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頁
[清穿同人] 清穿之側福晉悠閑日常 作者:飛玉鏡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四爺心中也是不愉,但還是翻開仔細看了。先是誇他字寫的一氣嗬成,頗有筆勢,誇過幾句卻話鋒一轉,「你年紀還小,不必多讀此書,將心思放在四書上方是正理。」
福晉在一旁白了臉色,四爺卻沒管她,又神色溫和地摸摸弘暉的頭,「心意阿瑪收到了,多謝咱們大阿哥。」
弘暉雖然年幼,但也看得出大家神色各異,阿瑪也並不很高興的樣子。
他囁嚅幾下,到底還是拉住四爺衣袖緩緩開口,「兒子很久沒同阿瑪一起用過飯了,今晚阿瑪可以陪陪兒子麽?」
四爺微微一笑,「自然可以。」
他不欲在弘暉麵前同福晉爭執,也不想孩子覺得自己厭惡他母親。
弘暉見四爺應下果然很高興,之前他迴來總聽到額娘哭,胡嬤嬤說阿瑪新納的側福晉總是欺負額娘,要他努力讀書,孝順阿瑪。這樣阿瑪就會喜歡他,就會喜歡額娘。
他自覺阿瑪和額娘這便是和好了,他偷偷朝寶月望去,寶月神色平靜,朝他微微一笑。
弘暉默默低下頭,瓜爾佳額娘長得並不跋扈,反倒是很賢淑的模樣。可她卻總是欺負額娘,他絕不會坐視不理的。
李氏氣的都要發暈了,從前她用弘昀的名目去請四爺,福晉還在邊上冠冕堂皇地說風涼話,成日裏自恃身份壓著她們,如今還不是也用起這招來。
福晉僵坐在座上,卻隻覺得自己都要冤死了。從前她坐視李氏拿孩子做筏子,自然是知道四爺對此早有不滿。雖說《孝經》是她的主意,但後麵的事她真的不知。
前幾日胡嬤嬤還說要她再生個小的,她那時心煩極了,說她一個人生的出來什麽,今日弘暉就說這樣的話……這下子是沒法迴頭了。
第16章 一心
寶月隻感覺福晉瘋了,虧她如臨大敵,福晉怎麽盡出昏招。按四爺的性子,用孩子來轄製他,他能記一輩子。
郭氏好似也看出來一點門道,垂著頭不敢言語。宋氏眼睜睜瞧著四爺被籠絡到福晉那裏,心中焦急不已。
倒是李氏好似突然長出了個腦子一般,也不知是什麽意思,點戲的時候居然點了一出《武家坡》,福晉這下是連臉上的僵笑也掛不住了。
宋氏郭氏見李氏點了這戲,也是神色各異,不約而同的垂眉斂目,不敢去看福晉的神色。
寶月偷偷掃過幾眼,福晉倒是正襟危坐目視前方,除了臉上細看的出泄露了幾分心緒外,一副不為外物所動的樣子。
寶月好懸沒笑出聲來,平日裏不知李氏是這樣促狹有趣的人。《武家坡》正是講王寶釧與薛平貴的故事,這一折恰是唱那王寶釧寒窯苦等十八年,失了父親庇護,每日靠挖野菜度日。
李氏見寶月如此自在,憤憤不平地朝她看來,好似在問她四爺都被福晉勾走了,她怎麽還笑的出來。寶月連忙將頭底下,救命,她快要控製不住自己的表情了。
下頭幾人好一陣眉眼官司,連四爺也朝她們這看了兩眼。
四爺心中暗嘆,他本欲叫郭氏投到玉娘門下,為她周全府中事,可玉娘不願便罷了。
她心性磊落,李氏這樣的倒是比郭氏更得她的心意。隻是李氏驕狂,難免有些刺手,少不得要他為玉娘拔除幹淨。
看完戲後,諸人自然也如前幾日一樣識相告退了。
