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六零祝老二家的長女7
快穿之淪為路人甲的漂亮女主 作者:唐果果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茯苓好笑的摸了摸他的頭。
“這事情得你爸媽同意,他們要是同意我沒有意見。”
祝敬北聞言眼睛微微睜大
“大姐,你說的是真的?”
“當然,隻要你爸媽同意,我沒意見。”
祝敬北得到茯苓的承諾,轉身找到了朱春玲。
“媽!媽!我想給大姐當弟弟可不可以?”
祝敬北越說聲音越小,明顯的底氣不足。
朱春玲揉了揉耳朵。
“小北,你剛才說什麽?我怎麽沒聽清楚?”
為了以後每天都不餓肚子,祝敬北鼓足勇氣抬頭望向朱春玲。
“媽,我說我想給大姐當弟弟。”
祝利民剛從外麵進來就聽到兒子這話,一時間竟有些沒反應過來。
“媽,你還有哥哥他們也不差我一個,等我跟大姐迴家,有好吃的肯定不會忘了你的。”
朱春玲迴過神來,雙手抓著他的肩膀詢問道。
“這些話誰教你說的?”
“沒……沒人教,這是我自己想的。”
祝敬北今年十歲看起來卻跟八歲的祝敬佑一樣大,甚至還不如祝敬佑。
祝敬佑、祝敬明兄弟二人有茯苓這個姐姐在,根本就沒餓過肚子,因此小臉健康紅潤,不像祝敬北兄弟幾人一個個的麵如菜色,一看就知道沒吃飽飯。
不過經過這半個月的投喂,幾人的麵色好了不少。
但也隻是比村裏其他人好一點。
跟祝敬佑兄弟比還是差了一些。
祝利民把兒子拉到麵前,蹲下身子耐心的詢問他,為啥有這樣的想法。
他的想法茯苓他們知道嗎?
祝敬北老實說知道,還茯苓已經答應了,隻要他們同意就可以。
祝利民半信半疑的找到茯苓。
茯苓沒有添油加醋,隻是陳述事實。
反正就是多一張嘴的問題,她不介意祝敬北跟著他們迴去。
經過這段時間的相處,她還是挺喜歡這個憨憨的堂弟的。
一開始其他人並不知道祝敬北想法,但是不到一個下午,祝家人都知道了祝敬北想法。
祝老頭、祝老頭覺得孫子胡鬧。
二兒子一家是有著城裏戶口,有人頭糧的,但是小孫子戶口在鄉下,去了城裏沒有人頭糧。
一開始祝敬北小朋友隻是有這個想法,但是祝家人越不讓他去,他就越想要去。
最後沒辦法祝利民夫妻隻能妥協。
祝老頭、祝老太還偷偷的給兒媳婦潘美麗塞錢。
潘美麗錢還沒有捂熱,就被茯苓給拿走了。
祝敬北第一次出遠門,看什麽都很稀奇。
祝敬佑、祝敬明對於這個多出來的哥哥並不排斥。
火車上幾人,嘰嘰喳喳的討論著,時間過得很快。
迴到城裏的第二天,祝福滿夫妻就去上班了。
茯苓他們也陸陸續續的去上學。
茯苓給祝敬北和祝敬佑報一個年級。
祝敬佑六歲上學,中間跳了一級,今年四年級。
祝敬北在老家讀五年級,但是兩邊的教學質量不一樣,茯苓怕他跟不上,給他報了四年級。
自從祝敬北離開後,祝敬西兄弟幾人從一開始的不習慣,到最後的習以為常。
隻是閑下來的時間,他們都會望著遠方發呆。
茯苓也沒有忘記祝家其他人,時不時的都會寄一些吃食迴去孝敬老人。
因此祝家人在荒年倒是過得還不錯,村裏村民們也因為有著茯苓的幫助,沒有一人餓死。
時間過得很快,眨眼茯苓就大學畢業了。
她知道未來會發生什麽,婉拒了學校的聘請,迴到老家。
大學老師可是高危職業,她可不想住牛棚。
這個年代大學生可是很吃香的,畢業工作包分配。
她選擇迴到老家。
剛好那裏的鎮長,因貪汙被查,職位空了下來。
她順利的空降鎮長之位。
巧合的是她四叔祝遠誌,去年剛升職政委書記。
祝誌遠也沒想到,有一天他會和自家侄女成為同事。
一開始他還擔心新來的鎮長不好相處,現在他是完全不用擔心了。
對於跟自己四叔一起共事,茯苓沒有任何的不適。
祝家其他兄弟,這些年也陸陸續續的畢業了。
祝敬東高中畢業後,選擇去當兵,現在跟祝國強在一個地方。
祝敬南則是考了個專科,畢業後被分配到鎮上的紡織廠裏做幹事。
祝敬西沒考上高中,現在在家裏幫忙。
祝敬北跟祝敬佑在茯苓的壓製下,考去了同一個大學。
茯苓已經算好了時間,等他們畢業那一年剛好是停止高考的那年。
祝寶珠現在在讀小學,她也知道曆史的進程,她想過提前參加高考,但是年齡太小,隻能放棄,等七七年的高考。
祝老頭、祝老頭接到消息大孫女要迴來,把家裏壓箱底的吃食都拿了出來。
兩人也沒有想到老二那慫包的樣子,居然生了這麽一個有出息的閨女。
“老三家的去後院抓隻雞來殺。”
“媽,我這就去。”
村裏其他人也聽到了消息,一個個的拿著東西上門。
有的拿雞蛋,有的提著一隻雞,還有的拎著自家醃製的鹹菜。
“你們這是幹嘛?”
