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的清晨,山間彌漫起一層厚重的霧氣,與天色重疊,看起來有些陰陰的冷。


    雪已經停了幾日,那些大小不一的石塊依然堆覆著已化成晶瑩顆粒狀的片片雪叢,由於色澤相衝,看起來極是惹眼。


    唐隱走出賬外,惺忪著睡眼伸了個長長的懶腰,這一夜,睡得極為舒適。他凝起銳利的目光透著霧看向模糊的天外,這一刻,陽光也剛好迎著他的目光灑下了蒼穹。


    眾人用過早餐後不久,校場上響起了一道冗長沉悶的鍾聲。


    這是龍敕軍特有的集結令。


    當萬名將士齊聚校場排列整齊的時候,以副帥樊亮為首的一幹代表著龍敕中樞的將官們已等候多時,站在這群將官的右後方一處不起眼的角落裏,陳平安昏昏沉沉地立在那裏,眼圈處隱隱泛著青黑色,臉頰上腫得像個饅頭。


    先前還有人極為關心地詢問:“陳大校尉這是怎的了,昨晚夢見跟神仙打架了?”


    陳平安真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隻得掩著內心極大痛楚訕笑道:


    “第一次睡外麵,有點不適應這床板……”但在內心裏,已經把某人詛咒了一萬遍。


    ……


    樊亮的年紀看起來不大,不過四十多歲。不似那些邊關將領一般生的五大三粗,魁梧不凡。樊亮的身形極為勻稱,臉上僅僅唇下留著一撮修剪精致的胡須,梳理十分幹淨,看得出來是個懂得保養的人。


    與那些在苦寒塞外拚著老命殺敵,憑借著軍功一步一步爬上來的老將不同,他是隆昌十三年先帝欽點的武狀元。後來便一直在皇宮大內做起了禦前帶刀侍衛。也許是多年前跟在皇帝跟前養成的習慣,樊亮不管到哪裏,臉色總是一如既往地不苟言笑。


    在身後忽而響起三聲隆隆的戰鼓之身後。


    樊亮朝前踏上一步,手裏持著一卷黃軸,直視眾人,頒布道:“傳吾皇餘命,龍敕軍選將比武,正式開始。


    現校場後方築有擂台四十餘九,其中一擂至二十一擂為神武閣所用,由我統籌負責。”


    “副軍參事常遠何在?”


    一將士上前:“末將在!”


    “二十二擂至三十六擂為虎賁衛所用,由你統籌負責。”


    “末將領命!”


    “副軍參事林峰何在?”


    “末將在!”


    “三十七擂至四十四擂為狼鷹衛所用,由副軍統籌負責。”


    “末將領命!”


    “副軍參事田長洲何在?”


    “末將在!”


    “四十五擂至四十擂為龍雀衛所用,由你統籌負責。”


    “末將領命!”


    樊亮一一發布完命令,接著,便揮了揮手,領著神武閣兩千多眾朝擂台方走去,其中五百二十八名參與比武的則單獨列出來,按四路排好。


    待至擂台前,樊亮登上其中一居中擂台,望著台下眾人,宣布起比武規則。


    “此番比武,神武閣共五百二十八人參加比武,經統帥奏批,決定以抽簽法為各位抽選對手及上場次序,再以一輪淘汰製勝負對決選出前三十三強,因考慮此次比武選拔純屬自願,允許各位有特殊原因者可在賽中投降棄權。


    現在,先由各位進行抽簽。”


    樊亮說罷使了使眼色,便有四名侍衛手裏端著一個大木盆走了出來,盆裏放著無數張折好的紙團。


    四名侍衛從前至後依次途徑眾人,由眾人自行抽取紙簽。


    說起來,這樣的論武排位運氣倒成了一個重要的決定因素。


    運氣好的人若是能選中幾個武藝不精之人,便不需要耗費多少氣力便能輕鬆晉級。


    當然,這種情況出現的幾率幾乎是微乎其微,敢出來參加比武的,最起碼在本門中有著不俗的地位。


    這時,身後點將台處,忽有三通鼓響響徹校場,一時間,一股硝煙逐漸彌漫。


    吳小凡抽取到是兩百三十二,他細細注視著這個數字,心頭微微凝起一絲緊張,他抬起頭四處張望著,想要看看哪個手持著與他數字相同的人,那是他的對手。但很顯然,他一無所獲。


    吳小凡所在的吳家也算個武學世家,但由於家道中落,這些年也鮮少插足江湖事務,雖說父親吳白啟從小對其修習武藝極為嚴苛,但也僅是關起門來嚴苛訓練,論起與人真刀真槍的較量,如果不算昨天和陳平安的那一場,他還是第一次。


    正當吳小凡胡思亂想之時,第一至二十一組參選將士已分別走上了擂台。


    “南海劍派魏山煩請師兄賜教……”


    “斷刀門鬱秋霜有禮,請師兄賜教……”


    “天山派白無塵有勞師兄承讓了……”


    ……


    奉承客套之聲不絕於耳……


    這時,黃庭軒隨著唐隱來到了吳小凡身邊。


    看到吳小凡微微腫起的臉頰,黃庭軒有些慚愧地不敢直視。


    倒是唐隱爽朗地笑著問道:


    “不知吳兄此番抽到了第幾位?”


