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那飛騎近了些,薛淩雲才看見對方穿的是慶安國士兵甲冑。他頓時鬆了口氣,收了刀徑直坐下,對葉長洲道:「出來吧,是慶安國人。」
那慶安國飛騎近了,馬背上之人遙遙衝車隊大喊:「永親王殿下!等一等!」
「永」是常慕遠給葉長洲的封號,看來是常慕遠派來的。葉長洲連忙出了馬車,車隊也立時停下。
那飛騎在離葉長洲兩丈遠處勒馬,翻身下馬,衝過來「噗通」跪下,用不大標準的漢話道:「永親王殿下,屬下奉陛下之命,前來確認殿下是否順利離開塢原,是否受傷,是否還需要殿下幫忙。」
葉長洲離開塢原城時向守城將領遞了通關文牒,葉政廷拿著他出城文牒向常慕遠交差。沒想到常慕遠竟然這般細心,怕葉政廷誆騙他,還親自派人來確認葉長洲的安全。
葉長洲心下感動,連忙扶起來使,微微一笑:「有勞陛下記掛,我無恙。還請來使迴稟陛下,陛下大恩,我永世不忘。」
來使氣喘籲籲滿麵風塵,馬也噴著響鼻,一人一馬又渴又累。葉長洲連忙對薛淩雲道:「景純,你給這位兄弟拿些水。」
薛淩雲連忙從馬車上取下一個水袋遞給那慶安國士兵。那士兵渴慌了,連謝恩都顧不上,看到水袋眼睛都亮了,一把接過水袋便「咕咚咚」仰天喝了個暢快。
待他喝了幾大口,將水袋還給薛淩雲,又沖葉長洲跪下抱拳:「多謝永親王殿下。陛下還說,小舅爺莫嫌南疆蠻荒之地,先站穩腳跟壯大自己。待陛下的嶽丈登天,小舅爺舉事時憑此信物,陛下將在北遙遙響應小舅爺,南北夾擊,定助小舅爺登上帝位。」
他說完,從懷裏掏出一個十分精巧的小盒子雙手奉上地給葉長洲。
葉長洲從來使手裏接過那小盒子,打開一看,裏麵竟然是葉文月頭上常戴的那支鸞鳳釵。
這鸞鳳釵以純金鑄成,釵頭鑲嵌著紅藍寶石,光芒閃爍,仿佛鳳凰展翅,欲破九天。每當夜幕降臨,月光灑在鸞鳳釵上,便能看見它振翅翱翔的模樣。那璀璨光芒中,仿佛有鳳凰高歌。這釵子是當時袁氏指定葉文月去慶安國和親時所贈,世間隻此一支。
用這東西做信物,常慕遠夫婦支持葉長洲的決心,不言而喻。
看著如此貴重的信物,葉長洲不由得感慨:生身父母……不提也罷。但有常慕遠、葉文月、曹氏、葉明誌這麽多人堅定不移地支持自己,此生足矣。
鄭重地將那鸞鳳釵收入懷中,葉長洲扶起那使者,對他道:「你去迴稟陛下和皇後,臣定不負他們所望,還望陛下和皇後平安喜樂,一生無憂。」
「是。」那使者沖葉長洲抱拳,隨即一躍上馬,一人一騎轉身往北飛馳而去,身影很快消失在路盡頭。
薛淩雲望著使者遠去的方向,萬分感慨地道:「常慕遠真算得上一位值得深交的少年英傑。」
葉長洲收了心神,轉身往馬車走:「走吧。
薛淩雲跟上去躍上馬車,一抖韁繩策馬前行:「行,反正今夜無事,你若不困,我給你細細講一下南疆的風土人情。」
「好。」葉長洲心情舒暢,又躺在薛淩雲懷裏,睜眼看著滿天星辰。
夜幕降臨,春喜宮被一層朦朧的月光籠罩,映照得格外靜謐。璀璨星空下銀輝如水,灑在宮殿的金頂之上,像攏上一層淡淡的銀紗。宮牆周圍的古樹在夜風中輕輕搖曳,發出沙沙的聲響。偶爾一陣微風吹過,帶來陣陣花香,卻也夾雜著些許苦澀。
