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初,跟暮氣沉沉的國營廠相比,港資工廠收入高、管理完善,更受青睞。但時間來到千禧年,過去那種「客戶提供圖紙,企業生產訂單」模式失靈,魯工所在的這家廠也效益變差。魯工提著一袋士多店買的花生米,到廠辦公室去找茅廠,想跟他聊這事,卻見辦公室裏坐了個年輕男人。人俊秀,眉眼含些笑,有藏得很深的倨傲。男人走了以後,茅廠告訴他,「那是我們以後的老闆。」
魯工吃了一嚇。
後來,他從其他人口中得知,原來的香港老闆雖早早跨過羅湖,但思想守舊,漸漸無法適應市場。
新老闆又怎樣呢?這樣年輕,聽說在國外成長,應該不同吧。魯工跟其他工友一樣,抱著朦朧的期待。然而,他再沒見過這位叫做程季澤的老闆,倒是迎來了他年輕的妻。
一個女人,還長得漂亮,懂得什麽呢?
魯工一口氣說出長串專業術語,多少是有意刁難她的:「……三通結構簡單,密閉性好,麵餡合併會更均勻流暢……成型糕餅無需手動排盤,接駁一台排盤就可以調整產品間距……操作界麵容納全部參數輸入……」
程一清在小餅店長大,此前即使參觀過代工廠,也多為半人手半自動。作坊式廠房,分為備料房、成型房、爐房跟內外包裝房。打麵團是機器,但倒料、壓餅皮等程序都由人手進行,切餡料則由人工配合機器進行。食品好不好吃,很依賴人。此前廣州程記也好、雙程記也好,都有德叔指導。但隨著德叔年紀大,雙程記越做越大,自動化生產迫在眉睫。
盡管這事對她而言非常陌生,但程一清還是認真聽,用筆記下問題。
說著說著,魯工停了下來:「你……記得住嗎?」
「我盡量。」程一清笑了笑。她放下筆,嘴裏咬著一根黑色頭繩,往腦後紮成一小團。她頭髮隻是半長,腦後的小啾啾,像小小的尾巴。她重新捉起筆,「前期的情況我大概了解了。後麵繼續做需求分析,確定哪些單機設備比較合適。」
茅廠提醒:「程總,我可能需要提醒您。在確定所需單機後,還要設計整個生產線的布局,包括設備之間的物理布局、物料流動路徑、成品跟廢料處理。這個工程不小。」他話外的意思很明確。單機組裝費用雖然比購買整條生產線少得多,但整項工程下來,費用不會是小數目。
程一清說:「我們做預算時,會把這部分考慮進去。」
一場會議下來,大家都坐得腰酸背痛,程一清雖信心滿滿,但廠方那邊對能不能做成這事半信半疑。送走程一清,茅廠讓魯工到他辦公室來,問他有什麽想法。「雖說雙程記出大頭,我們出零頭,但我對這事還是沒底。」
話外的話沒說出來:這種組裝,聽起來簡單,但落地起來,非大廠工程師不可。魯工,他行嗎?
魯工心頭卻是裝著程一清的話。她剛說什麽來著?她說,香港跟內地的製造業,都由低附加值產品起步,但不應當一直滿足於勞動密集型。「食品生產算不上什麽高精尖,但一樣需要升級到數位化、自動化。無論這次自動化組裝能不能成功,我希望工廠都能夠趁機實現升級轉型。」
茅廠喊了好幾聲,魯工才迴過神。
「你在想什麽?」
「我在想——不借這個機會試,恐怕以後再來一次衝擊,工廠就保不住了。」魯工摘下眼鏡,用衣服一角慢慢擦拭,才又慢慢戴上。
到這家港企前,魯工跟茅廠是國營廠的同事。數年前,國營廠經濟效益嚴重下滑,最後在「國有企業改革攻堅和扭虧脫困三年計劃」中,被「抓大放小」,實行「鼓勵兼併、規範破產、下崗分流、 減員增效和再就業工程」。他跟阿茅因技術過硬留了下來,但兩人一商量,決定趁著年輕自尋出路,才來到這裏。
茅廠說:「程總還有另一家工廠,實力不及我們,但如果我們不合作,他們應該會找另外那家。」
魯工擺了擺手:「開發區那家?他們工程師不行的。」
茅廠說他守舊,又不是計劃經濟的年代了,人員都是流動的。隻要有錢,不怕請不來人才。魯工說,他們真的有錢,就不需要自己購買單機組裝啦。茅廠又說他迂腐,人家有錢,但也要看著地方花。不然程季澤怎麽寧願把錢用來投資,也不升級生產呢。他神神秘秘地說,江湖傳聞,程季澤跟他哥在暗中爭奪雙程記控股權,所以連日來不見人影,都由妻子來開會。看起來,這位程太極力想推動自動化升級,隻是不知道她丈夫願不願意花這點子錢,能不能夠拉來投資。
工廠升級轉型是好事,魯工也的確對組裝全自動生長線頗感興趣。唯一的擔心是,程一清真的靠譜嗎?她興許隻是港商身邊的花瓶。魯工的前半生,有過太多不曾實現的抱負,現在人到中年,隻圖安穩日子,突然來這麽一出大戲,將他一口熱血提上來。
可萬一不行,那口熱血,不就堵在喉嚨裏,成為一口痰,像他的人生一樣,不上不下?
