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頁
[清穿同人] 清穿之側福晉悠閑日常 作者:飛玉鏡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促狹鬼。」四爺含著笑意點點她的腦袋,是他想多了,才會把宸妃和孝獻皇後的例子套到寶月身上來。
寶月隻得意的在他懷裏笑。
「禦史若不監察百官,探問民間,一味隻盯著我的私帷事,可稱得上是失職了,」他又笑著說,「太宗世祖當朝之時,又有誰敢置喙,百年以後無非塵土掩沒。若是這樣的罵名,我自當得無懼,隻要玉娘不怕。」
「隻是福晉可不會管這些,她定然是受不了你這樣無情的。」
無論四爺做了什麽,在福晉眼裏總之都是她的錯。寶月幾乎能預見自己平靜生活又立刻被打破的樣子,不過對福晉而言,也許自己存在就是錯的,她們早就是劍拔弩張,她想像的平靜生活一戳就破,甚至可以說從沒有存在過。
尤其到如今,福晉視若珍寶的世子之位變成了太子之位,退讓可無法叫福晉和她和平共處。
聽了這話,四爺隻含笑不語。
第90章
三月十五日,四爺帶著宗室及百官齊聚山陵,奉安大行皇帝的棺槨,六次祭酒三爵禮畢後,永安大典禮成,如今年號雖然依舊仍用康熙,但四爺已圈好新的年號,明年元日一過,便是徹底的天下一新。
新帝尚在藩邸之時,就不是好相與的性子,故而文武百官們在禦門聽政的第一日也都懸著心小心奏對,隻是四爺的雷厲風行卻到底打了這些習慣了康熙年間寬仁風氣的官員們一個措手不及。
後來被康熙交給八爺的催繳庫銀一事便是頭一個被拿來開刀的,京中官員就在天子腳下,這幾年來已陸陸續續還上了虧空,可遠在天下各處的地方卻不然。
然而地方官員不少都與京中沾親帶故,官官相護,僅憑戶部幾個郎中,想要輻射到全國各地也絕非容易的事,四爺在朝堂上點出相關的人來細細盤問,見他們仍然支支吾吾試圖粉飾過去,不由勃然大怒。
他看完了各地最後兩年送來的所有摺子,對地方的情況知道的比朝臣還要詳備,被質問的朝臣聽著他將他所知道的情況一一道來,額間的冷汗瞬間澆湯似的流下,到最後隻能唯唯而對,口中念皇上聖明而已。
四爺仍不解氣,他冷笑一聲,「朕豈八歲登基之君哉。」
原本還尚懷僥倖,寄希望於新帝三年無改父道的朝臣們聽了這話心中瞬間一涼,依照慣例,新皇登基大赦天下,這些虧空亦是同理,大多免了了事,誰料這位皇帝不但不免去以示仁德,反倒催逼愈急切。
沒過多久,四爺深感口上催促還款的困難,便下令成立會考府,由十三爺領頭,將地方總督巡撫的虧空一併清查,再派遣欽差去地方定人追繳,有十三爺坐鎮,自然再不必擔心有賄賂欽差,瞞報虧空之事。
「哥哥!我似乎真的被罵了。」
十三爺開始主持追繳虧空不久,便是冊封旨意下來的時候,兩件事一塊發生之後,寶月很快就聽到了不和諧的風聲。
「哦?」
四爺從摺子堆裏抬起頭看她一眼,見她不但不生氣,一雙眼睛還愈發明亮,嘴角也帶著詭異的笑意,便低下頭放心的繼續看起摺子來。
他將康熙時候的密折製度放寬到全體官員,無論官階大小,隻要有事,便可直接向皇帝上報,摺子的數量呈十數倍的增長,如今小太監們把批完的摺子拿走發還,都得用鬥車一車一車的往外推。
