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鑠知道高洵之說得對,但他就是感到非常焦慮,焦慮的他都想去拔自己的頭髮了:「不行,我不能丟城,我可是臨危受命,蕭融選了我,我不能第一次就丟城啊……」
所以這才是宋鑠死活不願意休息的癥結所在,他怕自己一休息,事情就開始不受他的控製了,而他不想讓蕭融失望。
敵人在暗處蠢蠢欲動是很明顯的事,仍舊留在北揚州的駐軍,說申養銳已經不在淮陰城了,也不知道他去哪了,不年不節,一位大將突然被召集走,為了什麽不言而喻。
不過雍朝一直都是這個德行,突然製定一些計策,臨了臨了,又撤迴了這個計策,朝令夕改都不算什麽了,他們甚至幹過在大軍出征之後,馬上就要到達敵方城外的時候,又把大軍叫迴來的事。
以前高洵之會在心裏批判雍朝人反覆無常,難當大任,而現在高洵之會在心裏感嘆,錢真多,就是有錢才能這麽玩一樣的造作啊。……
宋鑠不聽勸,那高洵之隻能用強的了,他把宋鑠的公務都分給了別人,又在那些文集之後就來投誠的士人當中挑了挑,挑出四個還算不錯的,讓他們都過來幫自己的忙。雜務全部分發下去,宋鑠和高洵之手裏就隻剩下重要的公務了,比如怎麽布置城防,怎麽打探城外的消息。
他們做了自己能做的,如果真出現意外,那也不是他們能阻止的了。*
宋鑠的顧慮蕭融其實也有,但擔責任的又不是他,所以蕭融心態好得很。……
他跟高洵之想的差不多,隻要陳留安好就行了,那十萬人無論如何都能撐到屈雲滅迴去的時候,所以,有什麽好擔心的呢。
再加上他已經給小皇帝寫了信,小皇帝雖然人微言輕,可他至少是皇帝啊,在孫仁欒左右搖擺之際,他這個皇帝外甥的話,很有可能就能加重一側的天平,孫仁欒是個聰明人,他會知道不攻打陳留才是明智的選擇。
最多將注意力放在陳留上一盞茶的時間,然後蕭融就繼續去想他的偷襲大計了。
雖說這計策最初提出來的人是屈雲滅,但屈雲滅的版本實在是太簡單粗暴了森*晚*整*理,經過蕭融不斷的改良,現在已經是5.0版本,距離公測上市已經不遠了。……
屈雲滅的原計劃是經歷一天的惡戰,然後再馬不停蹄的趕去盛樂北門,爬上他們的城牆,殺光遇到的每一個人。
先不提從鮮卑南門到北門究竟有多遠,屈雲滅這個我即世界的毛病真是一點都沒改啊,他覺得他能在惡戰一天之後還有精力連夜狂奔,那底下的將士們就應該也有這個精力。
人人都說驕兵必敗,但疲兵還不如驕兵呢,兵法裏麵都是教將領如何將敵人的兵馬變成疲兵,到了屈雲滅這倒是反過來了,他想直接帶著疲兵上戰場。……
所以不可能,一天完成這個計劃,這絕對是不可能的。
這個過程最起碼要持續七天,期間需要幾位將軍合力控製好節奏,既要贏了鮮卑人,又不能讓他們看出來自己贏得很輕鬆,需要給他們一種錯覺,讓他們以為自己還有翻盤的可能。
這樣做是為了引出更多的鮮卑軍隊,如今盛樂城內部還有好幾萬人,全都是慕容部的精英們,慕容部在經歷了將近一百年的權力腐蝕之後,也差不多已經爛到根上了,但有一點十分悲傷,雍朝貴族爛且慫,連蕭融這樣的都能一劍戳死三個,而慕容部的貴族雖然爛,可人家照舊能打,哪怕是大腹便便年過半百的慕容部男子,給他一匹馬,他照樣能上陣殺敵。
