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頁
[清穿同人] 清穿之側福晉悠閑日常 作者:飛玉鏡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幾人到永和宮的時候,正見兆佳氏牽著弘昌從裏頭出來,兩方人見了禮,大格格亦神色如常地同她打了招唿,便幾人向內,幾人向外地錯開別過。
「辛苦你們來看我,快坐下。」
德妃身邊的周嬤嬤掀起珠簾,將福晉幾人引進來,德妃很親切地招唿他們坐下,並示意福晉坐到她身邊來,她笑意溫和,眼角的細紋都仿佛被春水吹皺的池麵。
她輕輕對福晉嘆了一口氣,「我知道你們事忙,原不該打攪的。」
「怎當得額娘說這樣的話。「福晉立馬起身謝罪。
「好孩子,我知道你的辛苦,」德妃抬手製止福晉蹲下行禮,她將福晉扶起來,帶著涼意的手拍了拍福晉的手背,「聽說你還病著呢,難為你病中還要理會這些雜事,再過些日子就可以放心好好休息了。」
孩子們聽明白了德妃話裏的意思,激動的幾乎要落下淚來,唯獨阿午在繡墩上晃著一雙短腿,他臉上還帶著午睡初醒的紅暈和倦意,眨了眨他清澈的眼睛發問,「阿瑪要迴來了嗎?」
德妃輕輕一笑,她招了招手,周嬤嬤便把阿午抱到德妃的懷中。
「是啊,」德妃的護甲側麵在阿午臉上輕輕一碰,冰涼的玉石珠翠映照著他如同湖水一樣明澈的雙眼,隻有孩子才會有這樣的眼神,她的目光在福晉麵上如有實質的掃過,「仰賴皇上保佑,四爺如今已要好了,不日便會隨禦駕一同返程。」
福晉隻覺得方才被德妃拍過的那隻手上冒出陣陣寒氣,叫她渾身都如墜冰窖一般。她額角微抽,強自定下心來。
她緊緊摁住手帕,就是四爺迴來了,她這些時日的所作所為也沒什麽好置喙的。
德妃動一動衣袖,周嬤嬤就立刻把阿午抱了下去,德妃的目光悠悠往福晉那兒一轉,她嘆了口氣,到底還是好心提醒了她一句,「老四是我親生的,我知道他的性子,有時候做些什麽,倒不如什麽都不做。」
福晉表麵順服地垂下眼眸,安靜地帶著孩子們告退,她走出宮門,看著廣闊的天空,秋日的陽光並不刺目,卻依舊叫她渾身難受。
有恃無恐的人才能什麽都不做,因為自然有人巴巴地把好東西捧到她麵前來。
福晉用尖銳的指甲刮破手帕,她勾起一個冷笑,德妃娘娘一連為皇上生了六個孩子,早早登上妃位,若是她同日入宮的良嬪和萬琉哈庶妃,今日也能輕描淡寫地說出這些話來嗎?
