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生在一個官宦之家。家父曾官至從一品。隻可惜是個言官,因直言進諫,得罪了天子。被抄家定罪,貶官迴鄉。家母是當時皇族中人,隻可惜,空有出身,並無依仗。一家人流落迴鄉,家父早年隻會讀書,不會務農也不會做生意。”
那時候,他們家就是坐吃山空。
奴僕也漸漸的散了,隻留下一個奶娘,因家中無人,於是跟著一家子照顧。
花顏搖搖頭:“誰也不知人心竟這樣壞。”
花父因被貶,心情抑鬱,自然也就病了。
她母親沒吃過苦,自然也是熬不住的。
又不會照顧人,連做飯也不會,一家人沒什麽錢。就算她母親是皇族出身,可自己隻是個庶出,娘也過世了。
嫁妝本來就有限,經過抄家,還能剩下什麽呢。
無非,就還有些貼身的細軟。
可她本身不懂這些的價值,流落出來之後,就漸漸都賤賣了。
等花父病重的時候,家裏已經是沒法子了。
最後,花父的棺木,都是同僚想法子送來的銀子安頓了的。
埋了花父,本來花母是可以迴娘家去,可娘家父親也老了,上頭有哥哥們嫂子們,都也不樂意接納。
隻叫人傳話,說要想迴去也可以,不能帶花顏。
花母最後隻能帶著女兒過。
花顏八歲的時候,日子實在不能支撐了。
奶娘範氏一日迴來,就對花母道:“實在是有個好人家,家裏富庶的很。生了幾個兒子,就是沒有女兒。偶然間看見咱們家的姑娘,說十分喜歡,願意出十顆金珠子,然後收養了姑娘。”
花母起先是不肯,可奶娘遊說:“畢竟是個機會,就這麽下去,姑娘也難長大。就算是大了還不是要出嫁?跟著咱們,姑娘將來能嫁給什麽人家?”
花母最後還是勉強答應了。花母也是天真的很,並無什麽戒心。從小雖然不受寵,也是被一群人圍著長大的,何時見過這種陣仗呢。
奶娘隻想著這女人好騙的很,心裏歡喜。
次日就借著去對方家裏看看的由頭,先去了。
去了就管一個女人要定錢:“好不容易說通了的,你給我定金吧。我們那姑娘可是長得極好的。那可是有皇族血脈的!”
那女人果然給了她十顆金豆子。這金豆子,一顆換二兩銀子,這定錢,也就二十兩了。
到了要送走的時候,母女倆哭的難捨難分,可錢都收了,不送走也不成了。
花母是捨不得賣孩子,可孩子跟著她就是個餓死的命啊。最後狠心,將她遞給奶娘送去了。
花顏被奶娘帶去一處十分繁華的地方,那時候她七八歲,又從小是嬌養的,什麽也不懂。
隻當養父母家裏就是這樣的奢華。
可其實,那是當時臨州最大最好的妓院。
奶娘隻將後頭的八十兩銀子全都拿走了。
迴到了家裏,還對花母道:“老爺在世的時候,因看病,花了不少錢,將我的體己也都用了。這兩年我也跟著你們吃苦不少。好歹分我一些錢吧。”
花母雖然聽著這話就不舒服,可她一向大戶人家長大的,手也鬆。
竟將女兒的賣身錢,分了一半給奶娘。
奶娘得了這樣的好處也不走,倒是還跟著花母一起過。
另一頭,花顏哭了幾日,可老鴇子也會對付她,老鴇子可是早就看上她了,這樣的樣貌可少見,一百兩買都是血賺了。
她可不知道奶娘隻分給花母一點點錢。
餓了一天,花顏就妥協了。
花母後來想去看女兒,幾次都被奶娘攔住了。
“好歹過節時候,您做些新衣裳去,如今就去,豈不是叫那府上看不起姑娘?”
這種事是常有的,他們大家子裏出來的,最會看這些了。花母也隻能忍耐。
時間一點點過去,花母每次要去,都被奶娘攔住。
漸漸的,她也迴過味來了,知道自己八成是被騙了。可她又能如何?
