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沒少賺
開局流放,災荒年我帶嫂嫂們逃荒 作者:老肥狗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鄧知府應了一聲,拿起勺子輕輕挖了一塊放到了嘴裏。
一口下去,鄧知府的眼睛亮了又亮。
這若是糕點的話,那製作此糕點的師父的手藝不一般,居然能做的如此細膩。
仔細嚐了嚐,他嚐不出這糕點到底是什麽東西做的。
“味道如何!?”沈庸笑著問道。
鄧知府咽下嘴裏的紅薯,欣喜道,
“這糕點口感軟糯綿密,香甜可口,看著色澤金黃,飽滿又誘人,聞著香氣撲鼻,甜香四溢,簡直讓人迴味無窮啊。”
鄧知府把他能想出來的適合的好話,全都說了一遍。
能讓沈庸親自拿出來分享的糕點,想來做糕點的人不一般,不是老夫人就是六位夫人,反正好好誇一頓準沒錯。
再說,他也不是瞎說的,確實很好吃,甜度適中,不像有的糕點甜的膩人。
沈庸勾唇一笑,“這可不是糕點。”
“這....這不是糕點是什麽!?”鄧知府怔愣的看向盤中的食物。
甜滋滋的,咋就不是糕點了。
沈庸抬起手拍了一下,“啪~”
屋外的孫仁和張鐵柱聽到聲音,立刻抬著一筐東西走了進去。
鄧知府滿臉疑惑的看著筐裏大小不一,呈紫紅色的物體,
“這....難道就是....”
鄧知府看了眼筐裏的東西,又看了眼盤中的食物,這顏色似乎有些不對啊。
沈庸指了指竹筐,“拿一個給鄧大人瞧瞧。”
孫仁應了一聲,立刻從竹筐中拿了個紅薯遞給了鄧知府。
鄧知府皺眉看著手中的紫色的物體,湊近聞了聞,似乎隱約有一點點淡香甜味。
捏一下,硬嘎嘎的,跟剛剛入口綿軟的食物,那簡直是兩個極端。
“這東西煮熟後,就是這道食物嗎?”
鄧知府拿著手裏的東西,看向沈庸。
食物煮熟前和煮熟後不一樣,這他當然懂。
就是這顏色差別有點大,一般食物煮熟後顏色差別不會有這麽大。
“沒錯。”沈庸笑著點點頭,“這是紅薯。”
鄧知府看著手裏紫紅色的東西,叫“紅薯”也確實實至名歸。
“微臣孤陋寡聞,還從未見過此食物,不過,紅薯的味道確實不錯。”
想來這樣好吃的食物,種植起來肯定很麻煩。
他能有幸嚐一口,那也算是跟著王爺沾光了。
“你當然沒見過。”沈庸看向那筐紅薯,“紅薯產量大,易種植,本王決定讓千煌城周邊的百姓種植此物。”
“不過,眼下已經過了種植的最佳時間。”
“而且全城都在修建中,也沒有多餘的百姓去種植。”
“從今天開始,百姓們的吃的飯菜中,加一個煮紅薯。”
鄧知府震驚的瞪大眼睛,“這麽精貴的東西,消耗量可不是一般的大啊。”
至於產量大不大的,他都沒看到,不好斷定沈庸說的產量大是多大。
但是全城幾十萬人,每人每天吃飯的時候加一個紅薯,那可真不是小數目。
他顛了顛手裏的紅薯,一個約莫有小半斤的樣子,每天幾十萬斤的紅薯,想想就很嚇人啊。
沈庸笑了笑,“先讓大家都嚐嚐,來年春天就可以種植了。”
“這是紅薯的種植時間和方法,你拿去讓人仔細學習一下,然後傳授給百姓們。”
百姓們都很寶貝地裏種植的東西,冷不丁的拿出東西他們種植,他們心裏會沒底。
先讓他們嚐嚐甜頭,這東西也不貴,比糧食便宜多了。
兩倉庫200萬斤的紅薯,也才隻花了398萬。
他的賬戶餘額還有元呢。
孫仁上前拿過沈庸手裏的紙,遞給了傻了眼的鄧知府。
鄧知府怔愣的接過紅薯種植說明書,看著上麵細致的寫了種植時間,種植方法選種育苗....心裏緩緩的鬆了口氣。
寫的這麽詳細,種不出來就說不過去了。
“是,微臣迴去仔細研究一下。”
沈庸點點頭,“這筐紅薯,你就帶迴去吧。”
謝恩後,鄧知府捏著說明書,抬著一筐紅薯迴了府裏。
.......
