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爺掀了掀唇:「說說看。」
福宜道:「兒子與四哥關係向來不睦,上次與四哥比試後,兩人之間除了在上書房能見到麵,私底下是沒什麽交集的,若是四哥有什麽事,不告訴兒子也是有的。」
「那弘晝呢?」
「這兒子也不清楚了。」
福宜支支吾吾道:「或許是四哥也不讓五哥告訴兒子也未可知呢。」
語氣裏不乏委屈和小心思,四爺的臉一下子就繃不住了。
「行了,迴去讀書吧。」
福宜暗地裏看了站在一旁一言不發的年淳雅一眼,躬身行禮:「兒子告退。」
待殿裏沒了旁人,四爺嘆了口氣,「朕隻是……」
隻是了半天,什麽也沒說出來。
他頭疼的捏了捏額角,年淳雅卻在內心補全了他想說的話。
他隻是習慣了懷疑,習慣了多想。
尤其是他兒子不多,一下子有三個受了罰,還過繼了其中一個,而另外兩個一母同胞的兒子安然無恙,他更是控製不住多想。
年淳雅能理解四爺的心情和做法,但心中難掩失望。
從這日起,兩人之間默契的陷入了冷戰,四爺不曾去永壽宮,年淳雅也再未踏足養心殿。
兩人之間的異樣,有眼睛的人都能看的到。
福宜每每問起,年淳雅總是不讓福宜多問,而在四爺麵前,福宜也會時常提起年淳雅的心情不虞。
年淳雅心情不好,福惠也不敢調皮搗蛋,乖巧的不行。
母子三人用完晚膳,年淳雅起身進了內室,福惠望著年淳雅消失的背影,拉著福宜去了他住的偏殿:「哥哥,怎麽才能讓額娘高興?」
福宜抿著唇,保證道:「快了。」
隻要弘時的事情徹底解決,阿瑪和額娘之間一定會和好的。
翌日,福宜和尚書房的師傅請了一天的假,先去旁邊的兩個院子裏分別看了尚在禁足中的弘曆和弘晝,又拿了年淳雅的令牌出宮,去了履親王允裪府上看了弘時。
福宜一出宮,四爺就知道了。
四爺握筆的手指微微摩挲著筆桿,偏頭對一旁桌案後的怡親王道:「弘時的事情,查出眉目了嗎?」
怡親王搖頭:「宮中即便放出了不少宮女,但人數依舊不少,細細排查下來,需要不少時間。」
知子莫若父,怒意過後,四爺自然知道弘時是被人設計了,憑弘時的腦子,他根本想不到那麽多。
隻是這背後設計弘時的人,到現在都沒有查出來,不知道是這幕後之人藏的太深,還是……燈下黑。
怡親王說完,頓了下道:「若是皇兄著急,不若讓臣弟去問問弘時,或許消息來的更準確些。」
四爺冷笑了聲:「去問弘時?恐怕就弘時那腦子,什麽也問不出來。」
怡親王一梗:「總比什麽都不問的好。」
「那也不必去問了,想必一會兒會有人告訴朕的。」
福宜迴宮後,直奔養心殿。
四爺聽到六阿哥求見的消息,看了怡親王一眼,讓蘇培盛把人給叫進來。
看著底下跪著請安的福宜,四爺叫了起:「聽說你今日在上書房請了假,做什麽去了?」
福宜知道四爺明知故問,但還是如實道:「兒子出宮去看三哥了。」
四爺麵無表情道:「弘時已經被朕過繼出去,從禮法上來說,他已經不是朕的兒子,你的三哥了。」
福宜神色認真:「話雖如此,但在兒子心中,三哥永遠是三哥。」
怡親王眼中閃過讚許,四爺心中自是滿意的:「說罷,來見朕,所為何事?」
福宜行了個禮,鄭重道:「兒子今日出宮見了三哥,從三哥口中得知一事,自覺事關重大,特來迴稟。」
*
一日後,怡親王帶著侍衛,在禦花園最偏僻的角落裏的一口枯井裏,打撈出了兩具宮女的屍體。
因為天氣太熱,屍體早就臭了,麵容被屍斑遮蓋,但依稀還能看清容貌。
順著這個線索,怡親王查到了鍾粹宮。
倒也沒有查到什麽確切的證據,隻是查到了這死的這兩個宮女生前曾和鍾粹宮有過聯繫,隱隱約約的,背後好似還有惠太妃的影子。
隻這一點,便足夠了。
四爺陰沉著臉,一陣頭腦風暴後,冷著聲音道:「十三弟,這件事情,就到此為止。」
他已經為此廢了一個兒子了,哪怕如今知道了這件事並不簡單,可他也不能為此再廢了另一個兒子,更不可能朝令夕改,再把弘時認迴來。
身為四爺的知心兄弟,怡親王自然明白四爺的意思,但他同時也知道,弘曆在四爺心裏,怕是也和弘時一樣了。
如此一來,四爺的一眾兒子裏,就隻有年貴妃所出的六阿哥和七阿哥可堪大用。
怡親王垂下眼簾,或許,等弘曉入上書房後,他也該讓弘曉多和六阿哥走動走動,好在他百年後,延續他和四哥的兄弟情誼。
雍正三年七月初二,惠太妃薨。
烏拉那拉氏簡單的以太嬪的規製操辦了惠太妃的喪儀後,前朝就有大臣上摺子,請四爺立太子。
接二連三的事情,沒個消停的時候,再加上事情解決後,四爺有心想找年淳雅求和,奈何年淳雅不接招,直接稱病。
