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後嶽母,我並沒有開玩笑。」常慕遠收了笑認真解釋道,「我沒有兄弟姐妹,但我伊吉有一個孫女,我視她如親妹,將來妹夫必須是天下一等一好男兒。隻是她年紀尚幼,隻十二歲,不知小舅爺能否等她成年?」
此言一出,葉長洲連忙道:「我能等,等多少年都沒關係。」說完,隻見袁氏也葉政廷都看著他,葉長洲紅了臉低頭不語。
「哈哈哈哈……既然賢胥有心,皇兒也有意,那不妨等幾年。」葉政廷大袖一揮,便這麽定了下來。
葉長洲悄悄用衣袖擦了擦汗,好歹不用馬上成親,還有時間給自己轉圜。薛淩雲也一臉慶幸地擦著汗。
兩人這次迴來幾乎是不怎麽避諱地親近,不僅惹得葉伯崇和皇後大為不滿,連葉政廷、薛其鋼也發現二人似乎過於親密了。
薛其鋼不言語,隻是自顧自吃菜飲酒,一雙蒼老的眼睛時不時看向二人。
「多謝陛下嶽丈。」常慕遠嘻嘻一笑,轉頭看著葉長洲,「小舅爺,日後我也是你的小舅爺啦!」
這話一出,場上頓時笑作一團,葉長洲才覺得那些能殺人的眼神終於不在自己身上了。
見氣氛終於鬆了一些,葉長洲鼓起勇氣站起來拱手道:「父皇,兒臣還有一個請求,還望父皇應允。」
他要趁常慕遠夫婦還在,葉政廷看在他們的麵子上不會駁自己的請求,抓緊機會為薛淩雲爭取自由。
葉政廷被常慕遠的話笑得眼淚都要出來了,聽葉長洲這麽說,用袖子遮住臉,以錦帕擦拭了下眼角,恢復帝王之威,笑道:「皇兒有話請講。」
葉長洲跪地認真道:「父皇,兒臣此去慶安國遊學,遇到諸多困難,多虧那些仁人誌士一路幫扶。他們有的是受皇命所託,有的卻是自發,如救兒臣兄妹於西潘狗賊刀下、自請去學醫的童若謙,幾次救兒臣於水火的薛世子,還有死於叛亂的工匠,從雁鳴城撤退時犧牲的護衛隊和敢死隊……」葉長洲肅穆拱手大聲道,「沒有他們的襄助,就沒有今日的兒臣和文月。」
他大聲道:「兒臣請求父皇,給有功之人論功行賞!」說著便「砰砰砰」給葉政廷磕了幾個響頭。
第170章 知子莫若父
滿堂肅穆,葉政廷快步走下來,伸手扶起葉長洲,朗聲道:「朕準奏。凡是有功之人,朕都會論功行賞。」
他捏了捏葉長洲的肩膀,看著有些黑瘦的兒子,葉政廷一時間恍然想起當年和薛其鋼起兵時的情形,那些日子也是這般諸多磨難過來的。這個養在深宮的兒子,明明可以不用受那些苦,卻也承受了跟自己一樣多的磨難。
葉政廷難得被勾起一起舐犢之情,輕聲對葉長洲道:「好兒子,你真長大了。」
葉長洲低頭,紅了眼圈,此時本該說謝恩的話,但麵對葉政廷罕見的父愛,卻不知怎的就是說不出口。心裏委屈得緊,對葉政廷更有怨氣:他當初送自己去慶安國當質子,就是抱著捨棄自己的打算,隻是沒想到自己能這麽快迴來。
如果自己當真迴不來了,他會為自己流一滴淚嗎?
