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豐兒冤啊……他九泉之下死不瞑目啊……」……
楊氏邊哭邊「砰砰」磕頭,重複著那幾句話,聲音嘶啞,悲愴欲絕,聞之令人潸然淚下。後宮婦人為皇家開枝散葉,兒子就是唯一的支撐,失了孩兒,楊氏就失去了所有的指望,未來將在暗無天日中度過,數著牆磚到老到死。
葉長洲不敢攪了她,連忙往一旁挪。忽然身邊有人低聲啜泣,葉長洲轉頭,見楊不易竟看著楊氏在默默抹淚。
楊不易與自己一樣,很小便失了母親。葉長洲想著,如果母親還在的話,她也會這麽愛我的吧?她看到我如今長這麽大,會不會激動得哭?葉長洲鼻頭忽然有些酸,連忙抬眼望著高處,努力平復心緒。
清輝殿的宮人聽聞楊氏的哭聲,邁著小碎步過來勸道:「楊妃娘娘您怎麽又來了?陛下昨日已發了雷霆之怒,您迴去吧……」
「陛下……您好狠的心啊,豐兒是您親骨肉啊……您怎麽忍心他屍骨未寒……」楊氏根本聽不進去勸,哭得死去活來涕淚橫流。
此時,一個宮人悄悄從側門出來,低聲對葉長洲道:「殿下請隨奴婢來,莫驚動楊妃。」
葉長洲微微一笑,躡手躡腳跟著宮人悄悄從側門進清輝殿。剛進殿門,宮人便將殿門關了。葉長洲抬頭,見葉政廷高坐龍椅上,空蕩蕩的大殿無比冷清,楊氏悲愴沙啞的哭聲幽幽在殿內迴蕩,竟有些令人毛骨悚然。
葉長洲低眉垂首走過去,見葉政廷一臉愁容,乖覺地三跪九叩,輕聲道:「兒臣葉長洲,拜見父皇。」
「平身。」葉政廷聲音透著深深的疲憊,「你低聲些,莫叫楊妃聽到了。」
「諾。」葉長洲起身,見葉政廷以手支額,整個人精神氣都沒了。原來貴為帝王,也有如此多的身不由己,連見自己兒子都得偷偷摸摸。
葉長洲要為父分憂,要立功。他拱手道:「父皇,兒臣有要事稟告。」
經上次西三閣遇刺一事,葉政廷對葉長洲有良好印象,知他性子沉穩思慮周全,無事不會來打擾。既然如此說,葉長洲定有萬分重要的事,便將身邊人遣退:「左忠勇,你和其他人都下去。」
「諾。」
待眾人退去,殿中隻剩父子二人,葉政廷才道:「你有何事,現在可以說了。」
葉長洲望著葉政廷,拱手低聲道:「父皇,十三皇兄的死,兒臣有內情稟報。」
葉政廷望著這個一向疏於關注的兒子,臉上毫無波瀾,內心卻震驚,正色道:「你說。」
葉長洲往前走了幾步,快到台階前才站住,一臉真誠地道:「大年初一請安,父皇責罰所有皇子跪在殿外,後來兒臣出宮時,半路驚聞十三皇兄的噩耗,轉頭去了康郡王府。」
「兒臣去祭拜十三皇兄,瞻仰遺容時嗅到一股難以言狀的氣味,並不是剛死之人該有的氣味。」葉長洲道,「我覺得這氣味有些熟悉,卻想不起何時聞到過,加上十三皇兄過世悲痛的打擊,便沒做多想就迴府了。」
「迴府後,那味道始終在兒臣心頭縈繞不去,兒臣這幾日茶飯不思夜不能寐,苦思何時聞過那氣味。」葉長洲嘆息一聲,「唉……許是兒臣執念過深,又或許是十三皇兄冥冥之中相助,昨夜兒臣夢中,竟想起當年聞到那氣味的經歷。」
「何種經歷?」葉政廷問道。
葉長洲拱手低頭:「父皇知道,兒臣見到父皇之前,曾隨母親在民間流浪九年。這九年中,兒臣和母親在戰火中逃命,一路遇到屍體無數,對屍體腐敗各階段的氣味都熟悉。」
