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那場突如其來的戰爭竟然是這麽來的。葉仲卿也是倒黴,他以為這場戰爭隻是尋常的侵略,所以才想利用這次戰爭奪得薛家軍一半的兵力。卻沒想到,他這次遇上的是百年難遇的西南東南敵寇合謀,導致他毫無防備,兵敗如山倒。


    薛淩雲看了葉長洲一眼,問那信使:「那你們突然退兵是為何?」


    那信使跪在地上,低聲迴答:「在四皇子和七皇子攻下幹城的那一天,王病逝的噩耗傳來。兩位皇子本打算撤軍,但太子堅決反對,他指責四皇子和七皇子臨陣退縮,並揚言戰後要以軍法處置他們。但在進攻益陽城的戰役中,太子不幸被薛家世子所殺,四皇子和七皇子接到消息後,便決定撤軍了。」


    這位信使並不知道他口中的「薛家世子」正站在他眼前。薛淩雲與葉長洲低聲商議片刻,隨後轉頭對信使說道:「你們既來請和,那麽四皇子的誠意是什麽?」


    使者急忙迴應:「為表誠意,四皇子已將我軍從煎茶平原撤出,並將龍吟關和流番洲南部歸還大盛。想必昭親王和貴軍行軍途中,已有所察覺。」


    原來如此。看來杜淩霄求和的態度還算誠懇,不僅撤出了占領的大盛領土,還待葉長洲大軍踏入萬靈州邊境後,才派遣使者前來傳達求和的意願。


    薛淩雲冷笑一聲,霸氣地道:「我大軍勢如破竹,你們遊夏人馬早已潰不成軍,哪裏還有力量阻擋我們?若我不同意杜淩霄的求和,偏要劍指萬靈城,你們又能如何?」


    那信使被薛淩雲的氣勢所震懾,身體不自覺地一縮,連忙道:「將軍息怒,我們四殿下確實懷著一顆赤誠之心,渴望與大盛和平共處。為展現我們的誠意,我們願意一次性奉上白銀三百萬兩,作為對多年侵犯大盛的深深歉意。此外,我們遊夏願意永遠向大盛稱臣,並每年進貢白銀一百萬輛,唯一的請求是希望大盛能將食鹽低價賣給我們。」


    葉長洲與薛淩雲再次交換了一個眼神,杜淩霄提出的條件正是葉長洲長久以來所期望的,但他心中仍存有一絲疑慮,擔心自己千辛萬苦收復失地,令遊夏人臣服,最後卻為他人做嫁衣。


    薛淩雲洞悉了他的顧慮,便轉向那信使道:「你們一次性賠款白銀一千萬兩,這賠款隻能獻給昭親王。同時,遊夏人需永遠向昭親王稱臣,每年向昭親王進貢一百萬兩。」


    信使聽到此言,麵露驚色,抬頭望向薛淩雲,眼中滿是不解:「這……難道有何不同嗎?」


    薛淩雲背手而立,沉聲道:「你還不明白嗎?遊夏求和,隻能向昭親王求和!」


    薛淩雲此舉,實為葉長洲日後繼承皇位精心謀劃。遊夏人隻向葉長洲俯首稱臣,意味著除了葉長洲之外,任何大盛皇子或朝臣都無法令遊夏人服從。


    信使瞬間領悟了薛淩雲的用意,心中湧起一陣恐懼,他望了葉長洲一眼,連忙道:「小的明白了,將軍的要求,小的這便迴去稟報四殿下,還請昭親王等候小人的消息。」


    葉長洲下令釋放那信使,讓他迴去傳達消息。鑑於事態重大,他隨即召集了所有重要將領進入大帳,將先前發生的事情原委一一敘述。


    講述完畢,葉長洲目視眾人,詢問道:「對於遊夏人提出的求和事宜,各位有何看法?」


    欒清平沉思片刻,迴應道:「末將認為,若能以和平方式達成我們的目的,自然是上策。但此行我們還有一個重要任務,那就是確保遊夏在未來幾十年內無力與大盛為敵。除了接受他們的賠款、稱臣納貢之外,我們還需策劃更為有效的辦法來壓製其軍事力量。」


    葉長洲點頭贊同:「你的建議甚合我意,關於如何具體壓製遊夏的兵力,還需我們深入商議。」


    薛淩雲擔憂地道:「我仍擔心這是杜振生的陰謀。如果杜振生當真已故,杜淩霄又真心求和,為何我們的斥候還會遭到遊夏騎兵的攻擊?目前我們對萬靈城的內部情況仍一無所知,因此必須保持警惕,行事需謹慎。」


    葉長洲點頭表示理解,隨後轉向薛振宇道:「振宇,你再派遣一些斥候喬裝打扮,設法潛入萬靈城,務必探明城內真實情況。」


    薛振宇拱手應命:「遵命!」


    葉仲卿被召至帳中,自入座後便始終保持著沉默,靜坐椅上一言不發,神情複雜難測。葉長洲留意到他的異樣,遂開口詢問:「二皇兄,依你之見,杜振生此舉是否暗藏詭計?」


    葉仲卿微微一笑,迴應道:「十六弟如今權傾天下,決策英明,又何須向我徵求意見。」


    葉長洲尚未開口,薛淩雲已按捺不住怒火,厲聲道:「葉仲卿,你休要仗著十六殿下的寬容便肆意妄為。須知薛家軍十數萬英魂在天有靈,正盯著你呢!你若真的能心安理得,那便繼續袖手旁觀吧!」


    葉仲卿雙手一攤,苦笑迴應:「我又有何不能心安?如今我孑然一身,早已一無所有,還有什麽可失去的?」


    薛淩雲怒意更盛,正欲繼續發作,葉長洲卻及時製止他,轉向葉仲卿道:「二皇兄,你對遊夏王室向來了解比我們深,依你之見,他們內部是否當真存在分歧?」


    葉仲卿見葉長洲態度誠懇,這才坐直身子,認真迴應:「我軍僅兩次深入遊夏境內,且每次都是激戰,我們根本無暇去探查他們內部是否存有分歧。事實上,我們大盛對遊夏王室的了解,少得可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刁奴欺主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無韻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無韻詩並收藏刁奴欺主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