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人用自己說過的話來打臉,李側福晉喉間幾欲嘔出血來:「你…你……」
她本就不甚聰明,一時也不知該如何反駁。
張格格見狀,大著膽子道:「年姐姐何必因為一個丫鬟,便與李姐姐生了嫌隙,說到底,李姐姐與咱們是姐妹,姐妹之情,哪裏是一個丫鬟可以比的。」
年側福晉最討厭與後院的人互稱姐妹,偏偏張格格就是要拿她最厭惡的來說事兒,就是想好好兒噁心噁心人。
張格格的目的也確實達到了,年淳雅聽到這話,心頭一陣猛烈的不適和噁心,這種感覺好像 並不是她自己的,而是這具身體本身的情緒。
把這股不屬於自己的情緒壓下去後,年淳雅的臉色有些蒼白,但她還是不含任何情緒的看了張格格一眼:
「多日不見,張格格的口齒竟變得如此伶俐。隻不過有得必有失,顯然張格格的記性就沒有以前好,忘記了本側福晉曾經說過的話。」
依舊是輕輕柔柔的口吻,卻讓張格格脊背發涼,躲開年淳雅望過來的視線,訥訥的低了頭。
是她忘了,年側福晉看著柔柔弱弱,實際上最不好惹,不是說會被罰跪什麽的,相反,年側福晉從來不用這些不入流的手段,而是會朝她最在意的下手,比如說寵愛,再比如說父兄的前途。
張格格敗北,桃林裏有一瞬間除了風吹過帶起的樹枝花瓣的沙沙聲,再無旁的聲音。
年淳雅不著痕跡的動了動沒多久便已經站的酸疼的腿,緩了緩略有些難受的胸口,扶著玉露的手又微微用力。
這場無聲的對峙,她總不能丟了氣勢。
隻是年淳雅顯然高估了自己的身體,還沒站多大一會兒,便覺得眼前陣陣發黑,再然後身子一軟,就什麽也不知道了。
第7章
雅園,烏拉那拉氏麵帶擔憂的望著那扇隔絕了寢臥的屏風,對跪在地上哭哭啼啼的張格格感到無比的煩躁:
「好了,爺和太醫還未出來,也不知年妹妹到底如何,你這會兒哭,也不嫌晦氣。」
她不過是在佛堂禮佛的一會兒功夫,就又給她找了這麽大的事端,且看爺方才那陰沉的麵色,恐怕今日之事沒那麽輕易就過去。
想到這裏,烏拉那拉氏冷冷的瞥了一眼李側福晉。
李側福晉被這一眼看的心跳加速,嘴硬道:「福晉看妾身做什麽,年氏體弱,這是眾所周知的事情,她暈倒與妾身可沒什麽幹係。」
烏拉那拉氏心中冷笑,沒去接她的話。
李氏愚蠢,她早就知道,且看她年輕時為了爭寵,能放任奶娘故意將自己兒子折騰病,隻為了爺能多去她房中幾次。
所以她好端端的三個阿哥,最後隻養大了三阿哥弘時一個獨苗。
這般蠢笨且荒唐的事情,李氏都做的出來,今日無故拿年氏身邊的丫鬟出氣,將年氏氣暈過去,也就不足為奇了。
李側福晉推諉的話,讓張格格驚慌不已,說到底,今日的事她也有推波助瀾,李側福晉膝下有兒有女,四爺一定不會把李側福晉如何,可她在四爺那裏卻沒什麽體麵。
早知她就不該為了出了心頭那口惡氣而胡言亂語。
可是現在,她後悔也無濟於事了。
一盞茶後,四爺帶著被人急匆匆請來的李太醫繞過屏風出來,李太醫被人請去開方子,四爺則在一眾人的蹲身請安中扶起烏拉那拉氏,帶著她在主位上坐下。
烏拉那拉氏感受著手上的溫暖,心裏鬆了口氣,好在四爺還是顧著她的體麵的。
四爺雖出來了,但他依舊緊皺著眉頭不開口說話,烏拉那拉氏隻好主動開口:「爺,年妹妹如何了?」
