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這裏,薛淩雲一刻也等不得了,連忙順著小山另一麵下去,一路飛簷走壁,很快就迎著晨曦消失在宮牆內。
雁鳴城已經禁嚴,不讓進出,但很快,城裏變成傳出皇帝常如鬆離奇暴斃的事。雁鳴城內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百姓出來採買物資都是心驚膽寒,能不出門盡量不出門。
城東一家米鋪內,一個正在選購米糧的漢子悄悄對另一個老者說道:「老伯,能多買就多買點,屯些糧心裏安穩些,聽說宮中又出大事了!」
這些天一會兒傳出宮中殺人無數,後宮血流成河;一會兒又是誰打過來,要強攻雁鳴城救駕;滿城叛軍一會兒戒嚴,一會兒拉壯丁徵兵,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早已人心惶惶。老者聽漢子這麽說,臉頓時白了,連忙低聲問道:「出何事了?」
漢子湊到老者耳邊低聲道:「聽說昨夜常親王常親王命人將皇上和太子從登天樓扔下去,活活摔死。但他卻謊稱皇上父子是不慎墜樓,說皇上父子遺體損毀,竟連夜毀屍滅跡!」
老者一聽,瞪大了眼,隨即一拍大腿低聲罵道:「哎呀!常親王這狗賊!連他親兄長都下得去手!不慎墜樓?哄鬼呢!即便墜樓,哪有父子倆一起不當心的?!他殺兄弒君,卻敢做不敢認!」
漢子皺眉低聲嘆道:「唉,誰說不是呢?他之前逼宮殺了那麽多嬪妃和皇子,事後還說他們犯上作亂,自己舉兵是為了保護皇上,嗐,他的鬼話誰信啊!」
老者也嘆道:「唉,可憐咱們的皇上一脈,竟是被這狗賊滅了。不過他也不得好死,唯一的兒子癱瘓在床,真是報應!」
漢子搖頭嘆息:「唉,可就苦了咱老百姓了,不知這場禍事何時才能到頭……」
兩人密談著,店門口,一身慶安國百姓裝扮的薛淩雲崖底帽簷遮擋住自己的麵容,見那漢子完全按照自己的吩咐將謠言傳播開,便一低頭融入人群。
用一錠金子便能將常河山釘在殺兄弒君的恥辱柱上,四兩撥千斤,這應該是薛淩雲打過最輕鬆的仗。他不擔心謠言散播不開,因為那漢子傳播的第一個對象,那老者是個說書先生。不出意外的話,今天下午慶安國皇帝離奇暴斃的事將會被傳得繪聲繪色,無比精彩。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人海茫茫,薛淩雲臉被帽簷遮住,隻露出一雙深邃銳利的眼眸。
城中謠言已傳開,但禁嚴不利於傳到城外,薛淩雲又馬不停蹄出了城,徑直往人多的部落和村莊而去。
不過一天的功夫,雁鳴城內外都傳遍了慶安國皇帝被常河山殺害一事,逐漸形成燎原之勢。民眾和各方勢力聞言都是又驚又怒,舉國哀嚎。
常如鬆作為慶安國皇帝,幾十年來也算勤勉愛民,加上常河山造反謀逆,一直用的是宮中有人叛變,他控製京城和皇宮是為了保護皇帝和太子的藉口。如今兩人死在常河山手裏,他那謊言也就不攻自破,各方勢力更是高舉清除反賊、為皇帝太子報仇的大旗,急行軍往雁鳴城蜂擁而去。
其中,以常慕遠聲勢最為浩大。他本就是常家人,身份正統,加上他之前結交廣泛,在軍中有不小的影響力,四境守軍不少將領和部落直接投奔他而去。
驚聞自己殺了常如鬆父子的謠言已經傳得滿天飛,常河山臉色煞白,身子搖晃了兩下,差點栽倒在地,失聲追問道:「從哪裏傳出來的謠言?那些人打到哪裏了?!」
一個將領跪在地上顫聲道:「屬下不知謠言從何而起,似有人故意為之。四境守軍和部落驚聞陛下暴斃,皆悲憤不已,以加快行軍速度殺來;西京守軍聽說陛下已死,群情激奮,士氣高漲,我們死傷慘重!」
常河山聞言,一屁股跌坐在龍椅上。大難臨頭的感覺當頭襲來,他本就沒有太多的兵力,全靠突然發難才控製了京城,占據有利位置據城而守才堅持到現在。如今傳國玉璽和詔書還沒到手,就傳出自己弒君的謠言,豈不是羊肉沒吃到空惹一身臊?
