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頁
[清穿同人] 清穿之側福晉悠閑日常 作者:飛玉鏡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些年來,萬歲除了太子直王這兩個固定搭配,帶的基本上都是自十三以下這一溜煙兒的年輕兒子們。
四爺他們幾個都被他留在京裏在六部輪流做事,康熙看不上前明把宗室當家畜一樣的豢養,他的兒子各個都要成才。
可卻又擔心他們在哪一個衙門裏紮根太久了,發展出自己的勢力來,便想了個這麽折衷的法子。
隻是世間也沒有十全的辦法,在皇帝年歲見長的時候,年長的阿哥們培養起自己的人馬根本不可能全然杜絕。倒不是為了從龍之功,而是哪個打工人會不關心將來自己的上司是誰呢?
尤其太子的地位愈發動搖,投機的朝臣也就越多,投機的朝臣越多,太子的地位也就越發動搖。如今的朝堂上,已然是這樣無法逆轉的惡性循環了。
如今三爺在翰林院,四爺在戶部,八爺在內務府,都是多少有些影響在。
夏天燥熱,她又不願出門曬太陽,便隻能借著窗外從屋簷邊垂下的綠蔭在院子裏乘涼。
她看著井裏湃著的西瓜一個個地浮著,百無聊賴地摁來摁去,這個下來了,那個就浮起來,就像是在玩打地鼠。
正專心致誌地消磨時光間,卻被突然出現的四爺在身後一把捏住了手腕。
「你喜歡玩這個,就叫人拿個桶子來裝著給你玩兒,坐在井邊玩像什麽樣子,」他皺著眉頭,很難得的又開始教訓她,「這井是真的,裏邊不知道多深,不許坐在邊上。」
看寶月不服氣地瞪著他,他也許是意識到自己太兇了,他摸摸她的頭,軟下口氣道,「乖乖,即便你自己知道小心,也不怕阿午見了學會了麽。」
寶月是吃軟不吃硬的,聽了他這話,才用腦袋在他的手心蹭了兩下,乖乖被他牽迴房裏了。
第45章
「爺怎麽這時候迴來了?」現下還是白日,四爺往常即便無事也會在戶部坐鎮。
四爺自然不是無緣無故地在白天迴來,他在她房裏換了衣裳,又把她帶到書房裏去,讓她坐在隔間裏,不一會兒書房裏就陸陸續續坐滿了他的門客。
「這是戴鐸從蘇州寄迴來的信,你們都看看。」待人坐齊了,四爺在座上開口道。
寶月這兒離外頭隻一道碧紗櫥,影影綽綽地能瞧見外間的樣子,依稀見幾人傳閱了手上的信件,最後那人將信紙疊好,恭敬地放迴四爺桌上,垂頭拱手,在四爺書桌前道。
「按戴先生所說,便是確有人以侍奉禦駕的名目在蘇州騙買,所涉官員繁多,一時倒不能確定是否是太子所為。」
四爺並不答話,拿過那信起身步入隔間,把信遞到寶月手上,「你也瞧瞧,有什麽想法盡可以說說。」
外頭幾個人默默低頭,隻當作沒瞧見那一節晴山色衣袖,他們出入的多了,也知道四爺身邊有位側福晉,四爺所辦大事並不避她的耳目,正如八福晉在八爺府中的地位一般。
寶月雙手接過,乖乖點頭。
四爺露出一點微不可查的笑意,很快地看她一眼,便凝著神色迴到外間。
外頭幾人一時屏氣凝神,隻聽到紙張在寶月手中翻動的聲音,幾息過後,寶月張口問道,「諸位見笑,戴先生信上所說的這位去查案的工部尚書王鴻緒王大人,是哪邊的人?」
「明麵上仍是萬歲的近臣,隻是這人與李光地私交不錯。」沉默一瞬,座下其中一人答道。
李光地同樣是康熙的心腹,但早已是八爺黨的人。
如今竟然連漢臣也不再支持代表著正統的太子了。那麽被派去查探蘇州案的王鴻緒會帶來怎樣的迴覆,便可想而知了,太子究竟有沒有做過,又有什麽要緊呢?