福晉本想起來多少同四爺分辨分辨,她的確不是有意為之。可看著寶月告退時嘴角掛著的那抹笑意,心中隻覺得萬分刺眼。
她好像在嘲笑自己不得寵愛,所以錯漏百出,手段低劣。瓜爾佳氏一入府便蒙盛寵,又豈知她這些年來戰戰兢兢,一步不敢踏錯。還要平白被他們這些寵妾欺辱。
她最後到底沒站起來,端坐在坐上看著他們離開,如今就剩他們一家三口了。
寶月告退時隻偷偷覷了四爺一眼,他心中怎麽想的寶月不知道,至少麵上並沒露出什麽不高興的意思,雖然他手上的扳指都要被他捏碎了。
四爺見寶月偷看,還以為她有什麽話要說,他端起手中茶盞,就算要敲打福晉也並非要今夜去,大可明日弘暉上學了再說……誰知一個錯眼她就頭也不迴地走了。
四爺心中煩悶不已,每每遇到這樣的事她倒是灑脫。李氏來請她不在意,福晉留他,她也不在意,倒像是他一頭熱似的。
四爺隻覺得氣飽了,撂下手中茶盞。起身道,「走吧。」
福晉聽不出他有沒有生氣,但既然沒有撒手就走,應當也還好罷,她放心的舒了口氣。
隨後一行人便往正院走去,四爺牽著弘暉走在前頭,福晉綴在後頭。月光照的她的丈夫和兒子就像兩個玉人,她心中忐忑之餘又忍不住升起一種期待。
她知道,四爺對她的容忍限度很低,若是等會兒他懷疑自己唆使弘暉爭寵,她便要立刻同他辯白。雖說是陰差陽錯,但若兩人能重修舊好,自然再好不過。
她也不是不想給弘暉生一個弟弟,想到這兒她便想起如今獨占雨露,卻還未有孕的瓜爾佳氏。
她知道不應該怨懟自己的丈夫,這不是一個妻子應該有的想法。
可她還是忍不住想,為什麽她隻要這一點東西都這麽難?她操持府中之事多年,又給他生了弘暉,可卻從不見他動容。
瓜爾佳氏不過是長一張好臉,他就可以日日垂憐縱容,從不管自己作為福晉的體麵。
福晉在一旁白了臉色,四爺卻沒管她,又神色溫和地摸摸弘暉的頭,「心意阿瑪收到了,多謝咱們大阿哥。」
弘暉雖然年幼,但也看得出大家神色各異,阿瑪也並不很高興的樣子。
他囁嚅幾下,到底還是拉住四爺衣袖緩緩開口,「兒子很久沒同阿瑪一起用過飯了,今晚阿瑪可以陪陪兒子麽?」
四爺微微一笑,「自然可以。」
他不欲在弘暉麵前同福晉爭執,也不想孩子覺得自己厭惡他母親。
弘暉見四爺應下果然很高興,之前他迴來總聽到額娘哭,胡嬤嬤說阿瑪新納的側福晉總是欺負額娘,要他努力讀書,孝順阿瑪。這樣阿瑪就會喜歡他,就會喜歡額娘。
他自覺阿瑪和額娘這便是和好了,他偷偷朝寶月望去,寶月神色平靜,朝他微微一笑。
弘暉默默低下頭,瓜爾佳額娘長得並不跋扈,反倒是很賢淑的模樣。可她卻總是欺負額娘,他絕不會坐視不理的。
李氏氣的都要發暈了,從前她用弘昀的名目去請四爺,福晉還在邊上冠冕堂皇地說風涼話,成日裏自恃身份壓著她們,如今還不是也用起這招來。
福晉僵坐在座上,卻隻覺得自己都要冤死了。從前她坐視李氏拿孩子做筏子,自然是知道四爺對此早有不滿。雖說《孝經》是她的主意,但後麵的事她真的不知。
前幾日胡嬤嬤還說要她再生個小的,她那時心煩極了,說她一個人生的出來什麽,今日弘暉就說這樣的話……這下子是沒法迴頭了。
第16章 一心
