
但陳澤知道,伊水的自然條件確實是非常的優秀,即使是放在生態原始的東北也是數一數二,之所以沒有成功,陳澤認為隻是時間問題。
雖然場裏有些人對陳澤這些年在養魚上投這麽多錢多有議論,但陳澤還是堅持說服場長繼續投資。
成功的果實需要時間和金錢去澆灌。
......
1978年,
開年,路還是繼續修,通往各個村子的路是個大工程,很多偏僻的村子地勢複雜,距離主幹道遙遠,修路的性價比極低,甚至不如將之全部搬遷出來,就像是後世的扶貧。
權責方麵講,這不屬於鹿原林場的職責,林場出錢修這些路,對林場沒有很大好處,但因為沙其鳴同時在市裏麵有兼職,從個人責任和林場未來發展角度考慮,這項工作還是在繼續推行。
不過,很顯然,這是個長期工程,陳澤和沙其鳴任期內肯定是看不到了。
五月份,本年度第二批山貨成功出口,單筆貿易額達到100萬,算是帶著周圍其他兄弟單位一起發財。
六月份,陳澤從魔都迴來,帶了一批物資,剛一到場裏卻被人圍在辦公室罵了一頓,不知道是誰傳出了風聲,說場裏今年不再修房子,是因為他向場長建議的,許多沒有拿到房子的工人一家老小來場裏鬧事,將陳澤堵在辦公室。
還有人提及陳澤違規為黃磊一家分房子的事情。
但陳澤什麽都沒有解釋,任由他們罵累了,被廠保衛科趕走。
十一月份,徽省鳳陽小崗村18位農民簽下“生死狀”,將村內土地分開承包,開創家庭聯產承包責任製的先河,拉開了私有製大時代的帷幕。
十二月份,醞釀已久的大包幹,終於在十一三中會議上首次以官方形式正式通過,保守的省份還在觀望,而開放的幾省已經如火如荼地進行。
東三省在這個時代是富裕,先進地象征,自然不甘人後。
陳澤和沙其鳴準備搞一件大事,那就是在走之前將場裏的部分參田承包給場裏的員工,將這部分既定的利潤,提前分給員工以防萬一。
但最終還未開始進行,就被各級領導給叫停了。
不僅沙其鳴的幾個叔叔將之叫過去勸導,陳澤這邊也接到遠在首都的電話,勸他不要激進,大局未定,還須在繼續觀望,出頭鳥不好當。
兩人最終作罷。
1978年,12月27日。
這不是一個什麽特別的日子,隻是沙其鳴要走了,和大家開了最後一場會議,便收拾東西準備離開。
沒有後世某青天大老爺離任,萬人空巷,扶老攜幼迎相送,隻有一些聽聞消息又恰巧住在林場的幾十個工人,從家裏走了出來,將沙其鳴送到了林場門口的瀝青馬路上。
沙其鳴和夫人孩子坐上了一輛黑色轎車,沒錯,如今不僅是軍車,越野車,就連轎車也可以正常在林場與市區兩地通行。
車裏兩個孩子剛來時一個還沒上小學,一個在繈褓,現在大的馬上就要上初中了,女孩也上小學了,麵對離開居住五六年的林場,麵對相處五六年的朋友,麵對這漫山遍野的蟲鳴鳥叫,兩個孩子有些無所適從。
黑色轎車後麵是一輛綠皮軍用卡車,綠布裹著,看著挺神秘,但陳澤知道,裏麵最值錢的就是那個他送的,讓大慶家具廠親手打造的真皮沙發。
這幾年大慶家具廠一直和林場也保持有合作,廠長李瀚海甚至想著以後把家具像林場的山貨一樣賣到國外去,不過聽說這兩年因為某些原因,自己辛苦建立的家具廠都快保不住了。
林間晚風落葉,黑色筆直的公路。
沙其鳴和陳澤穿著黑色膩子大衣,兩人身材都很高大,一個一米八幾,一個一米九要多,在送行的人群中鶴立雞群。
沙其鳴先是和送行的員工們道別,而後又在說笑中和場裏各個領導管理層告別,最終來到黑色轎車旁邊的時候,就隻剩下他和陳澤。
“什麽時候上任,時間定下來了嗎?”
