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頁
康熙老認為我是仙女轉世(清穿) 作者:歐山之南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眾人隻以為是像免死金牌樣的聖旨,心裏除了羨慕便也沒其他心思了。
晚膳過後,顧問行帶著人來請康熙翻牌子。
康熙沒有猶豫,直接翻了陸微的牌子。
顧問行有些驚訝,沒想到又是瑞妃的牌子。
作為敬事房總管,顧問行當然知道昨晚萬歲爺和瑞妃娘娘沒做什麽,他以為萬歲爺昨日去,隻是彌補瑞妃娘娘前段時間丟失的麵子,今日不會再去了呢。
算了,不多想了,反正萬歲爺肯去後宮,太皇太後不找他就行。
到了下午,康熙叫了在上書房的當師傅的大臣來,商議了公主上上書房學習一事。
康熙沒說他為什麽培養公主,吩咐他們按照皇子的標準教導公主們,因為公主要留一段時間學習其他的,便令他們安排下課業,兼顧皇子與公主,如果師傅不夠,到時在添些師傅。
上書房的師傅以為康熙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也能理解,問清楚了康熙一些東西,便下去商討如何安排了。
康熙今日去永壽宮比較早。
陸微看了看今日康熙送來的西洋座鍾,堪堪七點而已。
陸微讓宮女們上茶,上點心,招唿康熙,自己打算去書房去。
康熙見陸微招唿自己一聲,便打算去有事的樣子,不由先開口道:「你先過來跟朕一起坐一坐,朕有東西給你,是阿爾薩蘭送過來的。」
陸微本想說自己有事,他放著就行,但聽到是阿爾薩蘭送來的,又想到現在的時間,心中不由出現一種想法,便坐了過去。
康熙讓宮人們都出去,隻留下樑九功。
其他人都出去後,康熙看了一眼梁九功,梁九功立馬笑著從懷裏掏出一個匣子,遞給康熙。
康熙把匣子給陸微,笑著道:「這是京城玻璃鋪子近三個月盈利,一百多萬兩。」
雖然陸微隱約想到現在是六月份,潤了一個四月,離上次鋪子分紅正好三個月,但康熙真的給她玻璃鋪子的分紅,她還是驚詫不已。
而且聽著數量,根據以前她看的鋪子盈利情況,三個月的總盈利的一半,大差不離就是這個數,康熙沒差她的。
康熙見她驚疑不定的模樣,不由氣笑了:「朕富有天下,還能貪了你的銀子不成?」
陸微得到銀子,看康熙順眼不少,笑著誇獎道:「皇上是誠信之人,是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要是康熙後續繼續給自己盈利,她就不收迴這句話。
自從他那次說出讓她入宮以來,好幾個月了,康熙都沒在陸微這裏得過一個笑臉,此時見到她難得笑了,自然歡喜,哪還計較她質疑他呢。
反正她極其不信任他,他昨日在果果婚事一事上就領略過了,今日計較又有什麽用。
不過,遲早有一天他會讓陸微信任他的。
要是陸微知道了康熙的想法,肯定會對他的想法嗤之以鼻,她是不會相信一個大權在握的古代帝王的。
除非她有跟他一樣的權力,有平等的地位,否則讓她陸微信任康熙,這是永遠不可能的事。
當然,信任和權力都是以後的事。
現在,陸微是不會信任康熙的,康熙這會對陸微會信任自己自信滿滿也沒用。
康熙嘴角一揚,道:「這隻是京城玻璃鋪子的盈利,待在其他省的玻璃鋪子開起來,盈利了,朕再給你送來,不過應該沒京城多。」
陸微知道玻璃方子已經收歸朝廷所有。其他省的玻璃生產與銷售,都像鹽一樣,隻有特定的家族才能經營,並收以重稅。
聽康熙的意思,陸微猜測,康熙能把京城鋪子的盈利歸入自己的私庫。其他省的盈利小部分,康熙能充盈私庫。
其他省盈利大頭肯定都會入了國庫,很小的一部分康熙能做主給自己一些,沒多少,她還不如不要,有京城的就夠了。
趁著這個契機,她還不如跟康熙商量另一件事:「其他省的我就不要了,充入國庫便是。我要出點子給我哥做生意,我哥兩成利,我三成利,皇上要不要與我合作做生意,到時你二成利,給國庫也捐贈三成利。」
康熙見她不在意其他省的盈利,更在乎她的新生意,便不再勸了。
聽到她的提議,不由想拒絕他的兩成利,他又不缺錢,要她的兩成利做什麽。
但想到陸微可能會想出像玻璃樣一樣的新奇玩意,便道:「朕的兩成利便不要了,到時捐給國庫四成利便是。」
陸微以後慢慢開起來的廠是要實行僱傭製的,她打的主意是成為資.本主義工廠主,產業涉及各行各業,工廠也要遍布全國的。
技術她也不抓在自己一個人手裏,她要授權出去的,讓別人分一分羹,也成為工廠主,到時資產階.級就更多了。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
英國的資產階級革命發生的根本原因不就是封建專.製統治阻礙了資本主義的發展,不是嗎?
