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倒是方便了二人暗通款曲。薛淩雲欣然接受這個安排,在葉長洲身邊正襟危坐地看著歌舞,實則一顆心都在葉長洲身上。
葉長洲麵前放了一盤炙羊肉,他麵無表情盯著眼前的舞姬,看似不受困擾。但薛淩雲坐得近發現他不對勁,蒼白的額頭已掛滿細密的汗珠。
「我看那炙羊肉不錯,不知殿下可願換我這盤蕈菇菜心?」薛淩雲沖葉長洲一笑。
葉長洲轉頭看了他一眼,微微頷首,身後的宮人便將兩人桌上的菜對調。葉長洲見桌上的蕈菇菜心,臉色稍好,但也沒食慾,這殿中酒肉味太濃,都是他討厭的味道。
「薛淩雲,你這買賣可真公平。」坐在葉長洲右邊的十三皇子葉恆豐沖薛淩雲促狹一笑,擺明了說薛淩雲恃強淩弱欺侮葉長洲。
薛淩雲看見他就氣不打一處來,半山亭那一頓毒打雖然沒要自己的命,但這仇他是算在珩親王和葉恆豐頭上了。他嘴角扯起一抹笑,吊兒郎當看著葉恆豐:「怎麽,十三殿下也想跟我換菜?」
葉恆豐笑了笑,轉頭看歌舞:「不要。肉多香,誰要吃素。」
薛淩雲似笑非笑看著一旁:「是啊。吃肉香,挨打痛。狗都知道的道理,有人卻不懂。」
葉恆豐調用西山營暴打薛淩雲,本就有些心虛。聽他這麽說,有點怕薛淩雲察覺到什麽,清了清嗓子坐直,假裝聽不懂他在說什麽。
葉恆豐轉頭看著葉長洲,似乎也察覺他不愛葷腥,噘著嘴負氣地將自己麵前一碟雪花酥放到葉長洲桌上,邀功似的沖他一笑:「小十六,哥給的,吃。」
葉恆豐是楊妃獨子,從小跟著葉仲卿被寵著長大,生性有些孩子氣。葉長洲十分羨慕他有母妃愛,有兄長寵,順從地接受葉恆豐好意,頷首道:「多謝十三哥。」
葉恆豐得意地沖薛淩雲「哼」了聲,轉過頭去不理他了。薛淩雲冷笑了一聲,也不再搭理他。片刻後,薛淩雲從案下悄悄往葉長洲那邊伸手,摸到葉長洲衣袖下的手,在他手心塞了一個小小的琉璃瓶。
葉長洲麵不改色,低頭瞥了一眼,發現是一小瓶薄荷油,見到救星似的連忙將瓶塞拔開,塗了些在錦帕上往口鼻處一捂,噁心感頓時消散了不少。
在家宴上一口不吃是藐視君威的大不敬,尤其現在他已是昭郡王,不知多少人盯著他。薛淩雲幫他解了圍,葉長洲這才舉箸夾了一點蕈菇以袖掩口慢慢吃起來。
殿中歌舞不斷,年紀小些的皇子皇孫坐不住,有幾個已經鬧開了,非要站起來去玩。葉政廷心情大好,揮手讓乳母們放開,由著孩子們在殿中穿梭玩耍,隻要不磕著碰著就行。
孩子們歡笑追逐,清輝殿一派和樂之氣。常貴妃端坐妃位第一席,一身華貴的貴妃服飾光彩照人,雍容華貴,加之胡人皮膚白皙,襯得年輕的嬪妃如燒火丫頭般灰頭土臉。
她起身沖帝後行禮:「陛下,皇後,大盛國泰民安,新歲勝舊年,臣妾進獻一把玉壺,祝大盛福澤綿延,陛下和皇後福壽無疆。」說完讓身邊宮人將玉壺奉上。
宮人用木盤小心翼翼托著一個精巧的盤口圓腹玉壺緩緩來到殿中,隻見那玉壺通體純白,一絲雜質都看不到,壺身兩側雙耳竟是雕琢的連環扣,細細密密的圓扣兩邊各九個,象徵九五之尊。
近看之下,眾人發現此壺的精巧之處在於,整個壺身和壺耳是用整玉雕琢而成。光是如此通透瑩潤、沒有絲毫雜質的玉料已然是上上佳品,再配上巧奪天工的雕琢技藝,能成此一把完美之作,隻怕要匠人十數年的功夫、淘汰無數次品方能出一個。
