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頁
[清穿同人] 清穿之側福晉悠閑日常 作者:飛玉鏡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那金階上的人仿佛並未看到殿門前的這一個動作,想來也是,她這才放下心中那若隱若現的一絲憂慮,大家穿著相似的素衣麻布,皇帝便如同那高懸的日月,聖光惠遍,如何能一一看清底下的芸芸眾生。
寶月乘著禦賜的步輦迴到承幹宮裏,大行皇帝宮中妃位娘娘不在少數,東西六宮裝的很勉強,她雖然是承幹宮的主位,但偏殿後殿裏少說也還有五六個貴人答應。裏麵甚至有比自己還要年輕的,不過十五六歲的女孩子,看著她們驚惶不安地行禮,她心中也不免閃過一絲茫然。
新帝的妃妾們遲早要搬進來的,自己或許還好,無非是遷往太妃們居住的宮中而已,可她們這些無依無靠的孩子又要怎麽辦呢?
「瑪瑙,把那個紅酸枝的箱子打開,裏頭是萬、先帝賞賜的東西,給她們分一分罷。」她摸摸昭昭不知憂愁的臉蛋,輕輕嘆了口氣。
月上中天,養心殿依舊燈火通明,蘇培盛端著一盞濃茶往殿內而去,恰巧撞上出來的張起麟。張起麟臉上帶著一種混雜著糾結驚異和不可置信的神色,恍恍惚惚地差點撞上蘇培盛手中那盞熱茶。
「張公公,煩請您看著些路。」蘇培盛咬牙切齒。
張起麟眼神都沒遞來一個,拱拱手就神遊天外地一溜煙跑了。
「先帝山陵事畢後,叫宗人府上折擬旨,朕幼蒙孝懿皇後撫育,貴妃為孝懿皇後親妹,應封為皇貴妃,」皇帝接過茶輕啜一口,他的目光仍停留在手中的奏疏上,仿佛心無旁騖,「另,奉太後旨意,和妃奉事先帝,最為謹慎,應晉為貴妃。」
皇太後甚至至今不曾見過皇帝一麵,何來的旨意?之前還叫自己送人家上步輦,自己可是禦前第一等的太監啊,蘇培盛險些一錯手摔了茶盞,他在心中無聲地吶喊,嗚唿哀哉!他的聖明天子!
於是他遵旨,帶著同樣不可置信地神色退出去了。
「日居月諸,照臨下土。乃如之人兮,逝不古處?胡能有定?寧不我顧。」寶月坐在床邊,輕聲為趴在枕頭上的昭昭念詩,「這句詩呢,是說一位夫君不循古道,心性不定,令無辜的妻子傷心,他卻全然不顧。」
《詩經》也是經書,原本公主們是不必讀的,可有一迴昭昭去找十六阿哥玩,見他在讀書,迴來便纏著她,說什麽也要一塊去上學。讀書可以明智,可公主怎麽能去禦書房?先帝有那麽多孩子,他是不會為了昭昭而破例的。寶月無法,隻能自己來教昭昭讀書。
「什麽是古道?」昭昭撐著下巴。
「也許是禮法、宗製和道德?」她有些猶豫。
這三個詞對孩子來說顯然還是太深奧了,昭昭帶著困意點頭,「那什麽是禮法、宗製、道德?」
「就是好的東西,君王可以用他們幫助人們各得其所地生活。」寶月吹滅蠟燭,拿下昭昭那一雙撐著下巴的手,把它放進厚厚的被褥裏。「好啦,明天再說,額娘的乖昭昭該睡覺了。」
「那四哥給我們步輦坐,他也是君王,是不是就是有這些好東西?」昭昭隻在暗夜裏露出一個小小的腦袋問道。
室內一片悄然無聲,寶月沒有迴答。
過了很久,直到被褥裏傳來了昭昭淺淺的鼾聲,寶月的聲音才在伸手不見五指的黑暗中輕輕響起。
「……已識幹坤大,猶憐草木青。他是個好人。」
第98章
大雪還在落,皇帝換了黑色的大麾,跪在靈前的背影顯得愈發深沉淵默。寶月的目光很快垂下,並沒有發現前方的天子不知何時,明目張膽地迴頭遙遙望來意味不明的一眼。殿中四周點上了火盆,她的身邊也有一個,雖然身後大開的門將唿嘯的寒風不遺餘力地帶了進來,但好歹也能汲取到一些微弱的熱意。
這日迴去後,那個帶她去乘坐轎輦的公公帶著一卷皇帝的旨意駕臨了承幹宮。她怔怔接旨,還未來得及有什麽反應,蘇培盛便打開了他帶來的兩箱珍寶。
綢緞、金銀,無非都是內務府準備的慣常賞賜,特別的是那一個小小的織錦盒子裏,放著一對熠熠生輝的明珠,照得滿室亮堂。她的神情凝滯一瞬,便豁然抬頭,直直地往蘇培盛平靜的麵孔上看去,隻見他神色一派安然,目光卻不自覺地移開了。
——君知妾有夫,贈妾雙明珠。明珠、也叫寶珠,這難道是一種偶然嗎?
