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還有前幾日皇上賞的一盆名為鳳凰振羽的菊花,其花花型如同鳳凰展翅,故因此而得名。
此花過於珍貴,一送到府上,便被養在了花園中最適宜它的地方,烏拉那拉氏更是命好幾個精通養花的奴才輪番照看,力求不會出一絲紕漏。
玉露經過花園看到過,迴來就同年淳雅說起那鳳凰展翅有多好看,引的年淳雅也起了一絲好奇心,於是趁著四爺得空時,讓他陪著自己一起去賞花。
秋風微涼,但很是舒適。
一路上,年淳雅還在炫耀著自己手指上新染的蔻丹。
她結合了現代的美甲和如今的蔻丹,在蔻丹的基礎上,又加了顏料,在指甲上做了彩繪,別有一番新意。
見年淳雅隻顧著炫耀,為了得他一句誇讚而揚起了頭,沒有看顧腳下的路,無奈的提醒道:「好生看路。」
「您還沒說,妾身的指甲好不好看呢。」
四爺最近對年淳雅磨人的性子有了新的認知,知道自己若是不迴答,她就會一直問下去,便點了點頭:「很有新意。」
話落,他停下腳步,看著那雙他經常握在手中把玩的白皙纖細的手。
因為經常彈琵琶的緣故,這雙手的指甲留的並不長,但也不算短,很適中,用蔻丹加以點綴,更顯韻味,也很符合他的審美。
簡短的誇讚後,四爺再次強調:「很是襯你。」
被人肯定稱讚,總是值得開心的,年淳雅莞爾一笑,主動把自己的手塞進四爺的手中,十指相扣,催促道:
「再不去賞花,天都要黑了。」
四爺無奈,問他問題的是她,嫌他耽擱時間的也是她。
什麽話都讓她說盡了。
蘇培盛跟在二人後麵,哪怕不是第一次見四爺和年側福晉相處,可心中還是免不了驚奇咂舌。
以前四爺明明最討厭女子癡纏撒嬌,更不喜歡浪費時間在四爺看來是無聊的事情上,以前的年側福晉明知四爺的忌諱,就不會去觸碰,更會加以維護。
而今,他有些想不通,這些忌諱怎麽就被年側福晉親自給打破了?
更要緊的是,四爺看著還很是享受?
若是年淳雅知道蘇培盛在想什麽,定然會給蘇培盛一個飽含深意的眼神,讓他自己慢慢體會。
四爺陪年側福晉出來賞花的消息,在花園這種人多眼雜的地方,早已不脛而走。
年淳雅要賞的鳳凰展翅周圍很快就圍滿了人,你一言我一語的誇讚著這株極為珍貴的名品菊花。
其中人群中最顯眼的,要屬鈕祜祿氏和耿氏,因為那麽多人裏,隻有她們二人身邊站著兩個小孩子。
不知是誰先看到了四爺和年淳雅,率先出聲行禮,眾人這才轉身,紛紛問安。
在一眾刻意放柔放媚的女聲中,兩道孩童的稚嫩嗓音格外突出。
原本覺得人多嘈雜的四爺緩了聲音叫起,「都圍在這兒做什麽?」
話一出口,便收穫了年淳雅的一聲不悅的輕哼。
眼睛裏更是寫滿了明知故問四個字。
鈕祜祿氏笑著迴話:「迴爺的話,今日弘曆和弘晝新學了首關於菊花的詩,又從奴才嘴裏聽到皇上賞了爺一株珍品菊花,就鬧著要來看,奴婢和耿妹妹拗不過,隻好帶他們過來了。」
四爺朝弘曆和弘晝招了招手,待他們走到自己麵前,出言考校道:「都學了什麽詩,背來聽聽。」
弘曆很是興奮,張口就背:「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可知是誰寫的?」
弘曆不假思索道:「唐代元稹。」