至於現在是小農經濟,男耕女織,自給自足,沒有市場。一開始不用擔心,她最開始肯定是生產老百姓日常能用到的東西。
等國內消費不行,她再謀劃國外市場。
至於現在重農抑商,農民壯勞力不會被允許大量流失,到時可能會被打壓。
還是那句話,婦女能頂半邊天,她的工廠大部分員工隻招女性便是。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晚膳過後,顧問行帶著人來請康熙翻牌子。
康熙沒有猶豫,直接翻了陸微的牌子。
顧問行有些驚訝,沒想到又是瑞妃的牌子。
作為敬事房總管,顧問行當然知道昨晚萬歲爺和瑞妃娘娘沒做什麽,他以為萬歲爺昨日去,隻是彌補瑞妃娘娘前段時間丟失的麵子,今日不會再去了呢。
算了,不多想了,反正萬歲爺肯去後宮,太皇太後不找他就行。
到了下午,康熙叫了在上書房的當師傅的大臣來,商議了公主上上書房學習一事。
康熙沒說他為什麽培養公主,吩咐他們按照皇子的標準教導公主們,因為公主要留一段時間學習其他的,便令他們安排下課業,兼顧皇子與公主,如果師傅不夠,到時在添些師傅。
上書房的師傅以為康熙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也能理解,問清楚了康熙一些東西,便下去商討如何安排了。
康熙今日去永壽宮比較早。
陸微看了看今日康熙送來的西洋座鍾,堪堪七點而已。
陸微讓宮女們上茶,上點心,招唿康熙,自己打算去書房去。
康熙見陸微招唿自己一聲,便打算去有事的樣子,不由先開口道:「你先過來跟朕一起坐一坐,朕有東西給你,是阿爾薩蘭送過來的。」
陸微本想說自己有事,他放著就行,但聽到是阿爾薩蘭送來的,又想到現在的時間,心中不由出現一種想法,便坐了過去。
康熙讓宮人們都出去,隻留下樑九功。
其他人都出去後,康熙看了一眼梁九功,梁九功立馬笑著從懷裏掏出一個匣子,遞給康熙。
康熙把匣子給陸微,笑著道:「這是京城玻璃鋪子近三個月盈利,一百多萬兩。」
雖然陸微隱約想到現在是六月份,潤了一個四月,離上次鋪子分紅正好三個月,但康熙真的給她玻璃鋪子的分紅,她還是驚詫不已。
而且聽著數量,根據以前她看的鋪子盈利情況,三個月的總盈利的一半,大差不離就是這個數,康熙沒差她的。
康熙見她驚疑不定的模樣,不由氣笑了:「朕富有天下,還能貪了你的銀子不成?」
陸微得到銀子,看康熙順眼不少,笑著誇獎道:「皇上是誠信之人,是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要是康熙後續繼續給自己盈利,她就不收迴這句話。
自從他那次說出讓她入宮以來,好幾個月了,康熙都沒在陸微這裏得過一個笑臉,此時見到她難得笑了,自然歡喜,哪還計較她質疑他呢。
反正她極其不信任他,他昨日在果果婚事一事上就領略過了,今日計較又有什麽用。
不過,遲早有一天他會讓陸微信任他的。
要是陸微知道了康熙的想法,肯定會對他的想法嗤之以鼻,她是不會相信一個大權在握的古代帝王的。
除非她有跟他一樣的權力,有平等的地位,否則讓她陸微信任康熙,這是永遠不可能的事。
當然,信任和權力都是以後的事。
現在,陸微是不會信任康熙的,康熙這會對陸微會信任自己自信滿滿也沒用。
康熙嘴角一揚,道:「這隻是京城玻璃鋪子的盈利,待在其他省的玻璃鋪子開起來,盈利了,朕再給你送來,不過應該沒京城多。」
陸微知道玻璃方子已經收歸朝廷所有。其他省的玻璃生產與銷售,都像鹽一樣,隻有特定的家族才能經營,並收以重稅。
聽康熙的意思,陸微猜測,康熙能把京城鋪子的盈利歸入自己的私庫。其他省的盈利小部分,康熙能充盈私庫。
其他省盈利大頭肯定都會入了國庫,很小的一部分康熙能做主給自己一些,沒多少,她還不如不要,有京城的就夠了。
趁著這個契機,她還不如跟康熙商量另一件事:「其他省的我就不要了,充入國庫便是。我要出點子給我哥做生意,我哥兩成利,我三成利,皇上要不要與我合作做生意,到時你二成利,給國庫也捐贈三成利。」
康熙見她不在意其他省的盈利,更在乎她的新生意,便不再勸了。
聽到她的提議,不由想拒絕他的兩成利,他又不缺錢,要她的兩成利做什麽。
但想到陸微可能會想出像玻璃樣一樣的新奇玩意,便道:「朕的兩成利便不要了,到時捐給國庫四成利便是。」
陸微以後慢慢開起來的廠是要實行僱傭製的,她打的主意是成為資.本主義工廠主,產業涉及各行各業,工廠也要遍布全國的。
技術她也不抓在自己一個人手裏,她要授權出去的,讓別人分一分羹,也成為工廠主,到時資產階.級就更多了。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
英國的資產階級革命發生的根本原因不就是封建專.製統治阻礙了資本主義的發展,不是嗎?
至於現在是小農經濟,男耕女織,自給自足,沒有市場。一開始不用擔心,她最開始肯定是生產老百姓日常能用到的東西。
等國內消費不行,她再謀劃國外市場。
至於現在重農抑商,農民壯勞力不會被允許大量流失,到時可能會被打壓。
還是那句話,婦女能頂半邊天,她的工廠大部分員工隻招女性便是。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