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她問的還是比較含蓄了,準確來說,她想問的是,八阿哥身後那些八爺黨的成員,有多少是真心欣賞他的才能,從而能為他所用的呢。
九子奪嫡之中,八爺黨看著陣容強大,但仔細觀察便會發現,這些基本都是當初對廢太子不滿的軍功集團,簇擁在老八身邊行成的反太子奪嫡集團,形成了所謂的八爺黨。
畢竟,在這些滿洲勛貴看來,清朝歷史上的皇帝都是大家開會選出來的,像皇太極、順治,包括康熙皆是如此。
而太子當初冊立也實屬是個意外,當時處於三藩之亂,為了爭取漢人群體的支持,凝聚人心,這才讓滿洲勛貴妥協了一把,同意按照中原漢人的政治傳統,立嫡長子為太子。
但後來戰爭結束後,他們與太子的矛盾重新出現了,這也是八爺黨出現的一大政治背景。
所以,很多人站在八阿哥這邊的原因,並不是因為他賢明或能幹,而是對於那些滿洲勛貴集團來說,他是更好掌握的那個。
這麽說吧,如果八阿哥有個好出身,這把牌還真就打不到他手裏了。
而在八爺黨中,八阿哥並不像一個傳統意義上的首領,則更像是一個利益集團的代表,就算當了皇帝,也會被這些所謂的從龍之臣牽製,就像當初的皇太極和順治一樣。
康熙應該也是看清了這一點,最後才把皇位傳給了四阿哥,畢竟,他辛苦了一輩子搞的君主專權,又怎麽可能願意重新放迴那些軍功集團的手中。
但也正因為如此,當初安清聽說八阿哥強壓著手下的人,不讓他們對胤祺出手時,她才那般頗為驚訝,因為這對他而言,確實不易。
八阿哥怔了下,自是聽出了安清的言外之意。
他嘴角揚了下,露出絲苦笑,那些滿洲勛貴們為何會選擇他,這背後的緣由他一開始便是知曉的。
至於他皇阿瑪為何不選自己,其實,這個道理他也是近幾年才想明白的。
早些年,特別是她額娘去世的那幾年,他一直都想不通,他和他皇阿瑪之間何至於到了如此地步,他又究竟做錯了什麽?
但後來,他終於明白了,他們父子間最大的錯就是,對一個帝王來說,在皇權政治爭奪的漩渦中,朝堂之上容不得第二個政治權威,哪怕是親生兒子亦是不行。
而一廢太子後,群臣在朝堂上擁戴他的那一刻,在他皇阿瑪的心裏,他的政治生涯怕是就已經被下了死刑。
所以,那日當他皇阿瑪在暢春園宣布將皇位傳給他四哥時,他隻是在低頭沉思了半晌,便選擇接受了這一事實,並未有什麽過激的反抗。
一切似乎都在預料之中,以前沒到最後,便總還抱有一絲幻想,但當事實擺在了眼前,卻也隻想感慨一句,果然如此。
「所以,今日五嫂就多嘴勸你一句,見好就收吧。」安清語重心長道。
八阿哥身子不由一頓,臉上閃過一絲無奈:「多謝五嫂好意,可既已入局,哪裏還能容得我說收便收。」
當初選擇這條路時,他便明白是以身入局,一旦開始,便註定走上了一條不歸路。
如今他既做了這個政治權威的代表,那於皇權而言,就是個威脅,和具體有沒有真做什麽沒有關係,也和皇位上坐的是誰也沒關係。
即便他皇阿瑪如今已經去了,但滿洲勛貴和新帝之間的博弈,仍然需要一個靶子,如今不管他願不願意,他都沒得選,也早已無路可退。
至於結局如何,他也算早有預料,或早或晚而已。
八阿哥看著安清和胤祺離開的身影,莫名有些恍惚,他突然想,若是再給他一次機會,當初還會不會這般選擇呢。
答案似乎還是肯定的,有些道理懂歸懂,但做不做的到卻又是另一迴事。
這宮裏的人啊,真的好奇怪,好像從一出生便註定了結局。
*
迴府的馬車上,安清沉默地坐在那裏,心裏隻覺得唏噓不已。
她之前還覺得,若是八阿哥能在封王後激流而退,說不定還能有個相對不錯的結局,但如今她才知道,很多事情上一旦選擇了,那後續如何發展,很多便由不得人了。
就算八阿哥如今想退,他背後的那些軍功利益集團和大貴族也不會給他這個機會的。
就比如這自打雍正繼位後,到處散播的那些政治謠言,不管是誰做的,雍正都隻會記在八阿哥的頭上,因為他是權威代表,也是直接迴威脅到他帝位之人。
安清扭頭看向身側的胤祺,有些不確定地問道:「你說,若是八弟一早就看透了,是不是就不會走上這條路?」
胤祺卻搖了搖頭,「八弟一定會走上這條路的。」
「為何?」安清不解問。
都知道要被滿洲勛貴牽製,即便是能登上那個位置,也會是個傀儡,所以何必呢。
胤祺迴道:「他在宮裏的處境,以及他的才能和不甘,這所有因素交雜在一起,註定了他一定會這般選擇。」
安清猛地迴過神來,是她想的狹隘了。
傀儡又如何,大不了先走上這個位置,再同滿洲勛貴博弈便是。
清朝歷代皇帝不皆是如此嗎,就像當初的康熙一般,在四大臣輔政這般大的政治威壓下,都能強勢地撕開一個口子來。