“鄧大人,聽說王爺給了你一筐好東西。”
馬老爺笑著看向鄧知府,“可否讓草民瞧一瞧?”
聽說鄧知府從王爺那裏抬了一筐好東西,他第一時間就趕了過來。
千煌王給的東西,那絕對能出大價錢的。
他讓人把精鹽弄到火鳳國去了,第一批出手2袋鹽,也就是2斤,賣出了6千兩黃金。
這也是他運氣好,火鳳國的兩個不對付的王爺一起出現在拍賣行,誰都不服誰,就那麽把出價100兩黃金的鹽直接抬到了六千兩黃金。
開門一炮紅,他咋能不開心。
現在他已經往火鳳國所有城市送去了精鹽,每個城隻有100斤鹽,多了賣不出價格。
火鳳國總共有126城,這一下出去就是一萬多斤。
等過半個月,他在再往各城出100斤鹽,細水長流。
他也沒準備讓火鳳國的百姓吃上這樣的鹽。
他銷售的目標是火鳳國各城的達官貴人們,100兩黃金一袋的精鹽,隻有他們消費的起。
鄧知府瞥了眼馬老爺送來的一匣子黃金,勾唇笑了笑,
“馬老爺最近沒少賺啊?”
出手就是1000兩黃金,還真是大方。
看來,那些精鹽讓馬府和謝府賺了不少。
“嗐~”馬老爺擺擺手,笑了笑,“細水長流,這麽精貴的鹽出多了,賣不出好價格。”
“時間線得拉長,我已經讓人把鹽往火鳳國周邊的幾個小國運送了過去,具體能賣出多高的價格,得他們迴來就知道了。”
馬老爺說的時候,臉上的笑容根本就抑製不住。
他都不用猜,那價格絕對低不了。
噱頭他都讓人傳出去了,這是大天朝和火鳳國皇室專用精鹽,那些小國的人一聽,還不庫庫掏錢買啊。
每賣出一萬兩黃金,他就能進賬三千兩黃金,還是無本的買賣,想想就興奮。
感覺要不了多久,他就能成大天朝的首富了。
“確實。”鄧知府點點頭,“謝家把鹽往南方送了?”
南方的水運大部分都是謝家掌控的,這事他也清楚。
一口下去,鄧知府的眼睛亮了又亮。
這若是糕點的話,那製作此糕點的師父的手藝不一般,居然能做的如此細膩。
仔細嚐了嚐,他嚐不出這糕點到底是什麽東西做的。
“味道如何!?”沈庸笑著問道。
鄧知府咽下嘴裏的紅薯,欣喜道,
“這糕點口感軟糯綿密,香甜可口,看著色澤金黃,飽滿又誘人,聞著香氣撲鼻,甜香四溢,簡直讓人迴味無窮啊。”
鄧知府把他能想出來的適合的好話,全都說了一遍。
能讓沈庸親自拿出來分享的糕點,想來做糕點的人不一般,不是老夫人就是六位夫人,反正好好誇一頓準沒錯。
再說,他也不是瞎說的,確實很好吃,甜度適中,不像有的糕點甜的膩人。
沈庸勾唇一笑,“這可不是糕點。”
“這....這不是糕點是什麽!?”鄧知府怔愣的看向盤中的食物。
甜滋滋的,咋就不是糕點了。
沈庸抬起手拍了一下,“啪~”
屋外的孫仁和張鐵柱聽到聲音,立刻抬著一筐東西走了進去。
鄧知府滿臉疑惑的看著筐裏大小不一,呈紫紅色的物體,
“這....難道就是....”
鄧知府看了眼筐裏的東西,又看了眼盤中的食物,這顏色似乎有些不對啊。
沈庸指了指竹筐,“拿一個給鄧大人瞧瞧。”
孫仁應了一聲,立刻從竹筐中拿了個紅薯遞給了鄧知府。
鄧知府皺眉看著手中的紫色的物體,湊近聞了聞,似乎隱約有一點點淡香甜味。
捏一下,硬嘎嘎的,跟剛剛入口綿軟的食物,那簡直是兩個極端。
“這東西煮熟後,就是這道食物嗎?”