他雖在認真迴答,但話卻直刺葉政廷的心。看著九階之下挺拔如鬆、卻稍顯瘦弱的兒子,葉長洲麵容與自己年輕時好相似,皆是眉目清秀的美男子相貌,但自己卻幾乎沒關心過他。想到這,葉政廷更是滿心愧疚。
葉長洲知道自己成功勾起葉政廷的愧疚和憐惜,轉迴正題:「兒臣當年在一個身中熱毒的人身上聞到過一種氣味,與十三哥身上殘留的氣味一樣。那年大伏天,兒臣與母親在茶棚歇涼,一個大漢忽然暈倒,眾人圍過去試圖救治。人群中,一個胡人男子站出來推開眾人,查看男子狀況,說那漢子身上熱毒過甚,需放血治療。」
「他將大漢扶起,用梅花針在他雙手雙腳指頭放血。圍觀中有通醫理之人,見血出得太慢,說這人熱毒嚴重已至昏迷,胡人男子這樣放血,熱毒尚未清除人就死了。」葉長洲道,「那胡人男子受不得激,便說自己有獨門秘藥可催化出血。」
「胡人男子一邊給漢子用藥,一邊炫耀說這是自己師門的不傳秘藥。他給漢子服下藥不到一刻鍾,那漢子手足指頭便狂噴黑血,人也很快就醒了。」葉長洲道,「兒臣聞那秘藥的氣味與十三皇兄屍身上的一模一樣。」
葉長洲拱手低眉垂目,虔誠地道:「父皇,兒臣的話句句是真。兒臣不欲十三皇兄泉下不安,更不想真兇逍遙法外,還望父皇明察!」
原來如此,難怪豐兒傷不致死,卻在淩晨眾人都疏忽的間隙狂吐血不止而死。看來是有人在薛淩雲行兇之後又暗自下手,欲將殺害豐兒的罪名嫁禍薛淩雲。當真是一箭雙鵰的好計謀。
葉政廷不動聲色,看著階下那俊美萬分的兒子,目露精光:「長洲,此事非同小可,朕希望你慎重。」
楊氏邊哭邊「砰砰」磕頭,重複著那幾句話,聲音嘶啞,悲愴欲絕,聞之令人潸然淚下。後宮婦人為皇家開枝散葉,兒子就是唯一的支撐,失了孩兒,楊氏就失去了所有的指望,未來將在暗無天日中度過,數著牆磚到老到死。
葉長洲不敢攪了她,連忙往一旁挪。忽然身邊有人低聲啜泣,葉長洲轉頭,見楊不易竟看著楊氏在默默抹淚。
楊不易與自己一樣,很小便失了母親。葉長洲想著,如果母親還在的話,她也會這麽愛我的吧?她看到我如今長這麽大,會不會激動得哭?葉長洲鼻頭忽然有些酸,連忙抬眼望著高處,努力平復心緒。
清輝殿的宮人聽聞楊氏的哭聲,邁著小碎步過來勸道:「楊妃娘娘您怎麽又來了?陛下昨日已發了雷霆之怒,您迴去吧……」
「陛下……您好狠的心啊,豐兒是您親骨肉啊……您怎麽忍心他屍骨未寒……」楊氏根本聽不進去勸,哭得死去活來涕淚橫流。
此時,一個宮人悄悄從側門出來,低聲對葉長洲道:「殿下請隨奴婢來,莫驚動楊妃。」
葉長洲微微一笑,躡手躡腳跟著宮人悄悄從側門進清輝殿。剛進殿門,宮人便將殿門關了。葉長洲抬頭,見葉政廷高坐龍椅上,空蕩蕩的大殿無比冷清,楊氏悲愴沙啞的哭聲幽幽在殿內迴蕩,竟有些令人毛骨悚然。
葉長洲低眉垂首走過去,見葉政廷一臉愁容,乖覺地三跪九叩,輕聲道:「兒臣葉長洲,拜見父皇。」
「平身。」葉政廷聲音透著深深的疲憊,「你低聲些,莫叫楊妃聽到了。」
「諾。」葉長洲起身,見葉政廷以手支額,整個人精神氣都沒了。原來貴為帝王,也有如此多的身不由己,連見自己兒子都得偷偷摸摸。
