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淩雲不再是世子,他們都默契地叫他公子。薛淩雲對此也沒有多說什麽,在葉長洲身邊坐下,隻是對欒清平道:「坐吧。」
火舌舔過樹枝,很快原本翠綠的樹枝就變成了焦褐色。葉長洲拿著一根點著的樹枝撥弄著火堆,對薛淩雲道:「左右無事,不如你給我講一講南疆的情況。」
薛淩雲被他掐滅了雄風,聽他這麽說才來了些精神,道:「父王奉命收複流番洲是大盛立國前,我隻在南疆待了一年便被召迴塢原。我所知的南疆,還是五六年前的情況。」
葉長洲道:「無妨,也總比我什麽都不知道的好。」
薛淩雲直起身子,道:「遊夏賊子之所以想要強占流番洲,是因為自古以來,流番洲都是富庶之地,不僅風調雨順土地肥沃,盛產米糧稻穀,還盛產井鹽。」
民以食為天,人可以幾天不吃飯,但不能幾天不吃鹽。除了人,動物也需要鹽分,尤其是軍馬。歷朝歷代官府對鹽的管控都極為嚴格,視為戰備物資,更是國家統治的根本。全國所有的鹽都由官府統一管理售賣,私販者以將按情節輕重治罪。
葉長洲點頭道:「每次流番洲奏報,遊夏賊子出來搶掠都要搶鹽場。他們自己不產鹽麽?」
薛淩雲點頭道:「遊夏不產鹽。我們的鹽場有重兵把守,他們搶不到便會去搶百姓的。每次一出關便是燒殺搶掠作惡無數,百姓深受其擾。」
葉長洲接口道:「遊夏賊子之所以難消滅,是因為有龍吟關。」
「對。」薛淩雲這才抬眼看著他,「龍吟山橫在流番洲,將流番洲一分為二。以南被遊夏賊子占領,他們老巢在萬靈州。龍吟山脈高而險,多是無法攀登的懸崖絕壁,唯有中部龍吟關一處羊腸小道可通往龍吟山南。遊夏賊子占據龍吟關天塹絕壁,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他們進可攻退可守。且遊俠騎兵善叢林遊擊戰,他們的戰馬十分奇特,攀岩能力堪比岩羊,在懸崖峭壁也如履平地,讓遊夏騎兵如虎添翼,著實叫人頭疼。」
「還有這種戰馬?」欒清平好奇地問道,「公子,您見過活物嗎?」
葉長洲明白他的意思,若是俘獲過戰馬,便可以自行培育,大盛騎兵也能如虎添翼了。
薛淩雲搖頭:「遊夏賊子狡猾,他們若是被俘,冒死也要將戰馬殺死。他們的戰馬都有戰甲,脖頸大動脈處有機關,隻要遇險,騎兵可在馬上將機關往下一按,藏在裏麵的尖刺便會瞬間戳破馬匹大動脈。」
葉長洲皺眉:「如此一來,大盛便無法得到他們的戰馬。」
薛淩雲道:「平日這些賊子便駐紮在龍吟關下煎茶平原,煎茶平原北有九軍江這個天然屏障,視野開闊不便設伏,一旦他們發現江對麵大盛軍隊有任何舉動,立即退向龍吟關。」
葉長洲若有所思:「難怪,煜王和湘南郡主這麽多年都無法收複流番洲。」隨即看向薛淩雲,「我那二皇兄去流番洲也已大半年,不知他可有法子?」
薛淩雲搖頭:「你那二皇兄去做什麽的,你不知道麽?他怎麽會把心思都放在對付遊夏人身上。」
葉長洲有些難過地望著薛淩雲:「湘南郡主太苦了,一邊要對付遊夏人,一邊還要應付我那二皇兄……」
薛淩雲也抬眼看著他,眼裏不甘、憤恨一閃而過:「有珩親王在,收複流番洲更為艱難。上月我長姐與遊夏賊子交鋒,生擒敵將數名,看眼一場大捷就在眼前。但珩親王不聽軍令,孤軍深入龍吟關,我長姐隻得率軍去救。導致戰機延誤,讓遊夏賊子主將逃脫。」
