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每年一次的儒家講課的時候了!每年冬天,初次下雪後,李淵都會把自己的孩子們喊來,與自己坐在一起,一邊賞雪,一邊聽當代大儒們講講治國的道理!這一年的雪下的很早,也下的很大!李淵看著大殿外的雪,不由的心念一動,命門下中樞準備今年的講課和賞雪!在選定授課的大儒時,李淵想到最進傳的沸沸揚揚的真武天尊轉世的事情,於是便命明日由國師李火授課!李火其實對於講課沒有什麽興趣,可是這次不一樣,李火覺得應該給皇帝好好的上一堂課!一堂他會終身難忘的課!
第二天一大早,李淵早早的吃過了飯,穿著很隨便的衣服,早早的就來到了禦花園之中。看著早已經等候多時的自己的那幾個兒子時,看著他們等自己時裝出的必恭必敬的樣子,自己別提有多麽不高興了!真想狠狠胖揍他們一頓,但是,看著孩子們都大了,得給他們些麵子!所以也就想想罷了!看著遠處走來得國師李火,看著他慢慢的從林間現出,看著他滿身的白色,手拿羽扇,頭戴藍色的冠巾。李淵不由的心裏讚歎:“好一派的仙風道骨,大師風範!”
李火自己走的很慢,很慢,走的也很風騷!一邊走,一邊還小聲的唱著:“我本是臥龍崗散淡的人,論陰陽如反掌保定乾坤。先帝爺下5,£南陽禦駕三請,聯東吳滅曹威鼎足三分。官封到武鄉侯執掌帥印,東西征南北剿博古通今。周文王訪薑尚周室大振,漢諸葛怎比得前輩的先生。”
李火一邊模仿著戲中的諸葛孔明,一邊小心的觀察著上麵坐著的李淵的表情,看著李淵眼中現出的讚賞之色,心裏才安靜了下來。心裏暗想著“如果自己裝的太過就完蛋了!裝就得裝的恰到好處為好!”
李淵笑著看著李火,問道:“國師因何事如此的開心,哼的小曲如此的動聽,不知何解啊?”
隻見李火走到近前,對著皇帝深施一禮,恭謹的說道:“為臣昨日聽聞吾皇招老臣入宮講課,不勝欣喜。想著老臣當年不過是世俗紅塵中人,能的皇帝信任,舉臣於市集之中,臣百死不能報我皇的恩德。剛才老臣自比那諸葛孔明,唱了些鄉間小調,隻為博我皇一樂!”
聽著李火恭謹有加的言語,李淵笑著說到:“我看今日大雪不錯,國師何不先賦詩一首以作開頭,然後再講些治國之道,何如?”
李火連忙答道:“就依陛下!”
說罷,隻聽的李火慢慢的說道:“長安無事足杯盤,風雪相和歲欲闌。樹上因依見寒鳥,坐中收拾盡閑官。笙歌要請頻何爽,笑語忘機拙更歡。遙想兔園今日會,瓊林滿眼映旗竿。”
看著下麵眾人的讚賞之色,李火說道:“詩詞歌賦都乃小道,今天我給大家講一講我最為擅長的書法之道!”
說完之後,李火便在麵前的案幾上寫下了一個鬥大字來,然後示意傍邊侍候的太監把那個字高高的掛了起來,
大家抬頭看去,見是一個“永”字。隻見那個字如同用粗大的刷子沾著墨汁寫成,字體線條粗大圓潤,一氣嗬成!
李火指著這個字說道:“這是我小時候寫的第一個'永',那是我在練習寫了這個字,寫了很長的時間,突然看到水中的白鵝,突然想到王右軍的'永'字。在那個字中我看到了少年人的勇氣,看到了少年人一往無前的鬥誌。所以這個'永'字,一筆嗬成,絕無拖泥帶水。筆鋒圓滑粗大,則代表著我少年時的心境,凡事一往直前,絕不放棄!這是我少年時情況,年少輕狂,不知進退,沒有經過塵世的磨礪,故而隻看到了一味的前進,毫無阻力的前進!”
望著眼前的仿自當年米芾的'永'字,李火看了看下麵的眾人,繼續講道:“大家可以看到,人們年少的時候一般寫的字的字體都會大而粗,那就是代表當時少年的心境。而我的字體則放大了這種心情意境,使得字體更加的粗大豪放而不知進退。我那時的處世之道也是如此,故而我會一直混跡於普通人之中,鬱鬱不得誌,一直多年。少年的心境是簡單的,透明的。當我以透明的心境去處理那紛繁複雜的世間之事的時候,隻能把頭碰的頭破血流。”
看著下麵哄堂大笑的眾人,李火繼續說道:“以字觀人,如果見到寫字像這個'永'字一樣的人,那麽這個人可以作個朋友,作個可以真心對待的好友,因為他會透明的對待你,不會弄些什麽牛鬼蛇神之事來糊弄你!當然,這樣的人如果用來治國的話,又好也有壞!”