葉長洲心中苦笑:怎麽可能。
「多謝父皇。」葉長洲低了頭,勉強沖嗓子眼裏擠出幾個字。
葉政廷也沒讓他不自在多久,他也不習慣跟葉長洲演父子情深,轉身又迴到龍椅坐下。
葉政廷對眾人大聲道:「朕宣布,封十六皇子葉長洲為昭親王,賞黃金百兩,府兵五千,良田萬頃。凡護送昭親王遊學的侍衛,賜三等功,賞白銀百兩,絹布二十匹,良田五畝;禦衛軍的隨行將領賜二等功,賞白銀五百兩,絹布五十匹,良田十畝;為國捐軀者,則封賞其家屬,由朝廷撥喪葬費厚葬之。」
他轉頭看著薛淩雲,笑道:「景純,你這次護送昭親王和文月去慶安國,立下汗馬功勞,朕賞你什麽好?」
薛淩雲連忙跪下,在袁氏不悅的目光中低頭道:「臣護送皇子和公主去慶安國並非為了封賞。」他猶豫了一下,道,「但陛下若要賞賜,不如賜臣一個再為大盛建功立業的機會。」
葉政廷心頭一凜,生怕薛淩雲說出他要去流番洲的話,若是如此,答不答應他都讓葉政廷難堪。
真是怕什麽來什麽,薛淩雲緊接著便道:「臣長姐舊傷未愈,雖有珩親王襄助,但南疆多毒蟲瘴氣,不利於身體康復。臣請求陛下讓長姐迴京療養,臣代長姐與遊夏賊子作戰,兩年內定拿下流番洲。」
此話一出,袁氏和葉政廷同時變了臉。薛其鋼見葉政廷臉色陰晴不定,眼看難以收場,連忙站起來道:「你這逆子還敢討賞,為父還沒跟你算帳呢!」
眾人目光立即轉向這位沉默寡言的異姓王,隻見他緩緩站起來,高大的身軀緩緩朝薛淩雲走來,居高臨下看著他:「你背著為父離開塢原,連招唿都不打一聲,迴去自領四十軍棍,再跪在祠堂懺悔一個月不許出門!」
薛其鋼竟然要對薛淩雲行這麽重的懲罰,四十軍棍下去,隻怕薛淩雲就臥床不起了,還能去祠堂跪一個月?
薛淩雲驚詫地抬頭,他不明白一向寵自己的父王,為什麽會阻止自己離開塢原?隨即,他看到了皇後和葉政廷憤怒的眼神,這才明白薛其鋼阻止自己,是因為葉政廷根本不可能答應。
即便今日強行逼得葉政廷答應自己離開,日後他也會想盡辦法阻止自己,更會給煜王府招來災難,就如當時自己一意孤行拚死跟著葉長洲去慶安國一樣。
此言一出,葉長洲連忙道:「我能等,等多少年都沒關係。」說完,隻見袁氏也葉政廷都看著他,葉長洲紅了臉低頭不語。
「哈哈哈哈……既然賢胥有心,皇兒也有意,那不妨等幾年。」葉政廷大袖一揮,便這麽定了下來。
葉長洲悄悄用衣袖擦了擦汗,好歹不用馬上成親,還有時間給自己轉圜。薛淩雲也一臉慶幸地擦著汗。
兩人這次迴來幾乎是不怎麽避諱地親近,不僅惹得葉伯崇和皇後大為不滿,連葉政廷、薛其鋼也發現二人似乎過於親密了。
薛其鋼不言語,隻是自顧自吃菜飲酒,一雙蒼老的眼睛時不時看向二人。
「多謝陛下嶽丈。」常慕遠嘻嘻一笑,轉頭看著葉長洲,「小舅爺,日後我也是你的小舅爺啦!」
這話一出,場上頓時笑作一團,葉長洲才覺得那些能殺人的眼神終於不在自己身上了。
見氣氛終於鬆了一些,葉長洲鼓起勇氣站起來拱手道:「父皇,兒臣還有一個請求,還望父皇應允。」
他要趁常慕遠夫婦還在,葉政廷看在他們的麵子上不會駁自己的請求,抓緊機會為薛淩雲爭取自由。
葉政廷被常慕遠的話笑得眼淚都要出來了,聽葉長洲這麽說,用袖子遮住臉,以錦帕擦拭了下眼角,恢復帝王之威,笑道:「皇兒有話請講。」