鄧知府拿著手裏的東西,看向沈庸。
食物煮熟前和煮熟後不一樣,這他當然懂。
就是這顏色差別有點大,一般食物煮熟後顏色差別不會有這麽大。
“沒錯。”沈庸笑著點點頭,“這是紅薯。”
鄧知府看著手裏紫紅色的東西,叫“紅薯”也確實實至名歸。
“微臣孤陋寡聞,還從未見過此食物,不過,紅薯的味道確實不錯。”
想來這樣好吃的食物,種植起來肯定很麻煩。
他能有幸嚐一口,那也算是跟著王爺沾光了。
“你當然沒見過。”沈庸看向那筐紅薯,“紅薯產量大,易種植,本王決定讓千煌城周邊的百姓種植此物。”
“不過,眼下已經過了種植的最佳時間。”
“而且全城都在修建中,也沒有多餘的百姓去種植。”
“從今天開始,百姓們的吃的飯菜中,加一個煮紅薯。”
鄧知府震驚的瞪大眼睛,“這麽精貴的東西,消耗量可不是一般的大啊。”
至於產量大不大的,他都沒看到,不好斷定沈庸說的產量大是多大。
但是全城幾十萬人,每人每天吃飯的時候加一個紅薯,那可真不是小數目。
他顛了顛手裏的紅薯,一個約莫有小半斤的樣子,每天幾十萬斤的紅薯,想想就很嚇人啊。
沈庸笑了笑,“先讓大家都嚐嚐,來年春天就可以種植了。”
“這是紅薯的種植時間和方法,你拿去讓人仔細學習一下,然後傳授給百姓們。”
百姓們都很寶貝地裏種植的東西,冷不丁的拿出東西他們種植,他們心裏會沒底。
先讓他們嚐嚐甜頭,這東西也不貴,比糧食便宜多了。
兩倉庫200萬斤的紅薯,也才隻花了398萬。
他的賬戶餘額還有元呢。
孫仁上前拿過沈庸手裏的紙,遞給了傻了眼的鄧知府。
鄧知府怔愣的接過紅薯種植說明書,看著上麵細致的寫了種植時間,種植方法選種育苗....心裏緩緩的鬆了口氣。
寫的這麽詳細,種不出來就說不過去了。
“是,微臣迴去仔細研究一下。”
沈庸點點頭,“這筐紅薯,你就帶迴去吧。”
謝恩後,鄧知府捏著說明書,抬著一筐紅薯迴了府裏。
.......
“鄧大人,聽說王爺給了你一筐好東西。”
馬老爺笑著看向鄧知府,“可否讓草民瞧一瞧?”
聽說鄧知府從王爺那裏抬了一筐好東西,他第一時間就趕了過來。
千煌王給的東西,那絕對能出大價錢的。
他讓人把精鹽弄到火鳳國去了,第一批出手2袋鹽,也就是2斤,賣出了6千兩黃金。
這也是他運氣好,火鳳國的兩個不對付的王爺一起出現在拍賣行,誰都不服誰,就那麽把出價100兩黃金的鹽直接抬到了六千兩黃金。
開門一炮紅,他咋能不開心。
現在他已經往火鳳國所有城市送去了精鹽,每個城隻有100斤鹽,多了賣不出價格。
火鳳國總共有126城,這一下出去就是一萬多斤。
等過半個月,他在再往各城出100斤鹽,細水長流。
他也沒準備讓火鳳國的百姓吃上這樣的鹽。
他銷售的目標是火鳳國各城的達官貴人們,100兩黃金一袋的精鹽,隻有他們消費的起。
鄧知府瞥了眼馬老爺送來的一匣子黃金,勾唇笑了笑,
“馬老爺最近沒少賺啊?”
出手就是1000兩黃金,還真是大方。
看來,那些精鹽讓馬府和謝府賺了不少。
“嗐~”馬老爺擺擺手,笑了笑,“細水長流,這麽精貴的鹽出多了,賣不出好價格。”
“時間線得拉長,我已經讓人把鹽往火鳳國周邊的幾個小國運送了過去,具體能賣出多高的價格,得他們迴來就知道了。”
馬老爺說的時候,臉上的笑容根本就抑製不住。
他都不用猜,那價格絕對低不了。
噱頭他都讓人傳出去了,這是大天朝和火鳳國皇室專用精鹽,那些小國的人一聽,還不庫庫掏錢買啊。
每賣出一萬兩黃金,他就能進賬三千兩黃金,還是無本的買賣,想想就興奮。
感覺要不了多久,他就能成大天朝的首富了。
“確實。”鄧知府點點頭,“謝家把鹽往南方送了?”
南方的水運大部分都是謝家掌控的,這事他也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