李淵看著李火,有些意味深長的笑了笑,問道:“不知先生,如此透明的正人君子,治國如何會有不妥!”
李火答道:“國家的事情各種各樣,有些事情必須放在明麵上,由大臣們正大光明的處理。而有些事情,則必須暗中不為人知的處理!比如國家的刑罰和兵符,如果在法令實行之前,便弄的滿城風雨的話,會給事情的處理帶來很複雜的變數!以有形的透明的心思對待無常的敵對變化,估計一定不會得到好處!敵人壞,我們得更壞,否則就不能推測出敵人的行徑,不能料敵於先,取得先手!故而這種人隻能作明麵上的,可以一眼看出好壞的事情。而那些太過複雜的,就不行了!他們的心思如同一個孩子一樣,辦事是不怎麽靠的住的!正所謂嘴上無毛,辦事不牢一樣!”
說罷,李火又寫下了另外的一個'永'字,接著命人又掛了起來。隻見這個字,瘦骨嶙峋,巍峨挺拔。看著這個仿自那時唐代歐陽詢的'永'字,李火說道:“後來,老夫經曆世間疾苦越來越多,心思也越發沉穩狠戾!你們看這個字,這便是老夫如今的處世之道。老夫的一身傲骨已經被磨礪成這個樣子,基本上沒有了一絲的平滑。字裏麵直中帶斜,斜裏有直,柔中帶剛,剛直裏又有彎曲,懷柔中帶著殺伐!字看的很瘦,可是感覺的很鋒利,似乎字裏麵帶刀,可是細細看之,發現裏麵又滿是柔滑!這樣的人,剛中有直,知得失,識進退,上可居於朝堂,下可浮於市集!世間的人們,字體大都如此!字體越剛毅瘦直的人,其性格越剛愎自用,越適合作為錚錚之臣。字體圓滑秀美的人,其性格多軟弱油滑,適合作一些需曲折轉陳之事!所以可以因字選人,因事取人。沒有不適合的臣,隻有不適其位的臣!不同的人的應該放在適合他的位子上,否則,必受其累,百害而無一益處!”
李淵想著自己的那些個大臣們的字體形態,想著以字觀人,以事選臣的道理,不由的點了點頭,口裏大聲讚道:“果然有理,先生高見,朕今日可是收益非淺!”
李火看著皇帝,又趴在桌上寫了一個'永'字,再讓人掛了起來!這個字便是當年李淵問道於李火時,李火隨手所指的那個'永'字,那個仿自當年那個時代的宋徽宗趙佶的'永'字!
李淵看到那個'永'字,眼前不由的一亮,饒有興趣的笑了笑,臉上的神情緊張了起來,再次認真的看起來那個'永'字了!
李火指著那個'永'字,更加嚴肅的說道:“這是時常出現在我夢中的一個'永'字,這個字代表著我的一個夢想,我的一個強國的夢想!”
李淵聽到,好奇的問道:“國師的夢想,一個字怎麽能代表夢想,快給朕講講!朕在這裏洗耳恭聽。”
李火向上對著李淵深施一禮,然後正色的說道:“這個字是我希望我們國家的一種精神,一種對外的精神!想我大唐,現在雖然四海生平,但北有羌與突厥,東有高麗,西有土蕃,南有大理。此皆是些虎狼之國,他日與我們必有一戰。如今他們看似軟弱,無非是為了避我大唐今日之鋒芒,韜晦養光罷了。我希望我們大唐對外的政策,如同這個字一樣,筆筆如刀。對著外邊的敵人,我們刀鋒所向,皆望風而逃。看這個字,金鉤鐵劃,筆筆似刀,刀刀鋒利,所向披靡!”
李火頓了頓,指著這個字'再次深情的說道:“我們大唐,我主聖明,四海生平,百姓安居樂業。但我們應該無時不忘我們周邊的那些敵人,他們所占據的地盤甚至不比我們大唐小。我們應該居安思危,每時每刻的都應該準備著,準備著。我們大唐的刀鋒所向,必是他們滅國亡族之日!我們把這個字放在心中,我們要心中有刀!他們無論敢來,還是不敢來,我們的刀都會等在那裏,讓他們哭泣,讓他們流淚!用我們心中的刀,建立疆域無比廣闊的大唐,建立舉世無敵的大唐,這就是我心中的夢!但我自己深深的相信,這個夢很快就會實現!為大唐頌,為我主頌!”
