欒清平道:「所以當務之急是找到反賊的老巢,我們主動出擊。」
薛湘楠在戰報裏也是這麽說的。可是這琅寰三洲多崇山峻嶺,反賊窩在哪個山坳裏,又有誰知道?一波波的斥候派出去尋找,卻隻找到幾個散兵遊勇的窩點,連稍微成規模的軍隊都沒發現。
難道,就隻能這樣被反賊牽著鼻子走,陷入無休止的消耗之中?童若謙不希望薛湘楠陷入這樣無窮無盡的消耗中,他希望盡快結束這戰亂,還天下一個安穩,也讓征戰半生的薛湘楠能夠卸下戰甲,不再提槍上陣,也能像常人那般享受應有的安寧日子。
童若苦心孤詣,就是想尋一個新的破敵之法。尚未開口,一名士兵騎馬疾馳而來,至二人前下馬,恭敬地向欒清平行禮:「見過欒統領,小人乃郡主帳前親兵。此地距大營尚餘十裏崎嶇山路,郡主特遣小人前來接應。」
欒清平聞言,起身扶他起立,關切地問道:「你帶了多少人馬?此次糧草頗為繁重。」
那親兵起身,自信地答道:「欒統領放心,隨小人前來的有千名將士。」他指著遠處緩緩行進的隊伍繼續道,「此段山路險峻,車馬難行,糧草需人力背負與馬匹馱運,我等已備妥所需工具。」
童若謙聞言,抬眼望去,隻見隨行的軍士們皆身負竹簍、擔子,他們帶來的馬匹也馱著馱鞍,看樣子明日隻能徒步進山了。他不怕山路難行,既渴望早日見到她,又有些害怕真正相見時的情景。
麵對薛湘楠的親兵,童若謙不覺有些緊張,額間已滲出微汗,遂低聲對欒清平道:「我先去歇息。」言罷,轉身匆匆步入營帳。
第二日一大早,士兵們便將糧草車上的物資裝到背簍、擔子裏,用人背馬駝的方式沿著崎嶇山路緩緩向山裏進發。
欒清平和岑丹一前一後護送著運糧隊伍,童若謙則跟在欒清平身後,一步步朝山裏走。
「大家跟緊了,切莫掉隊。」欒清平迴首對著身後的隊伍大聲叮囑。此時日頭正盛,山間悶熱異常,仿佛連空氣都沉重了幾分。欒清平不經意間迴頭,見童若謙走得氣喘籲籲,臉色蒼白,仿佛隨時都會倒下。他心中一緊,關切地說道:「看你走得如此吃力,不如騎馬前行吧。這段路尚算平坦,等到了崎嶇難行之處,你再下馬步行便是。」
童若謙聞言,輕輕搖了搖頭,蒼白的臉上勉強擠出一絲笑容:「將士們身負重物尚且能堅韌前行,我空著手,又有何理由不能走呢?這點路,我還撐得住。」
但見他腳步虛浮,卻還能走,欒清平知道他的堅持,沒有再勸,隻是命大家全速前進,就怕半路遇到反賊偷襲。
時至正午,運送糧草的隊伍終於安全抵達山中的大營。遠遠望見營中瞭望塔上旗幟獵獵,欒清平懸著的心終於放下。岑陽早已率部眾迎候在外,二人重逢,喜悅之情溢於言表。
童若謙站在一旁,目睹士兵們忙碌地搬運糧草,又見岑丹、岑陽兄弟二人歡聲笑語地相擁,欒清平正忙著與糧草官交接事宜……每個人都在為戰事忙碌,仿佛整個世界都在運轉,唯獨他自己,仿佛置身於這片繁忙之外的空曠之地,顯得格格不入。
岑陽告知童若謙,今日有流寇小股騷擾,郡主親自領兵出擊,預計傍晚方能歸來。一時間,童若謙心中五味雜陳,不知是失落占據了上風,還是慶幸占了上風。
岑陽將童若謙安排在離郡主大帳不遠的一處清幽小營帳中,並細心地備齊了諸多生活所需之物。他略顯羞澀地對童若謙道:「軍營之中皆是粗獷之士,環境簡陋,恐有不周之處。還請童公子海涵,莫要嫌棄這裏簡樸。」
