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頁
[清穿同人] 清穿之側福晉悠閑日常 作者:飛玉鏡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汗阿瑪,你瞧,就算是你以為最忠心的奴才,也有自己的小心思,也想在儲位之爭裏插一腳。
「叫他收下便是。」康熙筆下一停,筆尖在奏摺上凝下一個紅點,鮮亮地刺眼。
長久以來他試圖粉飾的太平景象仿佛終於顯露出殘酷的真相來,他忽然發現他批奏摺點起的蠟燭不知什麽時候起已經越來越多了,可饒是如此,他眼前依舊又顯現出了飄渺的重影。
「粱九功,再點幾根蠟燭來,」康熙仿佛很平靜地吩咐道,麵上甚至還帶著一絲笑意,「朕老啦,看不清了。」
朝臣保舉老八,真是因為他賢嗎?是因為自己老了,所以他們也開始覓下一個主人了。
「這些日子天陰,奴才們侍候的不周到,萬歲爺還有萬萬年之長呢,怎麽會老?」粱九功笑著端上兩盞新的燭台。
康熙幾乎要相信了,但堂下其他雙股戰戰的太監們很快讓他從粱九功的奉承話裏清醒過來。
「要他們都下去。」
上頭傳來康熙喜怒難辨的聲音,在粱九功的小心示意下,太監們輕聲躡足地退下了,出了殿門才敢大聲地喘氣。
康熙在一片靜謐中繼續揮動硃筆,他換了江南的密折來批,曹寅李煦二人事無巨細地朝他稟報見聞,但自然是沒有送給太子一批瓷器的事的。
他在密折中挑了一個錯處斥責了李煦兩句,稍稍提點一番,便將此事揭過了。他們在江南為他攬銀子,如今他的兒子們哪個都去江南插了一腳,曹寅和李煦是他的耳目,行賄不過是一些無傷大雅的小錯罷了。
直到這一刻,康熙才不得不認識到,他挑起直王與太子兩黨相爭,竭力製衡的朝堂,多年來不斷消耗,卷進來的人已多到超出預料,事到如今,的確已經失控了。
他批完摺子後,候在外頭的敬事房太監得了梁九功的示意,很快輕聲端著盤子進來。
「良嬪病了?」康熙隨意地翻過一個年輕答應的牌子,目光在盤子上遊過,仿佛突然想起什麽來。
「如今天氣乍然還暖,後宮的主子們受不得也是常有的,萬歲爺且寬心。」
康熙心知大約是心病,但依舊點頭便罷了。
宮中的良嬪自康熙當眾斥責八爺起便病了,八爺每去請安她也不願見,八福晉聽了心焦如焚,往宮裏遞了幾次話,才終於得了良嬪一句首肯。
「額娘何苦來這樣作踐自己,」八福晉甫一見到幾日間便消瘦地隻剩一把骨頭的良嬪便心驚不已,「叫八爺和妾在府裏如何安心。」
良嬪心中滿是愧疚羞慚,低著頭不敢看自己這個出身高貴的媳婦,淚水卻在錦被上暈開一團深色,「都是我不好,帶累你和胤禩,早知如此......」
「額娘說的什麽話!」八福晉聽她話裏的意思便覺得不妙,立刻打斷她,「八爺在外頭櫛風沐雨,無非就是為了額娘有好日子過,額娘這樣想,讓八爺何等心寒。」
見良嬪被她的話一時嚇住,八福晉又親手拿帕子為垂淚漣漣的良嬪擦拭起來,話語間也軟下來,拳拳相勸。
「額娘便以為我是什麽好出身?我阿瑪也不過是個被判了斬監候的,親生額娘亦早亡,不過是個寄人籬下的孤女罷了,嫁了八爺才過上好日子。額娘不嫌我嫉妒,慈愛備至,我隻把額娘當作親生母親。」