現在已經沒有退路了,常如鬆已經被剮得跟人棍一樣,死沒死都不敢讓他露麵了。在勤王大軍攻進來之前,唯一能自救的辦法,就是找到傳國玉璽,再命人用常如鬆的筆跡偽造傳位昭書。這樣兵敗城破的那天,或許還能憑藉這兩樣東西壓住那些人,換的一線生機。
想到這裏,常河山徑直推開將領,急匆匆往外走,他要去親自拷問常如鬆父子,就是將他們砸得筋骨寸斷也要將玉璽拿到手。
薛淩雲迴到營地,遠遠看見常慕遠獨自在營地門口等他。常慕遠竟連個隨從都不帶,站在風中遠遠看見薛淩雲就笑著沖他招手:「淩雲兄!辛苦啦!」
薛淩雲這才扯下臉上麵罩,笑著迎過去。常慕遠爽朗一笑,毫不客氣地將胳膊搭在薛淩雲肩膀上,笑道:「我都聽說了,你果真做到了!」
薛淩雲抬頭一看,整個大營熱鬧非凡,充斥著不同製式服裝的軍人,好像在重新分部入隊。被常慕遠搭著肩膀往前走,薛淩雲嘴裏謙遜道:「還是昭郡王殿下好計謀。看樣子王爺又收服了不少兵力,真是可喜可賀。」
「哈哈哈,全靠小舅爺和淩雲兄的計策!小舅爺人生得俊人更是聰慧;淩雲兄你義膽忠肝,能結識你們兩位,我真是三生有幸!」常慕遠十分高興,笑得爽朗,少年氣十足,不像是個手握重兵、運籌帷幕的將軍,倒像是個陽光恣意的閑散少年。
雁鳴城已經禁嚴,不讓進出,但很快,城裏變成傳出皇帝常如鬆離奇暴斃的事。雁鳴城內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百姓出來採買物資都是心驚膽寒,能不出門盡量不出門。
城東一家米鋪內,一個正在選購米糧的漢子悄悄對另一個老者說道:「老伯,能多買就多買點,屯些糧心裏安穩些,聽說宮中又出大事了!」
這些天一會兒傳出宮中殺人無數,後宮血流成河;一會兒又是誰打過來,要強攻雁鳴城救駕;滿城叛軍一會兒戒嚴,一會兒拉壯丁徵兵,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早已人心惶惶。老者聽漢子這麽說,臉頓時白了,連忙低聲問道:「出何事了?」
漢子湊到老者耳邊低聲道:「聽說昨夜常親王常親王命人將皇上和太子從登天樓扔下去,活活摔死。但他卻謊稱皇上父子是不慎墜樓,說皇上父子遺體損毀,竟連夜毀屍滅跡!」
老者一聽,瞪大了眼,隨即一拍大腿低聲罵道:「哎呀!常親王這狗賊!連他親兄長都下得去手!不慎墜樓?哄鬼呢!即便墜樓,哪有父子倆一起不當心的?!他殺兄弒君,卻敢做不敢認!」
漢子皺眉低聲嘆道:「唉,誰說不是呢?他之前逼宮殺了那麽多嬪妃和皇子,事後還說他們犯上作亂,自己舉兵是為了保護皇上,嗐,他的鬼話誰信啊!」
老者也嘆道:「唉,可憐咱們的皇上一脈,竟是被這狗賊滅了。不過他也不得好死,唯一的兒子癱瘓在床,真是報應!」
漢子搖頭嘆息:「唉,可就苦了咱老百姓了,不知這場禍事何時才能到頭……」
兩人密談著,店門口,一身慶安國百姓裝扮的薛淩雲崖底帽簷遮擋住自己的麵容,見那漢子完全按照自己的吩咐將謠言傳播開,便一低頭融入人群。
