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人容稟,不知您是哪家的,口中的大夫人又是誰?」瑪瑙隻做不知道李四兒的身份,笑意盈盈地在寶月身後開口道,李四兒狠毒,在佟府興風作浪,還是少和她掛上關係的好。


    李四兒意興闌珊地瞥她一眼,嘴角勾出一絲涼涼的弧度來,「我還當咱們有話說呢,原來也不過是凡夫俗子,以貌取人罷了。」


    她揮一揮衣袖,輕飄飄地轉身就走,當真是婀娜多姿。但寶月卻想起那日搖搖晃晃,精神恍惚的赫舍裏氏,以及那些她在隆科多的縱容下暗地裏折磨赫舍裏氏的傳聞,寶月不免對著這個蛇蠍美人打了個冷戰。


    比起李四兒來說,她實在顯得十分窩囊,據說隆科多對李四兒可謂是言聽計從,不違顏色,為她連父母妻兒都拋卻腦後。


    她簡直是憑一己之力把佟府攪了個天翻地覆,什麽國公爺,誥命夫人,平日裏再高高在上,衣冠楚楚,還不是拿她一個出身微賤的侍婢毫無辦法。


    秋去春來,翻了年後,禦駕七月裏再往塞外巡幸,這次理所當然地輪到了四爺陪駕,如今阿午已經三歲多了,早被丟在書房裏和兩個哥哥一塊上學,寶月自然也能撒手少管些。她將園裏託付給瑪瑙、孫嬤嬤和葉嬤嬤,便高高興興地帶著珍珠往塞外去了。


    京城固然繁華,可塞外的高天闊地卻能將壓抑的心解放出來,在廣袤無垠的草原上享受造化神功,自然寧靜。如今沿途各地的行宮早已修繕完畢,一路上也不同從前她第一次跟著四爺出去時那樣,時常簡陋地駐紮在野外。


    生活條件得到了改善,自然環境卻無法,四爺依舊得在熱夏裏冒著風沙騎馬,夜間跑迴馬車裏的時候,別管原先是什麽顏色的衣袍,往往都變成了土褐色,他的頭髮裏也全是風沙。


    如此過了大約一個月,他們才跟著禦駕緩慢抵達了熱河行宮。


    四爺並不留戀在君父麵前展示騎射技藝的機會,也無意和八爺一樣去結交蒙古的王公大臣,他特意向康熙告了假去瞧瞧溫恪公主所出的那一對雙胞胎女兒,就當是為了留在京裏的十三。


    康熙微微一笑,應允了四爺的請求,並加了一車賞賜要他帶去,四爺明白康熙的意思,很上道地表示一定好好向翁牛特部傳達皇帝的聖恩,為人臣子的,最要不得的就是和皇帝搶施恩的機會。


    「這個老四,多聰明啊。」康熙看著低頭告退的四爺一聲喟嘆,四爺做事的確頗合他的心意,然而自從八爺的事開始,他對著這些年長的兒子們,便不能不猜測起他們表麵的順從下暗藏什麽樣的用心。


    孩子一旦長大了便心性已定,難以教化,已生出的野心也難以澆滅。如同太子,他小時候多麽聰穎乖巧,以君父的誌向為誌,可一旦心偏性移,就怎麽也走不迴正道了。


    寶月也跟著四爺去了,兆佳氏托給她許多十三爺囑咐要帶來給兩位郡主的東西,路上隻有一隊跟在後頭護送的侍衛,寶月不願悶在馬車裏,便跟在四爺身側揮鞭馳騁。隻是她多年來稀鬆平散的騎術多少有些遭不住,過了兩天便被四爺拉到了自己的馬上。


    「正好也免得我擔心,」四爺將她的手放在自己腰側,低頭親親她的眼睛,「圈緊了。」


    這下一則可以讓她瞧瞧沿途落日熔金,暮雲合璧的景色,二則也免得他在後頭看著她騎馬,還要一邊擔心她體力不支。


    康熙準了四爺十日假,他們在第四天到了漠南的翁牛特部,溫恪公主府建在漠南一座小城裏,在公主下葬後仍然保留在這裏,康熙特地開恩準許倉津留下這塊匾牌。


    這兒遠遠不及京城繁華,遠處甚至還有風沙拂過不知哪年留下的斷壁殘垣,駙馬倉津等在門口等候他們,寶月隔著一層防風沙的帷帽,隱約瞧見了一個沉默的影子。


    她聽四爺講過倉津和溫恪公主的故事,聽他張口就是一口流利的滿語並不意外,四爺卻發現比起去年葬儀上那時,他如今已經流利的幾乎與尋常滿人無差了。


    四爺放下東西,轉達了康熙和十三的問候之情後,便跟著倉津到了兩位小郡主的臥房裏,她們躺在兩位乳母的懷中嬉鬧,瞧著還算活潑健康。


    「她們很愛笑,像四照花,」倉津的聲音很溫柔渾厚,他輕輕抱起其中一個,將她放在四爺的懷裏,「這是姐姐。」


    寶月也湊過來瞧,她將大郡主接到懷中,細細看她的臉色,比起阿午要瘦弱許多,但這孩子雙手很有力氣,麵色也紅潤,可見還算健康。


    她將一些宮裏的,還有她記得的現代科學的食補方子交給奶嬤嬤,又去瞧另一個,她並瞧不出兩個孩子的分別,難為倉津還能認得出來。


    她為她們掛上兆佳氏準備的長命鎖,也許是尚小的緣故,兩個小郡主身上並沒有漠南蒙古人顯著的特徵,更多的是溫恪公主的影子,除卻那一頭並不細軟的頭髮。


    卷捲地,甚至硬的還有些紮手,人常說頭髮硬的人心硬,這正是這兩個孩子所需要的。往後她們若能像海蚌公主一般,在這兒自在地活出一片自己的天地來,也就不枉她們拚命到了這個世上。


    他們待了半日就要返程,雖然康熙準了假,可不迴去侍奉禦駕,反而在外逗留,到底顯得不恭敬。


    臨走的時候,倉津交來一個錦繡盒子,「這是公主準備的,去年上下混亂,不曾收拾出來,煩請王爺替公主帶給十三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清穿同人] 清穿之側福晉悠閑日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飛玉鏡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飛玉鏡並收藏[清穿同人] 清穿之側福晉悠閑日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