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雪君雖然是個好筆桿子,但她忙著組織治蝗,別說寫稿子了,忙得覺都睡不好、飯都要抽空吃,來自各單位的筆桿子隻得圍著他們採訪問詢,自己完成撰寫治蝗文稿的任務。
雖然沒有現成的好文章,筆桿子們卻發現了新的驚喜——來自阿木古楞畫的治蝗場景寫生。
阿木古楞尚沒有時間去細化這些概念稿,但對於報社雜誌等需求方來說,這些用簡短線條勾勒出治蝗場麵的畫稿,已足夠珍貴了。
那些艱難的場景、那些惡劣的環境、那些深深彎下去的腰、那些被風沙模糊了麵容的身影……都太有情緒了。
一時間阿木古楞被眾多後續趕來的人員包圍,一張又一張的稿子賣出去,好多稿子賣到這家報社後,被其他報社雜誌預定轉載,又多一筆稿費。
國家規定文稿不直接支付稿費,一些畫稿卻能鑽空子不在其列,阿木古楞拿到了許多現金——來時癟癟的錢包,忽然就豐滿了起來。
再加上他之前《中草藥野外識別圖鑑》再版的稿費,和即將出版的《手術縫針等技術學習圖鑑》稿費,一向沉默少言的小夥子才16歲就成了個低調的小富豪。
…
遲予教授一路走來捉了近百隻不同科屬不同品類的蟲子,都風幹了用酒精泡過,要帶迴去做標本。
林雪君在種樹時發現了很像蠶的蟲子,交給遲予教授時忽然想起一個一直遺忘的細節,忙找到杜川生教授和遲予教授:
「綠僵菌對蟲子的威力如今已經被證實,它們恰巧對大多數害蟲有效,其實對許多益蟲也是致命的。
「剛才捉蟲子的時候我才想到,農人養的蠶是不是也逃脫不過綠僵菌的寄生?」
遲予教授哎呦一聲,忙跑迴她在第一生產隊暫住的房間,找出自己還在養的生物特徵與蠶最接近的蟲子做實驗。
第二天這蟲子就開始生細細的菌絲了——不僅會被綠僵菌寄生,還寄生得很快。
當下在第一生產隊的工作已經完成了,遲予教授一天也呆不下去了,她急於去唿和浩特找養蠶人做實驗,去證實這件事。
林雪君一隊便跟張社長和秦大隊長以及第一生產隊所有共同戰鬥過的社員們道別,隔日出發時,全生產隊的男女老少都出了家門,一路將他們送出生產隊,又送上拐向城市的土路,久久地向他們揮手。
「一定要好好照顧胡楊林啊,胡楊樹是最好的防沙好樹,隻要有一點點水就能生長,耐寒耐熱耐鹼耐幹旱,等它們枝繁葉茂了,生產隊就不怕風沙了,還能鞏固水渠,幫助改善水土。迴頭有機會,就種更多,即便再需要柴,也不要砍它們,多撿牛羊糞!」
林雪君對著騎驢一路送行不捨得折返的秦大隊長反覆叮囑。
「知道了,這是林同誌跟草原局的領導們好不容易求來的胡楊樹苗,我們一定將它們種好。」秦大隊長認真點頭,「我會好好照看它們,將來接替我的職責照顧這片土地的人,也會好好照看它們。
「林同誌,等你再來陰山腳下看望胡楊樹啊。」
也許很多很多年後,這片生產隊舊址已難尋覓,但隻要順著胡楊林走,總會唿吸到舊時他們一起攻克難關時揮灑的汗水與黃沙搖勻混合的味道。
胡楊樹會永遠立在這裏,模仿它們治蝗時的動作與體態,將人類努力生存、不向困難低頭的模樣一年年地傳承。
迴到唿和浩特,林雪君和阿木古楞跟著草原局開了幾次會,得到了無數掌聲和榮譽,衣服上別了治蝗獎章,兜裏收入了治蝗成功的獎金,受了多個採訪。
草原局負責帶著教授和治蝗功臣們受訪的時候,原本還擔心林雪君年紀小,麵對鏡頭和記者會緊張,講話卡殼之類,一直跟著隨時準備幫林雪君解圍。
卻不想所有來採訪林雪君的人都認識林同誌,上來跟林同誌握手聊天像老朋友一樣。
草原局的同誌們看著表單上關於林雪君的介紹,曾投稿成功內蒙多家報社,曾榮獲抗旱災標兵——文字總是單薄的,不能描繪出更豐滿的現實。
大家隻恨當代信息傳播困難,許多林同誌的情況,大家根本沒辦法更詳細、更深入地了解啊!
