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至龍吟關下,依舊空無一人,連遊夏人的旗幟都未曾見到。
莫非,遊夏人放棄龍吟關了?
葉長洲果斷命大軍停下,原地待命。薛淩雲第一次上龍吟山,正機警地望著四周,盡管斥候迴稟一路都不見遊夏人蹤影,但誰敢相信遊夏賊子會放棄這般重要的關隘?
「二皇兄,依你之見,這是怎麽迴事?」葉長洲轉身問被人攙扶著的葉仲卿。
葉仲卿傷重,即便被人攙扶著,但爬上這半山依舊是氣喘籲籲臉青嘴白。他抬頭望著幾乎高聳入雲的龍吟關隘,隱隱隻看得見上麵高牆和堡壘,卻沒有看見遊夏人的旗幟。昔日激戰之地如今靜謐得令人心悸。
葉仲卿搖頭:「我也不知。往昔攻山,堡壘之中箭矢如雨,我軍損失兩萬多人馬才強行攻破龍吟關。今日卻不見一人,實在詭異。」他轉頭看著那些曾經令人恐懼的堡壘黑洞洞的炮孔,不解地道,「難道,遊夏國內真的發生了變故?」
看著眼前空無一人的堡壘,葉長洲點頭道:「若非內亂,便是陷阱。」
葉仲卿嘴角輕揚,露出一絲從容的微笑:「十六弟,你過慮了。龍吟關乃天工之作,其禦敵之妙,堪稱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一旦越過此關,地形便轉為平緩山丘,直至遊夏王杜振生的王宮,再難尋得如此險要之處以禦外敵。」
葉長洲聞言,心中一喜,追問道:「那二皇兄之意,遊夏國內當真已亂?」
葉仲卿此刻眼中終於有了一絲光亮,他輕輕擺脫了扶持的士兵,難掩興奮之色對葉長洲道:「必然如此。十六弟,此乃天賜良機。龍吟關乃天險,一旦突破,便可長驅直入遊夏王宮。機不可失,時不再來!我們該一鼓作氣,直取關隘!」
薛淩雲雖對葉仲卿心存芥蒂,但此刻也不得不承認他的判斷。他望向葉長洲,見他眼中已有決斷,便點頭沉聲道:「聽他一次,下令全軍,一鼓作氣,攻上龍吟關!」
葉長洲當即揮手下令。大軍聞令,士氣大振,一鼓作氣,朝著龍吟關發起猛烈的進攻。一時間,龍吟山上唿聲震天,護旗營手持大纛引領著千軍萬馬直攻山頂,一鼓作氣順利拿下龍吟關。
攻上龍吟關,聽著士兵們紛紛來報,各堡壘皆空空如也,薛淩雲喘著粗氣,尚且不敢相信,之前自己和父王長姐這麽多年強攻不下的龍吟關,就這麽破了。
這麽容易就攻破了?
葉長洲氣喘籲籲,終於登上了高聳入雲的龍吟關之巔。他深吸一口清新空氣,努力平復急促的唿吸。極目遠眺,北邊山下,煎茶平原與九軍江的美景一覽無餘,精美如畫卷。九軍江波光粼粼,與煎茶平原的翠綠交織,和諧而寧靜。遠處流番洲益陽城的輪廓依稀可見,見證著多年江山收復的艱辛與努力。
葉長洲轉身向南望去,隻見山川河流交相輝映,矮山如黛,連綿不絕。這便是流番洲的南部,被遊夏人占據長達十餘年,始終未能迴歸大盛的故土。他深吸一口氣,感受著山川的磅礴壯麗,河流的奔騰唿吸,大地的沉穩脈動。這一切,都是大盛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他們共同的根與魂。
站在龍吟關這天塹絕壁之上,葉長洲心頭突然湧起一股力量,一向身體羸弱的自己,竟真的擔起了收復失地、統一流番洲的重擔。而且,自己背負著著重擔,站起來了。
「薛淩雲。」葉長洲轉頭望著尚且一臉難以置信的薛淩雲,笑得三分心酸七分欣慰,「走!我們去收復故土!」
第226章 民生之多艱
葉長洲率領大軍疾馳沖龍吟山南,其勢如秋風掃落葉般迅猛,直逼被遊夏賊子侵占多年的失地。沿途竟未遇任何阻攔,大軍如入無人之境沖至山坳深處。眼見村落已近在咫尺,葉長洲立刻下令隊伍放緩前進速度,以防敵人設有埋伏或陷阱。