「慶安國的玉雕自是最好的。」皇後袁氏高戴鳳冠,威儀赫赫,口中雖是稱讚,聲音絲毫聽不出是在讚許。
眾人一邊驚嘆那鬼斧神工的玉壺,一邊感嘆常貴妃果然大氣非凡,出手便是價值連城的之物。宮中其他嬪妃包括皇後在內,別說拿得出手,便是見也少見此等寶物。
「常貴妃有心了。」葉政廷目光複雜地俯視著跪地的常氏,「賜菜。」
一旁的宮人立即弓腰捧著一罐精緻的鹿肉湯羹過去。
葉政廷微時,皇後袁氏便嫁給他。夫妻結髮幾十年,葉政廷一個眼神和動作,袁氏便知他想法。她微微一笑,道:「妹妹乃慶安國長公主,這一出手果然不是常人能比的。」
此話雖是在贊常氏的闊綽,卻也暗示常氏與慶安國來往密切。常氏已嫁葉政廷為妃,與慶安國如此來往,自是要引起葉政廷不滿。
常氏隻顧著在除夕家宴上討葉政廷歡心,以消除他對自己母子脅迫的不滿,卻沒有想到這一層。聽袁氏如此陰陽怪氣的話,才道不好,臉色瞬間煞白,連忙叩首解釋:「這玉壺雖是產自慶安國,卻是臣妾用體己錢托人買的,沒有麻煩兄長……」
老五老七受了重責尚未完全康復,此刻更是坐立不安,對視一眼,拳頭都捏緊了。
太子放下手中酒杯,望著那玉壺,道:「此壺著實精緻,近年慶安國所產的玉少有如此通透,兒臣見都沒見過,常貴妃好大手筆。」
慶安國乃產玉大國,玉石生意不但養活了慶安國人,也養活了皇室,慶安國每年向大盛進貢玉石。近年來進貢的玉石越來越差,常貴妃卻說她沒有麻煩兄長,托人便能買到如此上乘的玉器,豈不是間接表明慶安國向大盛進貢之物乃隨意挑選?
葉長洲麵前放了一盤炙羊肉,他麵無表情盯著眼前的舞姬,看似不受困擾。但薛淩雲坐得近發現他不對勁,蒼白的額頭已掛滿細密的汗珠。
「我看那炙羊肉不錯,不知殿下可願換我這盤蕈菇菜心?」薛淩雲沖葉長洲一笑。
葉長洲轉頭看了他一眼,微微頷首,身後的宮人便將兩人桌上的菜對調。葉長洲見桌上的蕈菇菜心,臉色稍好,但也沒食慾,這殿中酒肉味太濃,都是他討厭的味道。
「薛淩雲,你這買賣可真公平。」坐在葉長洲右邊的十三皇子葉恆豐沖薛淩雲促狹一笑,擺明了說薛淩雲恃強淩弱欺侮葉長洲。
薛淩雲看見他就氣不打一處來,半山亭那一頓毒打雖然沒要自己的命,但這仇他是算在珩親王和葉恆豐頭上了。他嘴角扯起一抹笑,吊兒郎當看著葉恆豐:「怎麽,十三殿下也想跟我換菜?」
葉恆豐笑了笑,轉頭看歌舞:「不要。肉多香,誰要吃素。」
薛淩雲似笑非笑看著一旁:「是啊。吃肉香,挨打痛。狗都知道的道理,有人卻不懂。」
葉恆豐調用西山營暴打薛淩雲,本就有些心虛。聽他這麽說,有點怕薛淩雲察覺到什麽,清了清嗓子坐直,假裝聽不懂他在說什麽。
葉恆豐轉頭看著葉長洲,似乎也察覺他不愛葷腥,噘著嘴負氣地將自己麵前一碟雪花酥放到葉長洲桌上,邀功似的沖他一笑:「小十六,哥給的,吃。」
葉恆豐是楊妃獨子,從小跟著葉仲卿被寵著長大,生性有些孩子氣。葉長洲十分羨慕他有母妃愛,有兄長寵,順從地接受葉恆豐好意,頷首道:「多謝十三哥。」
