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常氏尖叫哭喊著跪行上前抱住暴怒的葉政廷,「臣妾教子無方辜負陛下信任,皇上要罰就罰臣妾,隻求留他們一命!」她哭得涕淚橫流,滿減驚恐。
她乃慶安國公主,主動讓兩子認罪,又自請降為妃,葉政廷再惱怒也不得不順著台階下。他伸手撫摸著常氏哭花的臉,冷笑道:「元香啊~你真是個精明至極的女人,隻希望你這兩個兒子,能如你這般精明。」
在常氏愕然的目光中,他毫不憐惜地從她懷裏抽出腿,走到大門口寒聲道:「嘉郡王葉文惠、和郡王葉子洛,忤逆犯上,各杖責五十,禁足三月!」
「是!」一旁的左忠勇立即應聲。葉政廷看也沒看他們母子三人,抬腿便走,左忠勇對一旁的太監使了個眼色,隨即追著葉政廷而去。
常氏這才死裏逃生般跌坐在地,老五老七兄弟哭著去扶她。她渾身是汗,腿也軟了,嘴裏卻道:「若不讓他當場泄了怒火,堆積日久,雷霆之怒爆發時,可不是五十廷杖那麽簡單了。」
兄弟倆知道常氏是為自己二人好,連連點頭。葉文惠將常氏扶到椅上,跪下道:「幸好父皇沒有再降罪母妃。」
常氏揉了揉自己跪疼的膝蓋,苦笑道:「你以為那是他憐惜我?若不是我自己提降為妃位,他哪會這般輕易饒了我。」
她憐惜地看著兩個兒子,撫摸著他們臉頰,哀傷地道:「苦了你們了,五十廷杖下來,隻怕要養傷半年。」
隨即,母子三人抱頭痛哭。
【作者有話說】
寶子們新年快樂呀~心想事成喲~
第17章 偶遇靜明湖
迴清輝殿路上,葉政廷舍了轎輦,隻讓左忠勇跟著。他越想越氣,被常氏及老五老七逼迫的感覺越來越濃烈,這讓他十分不悅。冷著臉走得飛快,心裏窩著火,左忠勇在後麵跟得氣喘籲籲。
忽然,他停了腳步,轉身問道:「今日朕到瑤華宮的事,常氏如何得知?」他臨時決定去瑤華宮,但常氏和老五老七卻早有計劃要上演這一出。
左忠勇「噗通」一下跪地,惶恐不安地道:「老奴該死!老奴怕瑤華宮臨時接駕失儀,擅作主張讓小福先去通知瑤華宮做準備。」
葉政廷這才想起,過往自己臨時決定要去何處,左忠勇都會安排人先去通知。葉政廷之前還覺左忠勇做事妥帖,如今看來這樣也有弊端:為君者當保持神秘感,最忌臣下的窺探揣測。
葉政廷仔細打量著左忠勇的後背,見他瑟瑟發抖驚恐萬狀,緩了聲音:「起來吧,日後不必再通傳。」
「諾!」左忠勇這才站起來,跟著葉政廷往迴走。
晡時,葉仲卿來求見葉政廷。
禦書房內,葉仲卿沖葉政廷拱手道:「父皇,兒臣此來是想自請去流番洲勞軍。煜王重傷之事雖沒公開,但也需去個人看望,方才不寒前方將士的心。」
葉政廷與薛其鋼情同手足,原本他重傷葉政廷該親去探望,但他如今貴為天子,自是不便前去。葉仲卿貴為珩親王,也常年征戰沙場,代父前去慰問自是最合適。
葉政廷十分欣慰,拍了拍葉仲卿肩膀:「朕那麽多皇兒,還是你最懂父皇心意。朕應允。」
「多謝父皇。」葉仲卿微微頷首,「煜王重傷,薛湘楠獨木難支,兒臣需在流番洲多待一些日子,助薛湘楠一臂之力。」