八福晉放下帕子,挺直脊背,肅然起誓道,「若我和八爺有一絲一毫嫌棄額娘,必叫我不得好死,永失所願!」
良嬪忙忙去捂她的嘴,八福晉的誓卻早發完了,「好孩子,別說這些誅心的話,額娘如何受得你這些話啊。」
八福晉緊緊握住良嬪的手,她露出一個很明艷堅定的笑來,「額娘可知道八爺那日迴來,說了什麽?」
聽了這話,良嬪緊張又期待地盯著她的雙眼,既害怕聽到兒子因為康熙對自己嫌棄怨怪,又擔心他受了君父的斥責一蹶不振,掛心他如今的安危。
她眼裏暈開笑意,繡口輕吐,「他說,『無人扶我青雲誌,我自踏雪至山巔。』八爺尚有心氣在,額娘何故先氣餒。」
良妃心念一定,心中如釋負重間又驀地升起一股空落落地感覺來。她眼眶一紅,落下滾滾熱淚,幾乎是語無倫次地拉著八福晉的手道,「好孩子,多虧有你在他身邊,我、我該多謝你。」
八福晉笑著搖頭,兩人好一番其樂融融。見良妃振作起來,心中也放心了許多,關心過她幾句飲食便告退了,她外間事忙,這個節骨眼上,若非良嬪病了,她也不便在宮裏久待。
「我絕不做你們的拖累,你們隻管做想做的事情便是。」八福晉告退時,良嬪精神已好多了,她眉眼帶著笑意,依稀可見年輕時讓康熙垂憐不已的美貌。
八福晉腦中飛快的閃過一絲什麽,卻還沒來得及細想,便離開了。
良妃注視著她逐漸遠去的衣角,如同這些年來日夜眺望著宮裏數不清的金瓦朱簷,她悵然一嘆,「若早知如此......」
「額娘身子如何?」八爺見八福晉迴來了,眼中閃過一絲緊張,「可還掛心那日汗阿瑪的話麽?」
如今再想到那日的話,他依舊驚怒不已,八福晉換了衣裳,輕輕靠在他肩上,「我勸過啦,走的時候額娘情緒好多了,如今不過是一時的委屈,往後咱們會讓額娘過上好日子的。」
八爺這才鬆了口氣,「有你是我的福氣。」
「叫他收下便是。」康熙筆下一停,筆尖在奏摺上凝下一個紅點,鮮亮地刺眼。
長久以來他試圖粉飾的太平景象仿佛終於顯露出殘酷的真相來,他忽然發現他批奏摺點起的蠟燭不知什麽時候起已經越來越多了,可饒是如此,他眼前依舊又顯現出了飄渺的重影。
「粱九功,再點幾根蠟燭來,」康熙仿佛很平靜地吩咐道,麵上甚至還帶著一絲笑意,「朕老啦,看不清了。」
朝臣保舉老八,真是因為他賢嗎?是因為自己老了,所以他們也開始覓下一個主人了。
「這些日子天陰,奴才們侍候的不周到,萬歲爺還有萬萬年之長呢,怎麽會老?」粱九功笑著端上兩盞新的燭台。
康熙幾乎要相信了,但堂下其他雙股戰戰的太監們很快讓他從粱九功的奉承話裏清醒過來。
「要他們都下去。」
上頭傳來康熙喜怒難辨的聲音,在粱九功的小心示意下,太監們輕聲躡足地退下了,出了殿門才敢大聲地喘氣。
康熙在一片靜謐中繼續揮動硃筆,他換了江南的密折來批,曹寅李煦二人事無巨細地朝他稟報見聞,但自然是沒有送給太子一批瓷器的事的。
他在密折中挑了一個錯處斥責了李煦兩句,稍稍提點一番,便將此事揭過了。他們在江南為他攬銀子,如今他的兒子們哪個都去江南插了一腳,曹寅和李煦是他的耳目,行賄不過是一些無傷大雅的小錯罷了。
直到這一刻,康熙才不得不認識到,他挑起直王與太子兩黨相爭,竭力製衡的朝堂,多年來不斷消耗,卷進來的人已多到超出預料,事到如今,的確已經失控了。