    吳小凡聞聲撇過頭來,當先看到的是蜷縮在唐隱身後的黃庭軒,臉色不禁沉了下來。接著,他看向唐隱,把手中的紙團攤開,道:“喏,第兩百三十二位。”


    唐隱“哦”了一聲,想了想道:“那可還早,要等到第十二輪才能上場呢。”


    吳小凡眉宇緊縮的點了點頭,歎了一聲道:“走吧,去二擂等著。”


    唐隱嗬嗬搖頭,擺手道。


    “不急,咱還是先去看看好戲去……”


    “好戲?”


    唐隱神秘地笑了笑:“走,去十四擂看看。”說著,便聽見不遠處的十四擂傳來陣陣喝彩之聲。


    此時的十四擂前,排山倒海地站滿了來自各門各派的人,台上站著兩個年紀不大的少年,其中一少年說俊俏談不上,卻是看起來極為舒服,他身著一襲鮮白色袍衣,手握一杆鋥亮的銀槍,眉宇裏微微透著絲傲慢,而站在他對麵的,卻是一個和尚。和尚閉目默念,單手持立,神色肅穆,身著麥黃色袈裟,脖子上掛著由拳頭大的佛珠串成的佛串。兩人倒好像認識,隻見那少年左手微抬,隻輕輕說了一句話。


    “慧宇師兄,請了。”


    最後一個“了”字才剛剛落下,手中長槍已迫不及待地如龍抬頭般直指和尚。


    和尚依舊閉目,直到槍尖閃過一點銀芒,那雙目陡然睜開。


    “好槍!”邊說著話,和尚脖子上的佛珠倏然散開,圍繞著胸口迅速旋轉起來。


    “這是?”


    吳小凡跟著唐隱好不容易擠到了擂台跟前,看著這驚人威勢,不由得一時驚住。


    唐隱平靜地看著台上二人,自言自語地品頭論足起來。


    “現今天下,除了隱世不出的刀閣、劍塚這兩家千年巨宗之外,剩下的前三甲者,當屬南海天下樓、西山萬佛宗以及中原清音閣。其他的譬如無雙劍穀、嶽劍派、天山派、連城山莊等門派跟這些巨擎比起來,不過二流……”


    這話一出,瞬間有無數道陰冷目光朝著唐隱三人聚攏過來。


    唐隱毫不在乎,繼續說道:“此番參加新軍中,三甲之門中除了清音閣未曾參與,天下樓和萬佛宗俱是派了弟子前來曆練。說來也巧,你眼前的這兩位,便是來自天下樓的楚白衣和萬佛宗的慧宇和尚,在如今少年英才輩出的江湖上,這二人在年輕一輩的弟子裏,可排前十。”


    吳小凡神色一滯,全神貫注地看著二人變幻莫測的招法,心中忽忽寒了起來。


    這天下可真大,區區吳家不過螻蟻,說到底,還是自己的眼界太小了……


    唐隱並沒有打擊吳小凡的想法,旋即又笑道:“吳家的風吟腿雖說在江湖上聲明不顯,但真正修行到一定境界,跟此二人比鬥起來,也不見得能落下風。”


    吳小凡怔怔扭頭看向唐隱,臉上不禁露出了一絲苦笑,他家的風吟腿他自是再清楚不過。


    大約一千年前,武道初興,那時候的人不擅馭氣,隻以修體為主。修體者,外練筋骨,內鍛經脈,修行起來全無章法,是極為緩慢的過程。後來,一大宗師者在修身鍛體之時感受到了體內真氣,並在掌握氣的過程中發現修氣要遠比修體在修為上的進展快的多,自此之後,整個江湖大多數門派放摒棄了以往的修體之法,選擇了修氣之術,而身體上的缺陷,便由刀劍等金鐵之物彌補。


    而吳家的風吟腿則是與當下的武修之道截然相反,算起來是一門體術,講究的是修體為主,修氣為輔,這樣的修行也是極為磨人的,往往還沒到修行到一半,便一命嗚唿了。以至於一百年以來,整個吳家除了當初創造風吟腿的老祖宗外,竟無一宗師出現。


    吳小凡是極為憧憬著宗師的,尤其是在那日陳芝靈登峰宗師後便以摧枯拉朽之勢碾壓了吳白啟,他心裏的這股欲望更加強烈。


    但,他隻能把這樣的想法深深藏在心裏,就連憑借著自家的風吟腿能否成為宗師,在他心裏都隻是個未知數。


    隻是,他是整個吳家唯一的繼承人,他除了沿著先祖這條路走下去,別無選擇。至於唐隱提及的一定境界,他也隻能付之一聲淡笑。


    想著,他又把目光瞟向了擂台之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沉紗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九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九爵並收藏沉紗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