宮殿內的燈火已熄滅大半,隻剩幾處微弱的燈光在黑夜中搖搖欲墜。微光映照在窗欞上,形成斑駁的光影,更添一份淒涼。
袁氏孤獨地坐在空蕩蕩的寢殿內,眼神空洞地凝視著窗外那輪明月。月光透過窗欞灑在她的臉上,更顯人憔悴如霜打的菊花。
殿門「吱呀」開了,帶進來些許蕭瑟的風。春桃進門之後立即將殿門關了,邁著小碎步弓腰屈膝走到袁氏身邊低聲道:「娘娘,夜深了,歇息吧。」
袁氏這才驚覺自己坐得太久了,腿都有些麻木了。深吸一口氣不經意間擦去眼角的淚,輕聲道:「太子安歇了麽?」
「才睡下不久。」春天低眉垂首,輕聲道,「今日太子妃送了些安神香來,太子終於能睡個安穩覺了。」
袁氏撐著小案站起來,春桃立馬去攙扶她。袁氏便往寢殿走,邊道:「苦了他了,跟著本宮被禁足在這春喜宮……若不是早年在方氏那裏做人質受了驚嚇,他也不需那特製安神香。」
猛然聽她提及在做人質的事,春桃嚇得一哆嗦跪在地上,以額觸地渾身發抖:「娘娘!」
常氏曾大肆散布袁氏母子在方氏那裏為人質時被人當妓取樂的謠言,袁氏一怒之下杖斃了數百名宮人。從那以後,宮中眾人便對「人質」「方氏」等詞諱莫如深,聽到都嚇得魂飛魄散。
袁氏苦笑了一聲,道:「你怕什麽,起來吧。」
如今常氏已經做鬼,袁氏早已不忌諱為人質時的事,唯一隻感慨當年葉伯崇跟著自己吃了多少苦。
春桃這才誠惶誠恐站起來,低頭道:「太子妃和珩親王妃下午遙遙在春喜宮外給娘娘請安。」
袁氏嘆息一聲,道:「叫她們明日別來了,讓她們好好在府裏待著,照顧好本宮的皇孫們。千萬不要想著為本宮和太子求情,再禍及自身。」
那慶安國飛騎近了,馬背上之人遙遙衝車隊大喊:「永親王殿下!等一等!」
「永」是常慕遠給葉長洲的封號,看來是常慕遠派來的。葉長洲連忙出了馬車,車隊也立時停下。
那飛騎在離葉長洲兩丈遠處勒馬,翻身下馬,衝過來「噗通」跪下,用不大標準的漢話道:「永親王殿下,屬下奉陛下之命,前來確認殿下是否順利離開塢原,是否受傷,是否還需要殿下幫忙。」
葉長洲離開塢原城時向守城將領遞了通關文牒,葉政廷拿著他出城文牒向常慕遠交差。沒想到常慕遠竟然這般細心,怕葉政廷誆騙他,還親自派人來確認葉長洲的安全。
葉長洲心下感動,連忙扶起來使,微微一笑:「有勞陛下記掛,我無恙。還請來使迴稟陛下,陛下大恩,我永世不忘。」
來使氣喘籲籲滿麵風塵,馬也噴著響鼻,一人一馬又渴又累。葉長洲連忙對薛淩雲道:「景純,你給這位兄弟拿些水。」
薛淩雲連忙從馬車上取下一個水袋遞給那慶安國士兵。那士兵渴慌了,連謝恩都顧不上,看到水袋眼睛都亮了,一把接過水袋便「咕咚咚」仰天喝了個暢快。
待他喝了幾大口,將水袋還給薛淩雲,又沖葉長洲跪下抱拳:「多謝永親王殿下。陛下還說,小舅爺莫嫌南疆蠻荒之地,先站穩腳跟壯大自己。待陛下的嶽丈登天,小舅爺舉事時憑此信物,陛下將在北遙遙響應小舅爺,南北夾擊,定助小舅爺登上帝位。」
他說完,從懷裏掏出一個十分精巧的小盒子雙手奉上地給葉長洲。
葉長洲從來使手裏接過那小盒子,打開一看,裏麵竟然是葉文月頭上常戴的那支鸞鳳釵。