說罷,李火一鞠到地,滿臉淚水,放聲大哭!
李淵聽著李火的話,也激動的站了起來,大聲說道:“好,好,好!國師所說,正是朕心中所想,這便是朕的對外國策,凡有犯者,必刀鋒向之!凡不犯者,我心刀鋒向之!”
說罷,李淵慢慢的坐了下去,再次問道:“不知國師,對我大唐內政如何看之!”
李火慢慢的從地上爬起來,擦幹臉上的淚水,再次指著那個'永'字說道:“這個字裏也含著微臣的對內的看法!”
李淵奇怪的說道:“難道此字還有玄機?”
李火答道:“此字外麵看是銀鉤鐵劃,刀鋒露骨。其實你如果仔細的看下去,就會發現這個字的內部骨架結構是那麽的圓潤光滑,好似微臣最開始寫的那個字,那個透明的'永'字!”,說完後,看著下麵坐著的太子河諸位王子,繼續說道:“陛下對內,則應該向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關愛嗬護。視百姓為子女,百姓則必以父母視陛下!對外應像寒冬一樣冷酷無情,對內應像春天一樣溫暖可親!這個'永'字,對內和對外的意義是完全不同的!”
李淵聽著李火的話,心想著那時處理自己二兒子李世民的事情,不由得頭又疼了起來,那可是自己最為喜歡的兒子和最為關愛自己的兒子啊!
看著李淵越來越紅的臉和微微腫起來的半邊頭頂,李火近前說道:“我主是否因為今日聽微臣講課過久,頭疼病又犯了?”
李淵沒有說話,隻是痛苦的點了點頭!
李火連忙說道:“微臣弟子袁天罡近日得道歸位,領悟到他門無上神法。他乃真武天尊轉世,陛下何不傳他過來。為陛下好好看看?想他神功施法,一定會有奇效!”
李淵連忙有氣無力的說道:“不知你那徒弟現在何處?朕現在頭疼難忍,全身酸痛,不能親自去請,不知他可否自行入宮來給朕看看!哎呦!痛殺老夫了!”
李火笑著說道:“我來的時候他就預料到陛下會犯頭疼!他是同微臣一起來的,目前正在宮門外等候,陛下隻需一道旨意,他馬上就到!”
李淵聽到,馬上高興的傳旨下去,請那神仙傳人袁天罡進殿。看著這一切,李火臉上露出了耐人尋味的笑容,激動的心情也漸漸的平靜了下來!
第二天一大早,李淵早早的吃過了飯,穿著很隨便的衣服,早早的就來到了禦花園之中。看著早已經等候多時的自己的那幾個兒子時,看著他們等自己時裝出的必恭必敬的樣子,自己別提有多麽不高興了!真想狠狠胖揍他們一頓,但是,看著孩子們都大了,得給他們些麵子!所以也就想想罷了!看著遠處走來得國師李火,看著他慢慢的從林間現出,看著他滿身的白色,手拿羽扇,頭戴藍色的冠巾。李淵不由的心裏讚歎:“好一派的仙風道骨,大師風範!”
李火自己走的很慢,很慢,走的也很風騷!一邊走,一邊還小聲的唱著:“我本是臥龍崗散淡的人,論陰陽如反掌保定乾坤。先帝爺下5,£南陽禦駕三請,聯東吳滅曹威鼎足三分。官封到武鄉侯執掌帥印,東西征南北剿博古通今。周文王訪薑尚周室大振,漢諸葛怎比得前輩的先生。”
李火一邊模仿著戲中的諸葛孔明,一邊小心的觀察著上麵坐著的李淵的表情,看著李淵眼中現出的讚賞之色,心裏才安靜了下來。心裏暗想著“如果自己裝的太過就完蛋了!裝就得裝的恰到好處為好!”
李淵笑著看著李火,問道:“國師因何事如此的開心,哼的小曲如此的動聽,不知何解啊?”
隻見李火走到近前,對著皇帝深施一禮,恭謹的說道:“為臣昨日聽聞吾皇招老臣入宮講課,不勝欣喜。想著老臣當年不過是世俗紅塵中人,能的皇帝信任,舉臣於市集之中,臣百死不能報我皇的恩德。剛才老臣自比那諸葛孔明,唱了些鄉間小調,隻為博我皇一樂!”
聽著李火恭謹有加的言語,李淵笑著說到:“我看今日大雪不錯,國師何不先賦詩一首以作開頭,然後再講些治國之道,何如?”
