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頁
[清穿同人] 清穿之側福晉悠閑日常 作者:飛玉鏡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你想到哪去了。」弘昀翻了個白眼,「我有什麽可多想的,難道沒有三弟的時候,阿瑪就會把我們也這樣抱在懷裏嗎?又不是因為他小,隻是因為他額娘是瓜爾佳氏罷了,可難道要我去換個額娘嗎?我可不要,我額娘就是最好的。」
「......嗯,我額娘也是最好的。」弘暉默默贊同這話,他不意弘昀平日裏萬事不經心,心中卻想的這樣通透,反倒讓他自覺慚愧。他是哥哥,反倒不如年紀小的弟弟看得開。
「別多想啦,父母親緣呢,是天註定的,難道阿瑪喜歡三弟多些,就會把我們丟到外頭去自生自滅?我額娘說,咱們是王孫公子,是要享一輩子福的,你想的多了,福氣就會變少。」
弘昀很心大地拍拍弘暉的肩膀,跟著前頭的福壽一溜煙地就跑遠了。
弘暉默默嘆了口氣,要是他額娘也能像李格格這樣想就好了。
他們兩個不過是十幾歲出頭的少年人,方才弘暉臉上的糾結神色自然是瞞不過四爺和寶月去,他們陪著阿午逛了一圈,好容易把他哄迴來睡下了,寶月便不禁說起這事來。
「我該不管其他孩子的事,隻是你在弘暉和弘昀麵前抱著阿午玩,恐怕叫他們多想,下次還是別這樣了。」
「就因為他們在,我就不能管阿午了?」四爺哂笑一聲,「豈有父親避著兒子的。」
他放下書卷,安撫地摸了摸寶月的頭髮,「別多想了,弘昀不是掛心的人,弘暉性子也柔軟,不會做出格的事的。」
「怎麽能這樣說,」寶月雖覺得自己作為享受好處的人,反過來說四爺也不像樣子,可她卻也無法安然受之,好像自己在欺負兩個孩子一樣,「這不是欺負他們兩個老實?」
「人皆有私情,我不過也是一個凡夫俗子而已,汗阿瑪偏愛太子,娘娘偏愛十四,我又豈能免俗?」他很心虛地別過頭去,好歹挽迴一點麵子,「你放心,我知道你擔心什麽,我若要立世子,自然不會偏私,隻從才幹上考慮。」
寶月倒也不是要詰問他,不過是想起來他從前說要做個公允阿瑪的話罷了,她眼睫輕扇兩下,他這副樣子,倒和為了太子反口的康熙一樣,她暗笑,真是深肖聖躬。
一切就仿佛時光倒流一般,除了終身都隻能圈在府裏的大阿哥,康熙和太子又迴到了曾經膠著又緊張的關係裏。
大約又是康熙的製衡手段,他不想用八爺,卻也不願太子一家獨大。又或者是出於對幾個成年孩子的安撫與嘉獎,康熙難得很大方地一口氣賞賜了好幾個爵位。
三爺被封做誠親王,四爺被封做雍親王,五爺被封做恆親王,七爺和十爺都是郡王,其餘一直到十四的皇子們,包括八爺在內也復了貝勒的爵位,隻除了十三爺依舊沒有得到任何封賞。
如果說康熙和太子的和樂融融是顧全大局而不得已的表象,那他對十三的不願原諒就仿佛是內心情感的一種放縱,他的確仍舊對太子那夜突破層層重圍,在帳前窺視,欲行不軌的行為耿耿於懷。
自去年被釋放以來,十三爺每日幾乎是風雨無阻地往康熙殿中請安,康熙通常是不見他的,可即便遇到大雪暴雨這樣的氣候,康熙已免了問安,十三也一定要去。
