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若是太子的位置超然拔群,穩如泰山,前星就不免要分去幾分大星的威光。欲分權柄之罪,於皇帝而言,與造反又有何異?


    前有狼後有虎,他如今一日捱過一日,已經在毓慶宮待得要瘋了。


    「兒臣悖逆不孝,罪當萬死,汗阿瑪要如何處置,兒臣無話可說。」


    他閉上雙眼,心中一腔話迴過一迴又一迴,最終卻隻沉沉吐出這樣一句話來。


    如今胤礽隻覺得累的不想再解釋了,他想要的,無非是向上天,向君父求一個痛快。


    「你是瘋了。」康熙想從他臉上挖出一點悔改之色來,卻隻看到一片頹然平靜。他深吸一口氣,竭力冷靜下來,額角不停地抽搐。


    叫康熙承認他所託非人,親自教養出來的太子顛倒綱常,倒不如說太子精神錯亂來的叫他好接受些。


    他眯起雙眼,燭光在他眼中跳動著暈開一團,到底是天色太晚了,早已不像年輕時那樣,如今康熙的身體遭不住一整日不休息了,又才發了怒,一時竟覺得腳下有些發虛。他不願在胤礽麵前露怯,不再多說,便揮手叫人將他拿下去關押住。


    胤礽也不掙紮,走到如今這一步,生死也早就是置之度外的事。


    隨著胤礽竟然有些輕快的腳步聲在禦帳裏響起,康熙渾濁的目光中映出胤礽一個模糊的明黃色背影,卻漸漸和小時候那個貼在自己身邊慢慢長大,失了額娘,孤苦伶仃,聰穎仁善的孩子合在一起。


    他曾經多麽相信這會是大清將來的聖明天子,他的骨血,他的延續。


    「朕不擔殺子的惡名。」


    侍衛掀起禦帳前,康熙終於開口。


    胤礽的腳步停在那裏,他想他應該迴頭謝恩,多謝君父賞賜的這條命。


    「粱九功沒有告訴你,否則你也不必去問十三了,」威嚴莫測的聲音很快又響起,那一霎那的溫情立刻消失不見了,「可他稟報朕了,你這些荒唐的小把戲,哼。」


    小時候的胤礽住在幹清宮時,陪伴他最多的,不是忙碌在千秋功業,萬民生計上的康熙,而是康熙身邊這位首領太監。


    別的兄弟們都有自己的額娘,在他小時候做那些額娘做的事的,也許是粱九功和他身邊的那一幫徒弟們。他們自然而然的親近起來,粱九功和索額圖,與其他那些人永遠是不一樣的。


    事發前,他當然也向粱九功逼問過皇帝眼睛的近況,但粱九功並沒有告訴他。他親近胤礽,可皇帝更是他的主人,即便對於他的主人而言,發現粱九功與太子有私交的那一刻,他便已如同一個死人。


    如今康熙無非是想告訴胤礽,隻要他還是一日皇帝,天下人就隻會聽他的話,他是奴才們唯一的主子。可胤礽這些年來的掙紮,卻並不是為了想做誰的主子。


    聽到康熙不屑的嗤笑,胤礽並不惱怒,他不急不徐地牽動嘴角,親自掀起簾子走出這座層層環繞,密不透風,叫人覺得窒息的禦帳布城,他將這些東西全都拋到腦後。


    「是嗎,這很好。」


    天也高闊,風也清爽,月也明亮。


    比起四十七年時刻意緩下步子來,就為等人來為太子求情,康熙這迴料理的可謂是神速。


    禦駕第二天就返迴京師,然後便是頒詔書,告太廟,把太子和他的妻妾們關進鹹安宮。康熙不忘將十三這塊吊太子的魚餌一併關起來,至於其他實質參與過太子謀反一事的,托合齊挫骨揚灰,齊世武處以極刑,耿額等人也大多是處死,並非主謀又罪行較輕,供認不諱的,便將之流放。


    康熙雷厲風行,毫無第一迴廢太子時食不下咽,日夜哽咽的憤懣與憂慮,用他自己的話說,便是談笑處置而已。


    自然也有那不怕嚇,想要效仿上迴故事的,欲再號一號皇帝的脈,博一個險中富貴。但這迴但凡是為太子上奏求情的,個個嚴懲不貸,隻脫了頂戴都算事輕,丟了性命才是事大。


    康熙這樣不容置喙的態度,縱然眾人心中不免還有些疑慮惴惴,麵上卻也安分乖巧下來,朝堂上倒是氣象一新,久違地叫康熙覺得如臂指使起來。


    既然朝臣們聽話了,三爺四爺這兩個熱灶便在康熙的控製下漸漸降溫了。


    「好在三爺能迴去修書,你能關上園子務農。我倒是好奇,八爺又能給自己找出個什麽活計來。」


    太子的事情過了幾個月,四爺便在圓明園裏種了幾個月地。寶月一麵給迴到棚裏的四爺倒一碗涼茶,一麵目光緊緊追隨著還在田裏竄來竄去的阿午,甫一見他栽到泥裏就焦心不已,好在他身邊的太監反應很快,立刻就拔蘿蔔似的一把將阿午提溜起來。


    寶月懸著的心這才放下來,連忙給瑪瑙使眼色要賞那機靈的小太監。神緩過來了後,這才朝四爺露出一個很諂媚的笑來,她顯然隻顧著瞧阿午去了,並未聽清四爺方才的答話。


    四爺沒好氣地賞她一個腦瓜蹦子,「慈母多敗兒,男孩子哪有不摔摔打打的。熱暑過了,他就該學騎馬了,你要這樣緊張,到時候可有你哭的。」


    「他才四歲呢!」寶月大驚失色。


    「你們南邊這樣算的?他如今都六歲了,當年二哥在這個年紀,可以在馬上左右挽弓射一雙兔子。」


    在四爺看來這屬實算不得過分,他很難理解寶月的反應,她阿瑪也算是武將出身,她自己也不是不通騎射的深閨淑女。滿族男兒五六歲才開始學習騎射已算是遲的了,若非是這兩年事情一件接一件地不歇氣,他早該帶阿午去莊子上學騎射功夫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清穿同人] 清穿之側福晉悠閑日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飛玉鏡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飛玉鏡並收藏[清穿同人] 清穿之側福晉悠閑日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