看著他送來的洗漱用具及被臥,童若謙有些拘謹地道:「很好了,多謝你。」
岑陽沖他嘻嘻一笑,道:「那公子請歇息,晚膳我派人給您送來。待郡主迴來,我第一時間來稟報。」說完不等童若謙說話,逃也似地跑了。
童若謙心中一動,想要叫住岑陽,但就在他抬手之際,那人已如風般掠出營帳,消失在視線之外。他無奈地收迴手,隻得作罷,心中難以言喻的忐忑。他靜靜地坐在那張臨時搭建的簡陋床鋪上,四周瀰漫著軍營特有的粗獷氣息,耳邊不時傳來士兵們整齊劃一的操練聲,這一切卻讓他感到不真實。
即將見到那個人了,那個讓他魂牽夢縈繞、日夜思念的湘楠郡主。他心緒複雜,既有期待,又有恐懼。見到她時,自己該說些什麽?是傾訴這些日子來的思念與擔憂,還是道歉自己曾經的逃避與懦弱?他反覆在心裏演練著各種可能的對話,但每一次都感到無比生硬和無力。
更讓他心亂如麻的是,薛湘楠會不會恨自己?恨自己之前的躲著不見她不見,恨自己的懦弱無能?這些疑慮如同尖銳的箭矢,一次次刺痛他的心。他不敢想像,如果薛湘楠真的對自己心生怨恨,那自己該如何麵對?
萬千思緒在腦海中翻湧,童若謙努力想平復波動。但越是想要平靜,心中的忐忑就越是強烈。他想像了很多相見時的場景,卻始終無法想像到薛湘楠第一句話會跟自己說什麽。
時間在無盡的煎熬中緩緩流逝,夕陽的餘暉灑滿大地,童若謙內心的不安如潮水般洶湧而至。他心中難以名狀的恐懼,甚至產生了逃離的衝動。他想趁薛湘楠尚未歸營之際,悄然離去,這樣就可以避免與她正麵相對。可每當想起自己之前的不辭而別和躲避的行為,他雙腿就像被灌了鉛一般,沉重得無法移動。
薛湘楠在戰報裏也是這麽說的。可是這琅寰三洲多崇山峻嶺,反賊窩在哪個山坳裏,又有誰知道?一波波的斥候派出去尋找,卻隻找到幾個散兵遊勇的窩點,連稍微成規模的軍隊都沒發現。
難道,就隻能這樣被反賊牽著鼻子走,陷入無休止的消耗之中?童若謙不希望薛湘楠陷入這樣無窮無盡的消耗中,他希望盡快結束這戰亂,還天下一個安穩,也讓征戰半生的薛湘楠能夠卸下戰甲,不再提槍上陣,也能像常人那般享受應有的安寧日子。
童若苦心孤詣,就是想尋一個新的破敵之法。尚未開口,一名士兵騎馬疾馳而來,至二人前下馬,恭敬地向欒清平行禮:「見過欒統領,小人乃郡主帳前親兵。此地距大營尚餘十裏崎嶇山路,郡主特遣小人前來接應。」
欒清平聞言,起身扶他起立,關切地問道:「你帶了多少人馬?此次糧草頗為繁重。」
那親兵起身,自信地答道:「欒統領放心,隨小人前來的有千名將士。」他指著遠處緩緩行進的隊伍繼續道,「此段山路險峻,車馬難行,糧草需人力背負與馬匹馱運,我等已備妥所需工具。」
童若謙聞言,抬眼望去,隻見隨行的軍士們皆身負竹簍、擔子,他們帶來的馬匹也馱著馱鞍,看樣子明日隻能徒步進山了。他不怕山路難行,既渴望早日見到她,又有些害怕真正相見時的情景。
麵對薛湘楠的親兵,童若謙不覺有些緊張,額間已滲出微汗,遂低聲對欒清平道:「我先去歇息。」言罷,轉身匆匆步入營帳。
第二日一大早,士兵們便將糧草車上的物資裝到背簍、擔子裏,用人背馬駝的方式沿著崎嶇山路緩緩向山裏進發。
欒清平和岑丹一前一後護送著運糧隊伍,童若謙則跟在欒清平身後,一步步朝山裏走。