四爺仍舊不開口,福晉的話又不能掉地上,蘇培盛會意,解釋道:「迴福晉的話,年側福晉是因情緒波動較大,身子一時承受不住,故而暈倒,太醫說了,還是得靜養才行。」
烏拉那拉氏長舒一口氣,念了句佛號:「佛祖保佑,年妹妹沒有大礙就好。」
說完,她站起來屈膝道:「還請爺責罰,今日之事,是妾身失察,才讓年妹妹受驚。」
福晉直接把責任攬到自己身上,並沒有替自己辯解一句,這一舉動,倒是讓四爺的臉色好了不少。
他再次扶起福晉:「此事與你無關,福晉不必自責。」
多年夫妻,四爺對烏拉那拉氏的一些習慣還是了解的。
桃花林事發的時候,正是福晉每日禮佛不許人打擾的時候,福晉不能及時知曉,也算是情有可原。
烏拉那拉氏徹底放下心來:「多謝爺寬宥。」
眼見福晉脫了幹係,李側福晉捏著帕子的手心已滿是虛汗,仍舊蹲著的身子也不由得晃了晃。
她這一細微動作,將四爺的目光引到了她身上。
四爺眼底一片冷凝,直接訓斥道:「李氏,福晉才罰過你,你不說靜思己過,反而不到一日,又無事生非,嬌縱蠻橫,爺看你還是太閑了。迴去把女則女訓抄上百遍,每日去佛堂為年氏祈福一個時辰,年氏的身子一日不好,便一日也不許停。聽明白了嗎?」
李側福晉聽完,身子一軟,徹底跌坐在地上。
她和年氏同為側福晉,如今爺責令她為年氏祈福,這豈不是說明,在爺的心裏,她真的不如年氏。
蟬衣慌忙去扶間瞥見一旁也快堅持不住的張格格,計上心來,哭喊著替自己主子求情:「王爺容稟,側福晉做出這樣的事,都是受了張格格在旁挑唆,並非出自本心啊。」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她本就不甚聰明,一時也不知該如何反駁。
張格格見狀,大著膽子道:「年姐姐何必因為一個丫鬟,便與李姐姐生了嫌隙,說到底,李姐姐與咱們是姐妹,姐妹之情,哪裏是一個丫鬟可以比的。」
年側福晉最討厭與後院的人互稱姐妹,偏偏張格格就是要拿她最厭惡的來說事兒,就是想好好兒噁心噁心人。
張格格的目的也確實達到了,年淳雅聽到這話,心頭一陣猛烈的不適和噁心,這種感覺好像 並不是她自己的,而是這具身體本身的情緒。
把這股不屬於自己的情緒壓下去後,年淳雅的臉色有些蒼白,但她還是不含任何情緒的看了張格格一眼:
「多日不見,張格格的口齒竟變得如此伶俐。隻不過有得必有失,顯然張格格的記性就沒有以前好,忘記了本側福晉曾經說過的話。」
依舊是輕輕柔柔的口吻,卻讓張格格脊背發涼,躲開年淳雅望過來的視線,訥訥的低了頭。
是她忘了,年側福晉看著柔柔弱弱,實際上最不好惹,不是說會被罰跪什麽的,相反,年側福晉從來不用這些不入流的手段,而是會朝她最在意的下手,比如說寵愛,再比如說父兄的前途。
張格格敗北,桃林裏有一瞬間除了風吹過帶起的樹枝花瓣的沙沙聲,再無旁的聲音。
年淳雅不著痕跡的動了動沒多久便已經站的酸疼的腿,緩了緩略有些難受的胸口,扶著玉露的手又微微用力。
這場無聲的對峙,她總不能丟了氣勢。
隻是年淳雅顯然高估了自己的身體,還沒站多大一會兒,便覺得眼前陣陣發黑,再然後身子一軟,就什麽也不知道了。
第7章