葉恆豐得意地沖薛淩雲「哼」了聲,轉過頭去不理他了。薛淩雲冷笑了一聲,也不再搭理他。片刻後,薛淩雲從案下悄悄往葉長洲那邊伸手,摸到葉長洲衣袖下的手,在他手心塞了一個小小的琉璃瓶。
葉長洲麵不改色,低頭瞥了一眼,發現是一小瓶薄荷油,見到救星似的連忙將瓶塞拔開,塗了些在錦帕上往口鼻處一捂,噁心感頓時消散了不少。
在家宴上一口不吃是藐視君威的大不敬,尤其現在他已是昭郡王,不知多少人盯著他。薛淩雲幫他解了圍,葉長洲這才舉箸夾了一點蕈菇以袖掩口慢慢吃起來。
殿中歌舞不斷,年紀小些的皇子皇孫坐不住,有幾個已經鬧開了,非要站起來去玩。葉政廷心情大好,揮手讓乳母們放開,由著孩子們在殿中穿梭玩耍,隻要不磕著碰著就行。
孩子們歡笑追逐,清輝殿一派和樂之氣。常貴妃端坐妃位第一席,一身華貴的貴妃服飾光彩照人,雍容華貴,加之胡人皮膚白皙,襯得年輕的嬪妃如燒火丫頭般灰頭土臉。
她起身沖帝後行禮:「陛下,皇後,大盛國泰民安,新歲勝舊年,臣妾進獻一把玉壺,祝大盛福澤綿延,陛下和皇後福壽無疆。」說完讓身邊宮人將玉壺奉上。
宮人用木盤小心翼翼托著一個精巧的盤口圓腹玉壺緩緩來到殿中,隻見那玉壺通體純白,一絲雜質都看不到,壺身兩側雙耳竟是雕琢的連環扣,細細密密的圓扣兩邊各九個,象徵九五之尊。
近看之下,眾人發現此壺的精巧之處在於,整個壺身和壺耳是用整玉雕琢而成。光是如此通透瑩潤、沒有絲毫雜質的玉料已然是上上佳品,再配上巧奪天工的雕琢技藝,能成此一把完美之作,隻怕要匠人十數年的功夫、淘汰無數次品方能出一個。
「慶安國的玉雕自是最好的。」皇後袁氏高戴鳳冠,威儀赫赫,口中雖是稱讚,聲音絲毫聽不出是在讚許。
眾人一邊驚嘆那鬼斧神工的玉壺,一邊感嘆常貴妃果然大氣非凡,出手便是價值連城的之物。宮中其他嬪妃包括皇後在內,別說拿得出手,便是見也少見此等寶物。
「常貴妃有心了。」葉政廷目光複雜地俯視著跪地的常氏,「賜菜。」
一旁的宮人立即弓腰捧著一罐精緻的鹿肉湯羹過去。
葉政廷微時,皇後袁氏便嫁給他。夫妻結髮幾十年,葉政廷一個眼神和動作,袁氏便知他想法。她微微一笑,道:「妹妹乃慶安國長公主,這一出手果然不是常人能比的。」
此話雖是在贊常氏的闊綽,卻也暗示常氏與慶安國來往密切。常氏已嫁葉政廷為妃,與慶安國如此來往,自是要引起葉政廷不滿。
常氏隻顧著在除夕家宴上討葉政廷歡心,以消除他對自己母子脅迫的不滿,卻沒有想到這一層。聽袁氏如此陰陽怪氣的話,才道不好,臉色瞬間煞白,連忙叩首解釋:「這玉壺雖是產自慶安國,卻是臣妾用體己錢托人買的,沒有麻煩兄長……」
老五老七受了重責尚未完全康復,此刻更是坐立不安,對視一眼,拳頭都捏緊了。
太子放下手中酒杯,望著那玉壺,道:「此壺著實精緻,近年慶安國所產的玉少有如此通透,兒臣見都沒見過,常貴妃好大手筆。」
慶安國乃產玉大國,玉石生意不但養活了慶安國人,也養活了皇室,慶安國每年向大盛進貢玉石。近年來進貢的玉石越來越差,常貴妃卻說她沒有麻煩兄長,托人便能買到如此上乘的玉器,豈不是間接表明慶安國向大盛進貢之物乃隨意挑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