李火連忙答道:“就依陛下!”
說罷,隻聽的李火慢慢的說道:“長安無事足杯盤,風雪相和歲欲闌。樹上因依見寒鳥,坐中收拾盡閑官。笙歌要請頻何爽,笑語忘機拙更歡。遙想兔園今日會,瓊林滿眼映旗竿。”
看著下麵眾人的讚賞之色,李火說道:“詩詞歌賦都乃小道,今天我給大家講一講我最為擅長的書法之道!”
說完之後,李火便在麵前的案幾上寫下了一個鬥大字來,然後示意傍邊侍候的太監把那個字高高的掛了起來,
大家抬頭看去,見是一個“永”字。隻見那個字如同用粗大的刷子沾著墨汁寫成,字體線條粗大圓潤,一氣嗬成!
李火指著這個字說道:“這是我小時候寫的第一個'永',那是我在練習寫了這個字,寫了很長的時間,突然看到水中的白鵝,突然想到王右軍的'永'字。在那個字中我看到了少年人的勇氣,看到了少年人一往無前的鬥誌。所以這個'永'字,一筆嗬成,絕無拖泥帶水。筆鋒圓滑粗大,則代表著我少年時的心境,凡事一往直前,絕不放棄!這是我少年時情況,年少輕狂,不知進退,沒有經過塵世的磨礪,故而隻看到了一味的前進,毫無阻力的前進!”
望著眼前的仿自當年米芾的'永'字,李火看了看下麵的眾人,繼續講道:“大家可以看到,人們年少的時候一般寫的字的字體都會大而粗,那就是代表當時少年的心境。而我的字體則放大了這種心情意境,使得字體更加的粗大豪放而不知進退。我那時的處世之道也是如此,故而我會一直混跡於普通人之中,鬱鬱不得誌,一直多年。少年的心境是簡單的,透明的。當我以透明的心境去處理那紛繁複雜的世間之事的時候,隻能把頭碰的頭破血流。”
看著下麵哄堂大笑的眾人,李火繼續說道:“以字觀人,如果見到寫字像這個'永'字一樣的人,那麽這個人可以作個朋友,作個可以真心對待的好友,因為他會透明的對待你,不會弄些什麽牛鬼蛇神之事來糊弄你!當然,這樣的人如果用來治國的話,又好也有壞!”
李淵看著李火,有些意味深長的笑了笑,問道:“不知先生,如此透明的正人君子,治國如何會有不妥!”
李火答道:“國家的事情各種各樣,有些事情必須放在明麵上,由大臣們正大光明的處理。而有些事情,則必須暗中不為人知的處理!比如國家的刑罰和兵符,如果在法令實行之前,便弄的滿城風雨的話,會給事情的處理帶來很複雜的變數!以有形的透明的心思對待無常的敵對變化,估計一定不會得到好處!敵人壞,我們得更壞,否則就不能推測出敵人的行徑,不能料敵於先,取得先手!故而這種人隻能作明麵上的,可以一眼看出好壞的事情。而那些太過複雜的,就不行了!他們的心思如同一個孩子一樣,辦事是不怎麽靠的住的!正所謂嘴上無毛,辦事不牢一樣!”
說罷,李火又寫下了另外的一個'永'字,接著命人又掛了起來。隻見這個字,瘦骨嶙峋,巍峨挺拔。看著這個仿自那時唐代歐陽詢的'永'字,李火說道:“後來,老夫經曆世間疾苦越來越多,心思也越發沉穩狠戾!你們看這個字,這便是老夫如今的處世之道。老夫的一身傲骨已經被磨礪成這個樣子,基本上沒有了一絲的平滑。字裏麵直中帶斜,斜裏有直,柔中帶剛,剛直裏又有彎曲,懷柔中帶著殺伐!字看的很瘦,可是感覺的很鋒利,似乎字裏麵帶刀,可是細細看之,發現裏麵又滿是柔滑!這樣的人,剛中有直,知得失,識進退,上可居於朝堂,下可浮於市集!世間的人們,字體大都如此!字體越剛毅瘦直的人,其性格越剛愎自用,越適合作為錚錚之臣。字體圓滑秀美的人,其性格多軟弱油滑,適合作一些需曲折轉陳之事!所以可以因字選人,因事取人。沒有不適合的臣,隻有不適其位的臣!不同的人的應該放在適合他的位子上,否則,必受其累,百害而無一益處!”
李淵想著自己的那些個大臣們的字體形態,想著以字觀人,以事選臣的道理,不由的點了點頭,口裏大聲讚道:“果然有理,先生高見,朕今日可是收益非淺!”
