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禛這才放下心來。
他這個五弟自小便秉性溫和,鮮少與人起衝突,剛剛見他反應這般強烈,便以為他定是很介意此事,怕他因此鑽了牛角尖。
胤祺知道他四哥的好意,但也沒再多解釋。
他剛剛之所以那般生氣,並不是因為被弟兄取笑覺得臉麵無光而惱羞成怒。
這樁婚事不管是不是他樂意的,但既然賜婚已定,他的福晉他自會護著,給她應有的體麵,自然不容旁人譏笑欺辱。
迴到住處後,胤祺喚來貼身太監張永貴。
那些傳言他之前不知道就罷了,但既已知曉便不會再坐實不管。
宮裏旁的地方他夠不著,但在他的院子裏絕對要幹淨。
「去院子裏仔細查查,要是下麵有嚼福晉舌根、搬弄主子是非的奴才,一律退迴內務府去。」
*
宮裏的事一向藏不住什麽秘密,大阿哥處發生的那點子插曲,很快便在各宮傳開了。
翊坤宮正殿內,宜妃已經氣的連著摔了好幾個茶盞。
「小九這個混帳,別人欺辱他的親哥哥,他不僅不主動維護,竟然還跟著起鬧,去讓人把他給本宮帶過來,看本宮今個不打死他!」
主子的命令,旁邊的小宮女自是不敢怠慢,連忙去兆祥所找九阿哥,但卻被九阿哥身邊的太監告知,他隨八阿哥等人出宮去了。
宜妃自是氣的不行,他溜的倒是快,跑得了一時,他還能跑得了一世?
這筆帳定會好好給他記著!
親兒子暫時教訓不了,但罪魁禍首宜妃可不打算放過。
好個大阿哥,好個三阿哥,真當他們翊坤宮和老五好欺負了。
「來人,備轎,本宮要親自去幹清宮給皇上送湯!」
第3章 五福晉03
幹清宮,東暖閣。
康熙剛讓人送走宜妃,就暗自嘆了口氣。
宜妃嘴上說著送湯,卻是切切實實告狀來了。
宮裏發生的事自然是瞞不過康熙,那些關於老五福晉的那些傳聞他也早有耳聞。
老五這樁婚事確實有些倉促,但康熙也的確是有著自己的考量。
自大清入關後,為鞏固統治,緩解蒙古地區的糧食需求,減少朝廷的壓力,一直都鼓勵牧民墾荒耕種。
塞外苦寒,蒙古牧民的日子並不是很好過。
康熙一直有意倡導科爾沁及周邊蒙古地區墾荒耕種。
在他看來,蒙古田地高,且豐腴,雨雪常調,很是適合耕種,再加上,地域廣闊,可開荒耕地麵積十分客觀,若是能合理開墾,前景十分可觀。
然而,蒙古族各部長期以遊牧為主,不諳農耕,即便是耕作了田地,往往也是播種後便四處遊牧,對農作物不管不顧,甚至都不能及時收割。
關於蒙古地區農牧的問題,這些年來,一直都是康熙的心頭大事。
前些年,冀魯豫連年災荒,無以為生的農民紛紛出關進入蒙旗地區,為避免事端,康熙暗令各關對災民放行。
他此舉也是有著漢民到了關外後,可幫著牧民墾荒耕種之意。
然自此之後,蒙古王公們訴苦的摺子像雪花般一封封遞了過來,說一些漢民進入蒙地後,任意開墾,毀壞牧場,盜竊牲畜,致使牧民不敢夜牧,農牧矛盾很是嚴重,蒙民和漢民矛盾也日益嚴重。
對此康熙也很是頭大。
他主張滿漢一家親,但兩個民族融合本就不是這麽容易的事,努力了這麽多年也隻是才有了如今的局麵,更何況蒙民和漢民了。
但在這一眾蒙古部落中,康熙發現唯有科左後旗有所不同。
頭一年時,科左後旗的岱布和其他蒙古王公一樣,也是遞了訴苦摺子過來的,但之後,岱布的摺子越來越少,特別是近兩年,不僅不再遞摺子訴苦求朝廷救濟糧了,科左後旗甚至還有餘糧外運。
今年九月,康熙出巡塞外時,特意經過了科左後旗的轄區,這才看出些章法門道來。
科左後旗如今半牧半農的模式已初成氣候,農牧用地界限分明,局部地區已出現小塊農耕之地。
蒙民漢民和諧相處,當地蒙民學著漢民精耕細作的耕種習俗,掌握了選地、翻地、養地、選種子以及引水灌田等農耕技術和方法。
不管是蒙民還是漢民,隻要大家能吃飽穿暖,安居樂業,那便自然會和平相處,相安無事。
身為該部落的劄薩克,岱布能妥善處理好這些矛盾和事務,可見能堪大用。
清廷對蒙古各部的態度,一向都最先就體現在聯姻一事上。
岱布恰好有一對適婚年齡的龍鳳胎子女,按康熙的本意,在婚事上,他是不欲讓自己的兒子和蒙古王公貴族牽扯上關係,基本是公主或郡主去撫蒙。
目前宮裏適婚年齡的公主隻有四公主,但康熙早已確定讓她下嫁喀爾喀蒙古,底下的幾個公主還小,宗室那邊一時還真找不到適齡的人選。
老五是在太後膝下長大,與科爾沁那邊本也就有著剪不斷的牽連。
多方權衡之下,老五就成了這個聯姻最合適的人。
「簡直是荒唐,岱布好歹是個郡王,家裏的嫡女就算不是錦衣玉食,那也是嬌捧著長大的,賣炭翁,虧他們想得出來!」康熙拍著桌案,氣罵道。
梁九功忙附和道:「萬歲爺說的是,都是些沒影的傳言罷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他這個五弟自小便秉性溫和,鮮少與人起衝突,剛剛見他反應這般強烈,便以為他定是很介意此事,怕他因此鑽了牛角尖。
胤祺知道他四哥的好意,但也沒再多解釋。
他剛剛之所以那般生氣,並不是因為被弟兄取笑覺得臉麵無光而惱羞成怒。
這樁婚事不管是不是他樂意的,但既然賜婚已定,他的福晉他自會護著,給她應有的體麵,自然不容旁人譏笑欺辱。
迴到住處後,胤祺喚來貼身太監張永貴。
那些傳言他之前不知道就罷了,但既已知曉便不會再坐實不管。
宮裏旁的地方他夠不著,但在他的院子裏絕對要幹淨。
「去院子裏仔細查查,要是下麵有嚼福晉舌根、搬弄主子是非的奴才,一律退迴內務府去。」
*
宮裏的事一向藏不住什麽秘密,大阿哥處發生的那點子插曲,很快便在各宮傳開了。
翊坤宮正殿內,宜妃已經氣的連著摔了好幾個茶盞。
「小九這個混帳,別人欺辱他的親哥哥,他不僅不主動維護,竟然還跟著起鬧,去讓人把他給本宮帶過來,看本宮今個不打死他!」
主子的命令,旁邊的小宮女自是不敢怠慢,連忙去兆祥所找九阿哥,但卻被九阿哥身邊的太監告知,他隨八阿哥等人出宮去了。
宜妃自是氣的不行,他溜的倒是快,跑得了一時,他還能跑得了一世?