林同誌哪需要別人解圍啊,甚至是工作人員想要記者和鏡頭在做宣傳的時候多說一些草原局的好話,還要請林雪君幫忙跟記者與攝影師講好話幫忙溝通——
林同誌前年做標兵的時候,基本上就見過所有唿市內的報社記者、電影廠的攝影採訪團隊了,而且許多報社記者在幾年前林雪君大量投稿時就跟她熟識,早已是老朋友了。
負責宣傳和公關的草原局專員望著林雪君與記者聊天時遊刃有餘的樣子,忍不住悄悄慨嘆:
別看人家年輕,在『厲害人士圈子』裏,可已經是個人盡皆知的老人嘍。
…
林雪君完成了治蝗工作的收尾,吃完楊主任招待的最後一頓感謝加慶功宴後,又陪著阿木古楞跟多個出版社和報社負責人見了麵,溝通了許多可以合作的項目——
《內蒙日報》等幾家單位甚至直接跟阿木古楞約起稿子。
這個時代能吃飽肚子還能學習畫畫、有時間和餘力去畫畫的人實在太少了,更何況是他這種靈氣十足的天賦選手。
治蝗用去大半個月,在唿市完成各種後續工作又耗掉半個月。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雖然沒有現成的好文章,筆桿子們卻發現了新的驚喜——來自阿木古楞畫的治蝗場景寫生。
阿木古楞尚沒有時間去細化這些概念稿,但對於報社雜誌等需求方來說,這些用簡短線條勾勒出治蝗場麵的畫稿,已足夠珍貴了。
那些艱難的場景、那些惡劣的環境、那些深深彎下去的腰、那些被風沙模糊了麵容的身影……都太有情緒了。
一時間阿木古楞被眾多後續趕來的人員包圍,一張又一張的稿子賣出去,好多稿子賣到這家報社後,被其他報社雜誌預定轉載,又多一筆稿費。
國家規定文稿不直接支付稿費,一些畫稿卻能鑽空子不在其列,阿木古楞拿到了許多現金——來時癟癟的錢包,忽然就豐滿了起來。
再加上他之前《中草藥野外識別圖鑑》再版的稿費,和即將出版的《手術縫針等技術學習圖鑑》稿費,一向沉默少言的小夥子才16歲就成了個低調的小富豪。
…
遲予教授一路走來捉了近百隻不同科屬不同品類的蟲子,都風幹了用酒精泡過,要帶迴去做標本。
林雪君在種樹時發現了很像蠶的蟲子,交給遲予教授時忽然想起一個一直遺忘的細節,忙找到杜川生教授和遲予教授:
「綠僵菌對蟲子的威力如今已經被證實,它們恰巧對大多數害蟲有效,其實對許多益蟲也是致命的。
「剛才捉蟲子的時候我才想到,農人養的蠶是不是也逃脫不過綠僵菌的寄生?」
遲予教授哎呦一聲,忙跑迴她在第一生產隊暫住的房間,找出自己還在養的生物特徵與蠶最接近的蟲子做實驗。
第二天這蟲子就開始生細細的菌絲了——不僅會被綠僵菌寄生,還寄生得很快。
當下在第一生產隊的工作已經完成了,遲予教授一天也呆不下去了,她急於去唿和浩特找養蠶人做實驗,去證實這件事。
林雪君一隊便跟張社長和秦大隊長以及第一生產隊所有共同戰鬥過的社員們道別,隔日出發時,全生產隊的男女老少都出了家門,一路將他們送出生產隊,又送上拐向城市的土路,久久地向他們揮手。
「一定要好好照顧胡楊林啊,胡楊樹是最好的防沙好樹,隻要有一點點水就能生長,耐寒耐熱耐鹼耐幹旱,等它們枝繁葉茂了,生產隊就不怕風沙了,還能鞏固水渠,幫助改善水土。迴頭有機會,就種更多,即便再需要柴,也不要砍它們,多撿牛羊糞!」
林雪君對著騎驢一路送行不捨得折返的秦大隊長反覆叮囑。
「知道了,這是林同誌跟草原局的領導們好不容易求來的胡楊樹苗,我們一定將它們種好。」秦大隊長認真點頭,「我會好好照看它們,將來接替我的職責照顧這片土地的人,也會好好照看它們。
「林同誌,等你再來陰山腳下看望胡楊樹啊。」
也許很多很多年後,這片生產隊舊址已難尋覓,但隻要順著胡楊林走,總會唿吸到舊時他們一起攻克難關時揮灑的汗水與黃沙搖勻混合的味道。
胡楊樹會永遠立在這裏,模仿它們治蝗時的動作與體態,將人類努力生存、不向困難低頭的模樣一年年地傳承。
迴到唿和浩特,林雪君和阿木古楞跟著草原局開了幾次會,得到了無數掌聲和榮譽,衣服上別了治蝗獎章,兜裏收入了治蝗成功的獎金,受了多個採訪。
草原局負責帶著教授和治蝗功臣們受訪的時候,原本還擔心林雪君年紀小,麵對鏡頭和記者會緊張,講話卡殼之類,一直跟著隨時準備幫林雪君解圍。
卻不想所有來採訪林雪君的人都認識林同誌,上來跟林同誌握手聊天像老朋友一樣。
草原局的同誌們看著表單上關於林雪君的介紹,曾投稿成功內蒙多家報社,曾榮獲抗旱災標兵——文字總是單薄的,不能描繪出更豐滿的現實。
大家隻恨當代信息傳播困難,許多林同誌的情況,大家根本沒辦法更詳細、更深入地了解啊!
林同誌哪需要別人解圍啊,甚至是工作人員想要記者和鏡頭在做宣傳的時候多說一些草原局的好話,還要請林雪君幫忙跟記者與攝影師講好話幫忙溝通——
林同誌前年做標兵的時候,基本上就見過所有唿市內的報社記者、電影廠的攝影採訪團隊了,而且許多報社記者在幾年前林雪君大量投稿時就跟她熟識,早已是老朋友了。
負責宣傳和公關的草原局專員望著林雪君與記者聊天時遊刃有餘的樣子,忍不住悄悄慨嘆:
別看人家年輕,在『厲害人士圈子』裏,可已經是個人盡皆知的老人嘍。
…
林雪君完成了治蝗工作的收尾,吃完楊主任招待的最後一頓感謝加慶功宴後,又陪著阿木古楞跟多個出版社和報社負責人見了麵,溝通了許多可以合作的項目——
《內蒙日報》等幾家單位甚至直接跟阿木古楞約起稿子。
這個時代能吃飽肚子還能學習畫畫、有時間和餘力去畫畫的人實在太少了,更何況是他這種靈氣十足的天賦選手。
治蝗用去大半個月,在唿市完成各種後續工作又耗掉半個月。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