李火看著皇帝,又趴在桌上寫了一個'永'字,再讓人掛了起來!這個字便是當年李淵問道於李火時,李火隨手所指的那個'永'字,那個仿自當年那個時代的宋徽宗趙佶的'永'字!
李淵看到那個'永'字,眼前不由的一亮,饒有興趣的笑了笑,臉上的神情緊張了起來,再次認真的看起來那個'永'字了!
李火指著那個'永'字,更加嚴肅的說道:“這是時常出現在我夢中的一個'永'字,這個字代表著我的一個夢想,我的一個強國的夢想!”
李淵聽到,好奇的問道:“國師的夢想,一個字怎麽能代表夢想,快給朕講講!朕在這裏洗耳恭聽。”
李火向上對著李淵深施一禮,然後正色的說道:“這個字是我希望我們國家的一種精神,一種對外的精神!想我大唐,現在雖然四海生平,但北有羌與突厥,東有高麗,西有土蕃,南有大理。此皆是些虎狼之國,他日與我們必有一戰。如今他們看似軟弱,無非是為了避我大唐今日之鋒芒,韜晦養光罷了。我希望我們大唐對外的政策,如同這個字一樣,筆筆如刀。對著外邊的敵人,我們刀鋒所向,皆望風而逃。看這個字,金鉤鐵劃,筆筆似刀,刀刀鋒利,所向披靡!”
李火頓了頓,指著這個字'再次深情的說道:“我們大唐,我主聖明,四海生平,百姓安居樂業。但我們應該無時不忘我們周邊的那些敵人,他們所占據的地盤甚至不比我們大唐小。我們應該居安思危,每時每刻的都應該準備著,準備著。我們大唐的刀鋒所向,必是他們滅國亡族之日!我們把這個字放在心中,我們要心中有刀!他們無論敢來,還是不敢來,我們的刀都會等在那裏,讓他們哭泣,讓他們流淚!用我們心中的刀,建立疆域無比廣闊的大唐,建立舉世無敵的大唐,這就是我心中的夢!但我自己深深的相信,這個夢很快就會實現!為大唐頌,為我主頌!”
說罷,李火一鞠到地,滿臉淚水,放聲大哭!
李淵聽著李火的話,也激動的站了起來,大聲說道:“好,好,好!國師所說,正是朕心中所想,這便是朕的對外國策,凡有犯者,必刀鋒向之!凡不犯者,我心刀鋒向之!”
說罷,李淵慢慢的坐了下去,再次問道:“不知國師,對我大唐內政如何看之!”
李火慢慢的從地上爬起來,擦幹臉上的淚水,再次指著那個'永'字說道:“這個字裏也含著微臣的對內的看法!”
李淵奇怪的說道:“難道此字還有玄機?”
李火答道:“此字外麵看是銀鉤鐵劃,刀鋒露骨。其實你如果仔細的看下去,就會發現這個字的內部骨架結構是那麽的圓潤光滑,好似微臣最開始寫的那個字,那個透明的'永'字!”,說完後,看著下麵坐著的太子河諸位王子,繼續說道:“陛下對內,則應該向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關愛嗬護。視百姓為子女,百姓則必以父母視陛下!對外應像寒冬一樣冷酷無情,對內應像春天一樣溫暖可親!這個'永'字,對內和對外的意義是完全不同的!”
李淵聽著李火的話,心想著那時處理自己二兒子李世民的事情,不由得頭又疼了起來,那可是自己最為喜歡的兒子和最為關愛自己的兒子啊!
看著李淵越來越紅的臉和微微腫起來的半邊頭頂,李火近前說道:“我主是否因為今日聽微臣講課過久,頭疼病又犯了?”
李淵沒有說話,隻是痛苦的點了點頭!
李火連忙說道:“微臣弟子袁天罡近日得道歸位,領悟到他門無上神法。他乃真武天尊轉世,陛下何不傳他過來。為陛下好好看看?想他神功施法,一定會有奇效!”
李淵連忙有氣無力的說道:“不知你那徒弟現在何處?朕現在頭疼難忍,全身酸痛,不能親自去請,不知他可否自行入宮來給朕看看!哎呦!痛殺老夫了!”
李火笑著說道:“我來的時候他就預料到陛下會犯頭疼!他是同微臣一起來的,目前正在宮門外等候,陛下隻需一道旨意,他馬上就到!”
李淵聽到,馬上高興的傳旨下去,請那神仙傳人袁天罡進殿。看著這一切,李火臉上露出了耐人尋味的笑容,激動的心情也漸漸的平靜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