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那天在酒桌上,何樂問方橙,為什麽當年沒有選擇繼續讀下去,方橙並沒有給一個正麵迴答。
研究生時期的方橙幾乎是把自己封閉起來的狀態,何應嘉和紀星的事情讓他對人際關係失去了信心,他不主動聯繫以前的朋友,也不主動去交新朋友,那些課本和實驗幾乎就作為他那段時間唯一的精神寄託。
和學長那段甚至算不上戀愛的關係分手後,方橙紮進實驗室,頭一次麵對那些熟悉的設備,有了一種陌生和厭煩的感覺。
也就是那個時候,他發現自己好像真的撐不下去了,那段時間導師一直在問他關於直博的事情,他卻一直沒有迴覆。他覺得自己才二十四歲,但是人生卻已經可以一眼看到頭了,他感覺自己仿佛墜落到一片巨大的海麵上,那是一片無人的深海,他溺在海麵的正中央,沒有任何人能看見他,四周都是安靜的,他就被捲入那一個小小的漩渦裏,沉不下去,也永遠無法掙脫。
其實那天和何樂說的話是違心的,他說自己沒有什麽追求,這話隻說對了一半,他曾經是有的。
方橙的父母都是很優秀的醫生,方橙僅有的一些和他們相處的迴憶裏,記得父母還給他買過玩具的聽診器和針筒,他很小就學著樣子,對著家裏的玩具熊「看病問診」。
他記得有一次放學早,去母親的辦公室等她下班,方橙的母親是婦產科的副主任,一對新婚夫妻剛剛來做了檢查,似乎因為終於懷上了寶寶十分喜悅,還準備了喜糖給方橙的媽媽,她本來沒有準備收下的,但是小夫妻看到一旁的小方橙,轉手送給了他,方橙禮貌地說了謝謝。
那對小夫妻走後,六歲的方橙一邊吃著糖,一邊走到媽媽的辦公桌前,指著顯示屏上的那張超聲圖像問「媽媽,那是什麽?」
方橙至今還記得母親當時的迴答,她摸了摸方橙的頭,然後帶著寵溺的笑意說:
「是他爸爸媽媽的希望。」
幾年後,方橙的父母在去災區支援的途中殉職。葬禮那天,他作為家裏的獨子,捧著照片站在送葬隊伍的最前麵,彼時的他隻有一米出頭的身高,小小的一個,僅僅是舉起手中兩張黑白的遺像都要費些力氣。
隊伍啟程的時候,方橙看向那些為了白事而專門準備來放生的鴿子,它們被關在一個小小的籠子裏,嗩吶聲響起的一瞬間,競相衝破束縛,飛向烏雲漫步的天空。
那個景象給方橙的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很難用語言來形容,那是他第一次參加葬禮。如果非要用一個詞來形容的話,他其實想說,很美。那場葬禮給方橙的印象是,死亡是盛大的,也是美麗的。
就是那麽一個瞬間,他突然就理解了母親當年跟他說的那句話。
生命的延續,是一種希望。
他相信父母一定也知道去災區支援的危險,知道家人的擔心,知道親友的不解,但方橙相信,他的父母不會後悔做這個決定,如果重來一次的話,他們還是會擔負起這個責任,主動申請到救援隊伍裏去。
醫生,本身就是一個給人帶來希望的職業。
從那天起,方橙堅定了以後要做醫生的想法。
不過後來的事情方橙自己也沒有預料到,他在提交申請資料的最後一天生了場大病,就是宿管阿姨喊120把他從宿舍發現的那次,他陰差陽錯地錯過了那次機會,病癒之後導師去看過他,也沒忍心再提這個事情,但是方橙心裏卻在想,或許這就是天意。
也不是必須要讀博,他可以努力地從最底層做起,隻要他是用心地在做,就可以做好一個醫生。
後來進了醫院,方橙也是一個工作狂,基本一心都撲在醫院裏,也不是為了評職稱轉正,他很滿意那樣的節奏,每天在挽救生命和告別生命的界限上遊走,用工作去盡可能填補生活中的空缺,就這麽得過且過地過下去。
雖然從小到大都是一個人打理生活的,但是方橙自認自己不是一個多會照顧自己的人,他現在的生活也算是在敷衍,基本沒有什麽生活質量可言,如果要出國讀博的話,他首先就要打破現在已經適應的生活現狀。
所以不論是接受老張的提議還是接受何樂的邀請,方橙都需要一段時間讓自己靜下來思考。
在床上翻了好幾次都睡不著,漸漸方橙感覺嘴裏幹澀得厲害,於是翻身下床去廚房,準備給自己倒杯水喝。
走到客廳的時候,他下意識地望了一眼隔壁臥室的門縫。
這段時間方橙迴家都很遲,一方麵是因為醫院確實很忙,但是如果要是想早點下班不是不可以的,他每天都最多的手術,做完了也帶著實習生再多查幾次房,再補病例,改論文,每晚都到半夜才迴家。
連吳莉都問他,你最近是怎麽了,以前雖然你卷,但也沒捲成這樣啊,都快住醫院了。
方橙沒有迴答吳莉,因為他清楚自己心裏確實虛。
他之所以每天都不肯在傍晚準時下班,確實有一部分原因是為了躲人。
自從那天之後,他和紀星就沒有再見過麵,他每天掐準一兩點下班,那個時間,如果紀星在家就已經睡了,如果他出門了,那一定還沒迴來,他們剛好撞不上。方橙每晚迴去一頭就往自己臥室紮。
他不知道現在自己和紀星見麵能說什麽,自從那天何樂來找他說了那樣一番話之後,方橙思考了很久,他承認何樂的話有一點觸動到他,不管自己抱著什麽樣的心思,也不管紀星那天到底是為什麽突然走了,就算是真的決定就此放下,也最好把事情說開,把所有事情問清楚。