「大家跟緊了,切莫掉隊。」欒清平迴首對著身後的隊伍大聲叮囑。此時日頭正盛,山間悶熱異常,仿佛連空氣都沉重了幾分。欒清平不經意間迴頭,見童若謙走得氣喘籲籲,臉色蒼白,仿佛隨時都會倒下。他心中一緊,關切地說道:「看你走得如此吃力,不如騎馬前行吧。這段路尚算平坦,等到了崎嶇難行之處,你再下馬步行便是。」
童若謙聞言,輕輕搖了搖頭,蒼白的臉上勉強擠出一絲笑容:「將士們身負重物尚且能堅韌前行,我空著手,又有何理由不能走呢?這點路,我還撐得住。」
但見他腳步虛浮,卻還能走,欒清平知道他的堅持,沒有再勸,隻是命大家全速前進,就怕半路遇到反賊偷襲。
時至正午,運送糧草的隊伍終於安全抵達山中的大營。遠遠望見營中瞭望塔上旗幟獵獵,欒清平懸著的心終於放下。岑陽早已率部眾迎候在外,二人重逢,喜悅之情溢於言表。
童若謙站在一旁,目睹士兵們忙碌地搬運糧草,又見岑丹、岑陽兄弟二人歡聲笑語地相擁,欒清平正忙著與糧草官交接事宜……每個人都在為戰事忙碌,仿佛整個世界都在運轉,唯獨他自己,仿佛置身於這片繁忙之外的空曠之地,顯得格格不入。
岑陽告知童若謙,今日有流寇小股騷擾,郡主親自領兵出擊,預計傍晚方能歸來。一時間,童若謙心中五味雜陳,不知是失落占據了上風,還是慶幸占了上風。
岑陽將童若謙安排在離郡主大帳不遠的一處清幽小營帳中,並細心地備齊了諸多生活所需之物。他略顯羞澀地對童若謙道:「軍營之中皆是粗獷之士,環境簡陋,恐有不周之處。還請童公子海涵,莫要嫌棄這裏簡樸。」
看著他送來的洗漱用具及被臥,童若謙有些拘謹地道:「很好了,多謝你。」
岑陽沖他嘻嘻一笑,道:「那公子請歇息,晚膳我派人給您送來。待郡主迴來,我第一時間來稟報。」說完不等童若謙說話,逃也似地跑了。
童若謙心中一動,想要叫住岑陽,但就在他抬手之際,那人已如風般掠出營帳,消失在視線之外。他無奈地收迴手,隻得作罷,心中難以言喻的忐忑。他靜靜地坐在那張臨時搭建的簡陋床鋪上,四周瀰漫著軍營特有的粗獷氣息,耳邊不時傳來士兵們整齊劃一的操練聲,這一切卻讓他感到不真實。
即將見到那個人了,那個讓他魂牽夢縈繞、日夜思念的湘楠郡主。他心緒複雜,既有期待,又有恐懼。見到她時,自己該說些什麽?是傾訴這些日子來的思念與擔憂,還是道歉自己曾經的逃避與懦弱?他反覆在心裏演練著各種可能的對話,但每一次都感到無比生硬和無力。
更讓他心亂如麻的是,薛湘楠會不會恨自己?恨自己之前的躲著不見她不見,恨自己的懦弱無能?這些疑慮如同尖銳的箭矢,一次次刺痛他的心。他不敢想像,如果薛湘楠真的對自己心生怨恨,那自己該如何麵對?
萬千思緒在腦海中翻湧,童若謙努力想平復波動。但越是想要平靜,心中的忐忑就越是強烈。他想像了很多相見時的場景,卻始終無法想像到薛湘楠第一句話會跟自己說什麽。
時間在無盡的煎熬中緩緩流逝,夕陽的餘暉灑滿大地,童若謙內心的不安如潮水般洶湧而至。他心中難以名狀的恐懼,甚至產生了逃離的衝動。他想趁薛湘楠尚未歸營之際,悄然離去,這樣就可以避免與她正麵相對。可每當想起自己之前的不辭而別和躲避的行為,他雙腿就像被灌了鉛一般,沉重得無法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