「他們說、」寶月話未畢,便趴在桌子上笑的前俯後仰,幾乎連一句完整的話也吐不出來,「說、說你荒淫,我奢靡,你為了養我,便叫十三爺去找地方官員摟錢。」
「這個,我早聽說了,」四爺筆下不停,仿佛並不覺得有什麽可大驚小怪的,「流言而已,無足掛齒。戶部帳冊是公帳,六部尚書、監察禦史人人都能瞧見,等銀子迴來了,年底帳冊一開,自然無人再提。」
「正是呢,我就是一個人能花的再多,能有先帝幾十位母妃們多?」寶月還在玩笑,顯然也並沒把民間的話放在心上。
四爺這下連應都不應一聲了,自從他把密折放寬了,他就像被案幾拴住了一般,每日的活動範圍幾乎都在這裏,除卻吃飯睡覺的時候,寶月等閑沒法在旁的地方瞧見他的人。
她走近他的案幾邊,便見他打開一本摺子草草看過兩頁,立刻合上又去看別的,十來本裏至少五六本遭受這樣待遇的摺子。
「這是什麽?」寶月伸長脖子從他手底下去瞧。
「請安摺子,」四爺語氣中帶著一股不耐,「我早說了,要事才發密折,恭賀登基,報送祥瑞的,也算是要事麽?」
「第一次麽,地方的人也摸不清你的性子,下次就好啦。」寶月安慰地給他錘錘肩,投去憐憫的一眼。
例行完成了解語花的任務後,她正欲走開,卻被四爺一把扯住了手腕,一隻硃筆被強勢地塞入她手裏,他把她的手緊緊包住,「好玉娘,這些無用的摺子你便幫我批覆了罷,隻寫知道了便是。」
「你家先祖,可是有言後宮不得幹政的。」寶月笑不出來了,看著這成堆的摺子覺得應該憐憫一下自己。
「是嗎?」他眉毛都不動一下。
「是啊,那塊碑還在那兒呢,我方才剛路過呢!」
「這種東西,也能算政?」四爺冷笑一聲,那大清隻怕是要亡國了,他威脅似的看寶月一眼,「我原本打算下個月搬去圓明園的,隻是若摺子看不完,少不得就要推一推了。」
寶月隻得意的在他懷裏笑。
「禦史若不監察百官,探問民間,一味隻盯著我的私帷事,可稱得上是失職了,」他又笑著說,「太宗世祖當朝之時,又有誰敢置喙,百年以後無非塵土掩沒。若是這樣的罵名,我自當得無懼,隻要玉娘不怕。」
「隻是福晉可不會管這些,她定然是受不了你這樣無情的。」
無論四爺做了什麽,在福晉眼裏總之都是她的錯。寶月幾乎能預見自己平靜生活又立刻被打破的樣子,不過對福晉而言,也許自己存在就是錯的,她們早就是劍拔弩張,她想像的平靜生活一戳就破,甚至可以說從沒有存在過。
尤其到如今,福晉視若珍寶的世子之位變成了太子之位,退讓可無法叫福晉和她和平共處。
聽了這話,四爺隻含笑不語。
第90章
三月十五日,四爺帶著宗室及百官齊聚山陵,奉安大行皇帝的棺槨,六次祭酒三爵禮畢後,永安大典禮成,如今年號雖然依舊仍用康熙,但四爺已圈好新的年號,明年元日一過,便是徹底的天下一新。
新帝尚在藩邸之時,就不是好相與的性子,故而文武百官們在禦門聽政的第一日也都懸著心小心奏對,隻是四爺的雷厲風行卻到底打了這些習慣了康熙年間寬仁風氣的官員們一個措手不及。
後來被康熙交給八爺的催繳庫銀一事便是頭一個被拿來開刀的,京中官員就在天子腳下,這幾年來已陸陸續續還上了虧空,可遠在天下各處的地方卻不然。
然而地方官員不少都與京中沾親帶故,官官相護,僅憑戶部幾個郎中,想要輻射到全國各地也絕非容易的事,四爺在朝堂上點出相關的人來細細盤問,見他們仍然支支吾吾試圖粉飾過去,不由勃然大怒。