寶月隻感覺福晉瘋了,虧她如臨大敵,福晉怎麽盡出昏招。按四爺的性子,用孩子來轄製他,他能記一輩子。
郭氏好似也看出來一點門道,垂著頭不敢言語。宋氏眼睜睜瞧著四爺被籠絡到福晉那裏,心中焦急不已。
倒是李氏好似突然長出了個腦子一般,也不知是什麽意思,點戲的時候居然點了一出《武家坡》,福晉這下是連臉上的僵笑也掛不住了。
宋氏郭氏見李氏點了這戲,也是神色各異,不約而同的垂眉斂目,不敢去看福晉的神色。
寶月偷偷掃過幾眼,福晉倒是正襟危坐目視前方,除了臉上細看的出泄露了幾分心緒外,一副不為外物所動的樣子。
寶月好懸沒笑出聲來,平日裏不知李氏是這樣促狹有趣的人。《武家坡》正是講王寶釧與薛平貴的故事,這一折恰是唱那王寶釧寒窯苦等十八年,失了父親庇護,每日靠挖野菜度日。
李氏見寶月如此自在,憤憤不平地朝她看來,好似在問她四爺都被福晉勾走了,她怎麽還笑的出來。寶月連忙將頭底下,救命,她快要控製不住自己的表情了。
下頭幾人好一陣眉眼官司,連四爺也朝她們這看了兩眼。
四爺心中暗嘆,他本欲叫郭氏投到玉娘門下,為她周全府中事,可玉娘不願便罷了。
她心性磊落,李氏這樣的倒是比郭氏更得她的心意。隻是李氏驕狂,難免有些刺手,少不得要他為玉娘拔除幹淨。
看完戲後,諸人自然也如前幾日一樣識相告退了。
福晉本想起來多少同四爺分辨分辨,她的確不是有意為之。可看著寶月告退時嘴角掛著的那抹笑意,心中隻覺得萬分刺眼。
她好像在嘲笑自己不得寵愛,所以錯漏百出,手段低劣。瓜爾佳氏一入府便蒙盛寵,又豈知她這些年來戰戰兢兢,一步不敢踏錯。還要平白被他們這些寵妾欺辱。
她最後到底沒站起來,端坐在坐上看著他們離開,如今就剩他們一家三口了。
寶月告退時隻偷偷覷了四爺一眼,他心中怎麽想的寶月不知道,至少麵上並沒露出什麽不高興的意思,雖然他手上的扳指都要被他捏碎了。
四爺見寶月偷看,還以為她有什麽話要說,他端起手中茶盞,就算要敲打福晉也並非要今夜去,大可明日弘暉上學了再說……誰知一個錯眼她就頭也不迴地走了。
四爺心中煩悶不已,每每遇到這樣的事她倒是灑脫。李氏來請她不在意,福晉留他,她也不在意,倒像是他一頭熱似的。
四爺隻覺得氣飽了,撂下手中茶盞。起身道,「走吧。」
福晉聽不出他有沒有生氣,但既然沒有撒手就走,應當也還好罷,她放心的舒了口氣。
隨後一行人便往正院走去,四爺牽著弘暉走在前頭,福晉綴在後頭。月光照的她的丈夫和兒子就像兩個玉人,她心中忐忑之餘又忍不住升起一種期待。
她知道,四爺對她的容忍限度很低,若是等會兒他懷疑自己唆使弘暉爭寵,她便要立刻同他辯白。雖說是陰差陽錯,但若兩人能重修舊好,自然再好不過。
她也不是不想給弘暉生一個弟弟,想到這兒她便想起如今獨占雨露,卻還未有孕的瓜爾佳氏。
她知道不應該怨懟自己的丈夫,這不是一個妻子應該有的想法。
可她還是忍不住想,為什麽她隻要這一點東西都這麽難?她操持府中之事多年,又給他生了弘暉,可卻從不見他動容。
瓜爾佳氏不過是長一張好臉,他就可以日日垂憐縱容,從不管自己作為福晉的體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