大軍緩緩進入村落,眼前的景象讓葉長洲的心一陣陣揪著痛:漢人的村落,村裏男女老少無一不是身著破舊衣衫,麵色蠟黃身形瘦弱。他們望著葉長洲的大軍,既恐懼又好奇。這些人見慣了遊夏賊子的鐵騎,卻從未見過如此多的漢人軍隊。
一個瘸腿的小男孩看到漢人大軍,猶如看到了天降救星,滿心歡喜地想要衝上前去招手。他身邊的一位衣著破爛、形容憔悴的女人驚慌失措地摁住他,用驚恐的語氣告誡他不得靠近。女人的手緊緊地抓著孩子,生怕他衝動地衝上前去,渾身透著恐懼不安。
周圍的百姓盡管看到了自己人的軍隊,卻仍然不敢輕易上前。這些在遊夏賊子殘暴統治下長期苟延殘喘的漢人,身心早已被折磨得疲憊不堪,麻木不仁。他們習慣了被當做牛馬驅使,淪為奴隸,早已不知何為自由與尊嚴。
葉長洲心頭如壓了一塊大石。百姓所受的苦難都壓在他的心頭,催使他不僅要收復失地,還要讓百姓重新過上人過的日子。
葉長洲下令命軍隊不許擾民,在村民的注視下緩緩前行。葉仲卿也上了馬,見葉長洲和薛淩雲二人神情悲憤,感慨地道:「這去年煜王和湘楠攻破龍吟關,與遊夏人那一場仗異常慘烈。湘楠斬斷杜振生一條胳膊,煜王被遊夏賊子炮彈擊中。煜王傷重之際退出龍吟關,這裏的百姓冒著被殘殺的風險偷偷護送;兩月前,我孤軍深入遊夏腹地,兵敗之際也是這裏的百姓鋌而走險護送我撤退。他們那般渴望大盛能將遊夏人趕出流番洲,如今看到大盛軍隊卻不敢前來說上一句話……」
莫非,遊夏人放棄龍吟關了?
葉長洲果斷命大軍停下,原地待命。薛淩雲第一次上龍吟山,正機警地望著四周,盡管斥候迴稟一路都不見遊夏人蹤影,但誰敢相信遊夏賊子會放棄這般重要的關隘?
「二皇兄,依你之見,這是怎麽迴事?」葉長洲轉身問被人攙扶著的葉仲卿。
葉仲卿傷重,即便被人攙扶著,但爬上這半山依舊是氣喘籲籲臉青嘴白。他抬頭望著幾乎高聳入雲的龍吟關隘,隱隱隻看得見上麵高牆和堡壘,卻沒有看見遊夏人的旗幟。昔日激戰之地如今靜謐得令人心悸。
葉仲卿搖頭:「我也不知。往昔攻山,堡壘之中箭矢如雨,我軍損失兩萬多人馬才強行攻破龍吟關。今日卻不見一人,實在詭異。」他轉頭看著那些曾經令人恐懼的堡壘黑洞洞的炮孔,不解地道,「難道,遊夏國內真的發生了變故?」
看著眼前空無一人的堡壘,葉長洲點頭道:「若非內亂,便是陷阱。」
葉仲卿嘴角輕揚,露出一絲從容的微笑:「十六弟,你過慮了。龍吟關乃天工之作,其禦敵之妙,堪稱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一旦越過此關,地形便轉為平緩山丘,直至遊夏王杜振生的王宮,再難尋得如此險要之處以禦外敵。」
葉長洲聞言,心中一喜,追問道:「那二皇兄之意,遊夏國內當真已亂?」
葉仲卿此刻眼中終於有了一絲光亮,他輕輕擺脫了扶持的士兵,難掩興奮之色對葉長洲道:「必然如此。十六弟,此乃天賜良機。龍吟關乃天險,一旦突破,便可長驅直入遊夏王宮。機不可失,時不再來!我們該一鼓作氣,直取關隘!」
薛淩雲雖對葉仲卿心存芥蒂,但此刻也不得不承認他的判斷。他望向葉長洲,見他眼中已有決斷,便點頭沉聲道:「聽他一次,下令全軍,一鼓作氣,攻上龍吟關!」
葉長洲當即揮手下令。大軍聞令,士氣大振,一鼓作氣,朝著龍吟關發起猛烈的進攻。一時間,龍吟山上唿聲震天,護旗營手持大纛引領著千軍萬馬直攻山頂,一鼓作氣順利拿下龍吟關。
攻上龍吟關,聽著士兵們紛紛來報,各堡壘皆空空如也,薛淩雲喘著粗氣,尚且不敢相信,之前自己和父王長姐這麽多年強攻不下的龍吟關,就這麽破了。
這麽容易就攻破了?