四爺的問題簡單,但對於一個尚未正式啟蒙的孩子來說,對答如流已經是不易了。
反觀弘晝,同樣的一首詩背的磕磕巴巴,還錯漏百出。
耿氏在旁看的是心驚肉跳,生怕四爺會為此責罵弘晝。
好在四爺隻是皺了下眉,沒說什麽,隻摸了摸弘曆的頭,交代道:「弘曆是做哥哥的,以後要多教教弟弟。」
被四爺委以重任,弘曆的聲音更加響亮:「是,兒子一定會替阿瑪分憂的。」
宋氏眸光微斂,捂嘴笑道:「弘曆阿哥真是個好哥哥,沒比弘晝阿哥大多少,就知道關心教導幼弟,可見鈕鈷祿妹妹教導有方。」
話落,鈕祜祿氏和耿氏的臉色皆是一僵,宋氏簡簡單單的一句話,不僅當著四爺的麵兒給鈕祜祿氏上了眼藥,更是挑撥了鈕祜祿氏和耿氏的關係。
誰不知道弘曆阿哥是養在耿氏膝下,弘晝阿哥是養在鈕祜祿氏膝下的。
宋氏如此誇讚弘曆,按理說功勞應該是耿氏的,但她卻把功勞扣在了鈕祜祿氏頭上。
這豈不是就差明著在告訴大家,鈕祜祿氏教養弘晝阿哥不用心,不然為什麽弘曆阿哥如此聰慧,弘晝阿哥卻連一首簡單的詩都背不下來?
方才這鮮明的對比,很難讓人不覺得鈕祜祿氏母子在踩著耿氏母子上位。
年淳雅在心裏直唿好傢夥。
宋氏這張嘴一如既往的鋒利。
鈕祜祿氏吃了個啞巴虧,還不能辯解什麽,因為不論她說什麽,都會掉進宋氏給她設下的陷阱裏。
她隻能不著痕跡的看了耿氏一眼,那是安撫的眼神。
四爺摸著弘曆的手一頓,極其自然的收迴手負在身後,看著弘晝垂頭喪腦的模樣,猶豫了下,也伸手摸了摸他的腦門: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此花過於珍貴,一送到府上,便被養在了花園中最適宜它的地方,烏拉那拉氏更是命好幾個精通養花的奴才輪番照看,力求不會出一絲紕漏。
玉露經過花園看到過,迴來就同年淳雅說起那鳳凰展翅有多好看,引的年淳雅也起了一絲好奇心,於是趁著四爺得空時,讓他陪著自己一起去賞花。
秋風微涼,但很是舒適。
一路上,年淳雅還在炫耀著自己手指上新染的蔻丹。
她結合了現代的美甲和如今的蔻丹,在蔻丹的基礎上,又加了顏料,在指甲上做了彩繪,別有一番新意。
見年淳雅隻顧著炫耀,為了得他一句誇讚而揚起了頭,沒有看顧腳下的路,無奈的提醒道:「好生看路。」
「您還沒說,妾身的指甲好不好看呢。」
四爺最近對年淳雅磨人的性子有了新的認知,知道自己若是不迴答,她就會一直問下去,便點了點頭:「很有新意。」
話落,他停下腳步,看著那雙他經常握在手中把玩的白皙纖細的手。
因為經常彈琵琶的緣故,這雙手的指甲留的並不長,但也不算短,很適中,用蔻丹加以點綴,更顯韻味,也很符合他的審美。
簡短的誇讚後,四爺再次強調:「很是襯你。」
被人肯定稱讚,總是值得開心的,年淳雅莞爾一笑,主動把自己的手塞進四爺的手中,十指相扣,催促道:
「再不去賞花,天都要黑了。」
四爺無奈,問他問題的是她,嫌他耽擱時間的也是她。
什麽話都讓她說盡了。
蘇培盛跟在二人後麵,哪怕不是第一次見四爺和年側福晉相處,可心中還是免不了驚奇咂舌。
以前四爺明明最討厭女子癡纏撒嬌,更不喜歡浪費時間在四爺看來是無聊的事情上,以前的年側福晉明知四爺的忌諱,就不會去觸碰,更會加以維護。
而今,他有些想不通,這些忌諱怎麽就被年側福晉親自給打破了?