雅園,烏拉那拉氏麵帶擔憂的望著那扇隔絕了寢臥的屏風,對跪在地上哭哭啼啼的張格格感到無比的煩躁:
「好了,爺和太醫還未出來,也不知年妹妹到底如何,你這會兒哭,也不嫌晦氣。」
她不過是在佛堂禮佛的一會兒功夫,就又給她找了這麽大的事端,且看爺方才那陰沉的麵色,恐怕今日之事沒那麽輕易就過去。
想到這裏,烏拉那拉氏冷冷的瞥了一眼李側福晉。
李側福晉被這一眼看的心跳加速,嘴硬道:「福晉看妾身做什麽,年氏體弱,這是眾所周知的事情,她暈倒與妾身可沒什麽幹係。」
烏拉那拉氏心中冷笑,沒去接她的話。
李氏愚蠢,她早就知道,且看她年輕時為了爭寵,能放任奶娘故意將自己兒子折騰病,隻為了爺能多去她房中幾次。
所以她好端端的三個阿哥,最後隻養大了三阿哥弘時一個獨苗。
這般蠢笨且荒唐的事情,李氏都做的出來,今日無故拿年氏身邊的丫鬟出氣,將年氏氣暈過去,也就不足為奇了。
李側福晉推諉的話,讓張格格驚慌不已,說到底,今日的事她也有推波助瀾,李側福晉膝下有兒有女,四爺一定不會把李側福晉如何,可她在四爺那裏卻沒什麽體麵。
早知她就不該為了出了心頭那口惡氣而胡言亂語。
可是現在,她後悔也無濟於事了。
一盞茶後,四爺帶著被人急匆匆請來的李太醫繞過屏風出來,李太醫被人請去開方子,四爺則在一眾人的蹲身請安中扶起烏拉那拉氏,帶著她在主位上坐下。
烏拉那拉氏感受著手上的溫暖,心裏鬆了口氣,好在四爺還是顧著她的體麵的。
四爺雖出來了,但他依舊緊皺著眉頭不開口說話,烏拉那拉氏隻好主動開口:「爺,年妹妹如何了?」
四爺仍舊不開口,福晉的話又不能掉地上,蘇培盛會意,解釋道:「迴福晉的話,年側福晉是因情緒波動較大,身子一時承受不住,故而暈倒,太醫說了,還是得靜養才行。」
烏拉那拉氏長舒一口氣,念了句佛號:「佛祖保佑,年妹妹沒有大礙就好。」
說完,她站起來屈膝道:「還請爺責罰,今日之事,是妾身失察,才讓年妹妹受驚。」
福晉直接把責任攬到自己身上,並沒有替自己辯解一句,這一舉動,倒是讓四爺的臉色好了不少。
他再次扶起福晉:「此事與你無關,福晉不必自責。」
多年夫妻,四爺對烏拉那拉氏的一些習慣還是了解的。
桃花林事發的時候,正是福晉每日禮佛不許人打擾的時候,福晉不能及時知曉,也算是情有可原。
烏拉那拉氏徹底放下心來:「多謝爺寬宥。」
眼見福晉脫了幹係,李側福晉捏著帕子的手心已滿是虛汗,仍舊蹲著的身子也不由得晃了晃。
她這一細微動作,將四爺的目光引到了她身上。
四爺眼底一片冷凝,直接訓斥道:「李氏,福晉才罰過你,你不說靜思己過,反而不到一日,又無事生非,嬌縱蠻橫,爺看你還是太閑了。迴去把女則女訓抄上百遍,每日去佛堂為年氏祈福一個時辰,年氏的身子一日不好,便一日也不許停。聽明白了嗎?」
李側福晉聽完,身子一軟,徹底跌坐在地上。
她和年氏同為側福晉,如今爺責令她為年氏祈福,這豈不是說明,在爺的心裏,她真的不如年氏。
蟬衣慌忙去扶間瞥見一旁也快堅持不住的張格格,計上心來,哭喊著替自己主子求情:「王爺容稟,側福晉做出這樣的事,都是受了張格格在旁挑唆,並非出自本心啊。」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