這本該是他們整個民族的驕傲,然而無數的例子證明了,光能打不行,團結和智慧才是更重要的東西。……
而在這七天的酣戰當中,從第一天的時候,那個去支援屈雲滅的部隊就該出發了,如果一切順利,他們應當在三日後到達青巒嶺,雖說路上沒有掩體,但到了青巒嶺就不一樣了,那邊都是山坳,找一片合適的地方,然後悄悄藏起來就是。
但這可不是輕鬆的活,為了不讓鮮卑人發現,他們不能做飯,不能發出動靜,全軍都隻能貓著腰的藏在草叢或者密林深處,跟蛇蟲鼠蟻為伍。
真慘啊……如今恰好是深秋,動物們沒有冬眠,一個個的都在養秋膘,連狐狸的攻擊性都變強了,還有那些從白堊紀就一直頑強的活到現在的蚊子,秋蚊子最毒了,但被咬了也隻能忍著。
白天挨咬,晚上挨凍,這是一次集體行動,沒有強大的心性,一顆老鼠屎可能就壞了一鍋粥,帶領他們的將軍更是必須能鎮得住他們才行。
屈雲滅說他隻要三千人,蕭融想讓他帶三萬,但三萬這個數目著實有點誇張,主要是也沒有那麽大的山坳能藏下這麽多的人。
所以經過幾番商議,最終確定是一萬四千人。
有零有整,因為這是討價還價的結果。……
至於帶隊的將軍,一個王新用,一個虞紹承。
前者是蕭融提議的,後者是屈雲滅指定的。
理由也很簡單,王新用這人心性超穩的,不然他以一個降將的身份,也沒法混到f4當中,而且他在f4墊底多年,卻絲毫意見都沒有,任爾東南西北風,我自巋然不動,這性子、太適合蹲在野地裏了。
另外就是,蕭融也想抬抬他,任勞任怨這麽多年,所有功勞都讓另外三人領了,王新用一點機會都沒有,這著實有些不公平,在正史當中他可是追隨屈雲滅到最後,直到被人抓了也沒有再次投降,所以毫無例外的,他也被殺了。
所以這才是宋鑠死活不願意休息的癥結所在,他怕自己一休息,事情就開始不受他的控製了,而他不想讓蕭融失望。
敵人在暗處蠢蠢欲動是很明顯的事,仍舊留在北揚州的駐軍,說申養銳已經不在淮陰城了,也不知道他去哪了,不年不節,一位大將突然被召集走,為了什麽不言而喻。
不過雍朝一直都是這個德行,突然製定一些計策,臨了臨了,又撤迴了這個計策,朝令夕改都不算什麽了,他們甚至幹過在大軍出征之後,馬上就要到達敵方城外的時候,又把大軍叫迴來的事。
以前高洵之會在心裏批判雍朝人反覆無常,難當大任,而現在高洵之會在心裏感嘆,錢真多,就是有錢才能這麽玩一樣的造作啊。……
宋鑠不聽勸,那高洵之隻能用強的了,他把宋鑠的公務都分給了別人,又在那些文集之後就來投誠的士人當中挑了挑,挑出四個還算不錯的,讓他們都過來幫自己的忙。雜務全部分發下去,宋鑠和高洵之手裏就隻剩下重要的公務了,比如怎麽布置城防,怎麽打探城外的消息。
他們做了自己能做的,如果真出現意外,那也不是他們能阻止的了。*
宋鑠的顧慮蕭融其實也有,但擔責任的又不是他,所以蕭融心態好得很。……
他跟高洵之想的差不多,隻要陳留安好就行了,那十萬人無論如何都能撐到屈雲滅迴去的時候,所以,有什麽好擔心的呢。
再加上他已經給小皇帝寫了信,小皇帝雖然人微言輕,可他至少是皇帝啊,在孫仁欒左右搖擺之際,他這個皇帝外甥的話,很有可能就能加重一側的天平,孫仁欒是個聰明人,他會知道不攻打陳留才是明智的選擇。