他批完摺子後,候在外頭的敬事房太監得了梁九功的示意,很快輕聲端著盤子進來。
「良嬪病了?」康熙隨意地翻過一個年輕答應的牌子,目光在盤子上遊過,仿佛突然想起什麽來。
「如今天氣乍然還暖,後宮的主子們受不得也是常有的,萬歲爺且寬心。」
康熙心知大約是心病,但依舊點頭便罷了。
宮中的良嬪自康熙當眾斥責八爺起便病了,八爺每去請安她也不願見,八福晉聽了心焦如焚,往宮裏遞了幾次話,才終於得了良嬪一句首肯。
「額娘何苦來這樣作踐自己,」八福晉甫一見到幾日間便消瘦地隻剩一把骨頭的良嬪便心驚不已,「叫八爺和妾在府裏如何安心。」
良嬪心中滿是愧疚羞慚,低著頭不敢看自己這個出身高貴的媳婦,淚水卻在錦被上暈開一團深色,「都是我不好,帶累你和胤禩,早知如此......」
「額娘說的什麽話!」八福晉聽她話裏的意思便覺得不妙,立刻打斷她,「八爺在外頭櫛風沐雨,無非就是為了額娘有好日子過,額娘這樣想,讓八爺何等心寒。」
見良嬪被她的話一時嚇住,八福晉又親手拿帕子為垂淚漣漣的良嬪擦拭起來,話語間也軟下來,拳拳相勸。
「額娘便以為我是什麽好出身?我阿瑪也不過是個被判了斬監候的,親生額娘亦早亡,不過是個寄人籬下的孤女罷了,嫁了八爺才過上好日子。額娘不嫌我嫉妒,慈愛備至,我隻把額娘當作親生母親。」
八福晉放下帕子,挺直脊背,肅然起誓道,「若我和八爺有一絲一毫嫌棄額娘,必叫我不得好死,永失所願!」
良嬪忙忙去捂她的嘴,八福晉的誓卻早發完了,「好孩子,別說這些誅心的話,額娘如何受得你這些話啊。」
八福晉緊緊握住良嬪的手,她露出一個很明艷堅定的笑來,「額娘可知道八爺那日迴來,說了什麽?」
聽了這話,良嬪緊張又期待地盯著她的雙眼,既害怕聽到兒子因為康熙對自己嫌棄怨怪,又擔心他受了君父的斥責一蹶不振,掛心他如今的安危。
她眼裏暈開笑意,繡口輕吐,「他說,『無人扶我青雲誌,我自踏雪至山巔。』八爺尚有心氣在,額娘何故先氣餒。」
良妃心念一定,心中如釋負重間又驀地升起一股空落落地感覺來。她眼眶一紅,落下滾滾熱淚,幾乎是語無倫次地拉著八福晉的手道,「好孩子,多虧有你在他身邊,我、我該多謝你。」
八福晉笑著搖頭,兩人好一番其樂融融。見良妃振作起來,心中也放心了許多,關心過她幾句飲食便告退了,她外間事忙,這個節骨眼上,若非良嬪病了,她也不便在宮裏久待。
「我絕不做你們的拖累,你們隻管做想做的事情便是。」八福晉告退時,良嬪精神已好多了,她眉眼帶著笑意,依稀可見年輕時讓康熙垂憐不已的美貌。
八福晉腦中飛快的閃過一絲什麽,卻還沒來得及細想,便離開了。
良妃注視著她逐漸遠去的衣角,如同這些年來日夜眺望著宮裏數不清的金瓦朱簷,她悵然一嘆,「若早知如此......」
「額娘身子如何?」八爺見八福晉迴來了,眼中閃過一絲緊張,「可還掛心那日汗阿瑪的話麽?」
如今再想到那日的話,他依舊驚怒不已,八福晉換了衣裳,輕輕靠在他肩上,「我勸過啦,走的時候額娘情緒好多了,如今不過是一時的委屈,往後咱們會讓額娘過上好日子的。」
八爺這才鬆了口氣,「有你是我的福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