祝老太看著一群堵在自己家門口的老頭老太太不解的道。
“我們聽說茯苓那丫頭迴來了,拿點東西來感謝她,荒年的那幾年可多虧了她,不然我們…………”
“這哪能要你們的東西,快拿迴去。”
祝老太說什麽也不收。
其他人見狀把東西放在院子裏,一溜煙的跑了,任由祝老太如何喊,也沒有人停下。
朱春玲看著滿院的東西,目光求救的望向祝老太。
“媽,這些東西怎麽辦?”
沒等祝老太開口,祝老頭從屋裏走出來。
“既然是鄉親們的一片心意,就收下吧!”
祝老太點頭。
“聽你爸的收起來。”
每家拿的東西都不多,但是架不住人多呀。
朱春玲盤點了一下,光是雞蛋就一百三十七多個,雞有六隻,其中有四隻還是在下蛋的老母雞。
白菜就比較多有五十四斤,大米有好幾小袋,一袋大概一兩斤的樣子,全部加起來也有十六斤。
還有三塊臘肉,稱了一下有十三斤二兩。
魚也有四五條,不過是醃製過的鹹魚。
把東西全部歸置好,朱春玲把統計出來的數量給祝老太匯報。
祝老太也沒想到有這麽多的東西。
“孩子他爸,現在怎麽辦?這些東西都不知道誰是誰家送的,以後怎麽還。”
祝老頭沉吟了一會兒這才開口道
“老婆子,你去拿點錢,讓老三去供銷社買點糕點跟糖果,一家送一些,讓大家都甜甜嘴。”
“這事情得你爸媽同意,他們要是同意我沒有意見。”
祝敬北聞言眼睛微微睜大
“大姐,你說的是真的?”
“當然,隻要你爸媽同意,我沒意見。”
祝敬北得到茯苓的承諾,轉身找到了朱春玲。
“媽!媽!我想給大姐當弟弟可不可以?”
祝敬北越說聲音越小,明顯的底氣不足。
朱春玲揉了揉耳朵。
“小北,你剛才說什麽?我怎麽沒聽清楚?”
為了以後每天都不餓肚子,祝敬北鼓足勇氣抬頭望向朱春玲。
“媽,我說我想給大姐當弟弟。”
祝利民剛從外麵進來就聽到兒子這話,一時間竟有些沒反應過來。
“媽,你還有哥哥他們也不差我一個,等我跟大姐迴家,有好吃的肯定不會忘了你的。”
朱春玲迴過神來,雙手抓著他的肩膀詢問道。
“這些話誰教你說的?”
“沒……沒人教,這是我自己想的。”
祝敬北今年十歲看起來卻跟八歲的祝敬佑一樣大,甚至還不如祝敬佑。
祝敬佑、祝敬明兄弟二人有茯苓這個姐姐在,根本就沒餓過肚子,因此小臉健康紅潤,不像祝敬北兄弟幾人一個個的麵如菜色,一看就知道沒吃飽飯。
不過經過這半個月的投喂,幾人的麵色好了不少。
但也隻是比村裏其他人好一點。
跟祝敬佑兄弟比還是差了一些。
祝利民把兒子拉到麵前,蹲下身子耐心的詢問他,為啥有這樣的想法。
他的想法茯苓他們知道嗎?