果然在接近年底的時候,王鴻緒返迴京城,分明是密折上奏,但此案卻在京城傳的幾乎人盡皆知,蘇州那邊的消息說,幕後之人乃是『禦前第一等人』。
針對太子的意圖昭然若揭,這次連同太子半君身份帶來的民心也一併被摧毀了,事實的真相是什麽樣子已經沒有人關心,這些民女究竟多少數目,如今又在何處,朝臣們也並不會在意。
朝會上轟轟烈烈的吵了幾日,見康熙仍舊擺出了不置可否的態度,這件事就像一滴水匯入江海,消失的無影無蹤。
隻是滴水石穿,繩鋸木斷,康熙到底不能容忍自己親手教出來的太子越來越偏離自己的期待。翻了年後,他不知是聽了哪裏來的術士之言,說今年有動搖國家的大事發生,頻頻召太子到禦前奏對。
若說太子有什麽做的不好,他尚且還可以找理由推脫辯駁,以天象這等荒謬邪說問他的罪,他卻是百口莫辯,哪能不知這是君父的敲打。
好在星象這事,也不會開口說自己要預驗在什麽事上,六月的時候,朱三太子在江蘇一帶伏誅,太子便派手下的人上奏,將這事扣上了一個祥瑞的帽子,隻說是星象應驗了。
康熙敲打的夠了,見太子最近乖覺,便順水推舟的應下這事,看似和太子又重歸於好,甚至將太子的長子弘皙帶在身邊親自撫養。
直王心中不平,往禦前去了幾迴,隻說他家的弘昱也十二歲了,想請皇父代為教導。
「弘昱聰明,兒子在府中招架不得,也想放在宮中,請汗阿瑪代為管教,兼有上書房一眾師傅們,何愁不成才。」
直王特意將兒子帶到宮中,想讓康熙瞧瞧弘昱的本事,不巧這會太子也在伴駕,康熙隻草草賞了弘昱一點東西,便叫他自去玩。
四爺他們幾個都被他留在京裏在六部輪流做事,康熙看不上前明把宗室當家畜一樣的豢養,他的兒子各個都要成才。
可卻又擔心他們在哪一個衙門裏紮根太久了,發展出自己的勢力來,便想了個這麽折衷的法子。
隻是世間也沒有十全的辦法,在皇帝年歲見長的時候,年長的阿哥們培養起自己的人馬根本不可能全然杜絕。倒不是為了從龍之功,而是哪個打工人會不關心將來自己的上司是誰呢?
尤其太子的地位愈發動搖,投機的朝臣也就越多,投機的朝臣越多,太子的地位也就越發動搖。如今的朝堂上,已然是這樣無法逆轉的惡性循環了。
如今三爺在翰林院,四爺在戶部,八爺在內務府,都是多少有些影響在。
夏天燥熱,她又不願出門曬太陽,便隻能借著窗外從屋簷邊垂下的綠蔭在院子裏乘涼。
她看著井裏湃著的西瓜一個個地浮著,百無聊賴地摁來摁去,這個下來了,那個就浮起來,就像是在玩打地鼠。
正專心致誌地消磨時光間,卻被突然出現的四爺在身後一把捏住了手腕。
「你喜歡玩這個,就叫人拿個桶子來裝著給你玩兒,坐在井邊玩像什麽樣子,」他皺著眉頭,很難得的又開始教訓她,「這井是真的,裏邊不知道多深,不許坐在邊上。」
看寶月不服氣地瞪著他,他也許是意識到自己太兇了,他摸摸她的頭,軟下口氣道,「乖乖,即便你自己知道小心,也不怕阿午見了學會了麽。」
寶月是吃軟不吃硬的,聽了他這話,才用腦袋在他的手心蹭了兩下,乖乖被他牽迴房裏了。
第45章
「爺怎麽這時候迴來了?」現下還是白日,四爺往常即便無事也會在戶部坐鎮。