用一錠金子便能將常河山釘在殺兄弒君的恥辱柱上,四兩撥千斤,這應該是薛淩雲打過最輕鬆的仗。他不擔心謠言散播不開,因為那漢子傳播的第一個對象,那老者是個說書先生。不出意外的話,今天下午慶安國皇帝離奇暴斃的事將會被傳得繪聲繪色,無比精彩。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人海茫茫,薛淩雲臉被帽簷遮住,隻露出一雙深邃銳利的眼眸。
城中謠言已傳開,但禁嚴不利於傳到城外,薛淩雲又馬不停蹄出了城,徑直往人多的部落和村莊而去。
不過一天的功夫,雁鳴城內外都傳遍了慶安國皇帝被常河山殺害一事,逐漸形成燎原之勢。民眾和各方勢力聞言都是又驚又怒,舉國哀嚎。
常如鬆作為慶安國皇帝,幾十年來也算勤勉愛民,加上常河山造反謀逆,一直用的是宮中有人叛變,他控製京城和皇宮是為了保護皇帝和太子的藉口。如今兩人死在常河山手裏,他那謊言也就不攻自破,各方勢力更是高舉清除反賊、為皇帝太子報仇的大旗,急行軍往雁鳴城蜂擁而去。
其中,以常慕遠聲勢最為浩大。他本就是常家人,身份正統,加上他之前結交廣泛,在軍中有不小的影響力,四境守軍不少將領和部落直接投奔他而去。
驚聞自己殺了常如鬆父子的謠言已經傳得滿天飛,常河山臉色煞白,身子搖晃了兩下,差點栽倒在地,失聲追問道:「從哪裏傳出來的謠言?那些人打到哪裏了?!」
一個將領跪在地上顫聲道:「屬下不知謠言從何而起,似有人故意為之。四境守軍和部落驚聞陛下暴斃,皆悲憤不已,以加快行軍速度殺來;西京守軍聽說陛下已死,群情激奮,士氣高漲,我們死傷慘重!」
常河山聞言,一屁股跌坐在龍椅上。大難臨頭的感覺當頭襲來,他本就沒有太多的兵力,全靠突然發難才控製了京城,占據有利位置據城而守才堅持到現在。如今傳國玉璽和詔書還沒到手,就傳出自己弒君的謠言,豈不是羊肉沒吃到空惹一身臊?
現在已經沒有退路了,常如鬆已經被剮得跟人棍一樣,死沒死都不敢讓他露麵了。在勤王大軍攻進來之前,唯一能自救的辦法,就是找到傳國玉璽,再命人用常如鬆的筆跡偽造傳位昭書。這樣兵敗城破的那天,或許還能憑藉這兩樣東西壓住那些人,換的一線生機。
想到這裏,常河山徑直推開將領,急匆匆往外走,他要去親自拷問常如鬆父子,就是將他們砸得筋骨寸斷也要將玉璽拿到手。
薛淩雲迴到營地,遠遠看見常慕遠獨自在營地門口等他。常慕遠竟連個隨從都不帶,站在風中遠遠看見薛淩雲就笑著沖他招手:「淩雲兄!辛苦啦!」
薛淩雲這才扯下臉上麵罩,笑著迎過去。常慕遠爽朗一笑,毫不客氣地將胳膊搭在薛淩雲肩膀上,笑道:「我都聽說了,你果真做到了!」
薛淩雲抬頭一看,整個大營熱鬧非凡,充斥著不同製式服裝的軍人,好像在重新分部入隊。被常慕遠搭著肩膀往前走,薛淩雲嘴裏謙遜道:「還是昭郡王殿下好計謀。看樣子王爺又收服了不少兵力,真是可喜可賀。」
「哈哈哈,全靠小舅爺和淩雲兄的計策!小舅爺人生得俊人更是聰慧;淩雲兄你義膽忠肝,能結識你們兩位,我真是三生有幸!」常慕遠十分高興,笑得爽朗,少年氣十足,不像是個手握重兵、運籌帷幕的將軍,倒像是個陽光恣意的閑散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