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頁
[清穿同人] 清穿之側福晉悠閑日常 作者:飛玉鏡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祜滿亦是熱淚盈眶,鐵漢柔情,倒是王氏與額爾德克有了這一兩個月來的準備,心中已平和許多,王氏和額爾德克哄著三人迴府,坐下後又叫丫鬟上茶來,喝過半盞,王氏冷靜道,
「聖旨已下,雖說情難自已,又在遠在杭州,可老爺不要叫人以為咱們有什麽不滿。」
見祜滿被沖昏的腦子終於清醒過來,她又繼續說道,「婚期定在明年五月初六,我已往我哥哥家去信了,他人情練達,認識不少有門路的人,我托他重金請一位宮中的嬤嬤來教教京裏的禮節來往,學學眉眼高低,不能叫四福晉在這上頭挑咱們女兒的不是。」
「至於你,「王氏對著這個哭哭啼啼的大塊頭美目一瞪,」你便同京中族人好好走動,免叫咱們女兒無人撐腰,受了欺負。 」
祜滿滿口答應,口中立刻開始感念皇恩,「明年我便要迴京述職,正巧能送月娘出嫁,想來定這個婚期也是皇上體恤的緣故。」
「還有我!「額爾德克連忙說道:」明年阿瑪帶上我,我去京營中當差,也好在京中照顧阿姐。」
祜滿聽了感動不已,拍了拍額爾德克的肩膀,他今年十四歲已經長得比她阿姐高了,往後便是他們家的棟樑支柱,「好孩子,懂事了。」
時光飛逝,秋去春來。
自宋以來,江南民康物阜,可謂是舳艫千裏,市集熙攘。
王氏家族基業在此,也算是鍾鼓饌玉不足貴,帶來的嫁妝可以說是堆金積玉。除了給備下各樣嫁妝,她托人在京裏置辦了些莊子田鋪,免叫寶月將來銀錢上不湊手。
寶月此時心中除了對父母的不舍,倒是並無什麽忐忑。
她從前在現代也不愛出門,到了這兒更甚,以往家中便是看看遊記雜書話本子,也能自得其樂,一日不出戶,今後也不過是換個地方過一樣的日子。
於是便開始一邊同舅舅請來的錢嬤嬤學禮節、女紅,料理鋪子,一邊與阿娘一同清點嫁妝,她要將她的精神糧食全部帶上,在貝勒府中才好消磨時光。
京中三月裏還是春寒料峭,乍暖還寒,四貝勒府中更是一片寒風瑟瑟,奴才們輕手輕腳的走動,後院裏的格格們也閉門不出,往常愛跳的李氏都安分起來。
福晉開始準備婚儀所需之物,見了府外的夫人們,也是一片喜意,口中感念皇恩。
寶月一家五口一路帶著108抬的嫁妝走水路北上,抵達京城時,已是四月二十五了。
之後十日內他們便要在京城的宅子裏走畢六禮,前頭的納采、問名、納吉早早由禮部主持完畢。寶月隻需等待納徵,也就是貝勒府送來聘禮,以五月初六為期,待四阿哥迎親完畢,便是禮成了。
可真正到了五月初六這日,寶月還是不免有些緊張起來,她隻覺得前路漫漫,一片茫然,從前十幾年在杭州的日子好像又一個前世。
瑪瑙和珍珠扶著她從京城不甚熟悉的宅子裏走出來,穿過那池塘和東間花閣,在正廳跪下三拜,她不想聽那些翻來覆去的吉祥話,很想抬頭看看坐在堂上的雙親,卻隔著一條鮮紅的蓋頭,看不清父母臉上的神色。
待她像一個提線木偶一般在喜轎裏坐下,便隻能瞧見壓得自己喘不過氣來的吉服和金線繡成的福祿海紋樣。側福晉六禮上免去許多娶正妻的繁雜,吉服規製也略差一等,以示身份有別。