“嗯,年後就上任,先帶去市裏看望劉叔叔,然後轉到申陽跟母親過個年。”
“嗯。”
簡單地幾句噓寒問暖,兩人再次相顧無言。
該說的話幾天前已經說的差不多了,此時已經沒有好說的了,好好告個別吧!
陳澤主動幫沙其鳴打開車門,
“天色不早了,到市裏還要一個多鍾頭,走吧。”
沙其鳴這個沉穩冷麵的男人,醞釀半天也同樣沒有說出什麽感人的話,隻是說了一句,
“嗯,走了,後會有期!”
晚風下,陳澤露出陽光燦爛般的笑容,同樣迴了一句,
“後會有期!”
而後像是想到了什麽,又補充了一句:
“前程似錦,不忘初心!”
已經坐進車裏的沙其鳴聽到這句話,抬頭望向車窗外,嚴肅的臉上同樣露出難得的和煦笑容,擺了擺手,告別,
“不忘初心,前程似錦!”
隨後,又跟坐在後座的兒女說,
“鵬鵬,圓圓,跟陳叔叔再見。”
兩個小家夥聽到父親的話,很禮貌地對著車窗外地陳澤擺手,異口同聲地說道:
“陳叔叔再見!”
“陳叔叔再見!”
......
陳澤望著公路上遠去的黑色轎車,越來越小,逐漸消失在冬天的遠山之間,直到不見蹤影。
......
沙其鳴的走的第二個月,辛辛苦苦培育五六年的魚種終於成功迎來了收獲,一次大豐收,全場上下都吃到了自家林場養的魚。
魚肉的香味飄蕩在家家戶戶上空。
雖然隻賣了不到三萬元,比之木材人參鬆茸不值一提,但總歸是看到了迴報。
大家對陳澤的議論也少了一些。
......
1979年,三月,陳澤做完了自己該做的,卸任了代理場長,並且辭去了副場長的職位,將大權交接給了一位京城來的27歲的年輕人。
......
1979年,五月,返鄉的風終於刮到了春暖的花開的伊水,關於京城方麵解決方案的六項提議,漸漸開始在伊水流傳開來。
時間短暫倒迴1978年。
1978年9月,芸南景洪農場教師、滬上知青丁惠民等人給鄧寫了一封公開聯名信,曆數了芸南廣大知青的困惑、煩惱以及對生活的絕望,希望能迴到自己的家鄉。
1978年11月16日,丁惠民給鄧寫了第二封公開聯名信,信上簽名的知青逾萬。其後,芸南七個農場的三萬多知青參加了罷工,使工作癱瘓,生產停頓。
1978年12月7日,芸南知青再次向華、中央、鄧寫了第三封請願信,同時,成立了農場知青北上請願籌備組,組織北上請願團。
1978年12月9日,知青發布了北上宣言,同日開始大罷工。罷工席卷了全省。
1978年12月16日,請願團從芸南景洪出發,次年2月27日抵達京城。
1979年1月23日,京城召開緊急會議。
會由餘副總主持,會議很快通過了針對請願鬧事問題提出的六項解決方案。
一、把農場辦成農工聯合企業,適當提高工資,把知青穩定在農場。二、參照以往辦理病退困退的規定商調迴城,由知青部門負責辦理。三、城鎮職工退職退休後,可以由其子女頂替。四、從農場參軍的知青,退伍後可以迴父母所在地安置工作。五、城市招工時,允許到農場商調本市下鄉知青。六、魔都郊區到農場的青年,可以允許迴原籍社隊。
自此,知青返鄉已成定局。
有些事總是要有人做,有些規則總要有些人來打破。
而他們之所以會如此激進,某些特殊因素不考慮,僅從1973年的某項文件報告就能看出:占知青群體僅百分之一的芸南。1973年(沒錯是73年,不是75年以後)懲治行動中就查出,整個兵團吊打知青1034起,受害知青1894,兩人死亡,侮辱女知青的幹部286人,受害女知青430人。
這還隻是1973年時的調查報告,更大規模的知青下鄉是在1975年之後開始的,後來的知青是否有遭遇同樣的事情,從結果上來看,答案是顯而易見的。
哪裏有壓迫,哪裏就有反抗。
不過,兩相對比,伊水的知青生活就不知道要幸福多少,尤其是七五年之後來的知青,不但沒吃過前人砍樹的苦,還享受到了後人乘涼的福,過得甚至不比在家鄉的時候差。
拿的工資比家鄉工廠多,吃得比家鄉好,工作還比家裏麵輕鬆。
但是,就像陳澤預測的那樣,金窩銀窩不如自己家的狗窩,當可以返鄉的消息傳迴來後,不少人還是要拋棄現在的生活與工作,決意返鄉。
想要返鄉就要從六項中尋找方法,而現實是,無論是什麽方法,最終都繞不開地方領導的同意。
所有法治最終都成了人治。
其他地方的知青為了返鄉,想盡辦法,有關係的找關係,沒關係想辦法有關係,(可以看一下《天浴》)。
而伊水的知青裏麵,因為有陳澤這個前林場話事人,因此都找到了陳澤。
然而,讓陳澤萬萬沒想到的是,第一個找到他的,竟然是......