漸漸病了起來。
奶娘實在是個會說話的,見她不大好了,還寬慰:“夫人也不必這樣,不是奴婢不許您見。實在是那一家的主母不許。人家就是希望養個孩子跟人家親,您總是去見,姑娘還能跟人家親?那人家不樂意也是有的。”
花母聽著這些話,也信,也不信。
隻是自己也沒什麽時間了。
就在花顏被送出去第五年,花母過世了。
奶娘將她安葬了之後,自己也遠走,再也沒人知道她去了哪裏。
花顏那時候,已經學了很多技藝。
她本就因出身好,四歲就開蒙,又加上老鴇子不肯叫她蒙塵,用心教導,當真是如那大家閨秀一般的樣子。
一轉眼,又過了幾年,花顏已經是那青樓裏最炙手可熱的花魁。
老鴇子深諳上趕著不是買賣,所以花顏一個月隻見三位客人,是不是陪睡還要看老鴇子的安排。
多少人想見,沒少砸錢。
花顏的名聲也是如日中天。
她也實在是美,又美,還帶著風塵女子中少見的清冷氣質。
琴棋書畫詩書茶道,沒有一樣不好。
那時候,她的詩詞流出去,都是讀書人們爭著迴復相合。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那時候,他們家就是坐吃山空。
奴僕也漸漸的散了,隻留下一個奶娘,因家中無人,於是跟著一家子照顧。
花顏搖搖頭:“誰也不知人心竟這樣壞。”
花父因被貶,心情抑鬱,自然也就病了。
她母親沒吃過苦,自然也是熬不住的。
又不會照顧人,連做飯也不會,一家人沒什麽錢。就算她母親是皇族出身,可自己隻是個庶出,娘也過世了。
嫁妝本來就有限,經過抄家,還能剩下什麽呢。
無非,就還有些貼身的細軟。
可她本身不懂這些的價值,流落出來之後,就漸漸都賤賣了。
等花父病重的時候,家裏已經是沒法子了。
最後,花父的棺木,都是同僚想法子送來的銀子安頓了的。
埋了花父,本來花母是可以迴娘家去,可娘家父親也老了,上頭有哥哥們嫂子們,都也不樂意接納。
隻叫人傳話,說要想迴去也可以,不能帶花顏。
花母最後隻能帶著女兒過。
花顏八歲的時候,日子實在不能支撐了。
奶娘範氏一日迴來,就對花母道:“實在是有個好人家,家裏富庶的很。生了幾個兒子,就是沒有女兒。偶然間看見咱們家的姑娘,說十分喜歡,願意出十顆金珠子,然後收養了姑娘。”
花母起先是不肯,可奶娘遊說:“畢竟是個機會,就這麽下去,姑娘也難長大。就算是大了還不是要出嫁?跟著咱們,姑娘將來能嫁給什麽人家?”
花母最後還是勉強答應了。花母也是天真的很,並無什麽戒心。從小雖然不受寵,也是被一群人圍著長大的,何時見過這種陣仗呢。
奶娘隻想著這女人好騙的很,心裏歡喜。
次日就借著去對方家裏看看的由頭,先去了。
去了就管一個女人要定錢:“好不容易說通了的,你給我定金吧。我們那姑娘可是長得極好的。那可是有皇族血脈的!”
那女人果然給了她十顆金豆子。這金豆子,一顆換二兩銀子,這定錢,也就二十兩了。
到了要送走的時候,母女倆哭的難捨難分,可錢都收了,不送走也不成了。
花母是捨不得賣孩子,可孩子跟著她就是個餓死的命啊。最後狠心,將她遞給奶娘送去了。
花顏被奶娘帶去一處十分繁華的地方,那時候她七八歲,又從小是嬌養的,什麽也不懂。
隻當養父母家裏就是這樣的奢華。
可其實,那是當時臨州最大最好的妓院。
奶娘隻將後頭的八十兩銀子全都拿走了。
迴到了家裏,還對花母道:“老爺在世的時候,因看病,花了不少錢,將我的體己也都用了。這兩年我也跟著你們吃苦不少。好歹分我一些錢吧。”
花母雖然聽著這話就不舒服,可她一向大戶人家長大的,手也鬆。
竟將女兒的賣身錢,分了一半給奶娘。
奶娘得了這樣的好處也不走,倒是還跟著花母一起過。
另一頭,花顏哭了幾日,可老鴇子也會對付她,老鴇子可是早就看上她了,這樣的樣貌可少見,一百兩買都是血賺了。
她可不知道奶娘隻分給花母一點點錢。
餓了一天,花顏就妥協了。
花母後來想去看女兒,幾次都被奶娘攔住了。
“好歹過節時候,您做些新衣裳去,如今就去,豈不是叫那府上看不起姑娘?”
這種事是常有的,他們大家子裏出來的,最會看這些了。花母也隻能忍耐。
時間一點點過去,花母每次要去,都被奶娘攔住。
漸漸的,她也迴過味來了,知道自己八成是被騙了。可她又能如何?
漸漸病了起來。
奶娘實在是個會說話的,見她不大好了,還寬慰:“夫人也不必這樣,不是奴婢不許您見。實在是那一家的主母不許。人家就是希望養個孩子跟人家親,您總是去見,姑娘還能跟人家親?那人家不樂意也是有的。”
花母聽著這些話,也信,也不信。
隻是自己也沒什麽時間了。
就在花顏被送出去第五年,花母過世了。
奶娘將她安葬了之後,自己也遠走,再也沒人知道她去了哪裏。
花顏那時候,已經學了很多技藝。
她本就因出身好,四歲就開蒙,又加上老鴇子不肯叫她蒙塵,用心教導,當真是如那大家閨秀一般的樣子。
一轉眼,又過了幾年,花顏已經是那青樓裏最炙手可熱的花魁。
老鴇子深諳上趕著不是買賣,所以花顏一個月隻見三位客人,是不是陪睡還要看老鴇子的安排。
多少人想見,沒少砸錢。
花顏的名聲也是如日中天。
她也實在是美,又美,還帶著風塵女子中少見的清冷氣質。
琴棋書畫詩書茶道,沒有一樣不好。
那時候,她的詩詞流出去,都是讀書人們爭著迴復相合。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