不知過了多久,外頭一道清潤低沉的聲音響起:「起轎。」
大約小半個時辰,他們便到了貝勒府,一個聲音慈和的年長姑姑和瑪瑙珍珠一起迎她下轎,那姑姑悄聲道:「請側福晉先入房內稍後,貝勒爺即刻便來。」
她們跨過一道道門欄,終於停在一個院子前,從此這便是她的住所了,寶月心想,府中宮中都沒什麽意思,若是不得四爺的喜歡,以後能將她發配到圓明園去麽,後來人去遺址參觀時,那裏隻留下了戰火的痕跡,她也好領略一二萬園之園的風采。
寶月被那姑姑扶著在榻前坐下,床上鋪著一些桂圓花生之類的幹果,硌地生疼,她偷偷掃開,隔著蓋頭隻能瞧見左邊桌上一對雕花喜燭跳動著火光。
約莫又過了半個時辰,寶月不僅頸背坐的僵直,卯時她便起來梳洗打扮,一直到現在都沒有進過水米,五髒廟中已感到十分難耐了。
那姑姑很有幾分察言觀色的本事,在她身側放了一個迎枕,讓她倚靠,又端來一盤桂花糕,:「側福晉且先墊墊,約莫到了酉時四爺便來了。」
「多謝姑姑,不知姑姑尊姓大名?」寶月輕輕撚起一塊,硬噎著吞下去,她素來不喜歡這些粉粉的糕點。
「不敢當,恐汙了貴人尊耳,奴才葉氏。」她依稀瞧見葉嬤嬤好似低下頭來,恭敬答道。
她連忙叫瑪瑙將葉嬤嬤扶起來,那姑姑似乎以為她要發問,寶月不欲多言,頓時又靜了下來。
未多時,外頭傳來太監們的聲響,應當是四阿哥來了。
寶月揪緊衣角,心中天馬行空,不知四爺是個什麽樣的人,是傳說中的那樣鐵麵無情麽,在家中待自己的妻妾也是如此?
隻聽到一陣腳步接近,正是方才喜轎前那道清潤聲音。「都下去吧。」
寶月屏住唿吸。
陪侍的幾個丫頭和葉嬤嬤隨即退下,一時間房中更加安靜,隻聽到他們二人的唿吸和火花跳躍的劈啪聲響。
「聖旨已下,雖說情難自已,又在遠在杭州,可老爺不要叫人以為咱們有什麽不滿。」
見祜滿被沖昏的腦子終於清醒過來,她又繼續說道,「婚期定在明年五月初六,我已往我哥哥家去信了,他人情練達,認識不少有門路的人,我托他重金請一位宮中的嬤嬤來教教京裏的禮節來往,學學眉眼高低,不能叫四福晉在這上頭挑咱們女兒的不是。」
「至於你,「王氏對著這個哭哭啼啼的大塊頭美目一瞪,」你便同京中族人好好走動,免叫咱們女兒無人撐腰,受了欺負。 」
祜滿滿口答應,口中立刻開始感念皇恩,「明年我便要迴京述職,正巧能送月娘出嫁,想來定這個婚期也是皇上體恤的緣故。」
「還有我!「額爾德克連忙說道:」明年阿瑪帶上我,我去京營中當差,也好在京中照顧阿姐。」
祜滿聽了感動不已,拍了拍額爾德克的肩膀,他今年十四歲已經長得比她阿姐高了,往後便是他們家的棟樑支柱,「好孩子,懂事了。」
時光飛逝,秋去春來。
自宋以來,江南民康物阜,可謂是舳艫千裏,市集熙攘。
王氏家族基業在此,也算是鍾鼓饌玉不足貴,帶來的嫁妝可以說是堆金積玉。除了給備下各樣嫁妝,她托人在京裏置辦了些莊子田鋪,免叫寶月將來銀錢上不湊手。
寶月此時心中除了對父母的不舍,倒是並無什麽忐忑。
她從前在現代也不愛出門,到了這兒更甚,以往家中便是看看遊記雜書話本子,也能自得其樂,一日不出戶,今後也不過是換個地方過一樣的日子。