一切都向好的進行,通往各個村子的土路換成了石子路,考慮到伊水的氣候,即使是石子路也能用好多年,沙其鳴也算是完成了又一樁心事。
場裏的員工越來越多,數字來到了五千,這兩年伊水已經不再向上麵要知青指標了,但現在形勢反過來了,全國四五千萬待業青年,不是你不想要就能不要的,城市拚命地往下麵塞人。
一開年,鹿原林場及幾個附屬林場總員工人數就來到了五千兩百人,房子還是要繼續建,為了方便員工們工作,林場專門開通了通往工作地點的班車。
人參的種植很成功,距離75年第一批種植的人參已經過去兩年半了,達到了人參收獲的年份。
而銷售不是問題。
早在鬆茸成功創匯的時候,之後人參就被列入了清單行列,可以說,隻要種出來就不愁賣。
當然,價格方麵肯定是不如上了年份的野山參的,小日子也不是傻子,這些年也試圖壓過價格,想壟斷大陸剛發展起來的山貨市場,不過被林場這邊頂迴去。
日元是外匯,美元是外匯,韓元也是外匯,賣誰都是買,東北的山貨在東南亞已經有了一定名聲,現在是賣方市場,自然不能被卡脖子。
到了年底,鹿原林場木材收益首次突破100萬,而林下經濟創造了230萬的貿易額,驚豔了不少人。
很多人都再次注意到了這個會下金蛋的雞,林場如今不但自產自銷,還動員伊水其他地區,通過市裏的支持,將其他地區的作物收過來,統一出售。
當然鹿原林場人工培育的作物也在其中占有很大比例,這才是真正的可持續發展,能夠提振地方經濟發展的地方。
到了年底,1974年計劃的新建十棟樓,足夠2000人居住的計劃也已經完成,但放在1977年的現在來看,這個三年計劃還是保守。
沙其鳴準備在次年再建造五棟容納1000人居住的房子,以滿足不斷增長的林場員工。
但陳澤卻製止了他,因為陳澤知道,知青下鄉這場時代運動就要結束了,馬上將要迎來改革開放。
後續不會有知青再下鄉,甚至會有大批知青陸續返鄉,別看現在房子供不應求,但如果繼續建造房子,後麵可能都會成為無人居住的鬼樓,造成極大的浪費。
不如把錢投在漁業上麵。
沒錯,年底,各種喜訊傳來,但漁業養殖方麵依舊沒有絲毫進展,林場為此聘請專家,購買各種魚苗,改造水源.....前前後後花了不下35萬,幾乎都打了水漂。
張會計都快罵娘了,說有這錢還不如給他養豬......
但陳澤知道,伊水的自然條件確實是非常的優秀,即使是放在生態原始的東北也是數一數二,之所以沒有成功,陳澤認為隻是時間問題。
雖然場裏有些人對陳澤這些年在養魚上投這麽多錢多有議論,但陳澤還是堅持說服場長繼續投資。
成功的果實需要時間和金錢去澆灌。
......