最多將注意力放在陳留上一盞茶的時間,然後蕭融就繼續去想他的偷襲大計了。
雖說這計策最初提出來的人是屈雲滅,但屈雲滅的版本實在是太簡單粗暴了森*晚*整*理,經過蕭融不斷的改良,現在已經是5.0版本,距離公測上市已經不遠了。……
屈雲滅的原計劃是經歷一天的惡戰,然後再馬不停蹄的趕去盛樂北門,爬上他們的城牆,殺光遇到的每一個人。
先不提從鮮卑南門到北門究竟有多遠,屈雲滅這個我即世界的毛病真是一點都沒改啊,他覺得他能在惡戰一天之後還有精力連夜狂奔,那底下的將士們就應該也有這個精力。
人人都說驕兵必敗,但疲兵還不如驕兵呢,兵法裏麵都是教將領如何將敵人的兵馬變成疲兵,到了屈雲滅這倒是反過來了,他想直接帶著疲兵上戰場。……
所以不可能,一天完成這個計劃,這絕對是不可能的。
這個過程最起碼要持續七天,期間需要幾位將軍合力控製好節奏,既要贏了鮮卑人,又不能讓他們看出來自己贏得很輕鬆,需要給他們一種錯覺,讓他們以為自己還有翻盤的可能。
這樣做是為了引出更多的鮮卑軍隊,如今盛樂城內部還有好幾萬人,全都是慕容部的精英們,慕容部在經歷了將近一百年的權力腐蝕之後,也差不多已經爛到根上了,但有一點十分悲傷,雍朝貴族爛且慫,連蕭融這樣的都能一劍戳死三個,而慕容部的貴族雖然爛,可人家照舊能打,哪怕是大腹便便年過半百的慕容部男子,給他一匹馬,他照樣能上陣殺敵。
這本該是他們整個民族的驕傲,然而無數的例子證明了,光能打不行,團結和智慧才是更重要的東西。……
而在這七天的酣戰當中,從第一天的時候,那個去支援屈雲滅的部隊就該出發了,如果一切順利,他們應當在三日後到達青巒嶺,雖說路上沒有掩體,但到了青巒嶺就不一樣了,那邊都是山坳,找一片合適的地方,然後悄悄藏起來就是。
但這可不是輕鬆的活,為了不讓鮮卑人發現,他們不能做飯,不能發出動靜,全軍都隻能貓著腰的藏在草叢或者密林深處,跟蛇蟲鼠蟻為伍。
真慘啊……如今恰好是深秋,動物們沒有冬眠,一個個的都在養秋膘,連狐狸的攻擊性都變強了,還有那些從白堊紀就一直頑強的活到現在的蚊子,秋蚊子最毒了,但被咬了也隻能忍著。
白天挨咬,晚上挨凍,這是一次集體行動,沒有強大的心性,一顆老鼠屎可能就壞了一鍋粥,帶領他們的將軍更是必須能鎮得住他們才行。
屈雲滅說他隻要三千人,蕭融想讓他帶三萬,但三萬這個數目著實有點誇張,主要是也沒有那麽大的山坳能藏下這麽多的人。
所以經過幾番商議,最終確定是一萬四千人。
有零有整,因為這是討價還價的結果。……
至於帶隊的將軍,一個王新用,一個虞紹承。
前者是蕭融提議的,後者是屈雲滅指定的。
理由也很簡單,王新用這人心性超穩的,不然他以一個降將的身份,也沒法混到f4當中,而且他在f4墊底多年,卻絲毫意見都沒有,任爾東南西北風,我自巋然不動,這性子、太適合蹲在野地裏了。
另外就是,蕭融也想抬抬他,任勞任怨這麽多年,所有功勞都讓另外三人領了,王新用一點機會都沒有,這著實有些不公平,在正史當中他可是追隨屈雲滅到最後,直到被人抓了也沒有再次投降,所以毫無例外的,他也被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