於是便開始一邊同舅舅請來的錢嬤嬤學禮節、女紅,料理鋪子,一邊與阿娘一同清點嫁妝,她要將她的精神糧食全部帶上,在貝勒府中才好消磨時光。
京中三月裏還是春寒料峭,乍暖還寒,四貝勒府中更是一片寒風瑟瑟,奴才們輕手輕腳的走動,後院裏的格格們也閉門不出,往常愛跳的李氏都安分起來。
福晉開始準備婚儀所需之物,見了府外的夫人們,也是一片喜意,口中感念皇恩。
寶月一家五口一路帶著108抬的嫁妝走水路北上,抵達京城時,已是四月二十五了。
之後十日內他們便要在京城的宅子裏走畢六禮,前頭的納采、問名、納吉早早由禮部主持完畢。寶月隻需等待納徵,也就是貝勒府送來聘禮,以五月初六為期,待四阿哥迎親完畢,便是禮成了。
可真正到了五月初六這日,寶月還是不免有些緊張起來,她隻覺得前路漫漫,一片茫然,從前十幾年在杭州的日子好像又一個前世。
瑪瑙和珍珠扶著她從京城不甚熟悉的宅子裏走出來,穿過那池塘和東間花閣,在正廳跪下三拜,她不想聽那些翻來覆去的吉祥話,很想抬頭看看坐在堂上的雙親,卻隔著一條鮮紅的蓋頭,看不清父母臉上的神色。
待她像一個提線木偶一般在喜轎裏坐下,便隻能瞧見壓得自己喘不過氣來的吉服和金線繡成的福祿海紋樣。側福晉六禮上免去許多娶正妻的繁雜,吉服規製也略差一等,以示身份有別。
不知過了多久,外頭一道清潤低沉的聲音響起:「起轎。」
大約小半個時辰,他們便到了貝勒府,一個聲音慈和的年長姑姑和瑪瑙珍珠一起迎她下轎,那姑姑悄聲道:「請側福晉先入房內稍後,貝勒爺即刻便來。」
她們跨過一道道門欄,終於停在一個院子前,從此這便是她的住所了,寶月心想,府中宮中都沒什麽意思,若是不得四爺的喜歡,以後能將她發配到圓明園去麽,後來人去遺址參觀時,那裏隻留下了戰火的痕跡,她也好領略一二萬園之園的風采。
寶月被那姑姑扶著在榻前坐下,床上鋪著一些桂圓花生之類的幹果,硌地生疼,她偷偷掃開,隔著蓋頭隻能瞧見左邊桌上一對雕花喜燭跳動著火光。
約莫又過了半個時辰,寶月不僅頸背坐的僵直,卯時她便起來梳洗打扮,一直到現在都沒有進過水米,五髒廟中已感到十分難耐了。
那姑姑很有幾分察言觀色的本事,在她身側放了一個迎枕,讓她倚靠,又端來一盤桂花糕,:「側福晉且先墊墊,約莫到了酉時四爺便來了。」
「多謝姑姑,不知姑姑尊姓大名?」寶月輕輕撚起一塊,硬噎著吞下去,她素來不喜歡這些粉粉的糕點。
「不敢當,恐汙了貴人尊耳,奴才葉氏。」她依稀瞧見葉嬤嬤好似低下頭來,恭敬答道。
她連忙叫瑪瑙將葉嬤嬤扶起來,那姑姑似乎以為她要發問,寶月不欲多言,頓時又靜了下來。
未多時,外頭傳來太監們的聲響,應當是四阿哥來了。
寶月揪緊衣角,心中天馬行空,不知四爺是個什麽樣的人,是傳說中的那樣鐵麵無情麽,在家中待自己的妻妾也是如此?
隻聽到一陣腳步接近,正是方才喜轎前那道清潤聲音。「都下去吧。」
寶月屏住唿吸。
陪侍的幾個丫頭和葉嬤嬤隨即退下,一時間房中更加安靜,隻聽到他們二人的唿吸和火花跳躍的劈啪聲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