1978年,
開年,路還是繼續修,通往各個村子的路是個大工程,很多偏僻的村子地勢複雜,距離主幹道遙遠,修路的性價比極低,甚至不如將之全部搬遷出來,就像是後世的扶貧。
權責方麵講,這不屬於鹿原林場的職責,林場出錢修這些路,對林場沒有很大好處,但因為沙其鳴同時在市裏麵有兼職,從個人責任和林場未來發展角度考慮,這項工作還是在繼續推行。
不過,很顯然,這是個長期工程,陳澤和沙其鳴任期內肯定是看不到了。
五月份,本年度第二批山貨成功出口,單筆貿易額達到100萬,算是帶著周圍其他兄弟單位一起發財。
六月份,陳澤從魔都迴來,帶了一批物資,剛一到場裏卻被人圍在辦公室罵了一頓,不知道是誰傳出了風聲,說場裏今年不再修房子,是因為他向場長建議的,許多沒有拿到房子的工人一家老小來場裏鬧事,將陳澤堵在辦公室。
還有人提及陳澤違規為黃磊一家分房子的事情。
但陳澤什麽都沒有解釋,任由他們罵累了,被廠保衛科趕走。
十一月份,徽省鳳陽小崗村18位農民簽下“生死狀”,將村內土地分開承包,開創家庭聯產承包責任製的先河,拉開了私有製大時代的帷幕。
十二月份,醞釀已久的大包幹,終於在十一三中會議上首次以官方形式正式通過,保守的省份還在觀望,而開放的幾省已經如火如荼地進行。
東三省在這個時代是富裕,先進地象征,自然不甘人後。
陳澤和沙其鳴準備搞一件大事,那就是在走之前將場裏的部分參田承包給場裏的員工,將這部分既定的利潤,提前分給員工以防萬一。
但最終還未開始進行,就被各級領導給叫停了。
不僅沙其鳴的幾個叔叔將之叫過去勸導,陳澤這邊也接到遠在首都的電話,勸他不要激進,大局未定,還須在繼續觀望,出頭鳥不好當。
兩人最終作罷。
1978年,12月27日。
這不是一個什麽特別的日子,隻是沙其鳴要走了,和大家開了最後一場會議,便收拾東西準備離開。
沒有後世某青天大老爺離任,萬人空巷,扶老攜幼迎相送,隻有一些聽聞消息又恰巧住在林場的幾十個工人,從家裏走了出來,將沙其鳴送到了林場門口的瀝青馬路上。
沙其鳴和夫人孩子坐上了一輛黑色轎車,沒錯,如今不僅是軍車,越野車,就連轎車也可以正常在林場與市區兩地通行。
車裏兩個孩子剛來時一個還沒上小學,一個在繈褓,現在大的馬上就要上初中了,女孩也上小學了,麵對離開居住五六年的林場,麵對相處五六年的朋友,麵對這漫山遍野的蟲鳴鳥叫,兩個孩子有些無所適從。
黑色轎車後麵是一輛綠皮軍用卡車,綠布裹著,看著挺神秘,但陳澤知道,裏麵最值錢的就是那個他送的,讓大慶家具廠親手打造的真皮沙發。
這幾年大慶家具廠一直和林場也保持有合作,廠長李瀚海甚至想著以後把家具像林場的山貨一樣賣到國外去,不過聽說這兩年因為某些原因,自己辛苦建立的家具廠都快保不住了。
林間晚風落葉,黑色筆直的公路。
沙其鳴和陳澤穿著黑色膩子大衣,兩人身材都很高大,一個一米八幾,一個一米九要多,在送行的人群中鶴立雞群。
沙其鳴先是和送行的員工們道別,而後又在說笑中和場裏各個領導管理層告別,最終來到黑色轎車旁邊的時候,就隻剩下他和陳澤。
“什麽時候上任,時間定下來了嗎?”
“嗯,年後就上任,先帶去市裏看望劉叔叔,然後轉到申陽跟母親過個年。”
“嗯。”
簡單地幾句噓寒問暖,兩人再次相顧無言。
該說的話幾天前已經說的差不多了,此時已經沒有好說的了,好好告個別吧!
陳澤主動幫沙其鳴打開車門,
“天色不早了,到市裏還要一個多鍾頭,走吧。”
沙其鳴這個沉穩冷麵的男人,醞釀半天也同樣沒有說出什麽感人的話,隻是說了一句,
“嗯,走了,後會有期!”
晚風下,陳澤露出陽光燦爛般的笑容,同樣迴了一句,
“後會有期!”
而後像是想到了什麽,又補充了一句:
“前程似錦,不忘初心!”
已經坐進車裏的沙其鳴聽到這句話,抬頭望向車窗外,嚴肅的臉上同樣露出難得的和煦笑容,擺了擺手,告別,
“不忘初心,前程似錦!”