幾人沉默著迴到園中,直到福晉頭一個離開才敢高高興興地說笑起來。
「太好了,阿瑪要迴來了,」弘昀幾乎要跳起來,他捏了捏阿午的鼻子,「你是不是也很高興?」
弘暉默不作聲地看了一眼福晉的背影,快步追了上去。
「額娘,阿瑪迴來了定然會問及此事的,」他內心幾番掙紮,卻到底輕聲道,「那些話兒子守口如瓶,額娘隻需想好解釋便是。」
福晉的背影微微一震,卻並沒有緩下步伐,腳步不停地離開了。
四爺這場病生的格外有麵子,康熙為了四爺推遲了半個月時間迴京,可當年他最信重寵愛的太子生病都被留在德州行宮。縱然從前還有個被帶到禦帳裏由康熙躬親照顧的十八阿哥在先,可雍王卻已成年,並且手下還有一批不小的勢力。
正所謂不患寡而患不均,康熙顯然也深知這個道理,迴到京中後便下令叫陳夢雷為首的一批翰林官員與三爺一同將修《古今圖書集成》的工作挪到暢春園去,並時時召見三爺親問。
修書向來是最容易在讀書人裏獲得好名聲的事,如今又有康熙親自抬轎子,而陳夢雷又素來與李光地不睦,康熙此舉中壓製八爺黨的意思叫人看的分明。從前太子尚還隻要麵對一個直王,如今居然好幾個弟弟都在康熙的提拉下起來了。
群狼環伺,也難怪汗阿瑪日夜不安。
太子靜靜目送粱九功送四爺從暢春園出來,隨後登上馬車駛離,他們兩個對視一瞬便很快錯開目光,如今太子明麵上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即便四爺和十三爺願意,康熙也不會容許他們再跟在太子身邊了。
「太子爺,萬歲請您進去。」
粱九功在一旁也不打擾,等到太子神思迴轉,才笑眯眯地出聲提醒道。
這邊四爺登上馬車,卻見寶月抱著阿午笑意盈盈地坐在車裏等他,見他進來,阿午的眼睛一亮,迫不及待地朝他伸出手來,他輕輕一挑眉,便從寶月膝上將阿午抱到自己懷裏來。
「好不容易迴來了,怎麽不先好好休息?」
「都是阿午,瞧見我迴去了,就一個勁地問你在哪兒,我隻好說你見他汗瑪法去了,很快就迴來,這孩子就鬧個不停,非要見你。」
寶月嗔視阿午一眼,見他還在四爺懷裏一個勁兒地點頭,便沒聲好氣地點了點他的腦袋。
「瑪嬤說,阿瑪要迴來了,我要第一個見到阿瑪。」
阿午緊緊抓住四爺腰間的玉佩,笑得牙不見眼。
「阿午是不是想阿瑪了?阿瑪也很想阿午。」四爺朗聲笑起來,把阿午抱在懷裏好一番親昵。
「阿瑪是不是沒有好好吃青菜?」阿午認真地盯他一會,忽然沒頭沒腦地問了一句。
四爺正疑惑呢,這個小機靈鬼很快一本正經地給出了答案。
「阿瑪變瘦了,一定是沒有聽額娘的話,不好好吃青菜。」
「辛苦你們來看我,快坐下。」
德妃身邊的周嬤嬤掀起珠簾,將福晉幾人引進來,德妃很親切地招唿他們坐下,並示意福晉坐到她身邊來,她笑意溫和,眼角的細紋都仿佛被春水吹皺的池麵。
她輕輕對福晉嘆了一口氣,「我知道你們事忙,原不該打攪的。」
「怎當得額娘說這樣的話。「福晉立馬起身謝罪。
「好孩子,我知道你的辛苦,」德妃抬手製止福晉蹲下行禮,她將福晉扶起來,帶著涼意的手拍了拍福晉的手背,「聽說你還病著呢,難為你病中還要理會這些雜事,再過些日子就可以放心好好休息了。」
孩子們聽明白了德妃話裏的意思,激動的幾乎要落下淚來,唯獨阿午在繡墩上晃著一雙短腿,他臉上還帶著午睡初醒的紅暈和倦意,眨了眨他清澈的眼睛發問,「阿瑪要迴來了嗎?」
德妃輕輕一笑,她招了招手,周嬤嬤便把阿午抱到德妃的懷中。
「是啊,」德妃的護甲側麵在阿午臉上輕輕一碰,冰涼的玉石珠翠映照著他如同湖水一樣明澈的雙眼,隻有孩子才會有這樣的眼神,她的目光在福晉麵上如有實質的掃過,「仰賴皇上保佑,四爺如今已要好了,不日便會隨禦駕一同返程。」
福晉隻覺得方才被德妃拍過的那隻手上冒出陣陣寒氣,叫她渾身都如墜冰窖一般。她額角微抽,強自定下心來。
她緊緊摁住手帕,就是四爺迴來了,她這些時日的所作所為也沒什麽好置喙的。
德妃動一動衣袖,周嬤嬤就立刻把阿午抱了下去,德妃的目光悠悠往福晉那兒一轉,她嘆了口氣,到底還是好心提醒了她一句,「老四是我親生的,我知道他的性子,有時候做些什麽,倒不如什麽都不做。」
福晉表麵順服地垂下眼眸,安靜地帶著孩子們告退,她走出宮門,看著廣闊的天空,秋日的陽光並不刺目,卻依舊叫她渾身難受。
有恃無恐的人才能什麽都不做,因為自然有人巴巴地把好東西捧到她麵前來。
福晉用尖銳的指甲刮破手帕,她勾起一個冷笑,德妃娘娘一連為皇上生了六個孩子,早早登上妃位,若是她同日入宮的良嬪和萬琉哈庶妃,今日也能輕描淡寫地說出這些話來嗎?