原來上月流番洲捷報內情居然是這樣。葉長洲心裏對葉仲卿還留有贈言之情,嘆了口氣:「唉……按理說,我那二皇兄打了無數的仗,不該這樣貪功冒進。」
薛淩雲沒對葉長洲的話做何評價,眸光暗沉盯著火焰:「遊夏人全民皆兵,老弱婦孺養戰馬,種軍糧,青壯男子戰時當兵,閑時種地。若遇天災糧食不夠,便先緊著上戰場的士兵。遊夏人團結一致,軍紀嚴明,這麽多年來與大盛打那麽多仗,極少有活著的俘虜。」
葉長洲皺眉思忖片刻,道:「不應該啊?遊夏人既然這般貪圖流番洲的鹽,投降過來豈不是更容易活下去?」他好奇地問道,「遊夏王是個什麽樣的人?居然能將一個隻有幾十萬人的部落統治成這樣,我倒是有些佩服他。」
「遊夏王名為杜振生,此人我不熟,隻知道他是個極其善戰的武夫,他的兒女們也個個能征善戰。」薛淩雲黝黑的眸子蘊著深沉往事,「我曾與他短兵相接,那一戰,我永生難忘……」
他眼裏跳躍著火光,眼神卻透過火焰似看到往日沙場的刀光劍影。葉長洲見他停頓下來,用胳膊捅了捅他,追問道:「既然遊夏人如此難以對付,為何大盛不與他化幹戈為玉帛?遊夏人要鹽,那不如大盛朝廷派使者前去溝通,與他通商,直接把鹽賣給他,前提是要他退出流番洲,往後也不許進犯。這豈不是對大盛和遊夏人雙方有利的好事?」
薛淩雲搖頭苦笑:「小十六啊,遊夏人與大盛的仇恨可謂不共戴天,你父皇怎會允許與他通商?」
「啊?」葉長洲驚了,連忙問道,「怎麽迴事?為何我不知道?」
「你呀,那時候年紀尚幼,且自顧不暇,哪有機會聽人說這些事?」薛淩雲笑著捏了捏他的臉頰,那親昵的動作惹得一旁的欒清平突然紅了臉,連忙低頭不敢看二人。
火舌舔過樹枝,很快原本翠綠的樹枝就變成了焦褐色。葉長洲拿著一根點著的樹枝撥弄著火堆,對薛淩雲道:「左右無事,不如你給我講一講南疆的情況。」
薛淩雲被他掐滅了雄風,聽他這麽說才來了些精神,道:「父王奉命收複流番洲是大盛立國前,我隻在南疆待了一年便被召迴塢原。我所知的南疆,還是五六年前的情況。」
葉長洲道:「無妨,也總比我什麽都不知道的好。」
薛淩雲直起身子,道:「遊夏賊子之所以想要強占流番洲,是因為自古以來,流番洲都是富庶之地,不僅風調雨順土地肥沃,盛產米糧稻穀,還盛產井鹽。」
民以食為天,人可以幾天不吃飯,但不能幾天不吃鹽。除了人,動物也需要鹽分,尤其是軍馬。歷朝歷代官府對鹽的管控都極為嚴格,視為戰備物資,更是國家統治的根本。全國所有的鹽都由官府統一管理售賣,私販者以將按情節輕重治罪。
葉長洲點頭道:「每次流番洲奏報,遊夏賊子出來搶掠都要搶鹽場。他們自己不產鹽麽?」
薛淩雲點頭道:「遊夏不產鹽。我們的鹽場有重兵把守,他們搶不到便會去搶百姓的。每次一出關便是燒殺搶掠作惡無數,百姓深受其擾。」
葉長洲接口道:「遊夏賊子之所以難消滅,是因為有龍吟關。」
「對。」薛淩雲這才抬眼看著他,「龍吟山橫在流番洲,將流番洲一分為二。以南被遊夏賊子占領,他們老巢在萬靈州。龍吟山脈高而險,多是無法攀登的懸崖絕壁,唯有中部龍吟關一處羊腸小道可通往龍吟山南。遊夏賊子占據龍吟關天塹絕壁,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他們進可攻退可守。且遊俠騎兵善叢林遊擊戰,他們的戰馬十分奇特,攀岩能力堪比岩羊,在懸崖峭壁也如履平地,讓遊夏騎兵如虎添翼,著實叫人頭疼。」