這筆帳定會好好給他記著!
親兒子暫時教訓不了,但罪魁禍首宜妃可不打算放過。
好個大阿哥,好個三阿哥,真當他們翊坤宮和老五好欺負了。
「來人,備轎,本宮要親自去幹清宮給皇上送湯!」
第3章 五福晉03
幹清宮,東暖閣。
康熙剛讓人送走宜妃,就暗自嘆了口氣。
宜妃嘴上說著送湯,卻是切切實實告狀來了。
宮裏發生的事自然是瞞不過康熙,那些關於老五福晉的那些傳聞他也早有耳聞。
老五這樁婚事確實有些倉促,但康熙也的確是有著自己的考量。
自大清入關後,為鞏固統治,緩解蒙古地區的糧食需求,減少朝廷的壓力,一直都鼓勵牧民墾荒耕種。
塞外苦寒,蒙古牧民的日子並不是很好過。
康熙一直有意倡導科爾沁及周邊蒙古地區墾荒耕種。
在他看來,蒙古田地高,且豐腴,雨雪常調,很是適合耕種,再加上,地域廣闊,可開荒耕地麵積十分客觀,若是能合理開墾,前景十分可觀。
然而,蒙古族各部長期以遊牧為主,不諳農耕,即便是耕作了田地,往往也是播種後便四處遊牧,對農作物不管不顧,甚至都不能及時收割。
關於蒙古地區農牧的問題,這些年來,一直都是康熙的心頭大事。
前些年,冀魯豫連年災荒,無以為生的農民紛紛出關進入蒙旗地區,為避免事端,康熙暗令各關對災民放行。
他此舉也是有著漢民到了關外後,可幫著牧民墾荒耕種之意。
然自此之後,蒙古王公們訴苦的摺子像雪花般一封封遞了過來,說一些漢民進入蒙地後,任意開墾,毀壞牧場,盜竊牲畜,致使牧民不敢夜牧,農牧矛盾很是嚴重,蒙民和漢民矛盾也日益嚴重。
對此康熙也很是頭大。
他主張滿漢一家親,但兩個民族融合本就不是這麽容易的事,努力了這麽多年也隻是才有了如今的局麵,更何況蒙民和漢民了。
但在這一眾蒙古部落中,康熙發現唯有科左後旗有所不同。
頭一年時,科左後旗的岱布和其他蒙古王公一樣,也是遞了訴苦摺子過來的,但之後,岱布的摺子越來越少,特別是近兩年,不僅不再遞摺子訴苦求朝廷救濟糧了,科左後旗甚至還有餘糧外運。
今年九月,康熙出巡塞外時,特意經過了科左後旗的轄區,這才看出些章法門道來。
科左後旗如今半牧半農的模式已初成氣候,農牧用地界限分明,局部地區已出現小塊農耕之地。
蒙民漢民和諧相處,當地蒙民學著漢民精耕細作的耕種習俗,掌握了選地、翻地、養地、選種子以及引水灌田等農耕技術和方法。
不管是蒙民還是漢民,隻要大家能吃飽穿暖,安居樂業,那便自然會和平相處,相安無事。
身為該部落的劄薩克,岱布能妥善處理好這些矛盾和事務,可見能堪大用。
清廷對蒙古各部的態度,一向都最先就體現在聯姻一事上。
岱布恰好有一對適婚年齡的龍鳳胎子女,按康熙的本意,在婚事上,他是不欲讓自己的兒子和蒙古王公貴族牽扯上關係,基本是公主或郡主去撫蒙。
目前宮裏適婚年齡的公主隻有四公主,但康熙早已確定讓她下嫁喀爾喀蒙古,底下的幾個公主還小,宗室那邊一時還真找不到適齡的人選。
老五是在太後膝下長大,與科爾沁那邊本也就有著剪不斷的牽連。
多方權衡之下,老五就成了這個聯姻最合適的人。
「簡直是荒唐,岱布好歹是個郡王,家裏的嫡女就算不是錦衣玉食,那也是嬌捧著長大的,賣炭翁,虧他們想得出來!」康熙拍著桌案,氣罵道。
梁九功忙附和道:「萬歲爺說的是,都是些沒影的傳言罷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