至於八阿哥的處境,他母族出身低微,註定無外家力量可依,那註定了要藉助力,與滿洲那些勛貴集團合作,則是他最優的選擇。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九子奪嫡之中,八爺黨看著陣容強大,但仔細觀察便會發現,這些基本都是當初對廢太子不滿的軍功集團,簇擁在老八身邊行成的反太子奪嫡集團,形成了所謂的八爺黨。
畢竟,在這些滿洲勛貴看來,清朝歷史上的皇帝都是大家開會選出來的,像皇太極、順治,包括康熙皆是如此。
而太子當初冊立也實屬是個意外,當時處於三藩之亂,為了爭取漢人群體的支持,凝聚人心,這才讓滿洲勛貴妥協了一把,同意按照中原漢人的政治傳統,立嫡長子為太子。
但後來戰爭結束後,他們與太子的矛盾重新出現了,這也是八爺黨出現的一大政治背景。
所以,很多人站在八阿哥這邊的原因,並不是因為他賢明或能幹,而是對於那些滿洲勛貴集團來說,他是更好掌握的那個。
這麽說吧,如果八阿哥有個好出身,這把牌還真就打不到他手裏了。
而在八爺黨中,八阿哥並不像一個傳統意義上的首領,則更像是一個利益集團的代表,就算當了皇帝,也會被這些所謂的從龍之臣牽製,就像當初的皇太極和順治一樣。
康熙應該也是看清了這一點,最後才把皇位傳給了四阿哥,畢竟,他辛苦了一輩子搞的君主專權,又怎麽可能願意重新放迴那些軍功集團的手中。
但也正因為如此,當初安清聽說八阿哥強壓著手下的人,不讓他們對胤祺出手時,她才那般頗為驚訝,因為這對他而言,確實不易。
八阿哥怔了下,自是聽出了安清的言外之意。
他嘴角揚了下,露出絲苦笑,那些滿洲勛貴們為何會選擇他,這背後的緣由他一開始便是知曉的。
至於他皇阿瑪為何不選自己,其實,這個道理他也是近幾年才想明白的。
早些年,特別是她額娘去世的那幾年,他一直都想不通,他和他皇阿瑪之間何至於到了如此地步,他又究竟做錯了什麽?
但後來,他終於明白了,他們父子間最大的錯就是,對一個帝王來說,在皇權政治爭奪的漩渦中,朝堂之上容不得第二個政治權威,哪怕是親生兒子亦是不行。
而一廢太子後,群臣在朝堂上擁戴他的那一刻,在他皇阿瑪的心裏,他的政治生涯怕是就已經被下了死刑。
所以,那日當他皇阿瑪在暢春園宣布將皇位傳給他四哥時,他隻是在低頭沉思了半晌,便選擇接受了這一事實,並未有什麽過激的反抗。
一切似乎都在預料之中,以前沒到最後,便總還抱有一絲幻想,但當事實擺在了眼前,卻也隻想感慨一句,果然如此。
「所以,今日五嫂就多嘴勸你一句,見好就收吧。」安清語重心長道。
八阿哥身子不由一頓,臉上閃過一絲無奈:「多謝五嫂好意,可既已入局,哪裏還能容得我說收便收。」
當初選擇這條路時,他便明白是以身入局,一旦開始,便註定走上了一條不歸路。
如今他既做了這個政治權威的代表,那於皇權而言,就是個威脅,和具體有沒有真做什麽沒有關係,也和皇位上坐的是誰也沒關係。
即便他皇阿瑪如今已經去了,但滿洲勛貴和新帝之間的博弈,仍然需要一個靶子,如今不管他願不願意,他都沒得選,也早已無路可退。
至於結局如何,他也算早有預料,或早或晚而已。
八阿哥看著安清和胤祺離開的身影,莫名有些恍惚,他突然想,若是再給他一次機會,當初還會不會這般選擇呢。
答案似乎還是肯定的,有些道理懂歸懂,但做不做的到卻又是另一迴事。
這宮裏的人啊,真的好奇怪,好像從一出生便註定了結局。
*
迴府的馬車上,安清沉默地坐在那裏,心裏隻覺得唏噓不已。
她之前還覺得,若是八阿哥能在封王後激流而退,說不定還能有個相對不錯的結局,但如今她才知道,很多事情上一旦選擇了,那後續如何發展,很多便由不得人了。
就算八阿哥如今想退,他背後的那些軍功利益集團和大貴族也不會給他這個機會的。
就比如這自打雍正繼位後,到處散播的那些政治謠言,不管是誰做的,雍正都隻會記在八阿哥的頭上,因為他是權威代表,也是直接迴威脅到他帝位之人。
安清扭頭看向身側的胤祺,有些不確定地問道:「你說,若是八弟一早就看透了,是不是就不會走上這條路?」
胤祺卻搖了搖頭,「八弟一定會走上這條路的。」
「為何?」安清不解問。
都知道要被滿洲勛貴牽製,即便是能登上那個位置,也會是個傀儡,所以何必呢。
胤祺迴道:「他在宮裏的處境,以及他的才能和不甘,這所有因素交雜在一起,註定了他一定會這般選擇。」
安清猛地迴過神來,是她想的狹隘了。
傀儡又如何,大不了先走上這個位置,再同滿洲勛貴博弈便是。
清朝歷代皇帝不皆是如此嗎,就像當初的康熙一般,在四大臣輔政這般大的政治威壓下,都能強勢地撕開一個口子來。
至於八阿哥的處境,他母族出身低微,註定無外家力量可依,那註定了要藉助力,與滿洲那些勛貴集團合作,則是他最優的選擇。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