隨後,又跟坐在後座的兒女說,
“鵬鵬,圓圓,跟陳叔叔再見。”
兩個小家夥聽到父親的話,很禮貌地對著車窗外地陳澤擺手,異口同聲地說道:
“陳叔叔再見!”
“陳叔叔再見!”
......
陳澤望著公路上遠去的黑色轎車,越來越小,逐漸消失在冬天的遠山之間,直到不見蹤影。
......
沙其鳴的走的第二個月,辛辛苦苦培育五六年的魚種終於成功迎來了收獲,一次大豐收,全場上下都吃到了自家林場養的魚。
魚肉的香味飄蕩在家家戶戶上空。
雖然隻賣了不到三萬元,比之木材人參鬆茸不值一提,但總歸是看到了迴報。
大家對陳澤的議論也少了一些。
......
1979年,三月,陳澤做完了自己該做的,卸任了代理場長,並且辭去了副場長的職位,將大權交接給了一位京城來的27歲的年輕人。
......
1979年,五月,返鄉的風終於刮到了春暖的花開的伊水,關於京城方麵解決方案的六項提議,漸漸開始在伊水流傳開來。
時間短暫倒迴1978年。
1978年9月,芸南景洪農場教師、滬上知青丁惠民等人給鄧寫了一封公開聯名信,曆數了芸南廣大知青的困惑、煩惱以及對生活的絕望,希望能迴到自己的家鄉。
1978年11月16日,丁惠民給鄧寫了第二封公開聯名信,信上簽名的知青逾萬。其後,芸南七個農場的三萬多知青參加了罷工,使工作癱瘓,生產停頓。
1978年12月7日,芸南知青再次向華、中央、鄧寫了第三封請願信,同時,成立了農場知青北上請願籌備組,組織北上請願團。
1978年12月9日,知青發布了北上宣言,同日開始大罷工。罷工席卷了全省。
1978年12月16日,請願團從芸南景洪出發,次年2月27日抵達京城。
1979年1月23日,京城召開緊急會議。
會由餘副總主持,會議很快通過了針對請願鬧事問題提出的六項解決方案。
一、把農場辦成農工聯合企業,適當提高工資,把知青穩定在農場。二、參照以往辦理病退困退的規定商調迴城,由知青部門負責辦理。三、城鎮職工退職退休後,可以由其子女頂替。四、從農場參軍的知青,退伍後可以迴父母所在地安置工作。五、城市招工時,允許到農場商調本市下鄉知青。六、魔都郊區到農場的青年,可以允許迴原籍社隊。
自此,知青返鄉已成定局。
有些事總是要有人做,有些規則總要有些人來打破。
而他們之所以會如此激進,某些特殊因素不考慮,僅從1973年的某項文件報告就能看出:占知青群體僅百分之一的芸南。1973年(沒錯是73年,不是75年以後)懲治行動中就查出,整個兵團吊打知青1034起,受害知青1894,兩人死亡,侮辱女知青的幹部286人,受害女知青430人。
這還隻是1973年時的調查報告,更大規模的知青下鄉是在1975年之後開始的,後來的知青是否有遭遇同樣的事情,從結果上來看,答案是顯而易見的。
哪裏有壓迫,哪裏就有反抗。
不過,兩相對比,伊水的知青生活就不知道要幸福多少,尤其是七五年之後來的知青,不但沒吃過前人砍樹的苦,還享受到了後人乘涼的福,過得甚至不比在家鄉的時候差。
拿的工資比家鄉工廠多,吃得比家鄉好,工作還比家裏麵輕鬆。
但是,就像陳澤預測的那樣,金窩銀窩不如自己家的狗窩,當可以返鄉的消息傳迴來後,不少人還是要拋棄現在的生活與工作,決意返鄉。
想要返鄉就要從六項中尋找方法,而現實是,無論是什麽方法,最終都繞不開地方領導的同意。
所有法治最終都成了人治。
其他地方的知青為了返鄉,想盡辦法,有關係的找關係,沒關係想辦法有關係,(可以看一下《天浴》)。
而伊水的知青裏麵,因為有陳澤這個前林場話事人,因此都找到了陳澤。
然而,讓陳澤萬萬沒想到的是,第一個找到他的,竟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