葉長洲要為父分憂,要立功。他拱手道:「父皇,兒臣有要事稟告。」
經上次西三閣遇刺一事,葉政廷對葉長洲有良好印象,知他性子沉穩思慮周全,無事不會來打擾。既然如此說,葉長洲定有萬分重要的事,便將身邊人遣退:「左忠勇,你和其他人都下去。」
「諾。」
待眾人退去,殿中隻剩父子二人,葉政廷才道:「你有何事,現在可以說了。」
葉長洲望著葉政廷,拱手低聲道:「父皇,十三皇兄的死,兒臣有內情稟報。」
葉政廷望著這個一向疏於關注的兒子,臉上毫無波瀾,內心卻震驚,正色道:「你說。」
葉長洲往前走了幾步,快到台階前才站住,一臉真誠地道:「大年初一請安,父皇責罰所有皇子跪在殿外,後來兒臣出宮時,半路驚聞十三皇兄的噩耗,轉頭去了康郡王府。」
「兒臣去祭拜十三皇兄,瞻仰遺容時嗅到一股難以言狀的氣味,並不是剛死之人該有的氣味。」葉長洲道,「我覺得這氣味有些熟悉,卻想不起何時聞到過,加上十三皇兄過世悲痛的打擊,便沒做多想就迴府了。」
「迴府後,那味道始終在兒臣心頭縈繞不去,兒臣這幾日茶飯不思夜不能寐,苦思何時聞過那氣味。」葉長洲嘆息一聲,「唉……許是兒臣執念過深,又或許是十三皇兄冥冥之中相助,昨夜兒臣夢中,竟想起當年聞到那氣味的經歷。」
「何種經歷?」葉政廷問道。
葉長洲拱手低頭:「父皇知道,兒臣見到父皇之前,曾隨母親在民間流浪九年。這九年中,兒臣和母親在戰火中逃命,一路遇到屍體無數,對屍體腐敗各階段的氣味都熟悉。」
他雖在認真迴答,但話卻直刺葉政廷的心。看著九階之下挺拔如鬆、卻稍顯瘦弱的兒子,葉長洲麵容與自己年輕時好相似,皆是眉目清秀的美男子相貌,但自己卻幾乎沒關心過他。想到這,葉政廷更是滿心愧疚。
葉長洲知道自己成功勾起葉政廷的愧疚和憐惜,轉迴正題:「兒臣當年在一個身中熱毒的人身上聞到過一種氣味,與十三哥身上殘留的氣味一樣。那年大伏天,兒臣與母親在茶棚歇涼,一個大漢忽然暈倒,眾人圍過去試圖救治。人群中,一個胡人男子站出來推開眾人,查看男子狀況,說那漢子身上熱毒過甚,需放血治療。」
「他將大漢扶起,用梅花針在他雙手雙腳指頭放血。圍觀中有通醫理之人,見血出得太慢,說這人熱毒嚴重已至昏迷,胡人男子這樣放血,熱毒尚未清除人就死了。」葉長洲道,「那胡人男子受不得激,便說自己有獨門秘藥可催化出血。」
「胡人男子一邊給漢子用藥,一邊炫耀說這是自己師門的不傳秘藥。他給漢子服下藥不到一刻鍾,那漢子手足指頭便狂噴黑血,人也很快就醒了。」葉長洲道,「兒臣聞那秘藥的氣味與十三皇兄屍身上的一模一樣。」
葉長洲拱手低眉垂目,虔誠地道:「父皇,兒臣的話句句是真。兒臣不欲十三皇兄泉下不安,更不想真兇逍遙法外,還望父皇明察!」
原來如此,難怪豐兒傷不致死,卻在淩晨眾人都疏忽的間隙狂吐血不止而死。看來是有人在薛淩雲行兇之後又暗自下手,欲將殺害豐兒的罪名嫁禍薛淩雲。當真是一箭雙鵰的好計謀。
葉政廷不動聲色,看著階下那俊美萬分的兒子,目露精光:「長洲,此事非同小可,朕希望你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