葉政廷神情複雜地看著葉仲卿,對他的歉疚又多了幾分:他絕口不提太子誣陷他一事,此番又自請去勞軍,固有避開太子鋒芒的意圖,但的確也是為了大盛著想。葉政廷心中嘆息,相比那隻知爭權奪利的太子,葉仲卿如此識大體,如此貼君父的心意。若非葉伯崇是嫡長子,而且早年又虧欠了他,依軍功和德賢,葉仲卿才是皇位最佳繼承者。
葉政廷輕抬他胳膊,示意他抬頭。父子倆目光相接,葉政廷滿眼慈愛:「應允。平兒,走之前,還有話要和父皇說嗎?」若他此時提及太子構陷他一事,葉政廷會一改之前假裝不知情的決定,懲戒葉伯崇。
葉仲卿望著葉政廷,目光清澈:「兒臣此去日久,望父皇保重龍體,勿太過操勞。」
葉政廷久久望著他,終伸手輕輕撫摸了下他頭頂:「去吧,好好替朕去慰問煜王。」
「是。兒臣告退。」葉仲卿行叩拜大禮,「望兒臣走後,父皇身體康健,萬事順心。」
隨自己南征北戰多年、最默契貼心的兒子走了,葉政廷轉身迴案前,對左忠勇道:「宣戶部尚書。」
很快,戶部尚書李安南快步低頭走進來,跪地叩首:「臣叩見皇上。」
葉政廷停筆:「李卿,宅子選得如何?」
李安南雙手奉上摺子:「臣篩選在冊的官家宅院,最終選定兩處規格適合的,請陛下決斷。」左忠勇連忙上前接下摺子恭敬地托在頭頂弓腰遞給葉政廷。
葉政廷打開一看,皺眉道:「揚琴晏西三巷這處不妥,朕記得那宅子東便不遠是羊市,太過喧鬧,不宜靜養。」隨即翻看第二頁,眉頭舒展開來,「大月湖畔這宅子不錯,清靜幽雅,就是有些小,不過也足夠。」
李安南低頭會心一笑:「那臣便下去準備了。」
葉政廷收了摺子:「按十六殿下的喜好布置,待朕冊封完便可搬進去。」
「諾。」李安南果然辦到葉政廷心坎上,滿心歡喜退出去。
她乃慶安國公主,主動讓兩子認罪,又自請降為妃,葉政廷再惱怒也不得不順著台階下。他伸手撫摸著常氏哭花的臉,冷笑道:「元香啊~你真是個精明至極的女人,隻希望你這兩個兒子,能如你這般精明。」
在常氏愕然的目光中,他毫不憐惜地從她懷裏抽出腿,走到大門口寒聲道:「嘉郡王葉文惠、和郡王葉子洛,忤逆犯上,各杖責五十,禁足三月!」
「是!」一旁的左忠勇立即應聲。葉政廷看也沒看他們母子三人,抬腿便走,左忠勇對一旁的太監使了個眼色,隨即追著葉政廷而去。
常氏這才死裏逃生般跌坐在地,老五老七兄弟哭著去扶她。她渾身是汗,腿也軟了,嘴裏卻道:「若不讓他當場泄了怒火,堆積日久,雷霆之怒爆發時,可不是五十廷杖那麽簡單了。」
兄弟倆知道常氏是為自己二人好,連連點頭。葉文惠將常氏扶到椅上,跪下道:「幸好父皇沒有再降罪母妃。」
常氏揉了揉自己跪疼的膝蓋,苦笑道:「你以為那是他憐惜我?若不是我自己提降為妃位,他哪會這般輕易饒了我。」
她憐惜地看著兩個兒子,撫摸著他們臉頰,哀傷地道:「苦了你們了,五十廷杖下來,隻怕要養傷半年。」
隨即,母子三人抱頭痛哭。
【作者有話說】
寶子們新年快樂呀~心想事成喲~
第17章 偶遇靜明湖
迴清輝殿路上,葉政廷舍了轎輦,隻讓左忠勇跟著。他越想越氣,被常氏及老五老七逼迫的感覺越來越濃烈,這讓他十分不悅。冷著臉走得飛快,心裏窩著火,左忠勇在後麵跟得氣喘籲籲。