四爺自然不是無緣無故地在白天迴來,他在她房裏換了衣裳,又把她帶到書房裏去,讓她坐在隔間裏,不一會兒書房裏就陸陸續續坐滿了他的門客。
「這是戴鐸從蘇州寄迴來的信,你們都看看。」待人坐齊了,四爺在座上開口道。
寶月這兒離外頭隻一道碧紗櫥,影影綽綽地能瞧見外間的樣子,依稀見幾人傳閱了手上的信件,最後那人將信紙疊好,恭敬地放迴四爺桌上,垂頭拱手,在四爺書桌前道。
「按戴先生所說,便是確有人以侍奉禦駕的名目在蘇州騙買,所涉官員繁多,一時倒不能確定是否是太子所為。」
四爺並不答話,拿過那信起身步入隔間,把信遞到寶月手上,「你也瞧瞧,有什麽想法盡可以說說。」
外頭幾個人默默低頭,隻當作沒瞧見那一節晴山色衣袖,他們出入的多了,也知道四爺身邊有位側福晉,四爺所辦大事並不避她的耳目,正如八福晉在八爺府中的地位一般。
寶月雙手接過,乖乖點頭。
四爺露出一點微不可查的笑意,很快地看她一眼,便凝著神色迴到外間。
外頭幾人一時屏氣凝神,隻聽到紙張在寶月手中翻動的聲音,幾息過後,寶月張口問道,「諸位見笑,戴先生信上所說的這位去查案的工部尚書王鴻緒王大人,是哪邊的人?」
「明麵上仍是萬歲的近臣,隻是這人與李光地私交不錯。」沉默一瞬,座下其中一人答道。
李光地同樣是康熙的心腹,但早已是八爺黨的人。
如今竟然連漢臣也不再支持代表著正統的太子了。那麽被派去查探蘇州案的王鴻緒會帶來怎樣的迴覆,便可想而知了,太子究竟有沒有做過,又有什麽要緊呢?
果然在接近年底的時候,王鴻緒返迴京城,分明是密折上奏,但此案卻在京城傳的幾乎人盡皆知,蘇州那邊的消息說,幕後之人乃是『禦前第一等人』。
針對太子的意圖昭然若揭,這次連同太子半君身份帶來的民心也一併被摧毀了,事實的真相是什麽樣子已經沒有人關心,這些民女究竟多少數目,如今又在何處,朝臣們也並不會在意。
朝會上轟轟烈烈的吵了幾日,見康熙仍舊擺出了不置可否的態度,這件事就像一滴水匯入江海,消失的無影無蹤。
隻是滴水石穿,繩鋸木斷,康熙到底不能容忍自己親手教出來的太子越來越偏離自己的期待。翻了年後,他不知是聽了哪裏來的術士之言,說今年有動搖國家的大事發生,頻頻召太子到禦前奏對。
若說太子有什麽做的不好,他尚且還可以找理由推脫辯駁,以天象這等荒謬邪說問他的罪,他卻是百口莫辯,哪能不知這是君父的敲打。
好在星象這事,也不會開口說自己要預驗在什麽事上,六月的時候,朱三太子在江蘇一帶伏誅,太子便派手下的人上奏,將這事扣上了一個祥瑞的帽子,隻說是星象應驗了。
康熙敲打的夠了,見太子最近乖覺,便順水推舟的應下這事,看似和太子又重歸於好,甚至將太子的長子弘皙帶在身邊親自撫養。
直王心中不平,往禦前去了幾迴,隻說他家的弘昱也十二歲了,想請皇父代為教導。
「弘昱聰明,兒子在府中招架不得,也想放在宮中,請汗阿瑪代為管教,兼有上書房一眾師傅們,何愁不成才。」
直王特意將兒子帶到宮中,想讓康熙瞧瞧弘昱的本事,不巧這會太子也在伴駕,康熙隻草草賞了弘昱一點東西,便叫他自去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