— — —
茅廠跟魯工徹夜長談時,程一清這邊也在思考自動化的事。她已經搬進程季澤家。程季澤在廣州購了房,地點選在珠江帝景苑賞湖軒,開盤均價9000元/平方米。德叔德嬸聽到這個數字時,大驚失色,覺得不值。老廣覺得那邊離了老城區,荒蕪,生活不便,唯一好處是離江邊近,花園大,綠化好,樓間距寬。程季澤也不跟他們解釋什麽地段、升值等,隻笑著說了句,「跟香港比,相當便宜。」他們知道女婿負擔得起,也不做聲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魯工吃了一嚇。
後來,他從其他人口中得知,原來的香港老闆雖早早跨過羅湖,但思想守舊,漸漸無法適應市場。
新老闆又怎樣呢?這樣年輕,聽說在國外成長,應該不同吧。魯工跟其他工友一樣,抱著朦朧的期待。然而,他再沒見過這位叫做程季澤的老闆,倒是迎來了他年輕的妻。
一個女人,還長得漂亮,懂得什麽呢?
魯工一口氣說出長串專業術語,多少是有意刁難她的:「……三通結構簡單,密閉性好,麵餡合併會更均勻流暢……成型糕餅無需手動排盤,接駁一台排盤就可以調整產品間距……操作界麵容納全部參數輸入……」
程一清在小餅店長大,此前即使參觀過代工廠,也多為半人手半自動。作坊式廠房,分為備料房、成型房、爐房跟內外包裝房。打麵團是機器,但倒料、壓餅皮等程序都由人手進行,切餡料則由人工配合機器進行。食品好不好吃,很依賴人。此前廣州程記也好、雙程記也好,都有德叔指導。但隨著德叔年紀大,雙程記越做越大,自動化生產迫在眉睫。
盡管這事對她而言非常陌生,但程一清還是認真聽,用筆記下問題。
說著說著,魯工停了下來:「你……記得住嗎?」
「我盡量。」程一清笑了笑。她放下筆,嘴裏咬著一根黑色頭繩,往腦後紮成一小團。她頭髮隻是半長,腦後的小啾啾,像小小的尾巴。她重新捉起筆,「前期的情況我大概了解了。後麵繼續做需求分析,確定哪些單機設備比較合適。」
茅廠提醒:「程總,我可能需要提醒您。在確定所需單機後,還要設計整個生產線的布局,包括設備之間的物理布局、物料流動路徑、成品跟廢料處理。這個工程不小。」他話外的意思很明確。單機組裝費用雖然比購買整條生產線少得多,但整項工程下來,費用不會是小數目。
程一清說:「我們做預算時,會把這部分考慮進去。」
一場會議下來,大家都坐得腰酸背痛,程一清雖信心滿滿,但廠方那邊對能不能做成這事半信半疑。送走程一清,茅廠讓魯工到他辦公室來,問他有什麽想法。「雖說雙程記出大頭,我們出零頭,但我對這事還是沒底。」
話外的話沒說出來:這種組裝,聽起來簡單,但落地起來,非大廠工程師不可。魯工,他行嗎?
魯工心頭卻是裝著程一清的話。她剛說什麽來著?她說,香港跟內地的製造業,都由低附加值產品起步,但不應當一直滿足於勞動密集型。「食品生產算不上什麽高精尖,但一樣需要升級到數位化、自動化。無論這次自動化組裝能不能成功,我希望工廠都能夠趁機實現升級轉型。」
茅廠喊了好幾聲,魯工才迴過神。
「你在想什麽?」
「我在想——不借這個機會試,恐怕以後再來一次衝擊,工廠就保不住了。」魯工摘下眼鏡,用衣服一角慢慢擦拭,才又慢慢戴上。
到這家港企前,魯工跟茅廠是國營廠的同事。數年前,國營廠經濟效益嚴重下滑,最後在「國有企業改革攻堅和扭虧脫困三年計劃」中,被「抓大放小」,實行「鼓勵兼併、規範破產、下崗分流、 減員增效和再就業工程」。他跟阿茅因技術過硬留了下來,但兩人一商量,決定趁著年輕自尋出路,才來到這裏。
茅廠說:「程總還有另一家工廠,實力不及我們,但如果我們不合作,他們應該會找另外那家。」
魯工擺了擺手:「開發區那家?他們工程師不行的。」
茅廠說他守舊,又不是計劃經濟的年代了,人員都是流動的。隻要有錢,不怕請不來人才。魯工說,他們真的有錢,就不需要自己購買單機組裝啦。茅廠又說他迂腐,人家有錢,但也要看著地方花。不然程季澤怎麽寧願把錢用來投資,也不升級生產呢。他神神秘秘地說,江湖傳聞,程季澤跟他哥在暗中爭奪雙程記控股權,所以連日來不見人影,都由妻子來開會。看起來,這位程太極力想推動自動化升級,隻是不知道她丈夫願不願意花這點子錢,能不能夠拉來投資。
工廠升級轉型是好事,魯工也的確對組裝全自動生長線頗感興趣。唯一的擔心是,程一清真的靠譜嗎?她興許隻是港商身邊的花瓶。魯工的前半生,有過太多不曾實現的抱負,現在人到中年,隻圖安穩日子,突然來這麽一出大戲,將他一口熱血提上來。
可萬一不行,那口熱血,不就堵在喉嚨裏,成為一口痰,像他的人生一樣,不上不下?
— — —
茅廠跟魯工徹夜長談時,程一清這邊也在思考自動化的事。她已經搬進程季澤家。程季澤在廣州購了房,地點選在珠江帝景苑賞湖軒,開盤均價9000元/平方米。德叔德嬸聽到這個數字時,大驚失色,覺得不值。老廣覺得那邊離了老城區,荒蕪,生活不便,唯一好處是離江邊近,花園大,綠化好,樓間距寬。程季澤也不跟他們解釋什麽地段、升值等,隻笑著說了句,「跟香港比,相當便宜。」他們知道女婿負擔得起,也不做聲了。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