他看完了各地最後兩年送來的所有摺子,對地方的情況知道的比朝臣還要詳備,被質問的朝臣聽著他將他所知道的情況一一道來,額間的冷汗瞬間澆湯似的流下,到最後隻能唯唯而對,口中念皇上聖明而已。
四爺仍不解氣,他冷笑一聲,「朕豈八歲登基之君哉。」
原本還尚懷僥倖,寄希望於新帝三年無改父道的朝臣們聽了這話心中瞬間一涼,依照慣例,新皇登基大赦天下,這些虧空亦是同理,大多免了了事,誰料這位皇帝不但不免去以示仁德,反倒催逼愈急切。
沒過多久,四爺深感口上催促還款的困難,便下令成立會考府,由十三爺領頭,將地方總督巡撫的虧空一併清查,再派遣欽差去地方定人追繳,有十三爺坐鎮,自然再不必擔心有賄賂欽差,瞞報虧空之事。
「哥哥!我似乎真的被罵了。」
十三爺開始主持追繳虧空不久,便是冊封旨意下來的時候,兩件事一塊發生之後,寶月很快就聽到了不和諧的風聲。
「哦?」
四爺從摺子堆裏抬起頭看她一眼,見她不但不生氣,一雙眼睛還愈發明亮,嘴角也帶著詭異的笑意,便低下頭放心的繼續看起摺子來。
他將康熙時候的密折製度放寬到全體官員,無論官階大小,隻要有事,便可直接向皇帝上報,摺子的數量呈十數倍的增長,如今小太監們把批完的摺子拿走發還,都得用鬥車一車一車的往外推。
「他們說、」寶月話未畢,便趴在桌子上笑的前俯後仰,幾乎連一句完整的話也吐不出來,「說、說你荒淫,我奢靡,你為了養我,便叫十三爺去找地方官員摟錢。」
「這個,我早聽說了,」四爺筆下不停,仿佛並不覺得有什麽可大驚小怪的,「流言而已,無足掛齒。戶部帳冊是公帳,六部尚書、監察禦史人人都能瞧見,等銀子迴來了,年底帳冊一開,自然無人再提。」
「正是呢,我就是一個人能花的再多,能有先帝幾十位母妃們多?」寶月還在玩笑,顯然也並沒把民間的話放在心上。
四爺這下連應都不應一聲了,自從他把密折放寬了,他就像被案幾拴住了一般,每日的活動範圍幾乎都在這裏,除卻吃飯睡覺的時候,寶月等閑沒法在旁的地方瞧見他的人。
她走近他的案幾邊,便見他打開一本摺子草草看過兩頁,立刻合上又去看別的,十來本裏至少五六本遭受這樣待遇的摺子。
「這是什麽?」寶月伸長脖子從他手底下去瞧。
「請安摺子,」四爺語氣中帶著一股不耐,「我早說了,要事才發密折,恭賀登基,報送祥瑞的,也算是要事麽?」
「第一次麽,地方的人也摸不清你的性子,下次就好啦。」寶月安慰地給他錘錘肩,投去憐憫的一眼。
例行完成了解語花的任務後,她正欲走開,卻被四爺一把扯住了手腕,一隻硃筆被強勢地塞入她手裏,他把她的手緊緊包住,「好玉娘,這些無用的摺子你便幫我批覆了罷,隻寫知道了便是。」
「你家先祖,可是有言後宮不得幹政的。」寶月笑不出來了,看著這成堆的摺子覺得應該憐憫一下自己。
「是嗎?」他眉毛都不動一下。
「是啊,那塊碑還在那兒呢,我方才剛路過呢!」
「這種東西,也能算政?」四爺冷笑一聲,那大清隻怕是要亡國了,他威脅似的看寶月一眼,「我原本打算下個月搬去圓明園的,隻是若摺子看不完,少不得就要推一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