忽然,他停了腳步,轉身問道:「今日朕到瑤華宮的事,常氏如何得知?」他臨時決定去瑤華宮,但常氏和老五老七卻早有計劃要上演這一出。
左忠勇「噗通」一下跪地,惶恐不安地道:「老奴該死!老奴怕瑤華宮臨時接駕失儀,擅作主張讓小福先去通知瑤華宮做準備。」
葉政廷這才想起,過往自己臨時決定要去何處,左忠勇都會安排人先去通知。葉政廷之前還覺左忠勇做事妥帖,如今看來這樣也有弊端:為君者當保持神秘感,最忌臣下的窺探揣測。
葉政廷仔細打量著左忠勇的後背,見他瑟瑟發抖驚恐萬狀,緩了聲音:「起來吧,日後不必再通傳。」
「諾!」左忠勇這才站起來,跟著葉政廷往迴走。
晡時,葉仲卿來求見葉政廷。
禦書房內,葉仲卿沖葉政廷拱手道:「父皇,兒臣此來是想自請去流番洲勞軍。煜王重傷之事雖沒公開,但也需去個人看望,方才不寒前方將士的心。」
葉政廷與薛其鋼情同手足,原本他重傷葉政廷該親去探望,但他如今貴為天子,自是不便前去。葉仲卿貴為珩親王,也常年征戰沙場,代父前去慰問自是最合適。
葉政廷十分欣慰,拍了拍葉仲卿肩膀:「朕那麽多皇兒,還是你最懂父皇心意。朕應允。」
「多謝父皇。」葉仲卿微微頷首,「煜王重傷,薛湘楠獨木難支,兒臣需在流番洲多待一些日子,助薛湘楠一臂之力。」
葉政廷神情複雜地看著葉仲卿,對他的歉疚又多了幾分:他絕口不提太子誣陷他一事,此番又自請去勞軍,固有避開太子鋒芒的意圖,但的確也是為了大盛著想。葉政廷心中嘆息,相比那隻知爭權奪利的太子,葉仲卿如此識大體,如此貼君父的心意。若非葉伯崇是嫡長子,而且早年又虧欠了他,依軍功和德賢,葉仲卿才是皇位最佳繼承者。
葉政廷輕抬他胳膊,示意他抬頭。父子倆目光相接,葉政廷滿眼慈愛:「應允。平兒,走之前,還有話要和父皇說嗎?」若他此時提及太子構陷他一事,葉政廷會一改之前假裝不知情的決定,懲戒葉伯崇。
葉仲卿望著葉政廷,目光清澈:「兒臣此去日久,望父皇保重龍體,勿太過操勞。」
葉政廷久久望著他,終伸手輕輕撫摸了下他頭頂:「去吧,好好替朕去慰問煜王。」
「是。兒臣告退。」葉仲卿行叩拜大禮,「望兒臣走後,父皇身體康健,萬事順心。」
隨自己南征北戰多年、最默契貼心的兒子走了,葉政廷轉身迴案前,對左忠勇道:「宣戶部尚書。」
很快,戶部尚書李安南快步低頭走進來,跪地叩首:「臣叩見皇上。」
葉政廷停筆:「李卿,宅子選得如何?」
李安南雙手奉上摺子:「臣篩選在冊的官家宅院,最終選定兩處規格適合的,請陛下決斷。」左忠勇連忙上前接下摺子恭敬地托在頭頂弓腰遞給葉政廷。
葉政廷打開一看,皺眉道:「揚琴晏西三巷這處不妥,朕記得那宅子東便不遠是羊市,太過喧鬧,不宜靜養。」隨即翻看第二頁,眉頭舒展開來,「大月湖畔這宅子不錯,清靜幽雅,就是有些小,不過也足夠。」
李安南低頭會心一笑:「那臣便下去準備了。」
葉政廷收了摺子:「按十六殿下的喜好布置,待朕冊封完便可搬進去。」
「諾。」李安南果然辦到葉政廷心坎上,滿心歡喜退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