「……拜謝萬歲隆恩。」
她謝恩,聲音輕輕的,平靜而又柔和,仿佛不過是收到了尋常的東西。
蘇培盛留下一個意味深長的目光便離開了,寶月置若罔聞,她盯著那兩箱東西,慢慢伸手打開了那個錦盒。
那是一對完美無瑕,光滑可鑑的珠子,寶月依次拿起,兩顆都細細看過,卻並沒有出現她想要看到的,這一對價值連城的小東西上頭並沒有內務府造辦處的烙印。它們忽然變得無比燙手,仿佛一道深淵一般的目光,沉重地落在她的腿上,卻仍然穿過素麵的厚重冬裝,在她的皮膚上留下難以忽視的溫度。
她的心高高懸起,那是一種渺小生物麵對巨獸本能的慌張,是凡人看到巨大的太陽接近眼前的惶恐。她抖著手拾起那對明珠,用力地將錦盒蓋上。
旨意上說,仰承皇太後慈諭,那麽無論如何她都得去慈寧宮謝恩問安。但非常之尷尬的是,太後並不願意搬到先朝太後所住的慈寧宮去,仍然在永和宮裏不挪窩,顯然是在和新帝別苗頭。她被新帝晉封,卻說是太後旨意,真能被太後傳召接見嗎。
寶月乘著禦賜的步輦迴到承幹宮裏,大行皇帝宮中妃位娘娘不在少數,東西六宮裝的很勉強,她雖然是承幹宮的主位,但偏殿後殿裏少說也還有五六個貴人答應。裏麵甚至有比自己還要年輕的,不過十五六歲的女孩子,看著她們驚惶不安地行禮,她心中也不免閃過一絲茫然。
新帝的妃妾們遲早要搬進來的,自己或許還好,無非是遷往太妃們居住的宮中而已,可她們這些無依無靠的孩子又要怎麽辦呢?
「瑪瑙,把那個紅酸枝的箱子打開,裏頭是萬、先帝賞賜的東西,給她們分一分罷。」她摸摸昭昭不知憂愁的臉蛋,輕輕嘆了口氣。
月上中天,養心殿依舊燈火通明,蘇培盛端著一盞濃茶往殿內而去,恰巧撞上出來的張起麟。張起麟臉上帶著一種混雜著糾結驚異和不可置信的神色,恍恍惚惚地差點撞上蘇培盛手中那盞熱茶。
「張公公,煩請您看著些路。」蘇培盛咬牙切齒。
張起麟眼神都沒遞來一個,拱拱手就神遊天外地一溜煙跑了。
「先帝山陵事畢後,叫宗人府上折擬旨,朕幼蒙孝懿皇後撫育,貴妃為孝懿皇後親妹,應封為皇貴妃,」皇帝接過茶輕啜一口,他的目光仍停留在手中的奏疏上,仿佛心無旁騖,「另,奉太後旨意,和妃奉事先帝,最為謹慎,應晉為貴妃。」
皇太後甚至至今不曾見過皇帝一麵,何來的旨意?之前還叫自己送人家上步輦,自己可是禦前第一等的太監啊,蘇培盛險些一錯手摔了茶盞,他在心中無聲地吶喊,嗚唿哀哉!他的聖明天子!