葉長洲跪地認真道:「父皇,兒臣此去慶安國遊學,遇到諸多困難,多虧那些仁人誌士一路幫扶。他們有的是受皇命所託,有的卻是自發,如救兒臣兄妹於西潘狗賊刀下、自請去學醫的童若謙,幾次救兒臣於水火的薛世子,還有死於叛亂的工匠,從雁鳴城撤退時犧牲的護衛隊和敢死隊……」葉長洲肅穆拱手大聲道,「沒有他們的襄助,就沒有今日的兒臣和文月。」
他大聲道:「兒臣請求父皇,給有功之人論功行賞!」說著便「砰砰砰」給葉政廷磕了幾個響頭。
第170章 知子莫若父
滿堂肅穆,葉政廷快步走下來,伸手扶起葉長洲,朗聲道:「朕準奏。凡是有功之人,朕都會論功行賞。」
他捏了捏葉長洲的肩膀,看著有些黑瘦的兒子,葉政廷一時間恍然想起當年和薛其鋼起兵時的情形,那些日子也是這般諸多磨難過來的。這個養在深宮的兒子,明明可以不用受那些苦,卻也承受了跟自己一樣多的磨難。
葉政廷難得被勾起一起舐犢之情,輕聲對葉長洲道:「好兒子,你真長大了。」
葉長洲低頭,紅了眼圈,此時本該說謝恩的話,但麵對葉政廷罕見的父愛,卻不知怎的就是說不出口。心裏委屈得緊,對葉政廷更有怨氣:他當初送自己去慶安國當質子,就是抱著捨棄自己的打算,隻是沒想到自己能這麽快迴來。
如果自己當真迴不來了,他會為自己流一滴淚嗎?
葉長洲心中苦笑:怎麽可能。
「多謝父皇。」葉長洲低了頭,勉強沖嗓子眼裏擠出幾個字。
葉政廷也沒讓他不自在多久,他也不習慣跟葉長洲演父子情深,轉身又迴到龍椅坐下。
葉政廷對眾人大聲道:「朕宣布,封十六皇子葉長洲為昭親王,賞黃金百兩,府兵五千,良田萬頃。凡護送昭親王遊學的侍衛,賜三等功,賞白銀百兩,絹布二十匹,良田五畝;禦衛軍的隨行將領賜二等功,賞白銀五百兩,絹布五十匹,良田十畝;為國捐軀者,則封賞其家屬,由朝廷撥喪葬費厚葬之。」
他轉頭看著薛淩雲,笑道:「景純,你這次護送昭親王和文月去慶安國,立下汗馬功勞,朕賞你什麽好?」
薛淩雲連忙跪下,在袁氏不悅的目光中低頭道:「臣護送皇子和公主去慶安國並非為了封賞。」他猶豫了一下,道,「但陛下若要賞賜,不如賜臣一個再為大盛建功立業的機會。」
葉政廷心頭一凜,生怕薛淩雲說出他要去流番洲的話,若是如此,答不答應他都讓葉政廷難堪。
真是怕什麽來什麽,薛淩雲緊接著便道:「臣長姐舊傷未愈,雖有珩親王襄助,但南疆多毒蟲瘴氣,不利於身體康復。臣請求陛下讓長姐迴京療養,臣代長姐與遊夏賊子作戰,兩年內定拿下流番洲。」
此話一出,袁氏和葉政廷同時變了臉。薛其鋼見葉政廷臉色陰晴不定,眼看難以收場,連忙站起來道:「你這逆子還敢討賞,為父還沒跟你算帳呢!」
眾人目光立即轉向這位沉默寡言的異姓王,隻見他緩緩站起來,高大的身軀緩緩朝薛淩雲走來,居高臨下看著他:「你背著為父離開塢原,連招唿都不打一聲,迴去自領四十軍棍,再跪在祠堂懺悔一個月不許出門!」
薛其鋼竟然要對薛淩雲行這麽重的懲罰,四十軍棍下去,隻怕薛淩雲就臥床不起了,還能去祠堂跪一個月?
薛淩雲驚詫地抬頭,他不明白一向寵自己的父王,為什麽會阻止自己離開塢原?隨即,他看到了皇後和葉政廷憤怒的眼神,這才明白薛其鋼阻止自己,是因為葉政廷根本不可能答應。
即便今日強行逼得葉政廷答應自己離開,日後他也會想盡辦法阻止自己,更會給煜王府招來災難,就如當時自己一意孤行拚死跟著葉長洲去慶安國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