祝敬北老實說知道,還茯苓已經答應了,隻要他們同意就可以。
祝利民半信半疑的找到茯苓。
茯苓沒有添油加醋,隻是陳述事實。
反正就是多一張嘴的問題,她不介意祝敬北跟著他們迴去。
經過這段時間的相處,她還是挺喜歡這個憨憨的堂弟的。
一開始其他人並不知道祝敬北想法,但是不到一個下午,祝家人都知道了祝敬北想法。
祝老頭、祝老頭覺得孫子胡鬧。
二兒子一家是有著城裏戶口,有人頭糧的,但是小孫子戶口在鄉下,去了城裏沒有人頭糧。
一開始祝敬北小朋友隻是有這個想法,但是祝家人越不讓他去,他就越想要去。
最後沒辦法祝利民夫妻隻能妥協。
祝老頭、祝老太還偷偷的給兒媳婦潘美麗塞錢。
潘美麗錢還沒有捂熱,就被茯苓給拿走了。
祝敬北第一次出遠門,看什麽都很稀奇。
祝敬佑、祝敬明對於這個多出來的哥哥並不排斥。
火車上幾人,嘰嘰喳喳的討論著,時間過得很快。
迴到城裏的第二天,祝福滿夫妻就去上班了。
茯苓他們也陸陸續續的去上學。
茯苓給祝敬北和祝敬佑報一個年級。
祝敬佑六歲上學,中間跳了一級,今年四年級。
祝敬北在老家讀五年級,但是兩邊的教學質量不一樣,茯苓怕他跟不上,給他報了四年級。
自從祝敬北離開後,祝敬西兄弟幾人從一開始的不習慣,到最後的習以為常。
隻是閑下來的時間,他們都會望著遠方發呆。
茯苓也沒有忘記祝家其他人,時不時的都會寄一些吃食迴去孝敬老人。
因此祝家人在荒年倒是過得還不錯,村裏村民們也因為有著茯苓的幫助,沒有一人餓死。
時間過得很快,眨眼茯苓就大學畢業了。
她知道未來會發生什麽,婉拒了學校的聘請,迴到老家。
大學老師可是高危職業,她可不想住牛棚。
這個年代大學生可是很吃香的,畢業工作包分配。
她選擇迴到老家。
剛好那裏的鎮長,因貪汙被查,職位空了下來。
她順利的空降鎮長之位。
巧合的是她四叔祝遠誌,去年剛升職政委書記。
祝誌遠也沒想到,有一天他會和自家侄女成為同事。
一開始他還擔心新來的鎮長不好相處,現在他是完全不用擔心了。
對於跟自己四叔一起共事,茯苓沒有任何的不適。
祝家其他兄弟,這些年也陸陸續續的畢業了。
祝敬東高中畢業後,選擇去當兵,現在跟祝國強在一個地方。
祝敬南則是考了個專科,畢業後被分配到鎮上的紡織廠裏做幹事。
祝敬西沒考上高中,現在在家裏幫忙。
祝敬北跟祝敬佑在茯苓的壓製下,考去了同一個大學。
茯苓已經算好了時間,等他們畢業那一年剛好是停止高考的那年。
祝寶珠現在在讀小學,她也知道曆史的進程,她想過提前參加高考,但是年齡太小,隻能放棄,等七七年的高考。
祝老頭、祝老頭接到消息大孫女要迴來,把家裏壓箱底的吃食都拿了出來。
兩人也沒有想到老二那慫包的樣子,居然生了這麽一個有出息的閨女。
“老三家的去後院抓隻雞來殺。”
“媽,我這就去。”
村裏其他人也聽到了消息,一個個的拿著東西上門。
有的拿雞蛋,有的提著一隻雞,還有的拎著自家醃製的鹹菜。
“你們這是幹嘛?”
祝老太看著一群堵在自己家門口的老頭老太太不解的道。
“我們聽說茯苓那丫頭迴來了,拿點東西來感謝她,荒年的那幾年可多虧了她,不然我們…………”
“這哪能要你們的東西,快拿迴去。”
祝老太說什麽也不收。
其他人見狀把東西放在院子裏,一溜煙的跑了,任由祝老太如何喊,也沒有人停下。
朱春玲看著滿院的東西,目光求救的望向祝老太。
“媽,這些東西怎麽辦?”
沒等祝老太開口,祝老頭從屋裏走出來。
“既然是鄉親們的一片心意,就收下吧!”
祝老太點頭。
“聽你爸的收起來。”
每家拿的東西都不多,但是架不住人多呀。
朱春玲盤點了一下,光是雞蛋就一百三十七多個,雞有六隻,其中有四隻還是在下蛋的老母雞。
白菜就比較多有五十四斤,大米有好幾小袋,一袋大概一兩斤的樣子,全部加起來也有十六斤。
還有三塊臘肉,稱了一下有十三斤二兩。
魚也有四五條,不過是醃製過的鹹魚。
把東西全部歸置好,朱春玲把統計出來的數量給祝老太匯報。
祝老太也沒想到有這麽多的東西。
“孩子他爸,現在怎麽辦?這些東西都不知道誰是誰家送的,以後怎麽還。”
祝老頭沉吟了一會兒這才開口道
“老婆子,你去拿點錢,讓老三去供銷社買點糕點跟糖果,一家送一些,讓大家都甜甜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