葉長洲氣喘籲籲,終於登上了高聳入雲的龍吟關之巔。他深吸一口清新空氣,努力平復急促的唿吸。極目遠眺,北邊山下,煎茶平原與九軍江的美景一覽無餘,精美如畫卷。九軍江波光粼粼,與煎茶平原的翠綠交織,和諧而寧靜。遠處流番洲益陽城的輪廓依稀可見,見證著多年江山收復的艱辛與努力。
葉長洲轉身向南望去,隻見山川河流交相輝映,矮山如黛,連綿不絕。這便是流番洲的南部,被遊夏人占據長達十餘年,始終未能迴歸大盛的故土。他深吸一口氣,感受著山川的磅礴壯麗,河流的奔騰唿吸,大地的沉穩脈動。這一切,都是大盛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他們共同的根與魂。
站在龍吟關這天塹絕壁之上,葉長洲心頭突然湧起一股力量,一向身體羸弱的自己,竟真的擔起了收復失地、統一流番洲的重擔。而且,自己背負著著重擔,站起來了。
「薛淩雲。」葉長洲轉頭望著尚且一臉難以置信的薛淩雲,笑得三分心酸七分欣慰,「走!我們去收復故土!」
第226章 民生之多艱
葉長洲率領大軍疾馳沖龍吟山南,其勢如秋風掃落葉般迅猛,直逼被遊夏賊子侵占多年的失地。沿途竟未遇任何阻攔,大軍如入無人之境沖至山坳深處。眼見村落已近在咫尺,葉長洲立刻下令隊伍放緩前進速度,以防敵人設有埋伏或陷阱。
大軍緩緩進入村落,眼前的景象讓葉長洲的心一陣陣揪著痛:漢人的村落,村裏男女老少無一不是身著破舊衣衫,麵色蠟黃身形瘦弱。他們望著葉長洲的大軍,既恐懼又好奇。這些人見慣了遊夏賊子的鐵騎,卻從未見過如此多的漢人軍隊。
一個瘸腿的小男孩看到漢人大軍,猶如看到了天降救星,滿心歡喜地想要衝上前去招手。他身邊的一位衣著破爛、形容憔悴的女人驚慌失措地摁住他,用驚恐的語氣告誡他不得靠近。女人的手緊緊地抓著孩子,生怕他衝動地衝上前去,渾身透著恐懼不安。
周圍的百姓盡管看到了自己人的軍隊,卻仍然不敢輕易上前。這些在遊夏賊子殘暴統治下長期苟延殘喘的漢人,身心早已被折磨得疲憊不堪,麻木不仁。他們習慣了被當做牛馬驅使,淪為奴隸,早已不知何為自由與尊嚴。
葉長洲心頭如壓了一塊大石。百姓所受的苦難都壓在他的心頭,催使他不僅要收復失地,還要讓百姓重新過上人過的日子。
葉長洲下令命軍隊不許擾民,在村民的注視下緩緩前行。葉仲卿也上了馬,見葉長洲和薛淩雲二人神情悲憤,感慨地道:「這去年煜王和湘楠攻破龍吟關,與遊夏人那一場仗異常慘烈。湘楠斬斷杜振生一條胳膊,煜王被遊夏賊子炮彈擊中。煜王傷重之際退出龍吟關,這裏的百姓冒著被殘殺的風險偷偷護送;兩月前,我孤軍深入遊夏腹地,兵敗之際也是這裏的百姓鋌而走險護送我撤退。他們那般渴望大盛能將遊夏人趕出流番洲,如今看到大盛軍隊卻不敢前來說上一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