他冒著酷烈或嚴寒的天氣到了殿裏,有時候也會被請進偏殿裏稍坐片刻,甚至有一次粱九功還拿來了一件康熙的大麾,說萬歲囑咐他小心風雪。
那日他抖著手接過那件鴉青色的大麾,隻覺得沉重地幾乎捧不起來。冬陽寒冽,他累日奔波,又常常為示忠孝,跪在門外向康熙請安,這些日子冷起來,他膝蓋都在寒風中隱隱作痛。
可這一瞬間,十三幾乎覺得自己終於清白了,汗阿瑪原諒他了。
他好像犯了錯,卻又說不明白自己究竟是什麽錯,他多麽希望康熙給他一個發落,也好過這樣含含糊糊地,叫他如同熱鍋上的螞蟻,無力掙紮,隻能在烈焰中打轉煎熬。
可下一次再去,卻仍舊如同這半年來的往常一般,康熙並不見他,諸位皇子封爵中也沒有他的名字。幾個哥哥們,還有十四府上,互相對照著圈定了各自辦宴的日子,他吩咐她福晉都送去了禮,卻恍惚不知道該以什麽麵目去參加。
他並不為了向汗阿瑪討要王爵,隻是跳過他封到十四,就如同一個響亮的巴掌,一下就抵掉了那一點糖,他靜靜地看著架子上掛著的那件大麾,皮毛鮮亮,依稀還有一點九經三事殿裏龍涎香的馥鬱香氣。
自封王的旨意下來,這半年來瀰漫在朝野上下的肅殺氣息仿佛也漸漸消退了,在一片祥和喜樂間,仿佛是一副兄弟團結,父子和樂的氣象,甚至包括八爺也仿佛被康熙原諒了,八爺黨的朝臣們如常聚集在他身邊。
太子也一改往日作風,沒了淩普在內務府裏為他掩人耳目,他便大搖大擺地開始令身邊的太監結交朝臣,即便毓慶宮在皇城中,他也毫無遮掩。
很難說這是不是出於康熙的默認和放縱,否則又有誰來牽製黨羽眾多,極得人心的八爺呢?
各府中熙熙攘攘地辦著宴席,京城中王公大臣的夫人們在這半個月裏在這幾條街上的王府裏來來往往,錦繡馬車來迴駛過。
經過掛著雍親王府牌匾的朱門前時,一位貴婦人連聲道怪,「旁的府上也都去了,怎麽隻這位四王爺的府上毫無動靜。」
「......嗯,我額娘也是最好的。」弘暉默默贊同這話,他不意弘昀平日裏萬事不經心,心中卻想的這樣通透,反倒讓他自覺慚愧。他是哥哥,反倒不如年紀小的弟弟看得開。
「別多想啦,父母親緣呢,是天註定的,難道阿瑪喜歡三弟多些,就會把我們丟到外頭去自生自滅?我額娘說,咱們是王孫公子,是要享一輩子福的,你想的多了,福氣就會變少。」
弘昀很心大地拍拍弘暉的肩膀,跟著前頭的福壽一溜煙地就跑遠了。
弘暉默默嘆了口氣,要是他額娘也能像李格格這樣想就好了。
他們兩個不過是十幾歲出頭的少年人,方才弘暉臉上的糾結神色自然是瞞不過四爺和寶月去,他們陪著阿午逛了一圈,好容易把他哄迴來睡下了,寶月便不禁說起這事來。
「我該不管其他孩子的事,隻是你在弘暉和弘昀麵前抱著阿午玩,恐怕叫他們多想,下次還是別這樣了。」
「就因為他們在,我就不能管阿午了?」四爺哂笑一聲,「豈有父親避著兒子的。」
他放下書卷,安撫地摸了摸寶月的頭髮,「別多想了,弘昀不是掛心的人,弘暉性子也柔軟,不會做出格的事的。」
「怎麽能這樣說,」寶月雖覺得自己作為享受好處的人,反過來說四爺也不像樣子,可她卻也無法安然受之,好像自己在欺負兩個孩子一樣,「這不是欺負他們兩個老實?」