幾人沉默著迴到園中,直到福晉頭一個離開才敢高高興興地說笑起來。
「太好了,阿瑪要迴來了,」弘昀幾乎要跳起來,他捏了捏阿午的鼻子,「你是不是也很高興?」
弘暉默不作聲地看了一眼福晉的背影,快步追了上去。
「額娘,阿瑪迴來了定然會問及此事的,」他內心幾番掙紮,卻到底輕聲道,「那些話兒子守口如瓶,額娘隻需想好解釋便是。」
福晉的背影微微一震,卻並沒有緩下步伐,腳步不停地離開了。
四爺這場病生的格外有麵子,康熙為了四爺推遲了半個月時間迴京,可當年他最信重寵愛的太子生病都被留在德州行宮。縱然從前還有個被帶到禦帳裏由康熙躬親照顧的十八阿哥在先,可雍王卻已成年,並且手下還有一批不小的勢力。
正所謂不患寡而患不均,康熙顯然也深知這個道理,迴到京中後便下令叫陳夢雷為首的一批翰林官員與三爺一同將修《古今圖書集成》的工作挪到暢春園去,並時時召見三爺親問。
修書向來是最容易在讀書人裏獲得好名聲的事,如今又有康熙親自抬轎子,而陳夢雷又素來與李光地不睦,康熙此舉中壓製八爺黨的意思叫人看的分明。從前太子尚還隻要麵對一個直王,如今居然好幾個弟弟都在康熙的提拉下起來了。
群狼環伺,也難怪汗阿瑪日夜不安。
太子靜靜目送粱九功送四爺從暢春園出來,隨後登上馬車駛離,他們兩個對視一瞬便很快錯開目光,如今太子明麵上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即便四爺和十三爺願意,康熙也不會容許他們再跟在太子身邊了。
「太子爺,萬歲請您進去。」
粱九功在一旁也不打擾,等到太子神思迴轉,才笑眯眯地出聲提醒道。
這邊四爺登上馬車,卻見寶月抱著阿午笑意盈盈地坐在車裏等他,見他進來,阿午的眼睛一亮,迫不及待地朝他伸出手來,他輕輕一挑眉,便從寶月膝上將阿午抱到自己懷裏來。
「好不容易迴來了,怎麽不先好好休息?」
「都是阿午,瞧見我迴去了,就一個勁地問你在哪兒,我隻好說你見他汗瑪法去了,很快就迴來,這孩子就鬧個不停,非要見你。」
寶月嗔視阿午一眼,見他還在四爺懷裏一個勁兒地點頭,便沒聲好氣地點了點他的腦袋。
「瑪嬤說,阿瑪要迴來了,我要第一個見到阿瑪。」
阿午緊緊抓住四爺腰間的玉佩,笑得牙不見眼。
「阿午是不是想阿瑪了?阿瑪也很想阿午。」四爺朗聲笑起來,把阿午抱在懷裏好一番親昵。
「阿瑪是不是沒有好好吃青菜?」阿午認真地盯他一會,忽然沒頭沒腦地問了一句。
四爺正疑惑呢,這個小機靈鬼很快一本正經地給出了答案。
「阿瑪變瘦了,一定是沒有聽額娘的話,不好好吃青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