更要緊的是,四爺看著還很是享受?
若是年淳雅知道蘇培盛在想什麽,定然會給蘇培盛一個飽含深意的眼神,讓他自己慢慢體會。
四爺陪年側福晉出來賞花的消息,在花園這種人多眼雜的地方,早已不脛而走。
年淳雅要賞的鳳凰展翅周圍很快就圍滿了人,你一言我一語的誇讚著這株極為珍貴的名品菊花。
其中人群中最顯眼的,要屬鈕祜祿氏和耿氏,因為那麽多人裏,隻有她們二人身邊站著兩個小孩子。
不知是誰先看到了四爺和年淳雅,率先出聲行禮,眾人這才轉身,紛紛問安。
在一眾刻意放柔放媚的女聲中,兩道孩童的稚嫩嗓音格外突出。
原本覺得人多嘈雜的四爺緩了聲音叫起,「都圍在這兒做什麽?」
話一出口,便收穫了年淳雅的一聲不悅的輕哼。
眼睛裏更是寫滿了明知故問四個字。
鈕祜祿氏笑著迴話:「迴爺的話,今日弘曆和弘晝新學了首關於菊花的詩,又從奴才嘴裏聽到皇上賞了爺一株珍品菊花,就鬧著要來看,奴婢和耿妹妹拗不過,隻好帶他們過來了。」
四爺朝弘曆和弘晝招了招手,待他們走到自己麵前,出言考校道:「都學了什麽詩,背來聽聽。」
弘曆很是興奮,張口就背:「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可知是誰寫的?」
弘曆不假思索道:「唐代元稹。」
四爺的問題簡單,但對於一個尚未正式啟蒙的孩子來說,對答如流已經是不易了。
反觀弘晝,同樣的一首詩背的磕磕巴巴,還錯漏百出。
耿氏在旁看的是心驚肉跳,生怕四爺會為此責罵弘晝。
好在四爺隻是皺了下眉,沒說什麽,隻摸了摸弘曆的頭,交代道:「弘曆是做哥哥的,以後要多教教弟弟。」
被四爺委以重任,弘曆的聲音更加響亮:「是,兒子一定會替阿瑪分憂的。」
宋氏眸光微斂,捂嘴笑道:「弘曆阿哥真是個好哥哥,沒比弘晝阿哥大多少,就知道關心教導幼弟,可見鈕鈷祿妹妹教導有方。」
話落,鈕祜祿氏和耿氏的臉色皆是一僵,宋氏簡簡單單的一句話,不僅當著四爺的麵兒給鈕祜祿氏上了眼藥,更是挑撥了鈕祜祿氏和耿氏的關係。
誰不知道弘曆阿哥是養在耿氏膝下,弘晝阿哥是養在鈕祜祿氏膝下的。
宋氏如此誇讚弘曆,按理說功勞應該是耿氏的,但她卻把功勞扣在了鈕祜祿氏頭上。
這豈不是就差明著在告訴大家,鈕祜祿氏教養弘晝阿哥不用心,不然為什麽弘曆阿哥如此聰慧,弘晝阿哥卻連一首簡單的詩都背不下來?
方才這鮮明的對比,很難讓人不覺得鈕祜祿氏母子在踩著耿氏母子上位。
年淳雅在心裏直唿好傢夥。
宋氏這張嘴一如既往的鋒利。
鈕祜祿氏吃了個啞巴虧,還不能辯解什麽,因為不論她說什麽,都會掉進宋氏給她設下的陷阱裏。
她隻能不著痕跡的看了耿氏一眼,那是安撫的眼神。
四爺摸著弘曆的手一頓,極其自然的收迴手負在身後,看著弘晝垂頭喪腦的模樣,猶豫了下,也伸手摸了摸他的腦門: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