這鸞鳳釵以純金鑄成,釵頭鑲嵌著紅藍寶石,光芒閃爍,仿佛鳳凰展翅,欲破九天。每當夜幕降臨,月光灑在鸞鳳釵上,便能看見它振翅翱翔的模樣。那璀璨光芒中,仿佛有鳳凰高歌。這釵子是當時袁氏指定葉文月去慶安國和親時所贈,世間隻此一支。
用這東西做信物,常慕遠夫婦支持葉長洲的決心,不言而喻。
看著如此貴重的信物,葉長洲不由得感慨:生身父母……不提也罷。但有常慕遠、葉文月、曹氏、葉明誌這麽多人堅定不移地支持自己,此生足矣。
鄭重地將那鸞鳳釵收入懷中,葉長洲扶起那使者,對他道:「你去迴稟陛下和皇後,臣定不負他們所望,還望陛下和皇後平安喜樂,一生無憂。」
「是。」那使者沖葉長洲抱拳,隨即一躍上馬,一人一騎轉身往北飛馳而去,身影很快消失在路盡頭。
薛淩雲望著使者遠去的方向,萬分感慨地道:「常慕遠真算得上一位值得深交的少年英傑。」
葉長洲收了心神,轉身往馬車走:「走吧。
薛淩雲跟上去躍上馬車,一抖韁繩策馬前行:「行,反正今夜無事,你若不困,我給你細細講一下南疆的風土人情。」
「好。」葉長洲心情舒暢,又躺在薛淩雲懷裏,睜眼看著滿天星辰。
夜幕降臨,春喜宮被一層朦朧的月光籠罩,映照得格外靜謐。璀璨星空下銀輝如水,灑在宮殿的金頂之上,像攏上一層淡淡的銀紗。宮牆周圍的古樹在夜風中輕輕搖曳,發出沙沙的聲響。偶爾一陣微風吹過,帶來陣陣花香,卻也夾雜著些許苦澀。
宮殿內的燈火已熄滅大半,隻剩幾處微弱的燈光在黑夜中搖搖欲墜。微光映照在窗欞上,形成斑駁的光影,更添一份淒涼。
袁氏孤獨地坐在空蕩蕩的寢殿內,眼神空洞地凝視著窗外那輪明月。月光透過窗欞灑在她的臉上,更顯人憔悴如霜打的菊花。
殿門「吱呀」開了,帶進來些許蕭瑟的風。春桃進門之後立即將殿門關了,邁著小碎步弓腰屈膝走到袁氏身邊低聲道:「娘娘,夜深了,歇息吧。」
袁氏這才驚覺自己坐得太久了,腿都有些麻木了。深吸一口氣不經意間擦去眼角的淚,輕聲道:「太子安歇了麽?」
「才睡下不久。」春天低眉垂首,輕聲道,「今日太子妃送了些安神香來,太子終於能睡個安穩覺了。」
袁氏撐著小案站起來,春桃立馬去攙扶她。袁氏便往寢殿走,邊道:「苦了他了,跟著本宮被禁足在這春喜宮……若不是早年在方氏那裏做人質受了驚嚇,他也不需那特製安神香。」
猛然聽她提及在做人質的事,春桃嚇得一哆嗦跪在地上,以額觸地渾身發抖:「娘娘!」
常氏曾大肆散布袁氏母子在方氏那裏為人質時被人當妓取樂的謠言,袁氏一怒之下杖斃了數百名宮人。從那以後,宮中眾人便對「人質」「方氏」等詞諱莫如深,聽到都嚇得魂飛魄散。
袁氏苦笑了一聲,道:「你怕什麽,起來吧。」
如今常氏已經做鬼,袁氏早已不忌諱為人質時的事,唯一隻感慨當年葉伯崇跟著自己吃了多少苦。
春桃這才誠惶誠恐站起來,低頭道:「太子妃和珩親王妃下午遙遙在春喜宮外給娘娘請安。」
袁氏嘆息一聲,道:「叫她們明日別來了,讓她們好好在府裏待著,照顧好本宮的皇孫們。千萬不要想著為本宮和太子求情,再禍及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