研究生時期的方橙幾乎是把自己封閉起來的狀態,何應嘉和紀星的事情讓他對人際關係失去了信心,他不主動聯繫以前的朋友,也不主動去交新朋友,那些課本和實驗幾乎就作為他那段時間唯一的精神寄託。
和學長那段甚至算不上戀愛的關係分手後,方橙紮進實驗室,頭一次麵對那些熟悉的設備,有了一種陌生和厭煩的感覺。
也就是那個時候,他發現自己好像真的撐不下去了,那段時間導師一直在問他關於直博的事情,他卻一直沒有迴覆。他覺得自己才二十四歲,但是人生卻已經可以一眼看到頭了,他感覺自己仿佛墜落到一片巨大的海麵上,那是一片無人的深海,他溺在海麵的正中央,沒有任何人能看見他,四周都是安靜的,他就被捲入那一個小小的漩渦裏,沉不下去,也永遠無法掙脫。
其實那天和何樂說的話是違心的,他說自己沒有什麽追求,這話隻說對了一半,他曾經是有的。
方橙的父母都是很優秀的醫生,方橙僅有的一些和他們相處的迴憶裏,記得父母還給他買過玩具的聽診器和針筒,他很小就學著樣子,對著家裏的玩具熊「看病問診」。
他記得有一次放學早,去母親的辦公室等她下班,方橙的母親是婦產科的副主任,一對新婚夫妻剛剛來做了檢查,似乎因為終於懷上了寶寶十分喜悅,還準備了喜糖給方橙的媽媽,她本來沒有準備收下的,但是小夫妻看到一旁的小方橙,轉手送給了他,方橙禮貌地說了謝謝。
那對小夫妻走後,六歲的方橙一邊吃著糖,一邊走到媽媽的辦公桌前,指著顯示屏上的那張超聲圖像問「媽媽,那是什麽?」
方橙至今還記得母親當時的迴答,她摸了摸方橙的頭,然後帶著寵溺的笑意說:
「是他爸爸媽媽的希望。」
幾年後,方橙的父母在去災區支援的途中殉職。葬禮那天,他作為家裏的獨子,捧著照片站在送葬隊伍的最前麵,彼時的他隻有一米出頭的身高,小小的一個,僅僅是舉起手中兩張黑白的遺像都要費些力氣。
隊伍啟程的時候,方橙看向那些為了白事而專門準備來放生的鴿子,它們被關在一個小小的籠子裏,嗩吶聲響起的一瞬間,競相衝破束縛,飛向烏雲漫步的天空。
那個景象給方橙的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很難用語言來形容,那是他第一次參加葬禮。如果非要用一個詞來形容的話,他其實想說,很美。那場葬禮給方橙的印象是,死亡是盛大的,也是美麗的。
就是那麽一個瞬間,他突然就理解了母親當年跟他說的那句話。
生命的延續,是一種希望。
他相信父母一定也知道去災區支援的危險,知道家人的擔心,知道親友的不解,但方橙相信,他的父母不會後悔做這個決定,如果重來一次的話,他們還是會擔負起這個責任,主動申請到救援隊伍裏去。
醫生,本身就是一個給人帶來希望的職業。
從那天起,方橙堅定了以後要做醫生的想法。
不過後來的事情方橙自己也沒有預料到,他在提交申請資料的最後一天生了場大病,就是宿管阿姨喊120把他從宿舍發現的那次,他陰差陽錯地錯過了那次機會,病癒之後導師去看過他,也沒忍心再提這個事情,但是方橙心裏卻在想,或許這就是天意。
也不是必須要讀博,他可以努力地從最底層做起,隻要他是用心地在做,就可以做好一個醫生。
後來進了醫院,方橙也是一個工作狂,基本一心都撲在醫院裏,也不是為了評職稱轉正,他很滿意那樣的節奏,每天在挽救生命和告別生命的界限上遊走,用工作去盡可能填補生活中的空缺,就這麽得過且過地過下去。
雖然從小到大都是一個人打理生活的,但是方橙自認自己不是一個多會照顧自己的人,他現在的生活也算是在敷衍,基本沒有什麽生活質量可言,如果要出國讀博的話,他首先就要打破現在已經適應的生活現狀。
所以不論是接受老張的提議還是接受何樂的邀請,方橙都需要一段時間讓自己靜下來思考。
在床上翻了好幾次都睡不著,漸漸方橙感覺嘴裏幹澀得厲害,於是翻身下床去廚房,準備給自己倒杯水喝。
走到客廳的時候,他下意識地望了一眼隔壁臥室的門縫。
這段時間方橙迴家都很遲,一方麵是因為醫院確實很忙,但是如果要是想早點下班不是不可以的,他每天都最多的手術,做完了也帶著實習生再多查幾次房,再補病例,改論文,每晚都到半夜才迴家。
連吳莉都問他,你最近是怎麽了,以前雖然你卷,但也沒捲成這樣啊,都快住醫院了。
方橙沒有迴答吳莉,因為他清楚自己心裏確實虛。
他之所以每天都不肯在傍晚準時下班,確實有一部分原因是為了躲人。
自從那天之後,他和紀星就沒有再見過麵,他每天掐準一兩點下班,那個時間,如果紀星在家就已經睡了,如果他出門了,那一定還沒迴來,他們剛好撞不上。方橙每晚迴去一頭就往自己臥室紮。
他不知道現在自己和紀星見麵能說什麽,自從那天何樂來找他說了那樣一番話之後,方橙思考了很久,他承認何樂的話有一點觸動到他,不管自己抱著什麽樣的心思,也不管紀星那天到底是為什麽突然走了,就算是真的決定就此放下,也最好把事情說開,把所有事情問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