「還有這種戰馬?」欒清平好奇地問道,「公子,您見過活物嗎?」
葉長洲明白他的意思,若是俘獲過戰馬,便可以自行培育,大盛騎兵也能如虎添翼了。
薛淩雲搖頭:「遊夏賊子狡猾,他們若是被俘,冒死也要將戰馬殺死。他們的戰馬都有戰甲,脖頸大動脈處有機關,隻要遇險,騎兵可在馬上將機關往下一按,藏在裏麵的尖刺便會瞬間戳破馬匹大動脈。」
葉長洲皺眉:「如此一來,大盛便無法得到他們的戰馬。」
薛淩雲道:「平日這些賊子便駐紮在龍吟關下煎茶平原,煎茶平原北有九軍江這個天然屏障,視野開闊不便設伏,一旦他們發現江對麵大盛軍隊有任何舉動,立即退向龍吟關。」
葉長洲若有所思:「難怪,煜王和湘南郡主這麽多年都無法收複流番洲。」隨即看向薛淩雲,「我那二皇兄去流番洲也已大半年,不知他可有法子?」
薛淩雲搖頭:「你那二皇兄去做什麽的,你不知道麽?他怎麽會把心思都放在對付遊夏人身上。」
葉長洲有些難過地望著薛淩雲:「湘南郡主太苦了,一邊要對付遊夏人,一邊還要應付我那二皇兄……」
薛淩雲也抬眼看著他,眼裏不甘、憤恨一閃而過:「有珩親王在,收複流番洲更為艱難。上月我長姐與遊夏賊子交鋒,生擒敵將數名,看眼一場大捷就在眼前。但珩親王不聽軍令,孤軍深入龍吟關,我長姐隻得率軍去救。導致戰機延誤,讓遊夏賊子主將逃脫。」
原來上月流番洲捷報內情居然是這樣。葉長洲心裏對葉仲卿還留有贈言之情,嘆了口氣:「唉……按理說,我那二皇兄打了無數的仗,不該這樣貪功冒進。」
薛淩雲沒對葉長洲的話做何評價,眸光暗沉盯著火焰:「遊夏人全民皆兵,老弱婦孺養戰馬,種軍糧,青壯男子戰時當兵,閑時種地。若遇天災糧食不夠,便先緊著上戰場的士兵。遊夏人團結一致,軍紀嚴明,這麽多年來與大盛打那麽多仗,極少有活著的俘虜。」
葉長洲皺眉思忖片刻,道:「不應該啊?遊夏人既然這般貪圖流番洲的鹽,投降過來豈不是更容易活下去?」他好奇地問道,「遊夏王是個什麽樣的人?居然能將一個隻有幾十萬人的部落統治成這樣,我倒是有些佩服他。」
「遊夏王名為杜振生,此人我不熟,隻知道他是個極其善戰的武夫,他的兒女們也個個能征善戰。」薛淩雲黝黑的眸子蘊著深沉往事,「我曾與他短兵相接,那一戰,我永生難忘……」
他眼裏跳躍著火光,眼神卻透過火焰似看到往日沙場的刀光劍影。葉長洲見他停頓下來,用胳膊捅了捅他,追問道:「既然遊夏人如此難以對付,為何大盛不與他化幹戈為玉帛?遊夏人要鹽,那不如大盛朝廷派使者前去溝通,與他通商,直接把鹽賣給他,前提是要他退出流番洲,往後也不許進犯。這豈不是對大盛和遊夏人雙方有利的好事?」
薛淩雲搖頭苦笑:「小十六啊,遊夏人與大盛的仇恨可謂不共戴天,你父皇怎會允許與他通商?」
「啊?」葉長洲驚了,連忙問道,「怎麽迴事?為何我不知道?」
「你呀,那時候年紀尚幼,且自顧不暇,哪有機會聽人說這些事?」薛淩雲笑著捏了捏他的臉頰,那親昵的動作惹得一旁的欒清平突然紅了臉,連忙低頭不敢看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