所以四爺心中更是煩躁,一看到請立太子的摺子,就火冒三丈,把上摺子的大臣叫到了養心殿,把那一眾大臣罵的狗血噴頭,罵人的詞句連帶著半個時辰不重樣。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福宜道:「兒子與四哥關係向來不睦,上次與四哥比試後,兩人之間除了在上書房能見到麵,私底下是沒什麽交集的,若是四哥有什麽事,不告訴兒子也是有的。」
「那弘晝呢?」
「這兒子也不清楚了。」
福宜支支吾吾道:「或許是四哥也不讓五哥告訴兒子也未可知呢。」
語氣裏不乏委屈和小心思,四爺的臉一下子就繃不住了。
「行了,迴去讀書吧。」
福宜暗地裏看了站在一旁一言不發的年淳雅一眼,躬身行禮:「兒子告退。」
待殿裏沒了旁人,四爺嘆了口氣,「朕隻是……」
隻是了半天,什麽也沒說出來。
他頭疼的捏了捏額角,年淳雅卻在內心補全了他想說的話。
他隻是習慣了懷疑,習慣了多想。
尤其是他兒子不多,一下子有三個受了罰,還過繼了其中一個,而另外兩個一母同胞的兒子安然無恙,他更是控製不住多想。
年淳雅能理解四爺的心情和做法,但心中難掩失望。
從這日起,兩人之間默契的陷入了冷戰,四爺不曾去永壽宮,年淳雅也再未踏足養心殿。
兩人之間的異樣,有眼睛的人都能看的到。
福宜每每問起,年淳雅總是不讓福宜多問,而在四爺麵前,福宜也會時常提起年淳雅的心情不虞。
年淳雅心情不好,福惠也不敢調皮搗蛋,乖巧的不行。
母子三人用完晚膳,年淳雅起身進了內室,福惠望著年淳雅消失的背影,拉著福宜去了他住的偏殿:「哥哥,怎麽才能讓額娘高興?」
福宜抿著唇,保證道:「快了。」
隻要弘時的事情徹底解決,阿瑪和額娘之間一定會和好的。
翌日,福宜和尚書房的師傅請了一天的假,先去旁邊的兩個院子裏分別看了尚在禁足中的弘曆和弘晝,又拿了年淳雅的令牌出宮,去了履親王允裪府上看了弘時。
福宜一出宮,四爺就知道了。
四爺握筆的手指微微摩挲著筆桿,偏頭對一旁桌案後的怡親王道:「弘時的事情,查出眉目了嗎?」
怡親王搖頭:「宮中即便放出了不少宮女,但人數依舊不少,細細排查下來,需要不少時間。」
知子莫若父,怒意過後,四爺自然知道弘時是被人設計了,憑弘時的腦子,他根本想不到那麽多。
隻是這背後設計弘時的人,到現在都沒有查出來,不知道是這幕後之人藏的太深,還是……燈下黑。
怡親王說完,頓了下道:「若是皇兄著急,不若讓臣弟去問問弘時,或許消息來的更準確些。」
四爺冷笑了聲:「去問弘時?恐怕就弘時那腦子,什麽也問不出來。」
怡親王一梗:「總比什麽都不問的好。」
「那也不必去問了,想必一會兒會有人告訴朕的。」
福宜迴宮後,直奔養心殿。
四爺聽到六阿哥求見的消息,看了怡親王一眼,讓蘇培盛把人給叫進來。
看著底下跪著請安的福宜,四爺叫了起:「聽說你今日在上書房請了假,做什麽去了?」
福宜知道四爺明知故問,但還是如實道:「兒子出宮去看三哥了。」
四爺麵無表情道:「弘時已經被朕過繼出去,從禮法上來說,他已經不是朕的兒子,你的三哥了。」
福宜神色認真:「話雖如此,但在兒子心中,三哥永遠是三哥。」
怡親王眼中閃過讚許,四爺心中自是滿意的:「說罷,來見朕,所為何事?」
福宜行了個禮,鄭重道:「兒子今日出宮見了三哥,從三哥口中得知一事,自覺事關重大,特來迴稟。」
*
一日後,怡親王帶著侍衛,在禦花園最偏僻的角落裏的一口枯井裏,打撈出了兩具宮女的屍體。
因為天氣太熱,屍體早就臭了,麵容被屍斑遮蓋,但依稀還能看清容貌。
順著這個線索,怡親王查到了鍾粹宮。
倒也沒有查到什麽確切的證據,隻是查到了這死的這兩個宮女生前曾和鍾粹宮有過聯繫,隱隱約約的,背後好似還有惠太妃的影子。
隻這一點,便足夠了。
四爺陰沉著臉,一陣頭腦風暴後,冷著聲音道:「十三弟,這件事情,就到此為止。」
他已經為此廢了一個兒子了,哪怕如今知道了這件事並不簡單,可他也不能為此再廢了另一個兒子,更不可能朝令夕改,再把弘時認迴來。
身為四爺的知心兄弟,怡親王自然明白四爺的意思,但他同時也知道,弘曆在四爺心裏,怕是也和弘時一樣了。
如此一來,四爺的一眾兒子裏,就隻有年貴妃所出的六阿哥和七阿哥可堪大用。
怡親王垂下眼簾,或許,等弘曉入上書房後,他也該讓弘曉多和六阿哥走動走動,好在他百年後,延續他和四哥的兄弟情誼。
雍正三年七月初二,惠太妃薨。
烏拉那拉氏簡單的以太嬪的規製操辦了惠太妃的喪儀後,前朝就有大臣上摺子,請四爺立太子。
接二連三的事情,沒個消停的時候,再加上事情解決後,四爺有心想找年淳雅求和,奈何年淳雅不接招,直接稱病。
所以四爺心中更是煩躁,一看到請立太子的摺子,就火冒三丈,把上摺子的大臣叫到了養心殿,把那一眾大臣罵的狗血噴頭,罵人的詞句連帶著半個時辰不重樣。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