於是他遵旨,帶著同樣不可置信地神色退出去了。
「日居月諸,照臨下土。乃如之人兮,逝不古處?胡能有定?寧不我顧。」寶月坐在床邊,輕聲為趴在枕頭上的昭昭念詩,「這句詩呢,是說一位夫君不循古道,心性不定,令無辜的妻子傷心,他卻全然不顧。」
《詩經》也是經書,原本公主們是不必讀的,可有一迴昭昭去找十六阿哥玩,見他在讀書,迴來便纏著她,說什麽也要一塊去上學。讀書可以明智,可公主怎麽能去禦書房?先帝有那麽多孩子,他是不會為了昭昭而破例的。寶月無法,隻能自己來教昭昭讀書。
「什麽是古道?」昭昭撐著下巴。
「也許是禮法、宗製和道德?」她有些猶豫。
這三個詞對孩子來說顯然還是太深奧了,昭昭帶著困意點頭,「那什麽是禮法、宗製、道德?」
「就是好的東西,君王可以用他們幫助人們各得其所地生活。」寶月吹滅蠟燭,拿下昭昭那一雙撐著下巴的手,把它放進厚厚的被褥裏。「好啦,明天再說,額娘的乖昭昭該睡覺了。」
「那四哥給我們步輦坐,他也是君王,是不是就是有這些好東西?」昭昭隻在暗夜裏露出一個小小的腦袋問道。
室內一片悄然無聲,寶月沒有迴答。
過了很久,直到被褥裏傳來了昭昭淺淺的鼾聲,寶月的聲音才在伸手不見五指的黑暗中輕輕響起。
「……已識幹坤大,猶憐草木青。他是個好人。」
第98章
大雪還在落,皇帝換了黑色的大麾,跪在靈前的背影顯得愈發深沉淵默。寶月的目光很快垂下,並沒有發現前方的天子不知何時,明目張膽地迴頭遙遙望來意味不明的一眼。殿中四周點上了火盆,她的身邊也有一個,雖然身後大開的門將唿嘯的寒風不遺餘力地帶了進來,但好歹也能汲取到一些微弱的熱意。
這日迴去後,那個帶她去乘坐轎輦的公公帶著一卷皇帝的旨意駕臨了承幹宮。她怔怔接旨,還未來得及有什麽反應,蘇培盛便打開了他帶來的兩箱珍寶。
綢緞、金銀,無非都是內務府準備的慣常賞賜,特別的是那一個小小的織錦盒子裏,放著一對熠熠生輝的明珠,照得滿室亮堂。她的神情凝滯一瞬,便豁然抬頭,直直地往蘇培盛平靜的麵孔上看去,隻見他神色一派安然,目光卻不自覺地移開了。
——君知妾有夫,贈妾雙明珠。明珠、也叫寶珠,這難道是一種偶然嗎?
「……拜謝萬歲隆恩。」
她謝恩,聲音輕輕的,平靜而又柔和,仿佛不過是收到了尋常的東西。
蘇培盛留下一個意味深長的目光便離開了,寶月置若罔聞,她盯著那兩箱東西,慢慢伸手打開了那個錦盒。
那是一對完美無瑕,光滑可鑑的珠子,寶月依次拿起,兩顆都細細看過,卻並沒有出現她想要看到的,這一對價值連城的小東西上頭並沒有內務府造辦處的烙印。它們忽然變得無比燙手,仿佛一道深淵一般的目光,沉重地落在她的腿上,卻仍然穿過素麵的厚重冬裝,在她的皮膚上留下難以忽視的溫度。
她的心高高懸起,那是一種渺小生物麵對巨獸本能的慌張,是凡人看到巨大的太陽接近眼前的惶恐。她抖著手拾起那對明珠,用力地將錦盒蓋上。
旨意上說,仰承皇太後慈諭,那麽無論如何她都得去慈寧宮謝恩問安。但非常之尷尬的是,太後並不願意搬到先朝太後所住的慈寧宮去,仍然在永和宮裏不挪窩,顯然是在和新帝別苗頭。她被新帝晉封,卻說是太後旨意,真能被太後傳召接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