「人皆有私情,我不過也是一個凡夫俗子而已,汗阿瑪偏愛太子,娘娘偏愛十四,我又豈能免俗?」他很心虛地別過頭去,好歹挽迴一點麵子,「你放心,我知道你擔心什麽,我若要立世子,自然不會偏私,隻從才幹上考慮。」
寶月倒也不是要詰問他,不過是想起來他從前說要做個公允阿瑪的話罷了,她眼睫輕扇兩下,他這副樣子,倒和為了太子反口的康熙一樣,她暗笑,真是深肖聖躬。
一切就仿佛時光倒流一般,除了終身都隻能圈在府裏的大阿哥,康熙和太子又迴到了曾經膠著又緊張的關係裏。
大約又是康熙的製衡手段,他不想用八爺,卻也不願太子一家獨大。又或者是出於對幾個成年孩子的安撫與嘉獎,康熙難得很大方地一口氣賞賜了好幾個爵位。
三爺被封做誠親王,四爺被封做雍親王,五爺被封做恆親王,七爺和十爺都是郡王,其餘一直到十四的皇子們,包括八爺在內也復了貝勒的爵位,隻除了十三爺依舊沒有得到任何封賞。
如果說康熙和太子的和樂融融是顧全大局而不得已的表象,那他對十三的不願原諒就仿佛是內心情感的一種放縱,他的確仍舊對太子那夜突破層層重圍,在帳前窺視,欲行不軌的行為耿耿於懷。
自去年被釋放以來,十三爺每日幾乎是風雨無阻地往康熙殿中請安,康熙通常是不見他的,可即便遇到大雪暴雨這樣的氣候,康熙已免了問安,十三也一定要去。
他冒著酷烈或嚴寒的天氣到了殿裏,有時候也會被請進偏殿裏稍坐片刻,甚至有一次粱九功還拿來了一件康熙的大麾,說萬歲囑咐他小心風雪。
那日他抖著手接過那件鴉青色的大麾,隻覺得沉重地幾乎捧不起來。冬陽寒冽,他累日奔波,又常常為示忠孝,跪在門外向康熙請安,這些日子冷起來,他膝蓋都在寒風中隱隱作痛。
可這一瞬間,十三幾乎覺得自己終於清白了,汗阿瑪原諒他了。
他好像犯了錯,卻又說不明白自己究竟是什麽錯,他多麽希望康熙給他一個發落,也好過這樣含含糊糊地,叫他如同熱鍋上的螞蟻,無力掙紮,隻能在烈焰中打轉煎熬。
可下一次再去,卻仍舊如同這半年來的往常一般,康熙並不見他,諸位皇子封爵中也沒有他的名字。幾個哥哥們,還有十四府上,互相對照著圈定了各自辦宴的日子,他吩咐她福晉都送去了禮,卻恍惚不知道該以什麽麵目去參加。
他並不為了向汗阿瑪討要王爵,隻是跳過他封到十四,就如同一個響亮的巴掌,一下就抵掉了那一點糖,他靜靜地看著架子上掛著的那件大麾,皮毛鮮亮,依稀還有一點九經三事殿裏龍涎香的馥鬱香氣。
自封王的旨意下來,這半年來瀰漫在朝野上下的肅殺氣息仿佛也漸漸消退了,在一片祥和喜樂間,仿佛是一副兄弟團結,父子和樂的氣象,甚至包括八爺也仿佛被康熙原諒了,八爺黨的朝臣們如常聚集在他身邊。
太子也一改往日作風,沒了淩普在內務府裏為他掩人耳目,他便大搖大擺地開始令身邊的太監結交朝臣,即便毓慶宮在皇城中,他也毫無遮掩。
很難說這是不是出於康熙的默認和放縱,否則又有誰來牽製黨羽眾多,極得人心的八爺呢?
各府中熙熙攘攘地辦著宴席,京城中王公大臣的夫人們在這半個月裏在這幾條街上的王府裏來來往往,錦繡馬車來迴駛過。
經過掛著雍親王府牌匾的朱門前時,一位貴婦人連聲道怪,「旁的府上也都去了,怎麽隻這位四王爺的府上毫無動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